回覆列表
  • 1 # 無風起浪的浪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中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中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現代也有很多美味的火鍋,北京的涮羊肉,廣東的潮汕牛肉火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重慶的麻辣火鍋。麻辣鮮香,回味無窮。推薦給題主重慶的渝味曉宇,味道特別好。

  • 2 # 明離子

    火鍋,作為家喻戶曉的一種飲食,收到大江南北的華人的喜愛。

    那麼火鍋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呢?

    據中國考古發掘,在漢代海昏侯的墓穴中找到了至今最古老的火鍋文物,可見,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吃火鍋了。

    解放後出土的東漢“鑊鬥”,也是古代火鍋的一種樣式。

    《魏書》中詳細記載了銅質火鍋的使用方法。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北文化交流頻繁,讓火鍋煮食的烹飪方式開始盛行起來,尤其是北方地區,豬肉、牛肉、羊肉、魚肉、雞肉等肉食相繼出現在火鍋中。

    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達到了一個高峰,在首都汴梁,已經有了以火鍋為主要烹飪方式的酒館。

    明清時期,全國已經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各具地方特色,火鍋涮肉逐漸成了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的冬令佳餚。

  • 3 # 密探零零發

    火鍋不僅深得我們現在人的喜歡,而且古人也為之瘋狂,特別還有一些古代的帝王更是為之痴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火鍋的前世今生。

    古代的火鍋叫“古董羹”,歷史久遠。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據考證,戰國時期,就有火鍋出現了,那時候的人們以陶罐為鍋,開啟了吃貨模式。根據考古發現,在西漢的時候,就出現了銅火鍋,例如在南昌西漢的海昏侯墓就出土文物中的青銅“鬥”就是指銅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三國五熟釜,鴛鴦鍋始祖,古人的花樣火鍋。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出現了“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可以說這就是現今的“鴛鴦鍋”的始祖。而到了南北朝,“通鼎”成為火鍋最普遍的器皿,至此跟我們現在的炭爐火鍋基本上一模一樣。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並不大。

    古代的火鍋很火,傳遍大江南北,而且還成為了宮廷菜。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被用來煮牛羊肉。到了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雉等野味。

    古代的帝王也為火鍋瘋狂,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一次火鍋盛宴。

    中國火鍋的歷史久遠,火鍋對於我們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嚐倍添雅趣。吃火鍋時,男女老少、親朋好友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把臂共話,舉箸大啖,溫情盪漾,洋溢著熱烈融洽的氣氛,適合了大團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

  • 4 # 漢周讀書

    雖然現在年輕人去吃火鍋,

    為了豐富口味或照顧不吃辣人士,

    都習慣性點鴛鴦鍋,但在巴蜀之地,

    很多有經驗的老人是不會吃鴛鴦鍋的。

    因為鴛鴦鍋也稱“陰陽鍋”,

    有人思念去世的親人,

    就會在半夜時分找一個陰氣匯聚之地,

    支起一口鴛鴦鍋,

    如果去世的那個人同樣思念他,

    便會現身一起來吃。

    死人吃白湯,活人吃紅湯,

    吃完這頓火鍋之前,

    陰陽相隔的兩個人就能短暫相見。

    但如果活人吃了白湯,

    便是與死人結了鴛鴦,

    從此陰陽不分…

    這是一部網路小說的故事梗概,也是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個段子,網友笑稱:“重慶人為了不讓外地人吃鴛鴦鍋,真的是很努力了!”

    01

    畢竟,

    你要是跟一個重慶人出去吃火鍋,

    他說一句“行吧,

    微辣就微辣吧”,

    一定是非常非常寵你了!

    中華美食千千萬,

    唯有火鍋是真愛!

    炎炎夏日暑氣未消,

    正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其實一年也就三百六十多天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吧)。

    中華地大物博,

    文化博大精深,

    關於火鍋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種類。

    川渝火鍋以辣著名,

    酷愛毛肚,

    一口下去辣得人火氣上湧只想引吭高歌。

    老北京的涮羊肉火鍋,

    銅鍋碳火,羊肉鮮嫩爽滑,

    美滋滋。

    福建浙江的八生火鍋,

    八種生料花樣迭出,

    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營養價值極高,滋補好能手。

    潮汕牛肉火鍋,白湯肥牛,不吃藕不知道牛肉還有這麼多講究!

    還有上海什錦火鍋、湖北野味火鍋、山東羊湯火鍋…

    不行了,哈喇子留下來了。

    02

    說起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long long ago,

    在南京朝墩頭遺址出土了一件罕見的四足雙層方陶鼎,

    經考證是與龍山文化特徵相似,

    下面一層點火,

    上面一層煮食物,

    跟咱們今天的火鍋無異。

    也就是說,

    新石器時代,

    咱們就已經有火鍋了。

    商代的出土文物中,

    有盤鼎,

    也是用來煮火鍋的。

    獸面紋青銅溫鼎,

    就是一個奢華版的火鍋。

    這是西周的井姬獨柱帶盤鼎。

    戰國晚期已經出現了鴛鴦鍋。

    西漢江都王劉非墓中出土了分格鼎,

    跟咱們現在的火鍋已經很像了,

    而且在這個鼎旁邊,

    還發現了兩個盛小料用的碗。

    遼代的壁畫中還發現了少數民族同胞涮火鍋。

    (這張圖是拓印臨摹,原畫已經模糊不清了)

    南北朝時期,

    有明確記載人們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口口味也大不相同。

    古代對火鍋的叫法有很多種,

    有對器具進行稱呼的“五熟釜”,

    大概就是上面那個五宮格火鍋,

    《三國志》裡記載曹丕最愛吃這個;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這裡的小火爐就是指火鍋,因其烹飪方式而稱“溫爐”;

    還有稱“古董羹”的,

    因為食材放進鍋中沸水會有“咕咚”一聲響;

    清朝稱火鍋為“熱鍋”,

    上了宮廷御膳食譜,

    乾隆在嘉慶元年大辦千叟宴,

    請70歲以上老人吃飯,

    就用了一千五百多個火鍋,

    參與宴會的人吃完還作詩,

    寫了3497首,為古今宴會之最,不好意思,沒有上課本的。

    (乾隆御用火鍋)

    03

    在關於火鍋的詩詞上,

    對它描寫最為傳神的當數宋代。

    宋代詞人林洪在《山家清供》講述了自己在武夷山拜訪隱士的一件軼事。

    當時山上漫天大雪,一隻野兔飛奔于山巖之中,被雪滑倒滾了下來,被林洪抓了,林洪問隱士止師會不會烤兔肉。

    止師說:“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侯湯響一杯後 ,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

    林洪照做了兔肉火鍋,撥動肉片,色澤鮮亮猶如雲霞,於是起名“撥霞供”,並作詩:

    浪湧晴江雪,風翻照晚霞。

    這鍋“撥霞供”,至今還是河南傳統名菜。

    元世祖忽必烈當年行軍中,

    飢腸轆轆要吃羊肉,

    正當伙伕宰殺羊羔時,

    部隊卻有軍情來,

    必須馬上開拔,

    但羊肉難熟,

    耗時太久。

    伙伕急中生智,

    將羊肉切成薄片涮入鍋中,

    攪上幾下便熟了,

    忽必烈吃飽後旗開得勝。

    從此涮羊肉火鍋便成了忽必烈最愛,

    也就流行開來。

    元明清三代皆都於北京,

    老北京涮羊肉自然成了三朝的流行菜,

    康熙乾隆辦了四次千叟宴,

    次次都有涮羊肉。

    04

    火鍋還是社交利器,

    所謂"圍爐聚炊歡呼處,

    百味消融小釜中",

    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火鍋以其豐富多變的口味和不斷創新的做法受到了無數食客喜愛,

    無論是白湯紅湯、鴛鴦母子,

    都各有其風味,

    試問誰能不愛火鍋呢?

    雖然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將變成肥肉牢牢地抱著肚子,但火鍋,

    這輩子是不可能戒掉的。

    有什麼事情是一頓鴛鴦火鍋解決不了的呢?

    如果有,那就兩頓!

  • 5 # 有奔頭才精彩

    要說火鍋的起源,我覺得除非是專門研究的人才有資格評論。但我所知道的是因為咱們中國古老的飲食文化,最早的時候不存在煎炒烹炸這些烹飪手法,所以除了用火烤制就是用鼎來煮食物。經過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發展,鼎就慢慢的成為了皇家和權力的象徵,而廚子們就研究出了陶製的“火鍋”這種烹飪器皿。到了如今,各種各樣的銅鍋,不鏽鋼鍋,電鍋,酒精鍋種類繁多。不得不感嘆我大中華祖先的智慧是多麼偉大!

  • 6 # 湘邵啊東

    在整個火鍋歷史的演變上,描寫火鍋最為傳神的是南宋時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裡所說的涮羊肉片。在當時",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訪隱士止止師,止止師住在武夷山九典中之第六典仙撐峰,當林洪快到山峰時,下起大雪,一隻野兔飛奔山岩中,因剛下雪岩石很滑,滾下石來,被林洪抓住,林洪想燒來吃,而問止止師會不會燒兔肉,止止師回答他說,我在山中吃兔子是這樣的,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鍋,把免肉切成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把兔肉放在裡面燒開就可食用,與三五好友圍聚一堂淡笑風生,隨性取食、評常愉快,因這種吃法取了個“撥霞供”的美名,也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火鍋,

  • 7 # 山城崽兒

    這天,他撐起虛弱的身子,獨自一人外出散步透氣。不知覺中,來到當時的朝天門碼頭的力夫棚戶區,吊腳樓。駐足觀江之際,忽然,一股夾裹著濃烈牛油底味的,特別勾人食慾的麻辣鮮香的味道。忽濃忽淡,隱隱約約地泌入他的鼻孔,強烈地挑逗著的味覺。他循著香味看到一戶普通力夫人家,一大家人熱熱鬧鬧地圍著一囗由紅泥爐子燒得滾燙的大鍋周圍,正在你一筷,我一筷熱鬧興奮的吃著。光看這個氛圍,巡撫就不由暗咽一囗口水,肚子開始抗議了,養尊處優的他那裡見過這種吃飯陣勢,頓時胃口大開,想加入進去大快朵頤!但礙於身份地位,也只有強忍食慾,轉身就走了。

    回到官邸,面對冷清的就餐環境,重複的菜餚。巡撫立馬要求廚倌依樣畫葫蘆,也弄一鍋來食。廚倌那敢怠慢,趕緊跑去請教力夫,船頭縴夫等。下層的力夫到也豪爽,反正也不是什麼秘密。各家各戶其本都這樣吃,一來簡單,二來熱鬧。還請廚倌一起吃。聰明的廚倌因此深得其中奧秒,再加自己的技藝的烘托,這一做出來自然又比普通人家的強了不少。

    巡撫大人大喜,坐一來鼾暢淋漓,挽衣擼袖一頓暴搓。那裡象個生病沒食慾的人,直到吃得渾身大汗,大呼過癮才肯作罷。那知,覺醒第二天競渾身通透,病情也有所好轉。至此,火鍋能治病的訊息在當時的上流社會逐漸傳開。

    其實,火鍋的發明者正是那些在江上飄泊的船工,力夫們(棒棒)們。他們風雨兼程,與大自然抗衡逐步形成了帶有地方特色的豪爽,耿直,火爆的袍哥江湖義氣和碼頭文化。

    他們生活在底層,勞累辛苦。對飲食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就把當時富人不要的殺牛殺豬後的下水(俗稱毛肚,牛肝,豬腰,血旺等)以低價買來。洗淨後放大鍋裡,再往裡加各種調料,煮好後熱氣騰騰,一家人圍坐著爐子熱乎地聊著家長,就著白酒狼吞虎嚥。吃完矇頭一睡,一身的疲憊就在第二天的晨後煙消雲散。因為其中的調料,花椒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海椒驅寒保暖的功效。被一些無錢問醫的窮人當藥吃。那時,稱火鍋為"水八塊"。

    如要論到火鍋從民間自家廚房到進入餐廳飯館,應該是在民國時期。1934年,有人把這種"水八塊"正式引入營業性場所,從擔頭,河邊圍爐到餐桌。爐子鐵鍋不變,只是為規範各種食材,適應不同需求,加入了九宮格。滷汁,沾水,作料可由食客自行調配。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和不同口味,由於深受官民喜愛,慢慢地越開越多。

    到現在,重慶火鍋早己名揚天下,榮登大雅之堂,全國開花,甚至到了國外。菜品也早己突破牛下水豬下水的界限,珍稀食材,生猛海鮮,清湯紅湯無奇不有。店堂也是一家比一家豪華上檔次。

    但是,無論火鍋怎麼變,地道的重慶人最愛去吃火鍋的地方,依然是大排擋或家庭氛圍濃烈的地方,最愛的菜品依然是毛肚,鴨腸。炎熱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三五個知心朋友,兄弟夥或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海吹鬍聊熱情交流。在火鍋麻辣的刺激下,鮮香的烘托中其樂融融,其意暖暖!在外地人不解的注視下恣意的流著血性的汗水,在猜拳行令中揮灑著暢快的人生!

    這就是火鍋,重慶火鍋!

  • 8 # 閒壇故事匯

    你說的是重慶火鍋嗎?作為一個重慶人,我告訴你。

    早年間重慶的對外貿易運輸,幾乎全是靠水運,於是縴夫這個職業孕育而生。縴夫很辛苦,每天都呆在碼頭上,也沒什麼時間回去吃飯,就只有在岸邊隨便吃一點應付。因為重慶是山城,兩江環繞,縴夫們又常常在江邊工作,所以溼氣特別重,他們就想吃辣的來排汗。

    於是就他們就把屠宰場的動物內臟(那個時候還不流行吃內臟,所以內臟便宜,主要是牛內臟),全部扔進鍋裡煮,再加上辣椒、花椒、姜、蒜等辛辣的佐料。讓他們沒料到的是,這種做法,味道出奇的好,很多縴夫們也都效仿。慢慢的,這種吃法就傳開了,後來經過各種改良,演變成了今天的重慶火鍋。

  • 9 # 弋戈麻衣

    四川火鍋起源於重慶碼頭,簡單點說呢,就是重口味調製便宜的內臟,滿足身體對動物蛋白的需求。而且,隨意新增,持續性強。涮羊肉類的,起源於遊牧民主,鮮,冷,可以一直加熱,抵抗嚴寒,可以接待很多人。打邊爐海鮮火鍋,應該算涮羊肉的變種。貴州還有一種,一鍋香:以蔬菜打底,面上用炒菜,吃完炒菜,吃蔬菜,也是持續性很好的吃法。所有的火鍋都有一下特點:可以持續加熱,對人數也沒有嚴格要求,豐儉隨意,接納性強,可以保證持續供應熱食。

  • 10 # 韓大兵

    目錄

    宣告:詞條人人可編輯,建立、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2

    火鍋的歷史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不少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嚐時倍添雅趣。火鍋雖味美,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衛生,講究科學,一要注意選料新鮮,以免發生食物中毒。關於火鍋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血對人的身體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