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度狼gg

    唐玄宗李隆基青年時代的奪權過程,人稱“中老年婦女殺手” ,這個武則天的孫子先後殺死伯母韋皇后、堂姐安樂公主、昭容上官婉兒、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將唐朝中葉“婦女主政”的壞毛病用刀劍和鮮血斧正過來,一改高宗時代起“陰盛陽衰”的局面,一併開創了“開元盛世”,對李唐江山的延續是有貢獻的。

    發生在武則天晚年的“神龍政變”,是名相狄仁傑死前就布好的局,由他舉薦的宰相張柬之趁武則天病重之際,率領禁軍闖宮面聖,殺死麵首張氏兄弟,逼迫武則天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顯,粉碎了武氏家族的接班夢。此時,武則天與原配唐高宗李治同志還有三個健在的子女:

    第一位唐中宗李顯,就是被武則天立了又廢,她臨死前又被翻盤的“廬陵王”;第二位女兒太平公主;第三位相王李旦,也是曾經被母親立了又廢的前皇帝唐睿宗,其第三子“臨淄王”正是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呼喚之“三郎”就是這麼來的。

    李顯平庸懦弱,在流放期間又多蒙妻子韋氏照顧,所以登基後非常縱容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胡來,而這個韋皇后空雖有效仿婆婆武則天之心,能力卻是天壤之別,與武三思勾搭成奸,與上官婉兒聯手弄權,將朝堂搞的亂七八糟,為了成為第二個女皇,逼死太子李重俊,毒殺夫君李顯,同時準備把小叔子李旦和大姑姐太平公主一勺燴了。

    十六歲的李隆基早有準備,與禁軍軍官們一直交好,在姑姑太平公主的支援下發動“唐隆政變”,一舉造反成功,砍了韋后和堂妹安樂公主的腦袋,以及掌握宮中權力的唐代知名才女上官婉兒。

    “髒唐”若此,李顯一門盡沒,李旦復位,仍稱唐睿宗,“拼命三郎”李隆基因功破格被封為太子;而稍後權力之爭,使曾經的盟友太平公主立馬成了對立面。

    這位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也是個喜歡弄權的政治老手,一直以母親為榜樣,覬覦成為下一個女皇。李旦則與其兄李顯差不許多,窩囊的一塌糊塗,太平公主自恃擁立有功,大肆干預朝政,而年輕有為的李隆基成為她最大的拌腳石,朝堂上基本就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兩派的爭鬥,為此太平公主陰謀重立太子,準備將李隆基踢出權力中心、

    一起打怪的遊戲,怎麼可以不帶我玩了?姑侄矛盾愈演愈劇,唐睿宗李旦眼見形勢危急,乾脆下詔太子李隆基監國,自己躲清靜去了。三年後不顧太平公主一派的極力反對,禪讓皇位與李隆基,稱唐玄宗,這次讓位使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權力角逐進入白熱化,太平公主準備召集人馬,把這個不肯順從自己的侄兒剁了,結果事洩。

    唐先天二年,李隆基再次先下手為強,盡殺太平公主重要黨羽,史稱“先天政變”,並且不顧太上皇李旦的求情,執意賜死姑姑太平公主,終於完成權力統一。

  • 2 # 滌塵20

    中宗死後韋后和安樂公主弄權禍亂朝鋼,在殊殺二人時,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利益相同,聯手合作共擁相王復位。李隆基即位後兩人關係惡化,緣於權力之爭。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所以為了皇權穩固,玄宗痛下殺手,逼死姑母太平公主,以絕後患。

  • 3 # 大飛熊騎士

    主要還是為了權力的利益,太平公主原本就是一個喜歡權勢的女人。更何況從武則天起,連續幾代都是女人掌權,太平公主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讓她把權力讓出來或者被壓制,比要命還難受。

    太平公主雖然活躍,但是之前一直沒有達到最高的權力。在武則天時期,被武則天壓著,神龍政變後,還有韋后集團和安樂公主壓著。這種情況一直到她和侄兒李隆基親密合作,清除了韋后和她的勢力,擁護唐睿宗李旦上位,太平公主終於嚐到勝利的甜頭。

    這時候太平公主是“鎮國太平公主”,炙手可熱,連皇帝事無大小都要和她商量。正是得到了巨大的權力而害怕失去,太平公主出手打壓侄兒,想得到太子之位的李隆基。李隆基最終還是當上太子,這時候,他們利益矛盾已經無法調和了。唐睿宗退位讓李隆基繼位,太平公主深知李隆基能力和跟她的矛盾,只能孤注一擲造反了。

  • 4 # 古風散人

    在剷除韋后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確實是“親密戰友”。但隨後,雙方漸漸走向了你死我活。

    唐睿宗即位後,這一時期的宰相多為太平公主私黨,專權用事,由於太子李隆基英武,公主頗忌憚之,便圖謀改易太子。另擇闇弱者任之,以長久的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權勢。唐睿宗試圖消弭兒子和妹妹之間的矛盾,但收效甚微。

    延和元年(712)七月,西邊的天空上出現了彗星,太平公主指使術士乘機向睿宗報告,說帝座及前星有災,“皇太子當為天子”。其目的在於挑撥睿宗與太子之間的關係,製造李隆基不安心於太子之位,有搶班奪權的陰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睿宗本來就無意於繼續當這個皇帝,正好術士這麼一說,於是決定傳位太子,太平公主集團就這樣弄巧成拙,也沒阻止李隆基即位。

    上圖電視劇《唐明皇》中太平公主

    唐玄宗雖然即位,但權力並沒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處處受到太平公主的牽制。在當時,宰相中還是太平公主的實力佔優勢,所謂“宰相七人,五出其門。”玄宗與劉幽求策劃政變,想誅殺太平公主的死黨,但因洩密未能成功。太平公主一黨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以前她只是圖謀廢黜太子,玄宗即位後也僅僅是想如何廢掉皇帝,並無殺玄宗的想法。劉幽求密謀失敗後,太平公主有了發動政變殺掉玄宗的想法。

    上圖唐泰陵,唐玄宗葬於此。

    除了擴充和加強軍事實力外,太平公主還買通玄宗身邊宮人,試圖投毒,但未得逞。面對緊張的形勢,忠於玄宗的臣子們非常焦慮,紛紛建議採取措施。開元元年(713)七月初,玄宗一方得知太平公主將在本月初四發動政變的計劃,決定搶先下手,先發制人。七月初三,玄宗開始行動,成功斬殺了一批太平公主的死黨,太平公主聞變逃入山寺,三日後知無法脫身,又返回長安,被賜死家中。清算太平公主餘黨的工作一直到年底才結束。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太平公主,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女兒。武則天常誇她“類我”,從小極受高宗和武后寵愛。

    史載,吐蕃王曾派使者求親,非太平公主不娶。高宗為免愛女遠嫁,藉口太平公主已出家,專門為其修建道觀,取道名太平。

    太平公主有過兩次婚姻。

    (太平公主劇照)

    16歲時下嫁給唐高宗外甥薛紹,婚禮極其奢華,堪稱“史上第一婚宴”。

    婚禮當晚全長安城萬人空巷,燈火通明。送親的隊伍舉著火把,排成長龍。火光映紅了天際,燒焦了官道兩邊的樹木。

    由於圍觀人數太多,加之公主的婚車太寬,以致被圍牆阻隔,無法透過。

    高宗下令,拆除圍牆讓行。

    史書記載了當時的盛況:“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

    薛紹後來捲入了其兄長薛顗與李衝的事件,武則天將他下獄。後薛紹餓死獄中。

    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是政治聯姻。武則天將他嫁給了自己的侄子武攸暨。但太平公主和他沒有任何感情,因此傳說太平包養男寵,與朝中多人有染。

    太平公主雖是武氏的兒媳,但她身體裡流淌著李家的血脈,她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鬥,也間接地讓李氏受益。

    (李隆基劇照)

    因此,她和李隆基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一起來,成了親密的戰友。

    一,她策劃參與“神龍政變”,從武后手中奪回政權,歸還李氏。

    神龍元年,太平公主聯合李顯、張柬之、崔玄暐等人,誅殺二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斬張氏一門,逼退武則天,還政於李顯,史稱“神龍政變”。

    這時的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間接戰友,幫助李氏奪回皇位,為後來李隆基即帝位打下了基礎。

    二,她策動“唐隆之變”,扶李隆基即太子位。

    唐隆元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李旦及大臣,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剿滅韋氏一族,將李重茂拉下皇位,還皇權於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

    這次政變,太平公幫助李隆基入主了東宮,剷除了政敵。為其日後稱帝鋪平了道路。成了李隆基並肩戰鬥的親密戰友。李隆基是直接受益者。

    (武則天劇照)

    那為何兩人後來又分道揚鑣,成為死敵呢?

    還是為了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舊唐書》曾評價太平公主:“喜權勢,多謀略。”太平的性格和做派極象武則天,她習慣了權傾朝野,想繼續做“擁有天下的公主。”

    李隆基順利即太子位後,太平公主的權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因此,她在李隆基的背後搞陰謀,小動作不斷。

    一,她散佈謠言,說“李隆基非嫡長子,不能位居東宮。”意圖製造輿論,用法理打擊李隆基。

    二,她在李隆基身邊廣佈親信,監視太子的一舉一動。意欲抓住太子的破綻,一擊致命。

    三,聯絡其它大臣,實施廢太子的實際行動。

    景雲二年,太平公主勾結宰相竇懷貞,密謀拉攏朝中大臣韋安石,謀劃廢除太子李隆基,立李成器。但韋安石不但沒有答應,反而將此事稟報了睿宗李旦。

    於是睿宗將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將外放刺史。太平公主認為這是太子攛掇的結果,對李隆基愈加憤恨。

    (李隆基和楊玉環)

    太平公主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延和元年,天生異象,流星劃過天際。太平公主藉此上奏睿宗:“天象昭示除舊佈新,應另立儲君,以合天意,免遭天譴。”

    但睿宗反而認為這種天象不是寓意廢太子,而是該新君即位。

    於是,在先天元年8月,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助李隆基登上了皇位。

    李隆基上位後,突然對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大肆捕殺。太平公主終日惶恐不安,潛逃到寺廟躲藏,數日返家後,被李隆基賜死。

    英國首相帕麥斯頓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 6 # 珞珈山的貓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親姑姑,兩個人因為有著共同的政治利益而組成了聯盟,共同為了保衛李唐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而發起了誅殺以韋太后為首的韋氏集團的唐隆政變,徹底的結束了後武則天時代又一個想要臨朝稱制的女人——韋太后,這韋太后便是唐中宗李顯之妻,武則天之兒媳婦。李隆基之伯母,太平公主之兄嫂!故事還要從神龍政變講起。公元705年,81歲的武則天即將迎來了自己人生的終點,她已經很久沒有上朝了,寵幸的兩個面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陪伴左右,太子李顯在宰相張柬之等五人的配合下發動了神龍政變,迫使一代女皇武則天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太子李顯。神龍政變的成功使得天下重新回到了隴西李氏的手中,大唐王朝再次回到世人的眼中。然而在那個女性權利得到無限釋放的唐朝,地位尊貴的女性永遠不會躲在背後,唐中宗李顯由於長期處於母皇武則天的淫威之下,性格上又遺傳了其父親唐高宗李治的特點,也十分的聽從韋后的擺佈,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患病在床,韋后及其女兒安樂公主密謀殺害了唐中宗李顯,隨後將皇位傳到了有子唐殤帝李重茂手中,主幼母壯,為太后學起了自己的婆婆武則天開始臨朝稱制,意圖做第二個武則天。李唐天下再次面臨被顛覆篡奪的危機!相王李旦之三子,臨淄王李隆基與自己的親姑姑太平公主不願看到李唐天下落入韋太后之手,於是結成了政治同盟,共同發起了誅滅韋氏集團的唐隆政變,並且成功的殺死了韋太后及韋氏集團主要勢力。

    唐龍政變成功之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迎立了曾經的唐睿宗李旦繼承大統,而李隆基也應有功於社稷,而被立為太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太平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的親妹妹,從小便十分受寵,於是太平公主經常在唐睿宗李旦面前詆譭太子李隆基,意圖想要令唐睿宗李旦廢除太子李隆基,唐睿宗李旦一直沒有采納太平公主的意見,為了更好地保護太子李隆基,唐睿宗李旦做出了禪位的舉動。於是,李隆基也正式成為了大唐王朝的主人,然而三品官員的任命依然掌握在太上皇唐睿宗李旦手裡,太平公主依舊不死心,在同睿宗李旦耳邊不斷汙衊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果斷決定主動出擊,消滅了太平公主身邊的政治勢力,並且賜死太平公主。徹底掃除了,自己走向權利巔峰的絆腳石。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毫無疑問,太平公主之所以被李隆基賜死,其背後都是權利的遊戲,並不斷地推動著歷史的程序和走向。

  • 7 # 尚宮女史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對姑侄從來就不是什麼親密戰友,只能說因為共同的利益合作過,帝王家的親情是很稀薄的一個東西,不是沒有,只是附加條件太多。所以他們可以一致對外,也可以拔刀相向。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是如此。

    705年,張柬之等朝中重臣聯合李唐王室發動神龍政變,誅殺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其中太平公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政變之後,太平公主搖身一變成為鎮國太平公主,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干政。

    相王李旦也參與了政變,而且他的第三子李隆基完整的見證了這次政變。這讓他知道政變原來是個好東西,如果成功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當然,前提是要提前籌謀。

    政變之後,李顯復位,武三思得到李顯和韋后的信任,大肆排除異己,甚至將張柬之等五王排擠致死,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又挑唆安樂公主做皇太女等等,可以說中宗時期的政治是相當混亂的,政出私門的情形比比皆是,韋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人干政。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及其黨羽十餘人,但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這一切深深地刺激著李隆基,雖然他人並不在長安,但對朝中的局勢一直保持著敏銳的嗅覺。

    710年,李隆基回到了長安,開始暗中網羅人才,在這一年,李顯去世,韋后攝政。當時,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起草了一份詔書來平衡朝中各方的勢力,但是韋后卻有自己的想法,她想效仿武則天稱帝,這激起了李唐王室的怒火。

    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就發動了唐隆政變,政變當天,天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簡與李隆基一起行動,他們誅殺了韋后及其黨羽、安樂公主,還有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被殺實際上已經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出現裂痕的一個證明,婉兒本是太平公主的人,雖然在中宗一朝也干政,但到底沒有什麼大錯,更不曾附於韋后,但是李隆基還是決定殺死上官婉兒,當時的太平公主並不在場,所以沒能阻止的了這件事的發生。

    這或許可以看成是李隆基已經未雨綢繆在剪除太平公主的力量。

    政變之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扶李旦復位,然後李隆基很順利的成為太子。這之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就漸漸多了起來,最開始,太平公主並沒有看出李隆基是個野心勃勃之人,所以並不曾提防李隆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常常政見不一,李旦又做不了什麼大主。宰相議事之後要先和太平公主商量,再和李隆基商量,然後才來告訴李旦。

    太平公主越來越發現李隆基難以控制,這和她的初衷是相悖的,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實際上並不想相仿母親武則天,相反的,她一直想做第二號人物,能夠保有權勢、政出私門即可。但很顯然,李隆基不願意讓女人來干政,更不願意皇權受到威脅。兩人開始成為敵對一方。

    太平公主舊事重提,認為李隆基是庶子不應該被立為太子,但是李旦並沒有聽從妹妹的話廢太子。天平公主見一計不成又開始讓宰相們廢太子,當時的宰相多數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但是太平公主還是沒有得逞。

    712年,李旦實在不願意夾在兩人之間左右為難,於是自動做了太上皇帝,讓李隆基來做皇帝。但是李旦並沒有完全放權,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等還握在手中。這實際上是加劇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矛盾,天平公主已經開始謀劃廢李隆基,甚至想要毒害他。當然李隆基也不是吃素的,他也有自己的謀劃,並且搶在天平公主前面發動了政變,誅殺太平公主的黨羽,最終賜死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死。李旦將權力全部交出,李隆基親政,然後開始奮發圖強,為開元盛世的到來積蓄力量。只是很不幸的,後來做了太久皇帝的李隆基逐漸變得昏庸不堪,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狼狽的拋棄了長安、拋棄了他的子民,然後跑去了四川,被動的成為太上皇,在近似屈辱中度過了最後幾年的時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檔案掃描到電腦裡後如何對檔案進行整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