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5447058646

    劉氏藜閣堂的來歷?彭城堂:在劉氏的眾多堂號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彭城堂。這是因為,彭城是劉姓的共同郡望,也是漢家劉氏的發源地。因此,許多劉氏宗族都將自己的祠堂稱為“彭城堂”,以標明自己為彭城劉氏,是正宗的漢家後裔。甚至出自他源的劉氏,如匈奴劉氏、沙陀劉氏等,因年代久遠,譜系失考,上代失敘,也對外自稱為彭城劉氏,往往以“彭城堂”作為本族堂號。  藜照堂: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劉姓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為著名的堂號,就是藜照堂了。藜照堂的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為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彭城人,西漢著名文學家和經學家。西漢成帝時,更名“劉向“,任光祿大夫,奉命在當時皇家圖書館--天祿閣校閱各種經典,後寫成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別錄》,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書。傳說有一天,劉向在天祿閣校書至深夜,當燭盡燈滅之後,仍不肯就寢,就是暗室中背誦經書。忽有一位黃衣老人,手柱青藜杖叩門進來,接著將手中青藜杖頂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燒起來,發出光芒,照亮了暗室。劉向見狀,對老人肅然起敬,因施禮相迎,並詢問老人尊姓大名。老人答道:“我乃太乙之精,聞知卯金氏之子好學,特來視察。現贈你《洪範五行》之文。”老人說完,果從懷中取出一卷簡牘,傳授給劉向。此後,劉向果然成為一代著名學者宗師,在中國文化史上建立起不朽偉業。劉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燃藜夜讀的神奇傳說,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就以“藜照堂”作為堂號。緣出這一典故的劉姓堂號,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號,不只在劉向後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後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號已成為了劉姓的標誌之一。

  • 2 # 啊啊啊啊哦JJ

    一、得姓來由劉氏為全國第四大姓。據史籍記載,它的源流較多,其中最古老一支源頭,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期。黃帝之玄孫,陶唐氏帝堯(名伊祁放勳),他的第九個兒子源明,受封到劉地山西平陽(今山西臨汾縣),以地為氏,故為劉姓。所以劉姓以帝堯為太始祖,“源明”為大始祖。?史書又記述,周成王姬誦,封王季兒子於劉邑(河南偃師西南劉聚),其後裔以邑為姓;東周末年,周匡王姬班,把他的小兒子封到劉邑號稱劉康公,兩者均成為源於姬姓之劉。?同時又有賜姓劉的。項羽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范增指示項莊席間舞劍,藉機謀害劉邦,項伯暗使劉邦隨從樊噲入帳對舞,救了劉邦。劉邦登基後封項伯為射陽侯,賜姓劉。另有齊人婁敬勸說劉邦建都長安,被劉邦重用,封他為關內侯,也賜姓劉,改名為劉敬;還有一個東漢舞陽人王常,起兵反王莽,積極支援劉秀,參加了昆陽大戰,立了大功,後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還有三國蜀將劉封,原姓冠,因為劉備收他為養子,改姓劉。再者少數民族也有改姓劉的,又還有一些冒姓劉的。?上杭劉氏出於黃帝,陶唐氏帝堯裔孫。劉氏舊譜序記述:昔先王建德以立基,賜土以立國,因生以授姓,俾本支百世相聯,族屬不散,以報祖功而傳子孫者也。俾姓大始祖源明,出於堯,終於虞之世,以陶唐為號。陶唐後有累公,學養龍,為養龍氏。從事夏孔甲,能飲食龍,夏嘉之,賜曰御龍氏。以代豕韋之國,尋遷魯國,至商復承其國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後杜伯之子隰叔去周適晉,為士師,以官為士氏,至士會由晉奔秦,後士會歸晉,惟據秦不歸者,複姓為劉氏。迨後劉清遷沛,至劉執嘉有子四:名伯、仲、季、交。劉季由以平民崛起為天子,漢朝分封劉姓,劉氏支派蔓延天下。?二、郡望、堂號、家訓關於郡望堂號,譜序中也有記述。其郡望有彭城、中山、琅琊、沛國、弘農、河間、梁郡、頓紅、南陽、東平、高平、東莞、平原、廣陵、臨淮、蘭陵、東海、丹陽、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計25望。彭城為最著。?劉姓堂號亦不少,其中最普遍的有:彭城堂、正字堂、藜閣堂、敦睦堂、後繼堂、懷賢堂、繼崇堂。劉氏堂聯(又稱祠聯)也很多,內容大都為姓氏來源,先祖業績勳功等,如:?藜閣家聲遠;彭城世澤長。?彭城世澤;鐵漢家聲。?彭城世德;祿閣家聲。?祿閣校書,藜焰照十行之簡;?玄都種樹,桃花賦千植之詩。除泛指劉姓郡望家聲,又有專為表彰先祖――西漢著名學者劉向和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劉禹錫造詣高深的。?漢景帝劉啟,他的薄、王兩皇后生14子,其名順序為榮、德、闕、非、轍、端、組、勝、法、越、奇、乘、舜、煙,除轍繼位稱帝外,其餘皆封郡王。景帝作有家訓詩,漢亡,皇室各支裔孫紛紛散居各地,他們都把此詩作為教育兒孫的傳家寶。明萬曆二年,舉人劉連城認為皇帝家訓無普遍意義,他為家譜寫了一首家訓詩,後世留傳很廣,有一定影響。其詩曰:??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天公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三、劉、唐、杜、範同出一源唐詩人杜甫曾作過這樣兩首詩:其一《敬寄族弟唐十八》“與君陶唐後,盛族多其人,聖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開頭一句刻意指明杜姓與唐姓同宗,同是陶唐氏的後裔;其二《重送劉十弟判官》“分源豕韋派,別酒雁賓秋,年事推兄黍,人才覺弟優……。”這是杜甫與劉十弟以宗兄弟相稱,話別的詩。據史載,唐姓的主要來源有四:最早一支是帝堯之子丹朱,舜時封丹為唐侯,今湖北隨州一帶建唐國,裔孫以唐為姓;二支是源明18世孫劉累,後裔商朝時被封到豕韋(河南滑縣)稱豕韋氏,後徒居於唐(今山西翼城縣),建唐國,為晉之唐姓;三支是劉累另一支後裔被封到唐州(河南方城縣),其後代以居所為姓,成為唐姓;第四支是周成王把唐地封給自己的弟弟叔虞,再建唐國,稱唐叔虞。這說明杜詩印證了這一史實。?杜姓與範姓的來由又如何呢?周成王滅唐,成王把一支周大夫貴族,源明57世孫劉累後裔致祿封遷到杜城(今陝西西安東南杜陵),建杜國,稱杜伯。按《綱鑑》載,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宣王無端殺(後)杜伯,族人四散逃奔,杜姓自此而始。杜伯六世孫士會,字大祿,號伯元,仕晉為晉大夫,晉王賜他食采邑於範,自此士會又叫範會,也就有了範。姓劉、唐、杜、範,實出一源,均為帝堯苗裔,自古就被人們視為一家。?上杭劉氏皆為源明嫡裔,屬彭城郡。它們有四個支派:一為千十郎,遷勝運裡官田村;二為十郎、十一郎,遷來蘇裡田背村;三為杭邑東門祠劉四郎派;四為劉友明遷南陽東山村。從官田、田背《劉氏族譜》,可以清楚地看出,劉氏從得姓大始祖源明公開始,一代代南移直至上杭縣官田村與田背村的歷史。四、彭城劉氏遷上杭源明公傳至80世孫劉清(又名康),遷徐州沛豐中陽裡,生子劉榮,諱豐,字仁號,傳說他為人樂善好施,感動仙人指點,至江西寧都太華山銅鼓洞,入洞天葬,獲得好風水。82世孫��字顯初,名執嘉,生四子:伯、仲、季、交。83世季公,即漢高祖劉邦,為西漢開國皇帝。傳至136世孫劉祥,官封枚州刺史,其子天錫,唐僖宗時任按察使,因黃巢起義,為避亂於唐僖宗元符二年(857)棄官奉父南遷,從彭城遷入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定居,傳到152世劉韶,字侖,諡宗臣,又名昭伯,入仕,初任四川重慶山臺縣正堂,後升遷虔州判官,為官清正廉潔,賜紫金光祿大夫兼司農講學士。卒以王禮葬之,生鐵封墓,世號鐵墓(現江西寧都縣,北門外獲護鄉),地名獲護塘,現修復完好。公生八子,五府道、三縣令,遷居江西瑞金東門外垂金塘背。子孫居官者三十餘人,從事商賈者數十人。貿易累中,富貴勝於都城,有“羊眠褥子,犬眠氈”之說。傳至159世劉興漢,名九郎,生六子:長子千十郎,字醜漢,生於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官授花縣知府,為官清正廉潔,因遭貪官誣害,於南宋理宗紹定已醜歲(1229),攜子孫一路南行來上杭乾田(今稔田鎮官田村),擇地創居,為上杭官田開基始祖。官田劉氏開基之初,人丁不甚興旺,一直到千十郎六世孫文甫,號竹塘,諱炳明,中憲大夫,妣李氏生八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百七郎、百八郎。八兄弟繁衍為八大房,各大房裔孫播遷情況概述如下:?1、百一郎,諱忠道,明中順大夫,妣黃氏十一娘,生四子:文益、文義、文俊(諱秀實)、滿全。文益官授贛洲巡道,妣李、張氏,生三子:石崇、遙孜、滿子。裔孫居贛洲河口樟貢鄉焉凹;文義妣黃氏生三子:萬一、萬二、永貴(文貴),萬一郎裔孫全峰居永定湖雷,昆峰妣藍氏生四子:聖、賢、道、德,閤家遷居廣東揭西陂尾樓。昆峰十一世孫(千十郎26世)興訖遷居砂膀越古晉美記園;興珍遷居砂膀越古晉;興八遷居馬來亞吉隆坡;興門妻李氏,生建方、南輝二子,南輝居馬來西亞。秀實字文俊諱時乘,官授四川順慶知府,繼任江西饒州知府,妣吳、廖、陸三氏,裔孫一支居官田,秀實之孫克寬(千十郎十世孫)遷永定高陂。克寬公曾孫(千十郎13世)奇峰,字子才,遷居廣東揭西。秀實十一世孫公恆遷居寧德福安。滿全、洪武八年官授贛州知府,妣黃氏生觀受、五四、得興三子。裔孫分居上杭臨城西郊仙人棟、老君村和長汀四都、廣東龍川蘇雷洞、龍巖的連坑、賴坑、馬坑以及南京、臺灣、馬來亞等地。?2、百二郎妣賴氏、陳氏生三子:四九、仕清、仕貴;長房四九公,妣黃四娘,生四子:裡哥、烏子、棉子、細人。明洪武九年,閤家遷居廣東長樂(今五華縣)旗潭松柏嶂開基,裔孫喬、英兄弟居旗潭,其它分遷龍川蘇雷、河源、歸善九了杵下(現紫金縣九阿杵)。次房仕清公,妣黃氏,生二子:長公、少翁,裔孫均遷居廣東棉洋湖;仕貴妣黃氏生二子:與禧、與仁,與禧妣黃氏生六子:福生、松孫、大滿、四哥、福仄、福佑,閤家移居廣東得興後又遷河源沙溪。河源沙溪裔孫分居三角塘、忠信及龍川縣蘇雷洞、石狗岑等地;與仁批鄭氏生三子:受、福、誠。裔孫分居稔田豐朗、連四、嚴坑、化厚,廣東大埔湖寮、揭陽,福建閩侯、永安、沙縣,江西、麗洲、石門等。?3、百三郎妣郭氏生三子:太一郎、太二郎、太三郎;妣蘭氏生二子:千一郎、千二郎。太一郎裔孫居上杭廬豐、長汀及武平象洞。太二郎遷居廣東。千一郎遷江西,遷二郎裔居上杭才溪、南陽,長汀古城,江西瑞金、上饒,閩北松溪、政和、建甌,臺灣台北。?4、百四郎妣黃、郭氏,生三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遷居廬豐德里。千一郎裔孫遷通賢,千二郎妣黃氏生四子:萬一、萬二、萬三、萬四郎。萬一郎字承信,妣丘氏、沈氏,生四子:四八、五一、五二、五九從德里遷本縣豐頭橋、梅壩苦竹凹,後再遷白砂岑背村定居。四八公妣林七娘、楊三娘,生三子:允受、允忠、允孜。四八中年攜林妣往廣東大埔經商未歸,傳說生六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裔孫分居廣東大埔、饒平、饒陽等地。萬二郎遷廣東,萬三郎裔孫遷長汀塗坊,萬四郎遷廣東韶關。千三郎裔孫居上杭廬豐德里,百四郎裔孫分遷浙江、永嘉、平陽和福州等地。?5、百五郎妣賴十一娘,生子海通(名三五郎),裔孫居官田山下,才溪中寥、白砂大田,外遷浙江、廣東、臺灣等地。?6、百六郎妣邵八娘生四子:三七郎、三八郎、四二郎、四六郎,居上杭溪南斜坊(現永定仙師華坊)。三八郎裔居華坊大阜,四六郎居峰市,其裔孫十五郎,遷居廣東大埔青溪園埔坪;三八郎裔文海於明正統年間遷居臺北嘉義市開基,生四子:文科、文甲、文甫、文忠,裔孫眾多;四六郎裔孫分遷廣東潮州、深圳、清縣,臺灣台北、浙江江山縣、江西饒州等。?7、百七郎,妣吳二孃,遷居永定縣洪山鄉拓林開基,生二子:三一郎、四二郎。三一郎一脈遷長居長汀童坊鄉大埔村;四二郎裔孫居永定拓林上塔、彭祖田下、崩逢下,上杭下都、白砂、才溪、杭邑東門,並外遷廣東韶州信宜縣、饒塘、陸豐、河源以及省內福州虎頭山、閩侯縣鴻尾鄉等。?8、百八郎字法鎮,妣丘石娘,生子德明遷連城縣羅坊肖坑開基。裔孫分遷廣東及臺灣等地。?官田始祖千十郎,卒於宋鹹淳七年(1271)葬於稔田化厚村樹子裡龍舌岡,猛虎過江形,墓前華表一對,聯曰:“世錦宏開花縣黃堂烏;先靈永裕桂林玉筍泥金”,氣勢雄宏。官田“劉氏家廟”建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因屬棉花灘淹區,廳堂上下180平方米,1999年在原地升高重建,其餘附屬工程正在籌劃中,每年春分後五日定為各房遠近裔孫統一掃墓祭祠時間,尊祖敬宗之情溢於言表。?上杭來蘇裡田背村劉氏的來由更有一番周折,要從大始祖源明說起。源明公159世孫六郎仰漢,生榮八。165世念二郎生十郎、十一郎。時蒙古族進入中原,建立了元王朝,元吏在江西經營田糧,恣意盤剝,民不聊生,蔡五九起義抗元,浙江行省平章領兵進剿。161世劉十郎、劉十一郎兄弟為避戰禍,攜眷及僕張四郎,身懷萬金,於元仁宗延?二年(1315)夏,從江西瑞金塘背,長途跋涉,入冬始抵上杭來蘇裡田背村(今屬中都鎮)定居,為不忘故士,把新開基地也稱壙背,後始轉音為田背。十郎、十一郎在田背均被裔孫尊為一世祖。?田背一世祖十郎,妣梁七娘生二子:十四郎、百五郎。長十四郎妣範九娘,裔孫一脈移居藍溪鎮湖裡村開基。次百五郎妣賴四九娘,裔孫居田背,生三子:小四、小五、小六。小四裔孫居竹山下,裔孫再遷臨城上登。小五郎裔孫居田背,妣邱氏生三子:萬七郎、萬八郎、萬九郎。萬七郎裔孫遷居南靖縣,萬八郎妣朱一娘、蘭二孃生子六一,裔孫居田背。萬九郎妣傅七娘,生三子:源清、源性、源海,裔孫居田背。十郎裔孫分遷上杭城關、武平小蘭、長汀露潭、江西龍泉、奉新、萬載、廣東仁化、湖廣桂陽、平江、福州,四川遂寧,廣西等地。?田背一世祖十一郎妣郭七娘生五子:念二郎、念四郎、念五郎、三五郎、三六郎。念五郎孫裔孫永定洪山石傑村。念四郎裔孫遷居城區臨城西郊諸村,並在東門外立祠,裔孫分遷居上杭才溪、官莊,武平高梧、十方與臺灣等。三五郎,攜郭七娘金骸遷居廣東嘉應州長樂棉洋約羅逕壩圳上(現五華縣棉洋鄉坑口)開基,裔孫分遷:廣東的揭西、陸河、陸豐、惠東、汕尾、肇慶、台山,廣西,臺灣和新加坡、泰國等地。三六郎裔孫居中都田背,裔孫分遷上杭的上都、臨城、城關,武平小瀾,長汀,永定,廣東松源、韶州英德、佛山,江西贛縣、吉安府福縣、廬陵,浙江建肯,四川巴縣、湖南平江、長沙,江蘇南京。?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長汀縣河田鎮蔡坊村劉齊湖到上杭謀生,在城關定居,已發展到第四代。六十年代,其堂侄劉如松大學畢業後到上杭任教,也定居城關,已發展到第三代。屬彭城郡。?劉氏城關祖祠:有八座,其中較大的有四座。上中街官田千十郎總祠(現被建招待一所大樓);下中街中都田背十一郎公總祠(現縣供銷辦公樓);東門外念四郎公總祠(現黨校集資樓)。臨江路,原農業銀行前面,十郎、十一郎於康熙三十年(1691)建有總祠為“思敬堂”。劉 氏(彭城郡)劉姓分佈很廣,人數很多。漢朝皇族姓劉,漢高祖是劉邦。劉姓來源有四:一是古帝堯(即陶唐氏)的後代受封於劉(在今河北省唐縣),周宣王時滅國,逃往秦國的子孫便以國名為姓;二是周匡王封其少子於劉(在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子孫以地為姓;漢高祖賜婁敬、項伯纏為劉氏;四是漢高祖劉邦曾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冒頓,其後代隨母姓劉。李濟博士的《中華民族的形成》說:“初期之劉氏,發見於陝西、甘肅,至西曆紀年前三百年(即周赧王時)始向河南、江蘇南西方移動,嗣由江蘇一族創立漢朝,其裔再向中國各地播遷。”興寧《劉氏族譜》稱:“漢興……大封同姓,以鎮天下。……卯金之裔,由是遍佈天下矣。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黃巢起義,海內騷然,居民流離轉徒,於時有翰林學士視察使劉天錫,棄官,奉父劉祥之命,避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之石壁,號為東派,後世遂以劉祥為寧化始遷之祖。於是枝葉繁衍……,蔚為汀閩望族。”至宋嘉定(1208年)之後,劉氏東派後裔,又從寧化遷上杭,有的從上杭徒廣東興寧、平遠、梅縣等地。明清兩代,有的再渡海遷臺灣。收藏目錄:《龍興祠劉氏聯修族譜》不分卷,缺冊,藏2冊(225×320)主編:劉頌堯、劉醒夫,劉建瀾、劉後泉等,民國卅六年,木刻版,源明堂《松山劉氏族譜》1冊,(190×265)主編:劉森祥,1994年武平騰飛電腦承印《南靖劉氏族譜》1冊(295×210)編者未注,清抄本《劉氏歷代源流族譜》1冊,(360×260)主編:劉龍生,民國十五年抄本《南靖金山劉氏族譜》1冊,(185×255)編者未注,清宣統叄年抄本《閩城劉氏試館名譜》1冊,(215×290)主編:劉文熔,民國廿六年活字鉛印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期間德軍消失的潛艇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