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吃魚的酸菜
-
2 # 明太宗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僅僅十五年便滅亡,令世人婉惜。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徭役賦稅太重,百姓承受不起。在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響應,各國見秦朝大勢已去,紛紛獨立,不再聽命於秦朝。劉邦進入咸陽,子嬰交出王印,秦僅僅統十五年便滅亡。既然原因在於徭役賦稅太重,如果秦二世胡亥繼位之後,運用老子的“無為而治”治國,結果將會怎樣?秦朝一樣活不過二代。(老子在春秋時期已經去世)
秦始皇雖然一統天下,對貨幣,文字,度衡量等一些生活必用品進行統一,但各國百姓依舊保留著六國尚在時的風俗習俗。
秦始皇駕崩之後,胡亥若廢除法治,執行老子的“無為而治”,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首先,秦朝的老班舊臣肯定不服。秦得以一統天下,離不開法治,而如果胡亥一個毛頭小兒剛上位,便廢除法制,眾老班舊臣就會心寒,對胡亥失望。這時內部出現了土崩瓦解的問題。(古人是比較守舊的,比如當年的商鞅變法,秦國的舊臣,明知對秦國有好處,但依舊請求秦孝王保持舊法)。
秦始皇統一六國十一年便駕崩,六國遺民依舊是之前六國尚存的那批人。胡亥若推行“無為而治”,大幅度減輕徭役賦稅,不修長城,不修始皇陵,百姓安居樂業。往層面上看,的確是個好辦法,但往深處看,所謂的好辦法,沒那麼好了。秦朝末年,全國各地爆發起義,各國紛紛獨立,這是為何?心不在秦。一旦推行“無為而治”,百姓的生活好了,難免會有一些擁有復國舊夢的人,撮合六國遺民謀反,到時候心不在秦的六國百姓謀反,舉起反秦的大旗,各國見勢又紛紛獨立。這時的秦國內部不和,外部不和,秦一樣會滅亡。
秦朝若想長存於世,只有稍微減輕徭役賦稅,等到換了幾批人之後,再進行“無為而治”方能長存。
-
3 #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劃時代的歷史變革中。五霸相爭、七雄相鬥,戰爭連續不斷,社會動盪不安。思想家們紛紛提出治國安民的大政方略:儒家孔子主張以德治國;法家韓非子主張強化集權,嚴刑峻法;道家老子提出無為而治。
老子的說法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無為而治本意並不是不為,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民眾自我能動性,適應統治者。
但春秋戰國乃是大動盪、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法家透過令行禁止與利益重新分配的法制改革,整合鬆散的社會力量,短時間內使國力大為增強。秦國強大起來並最終統一六國,成為治國的理論基礎。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法家急於求成,殺雞取卵,秦朝能奪天下,但秦法苛刻,民不聊生。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暴政:秦統一後,百姓渴望社會安寧。秦朝統治者卻忘乎所以,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丁男不足,就徵發女子承擔轉輸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秦朝統治者的橫徵暴斂已遠遠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會矛盾激化:秦朝統治者是大一統的勝利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並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3、統治階級內部腐爛: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受親信趙高的唆使,夥同丞相李斯,篡改遺詔,奪取皇位,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各地的反抗起義已風起雲湧,然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爭鬥,大肆誅殺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綜上所述,如果秦二世用老子為相,以他的“無為而治”思想治理國家,秦朝照樣會滅亡。並不是老子的才能不足,而是國家已經失去了社會穩定的基石,秦國幾代經營,一統天下,最終15 年敗光。
-
4 # 崑崙139100429
此“如果……”要看什麼時候用,怎麼用?登基即用、立馬取消徭役、停徵過重賦稅並佈告天下息民所怨、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制裁陰謀專權、分裂者、道法並容合計共謀必生良效,至少不至於速亡!
-
5 # 甜瓜20875
題目意義重大!
歷代帝王應該定格在偉人的層面,他們能容忍一滴血。
這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他們應該定格在聖人與思想的層面,他們的心是純淨的,對於生殺的一滴血所不能容忍的,境界不同不是一個型別的。偉人是拯救,聖人是教化,聖人變不成偉人,偉人做不了聖人,佔位不同。
一位作家,讓他去搞科研,路數不同,老子永遠變不成偉人,更不是相才,何以治國呢,老子的思想只能授命於君,感覺
-
6 # 果笑說歷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看完老子的《道德經》後,可以發現老子的“道”是宇宙最根本法規,只有遵循“道”自然軌跡,順應於它,才不會違背“道”的本意。“道”無形,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所以稱“道”為“非常道”。正所謂是人有人道,天有天道。
我們都是用“德”來體現“道”,表現與“道”相符合的表現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非常道”的核心內容其中分為:”有為和無為”,即是老子的政治主張。
“如果秦二世用老子為相,用他的“無為而治”思想治理國家,秦會不會滅亡?”
首先,這個問題就很牽強,為什麼這樣說?
秦二世時期的存在順應自然規律了嗎?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表達了政治思想,依然離不開“道”。他認為“道”最初是樸實的,有了“名”以後就改變其本質,君主如果能夠按照“道”的法則治理天下,那麼百姓自然會服從於他。
同時老子認為,君主是有天定而非人為,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得到也是失敗。
秦二世如何坐上龍椅的,大家都知道這段歷史。扶蘇不喜歡趙高和李斯,而秦始皇遺詔傳位之人是扶蘇,知道遺詔內容只有趙高、李斯和扶蘇,三人為了各自利益而篡改了遺詔。順應“道”的規則,原本是扶蘇來繼承皇位,卻被秦二世胡亥奪取皇位,秦二世已經做了不守“道”之行為。
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能夠治國嗎?中而用之
老子認為真正的“無為而治”即是:君主治理國家,不需要仁愛之心,只需要讓萬事萬物自然發展,包括自己的子民,任其自生自滅。
只要政權中心不倒,國家就是在穩步向前,這就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重點,即是“守中”方法。
無為即有為
老子認為君主治國要“無為”,其中包括君主無智慧,社會無仁義,朝堂無忠臣。1.君主沒有智慧即意味著思想真純質樸,一旦有智慧就會有功利心,那樣則是生靈塗炭,烽火連年,違背“道”的本質。反之,就沒有戰爭,順應了“道”,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們想想,歷史上開國皇帝有誰不是腦洞大開,起兵造反或陰謀陽謀上位?沒有智商的平庸皇帝坐等被推翻,掀下龍椅。
2.社會沒有仁義,才說明當朝君主有德。
解釋一下,老子認為一個社會政治清明,人人都有仁義,那麼仁義就並不重要,無需隨時掛在嘴邊說,我們也會忽視仁義這一說;如果國家隨時提倡仁義道德,社會上多出現仁義之士,說明國家局勢已經開始不好,政權統治者想用仁義挽救國家,這是君主失德之表現。
這樣才能理解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社會無仁義,君主即有德。
3.朝堂無忠臣是同樣道理,出現忠臣只能說明政權危機,君主失德,否則如何能彰顯出忠臣的形象呢?事物有兩面,有好就有壞,有反就有正,老子的辯證法非常有道理,“換位思考”的依據也在此。
辯證法是老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特點,與無為合稱為老子學說之兩大特點,專門研究老子學說的學者大都認可。
所以,拋開秦二世時期存在是否合理不說。假設老子為相,用“無為而治”思想治理秦朝,我認為一樣結局,但秦二世或許能多坐幾天龍椅,死得不那樣窩囊,老子思想的影響力非常之大,馭人沒問題。
最後,我覺得不可通用老子的“無為而治”,歷史上評定出的明君標準,與真正的“無為而治”思想主張有部分衝突。
漢武帝治國所用的“無為而治”,也是對自己提要求做到無私慾,再以老子思想為支撐,加上他自己主張。比如按照現實情況去定製度、政策和法規,這就是順應“道”以後的智慧所成,漢武帝千古留名自有其道理。
老子思想只是他的主張而已,用到實處必然會滲進以人的意志為主導之事物,若是要通用老子思想主張,那就像搭建海市蜃樓一樣,看到摸不著並且稍縱即逝。
我絕對是老子的崇拜者之一,他的思想可以讓人迷惑後有悟、再迷惑再悟,有沒有人已經悟透了呢?
-
7 # 小楊品史
秦朝末年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官府苛捐雜稅多、百姓負擔沉重;法律嚴苛,六國百姓適應不了。倘若這個時候秦朝統治者能夠採用道家治國理念,休養生息,社會矛盾就會大大緩解,百姓就不會起義,以大秦軍隊的戰鬥力,滅亡是不可能的事。
01:秦朝末年面臨的主要問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將秦國成熟的法律體系在原六國土地上推進施行,由余各地具體情況不同,不具有快速推行的條件,再加上秦國法律實施嚴苛(秦國法律採取的是“輕罪重罰”策略),導致各地百姓怨聲載道,一觸即發。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一方面在北方修築龐大的工程——萬里長城(主要是把原來的各國長城連線起來,工程量也非常大),另一方面大修宮殿——阿房宮、秦皇陵。工程規模巨大,需要徵發大量的百姓,通常都是幾十萬、上百萬,這與百姓的想法背道而馳——經過幾百年的連番戰亂,百姓極其盼望過上安穩的日子。
工程量大,不僅徵發的百姓多,平均加在百姓身上的苛捐雜稅也非常多。事實上,秦國的統治者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秦二世剛剛上位,就釋出了一道與民生息的政策,決定以後不再增加百姓負擔,以前交過的稅賦還要退還給百姓一部分。
說著容易做著難,很快秦二世就忘了曾經說過的話,進一步變本加厲的苛責天下,百姓忍無可忍,在陳勝吳廣精神的鼓動下,紛紛起義。
02:道家治國理念能夠解決問題嗎?道家治國理念講究的是休養生息、清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一策略與秦國的嚴酷刑罰剛好相反,倘若秦始皇或秦二世選擇了這一策略,統一天下後,停止或者延緩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秦法緩緩推進,百姓就不會有那麼大的牴觸情緒,各地就不會紛紛起義,秦朝也就不會覆滅了。
事實上,劉邦統一天下後,基本上延續了秦朝的統治體系,百姓並沒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反而還很擁護,說到底,大漢的統治者在實施過程中,採取的就是道家的黃老之學。尤其是漢文帝、漢景帝時期,國家基本上沒有大的戰事、大的工程,百姓平安生活、逐步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給漢武帝劉徹北伐匈奴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雖說花費驚人,但百姓還能夠承擔。
綜上所述,倘若秦始皇、秦二世能夠採用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秦朝就不會匆匆而亡。
-
8 # 手機使用者59766698065
讓秦始皇像漢朝皇帝一樣,也不行。畢竟秦始皇還是幹了一些利子孫的事情,例如:修官道。漢朝統治畢竟有秦朝的基礎。
-
9 # 春秋硯
其實歷史已經給出答案,漢朝初年奉行的就是黃老之道,從而奠定了大漢四百餘年的根基。
秦朝的滅亡,根子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仍然以戰時的體制、以治理秦國一隅的辦法統治全國。人民被壓榨到了極限,苛捐雜稅加之兵役、徭役無度耗盡了秦朝的國力,那麼秦統一後做了哪些事:
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和趙佗率50萬大軍,發動了征服嶺南越族的戰爭。進入山區後,秦軍傷亡慘重,後勤不濟,兵糧匱乏,戰爭進入了拉鋸,相持達三年之久。
為了扭轉局面,秦朝在監御史史祿的主持下開鑿了連結湘水與灕水的靈渠,聯通了長江與珠江水系,秦軍軍糧得到保障,很快將整個嶺南地區從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但這場開疆拓土之戰也消耗了秦的力量。
前214年,為解除匈奴北部邊疆的威脅,秦始皇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在秦軍主力的打擊下,秦軍攻取了河南地,沿河置44縣,移民墾守。
前213年,秦軍再蒙恬率領下再次北渡黃河,取高闕,攻佔陽山、北假。匈奴被迫向北遷徙,秦在此設定了九原郡,進行管理。
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徵發大量民工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又修築了從咸陽直達北疆的秦直道,鞏固了秦在北方的統治。
在對嶺南、匈奴用兵、戍守的同時,秦始皇還徵發民工修通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賓至雲南曲靖一線,將政治勢力伸入了雲貴高原。
除了上面的兵役、徭役,還有一直沒有停工的驪山秦始皇陵,修陵的勞力七十多萬,歷時39年,到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義軍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華里,才臨時武裝勞役,停止工程,後草草完工。除了驪山陵,在建的工程還有阿房宮,也需要大量勞役。
秦朝共十四年,上面的事情大部分是秦始皇做的,秦二世在位三年,繼續大量徵發勞役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調發五萬士卒來京城咸陽守衛,同時讓各地向咸陽供給糧草,而且禁止運糧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陽周圍三百里以內的糧食,必須自己帶糧食。 除了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最終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漢朝建立後,並沒有大規模的改弦易轍,而是保留了絕大部分秦朝的制度,所謂漢承秦制。但漢初的統治者高祖劉邦、呂后、文帝、景帝都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從而恢復了民生,緩和了矛盾。
在秦始皇好大喜功之後,如果秦二世即位起,能輕徭薄賦,用老子學說,則不會有陳勝、吳廣起義,也許就能夠看到三世、四世!
回覆列表
依舊會滅亡
秦始皇在的時候壓制六國降軍降將,六國貴族敢怒不敢言,一人鎮壓九州。秦二世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叛亂是肯定的。能夠平叛的軍隊也被秦二世率先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