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空流
-
2 # 一葉楓流
波蘭是英法在一戰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凡爾賽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波蘭滅亡,相當於摧毀凡爾賽條約體系。就是對英法的公然對抗和蔑視。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戰後提出了民族自決的國際原則。英法以此原則推動了奧匈解體,波蘭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有大量說德語的居民,德國提出領土要求讓英法陷入被動。還有就是綏靖政策。一戰的巨大傷亡令英法懼怕戰爭,不想打仗。捷克斯洛伐克還不是英法的底線,如果真的能確保和平是可以容忍的。而波蘭沒有德華人。
張伯倫從慕尼黑回來,在機場揮舞手中的紙片,那個舉動在後來看起來顯得非常幼稚可笑。
-
3 # 遷徙的足跡
德國吞併捷克是捷克總統被脅迫簽字,雙方具有象徵性合作意願,且英法兩國一戰中經濟崩潰,不願再次與德國發生對抗,所以奉行綏靖主義,姑息遷就德國的軍事擴張。
德國進攻波蘭英法立即對德國宣戰,是因為凡爾賽條約規定的保護波蘭不受侵犯的條約義務。
-
4 # 四十五度說
確切的說並不是德國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這件事情時候選擇了被動的忍讓,而是德國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英法兩國選擇了預設犧牲。當時英國一邊要保證波蘭的軍事安全,另一方面英國和法國認為東歐之間的戰爭沒有必要進行插手,畢竟這不涉及到自己的國家利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德國的訴求。
沒有想到德國一心想要掀起更大的波浪來一場世界大戰,在慕尼黑的時候英法兩國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的時候,沒有要求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部分的主權做出擔保。希特勒在英國和法國曖昧的態度之間感受到了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況且歷史上波西米亞地區也屬於德意志帝國的組成部分,希特勒理所應當的把捷克吞併了。
當時英國政府的態度從最初的僅僅為法國做擔保,轉變成了給波蘭做擔保。這是因為當時英國支援法國,所以法國政府有了後臺之後關於國際政策的態度十分強硬,做了波蘭的擔保國家。這等於說英國也因為法國變成了和波蘭在一條板凳上的螞蚱,要死一起死德國如果對波蘭宣戰的話等於說是對英國法國同時宣戰。波蘭政府認為既然有了英國和法國的支援,那麼在關於德國問題上就可以硬氣到底。令希特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英法兩國真的會因為波蘭參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慕尼黑簽訂的協議大家都認為只要滿足德國的合理訴求就可以阻止德國進一步的擴張。
蘇德條約的情況下,即便是英法兩國救波蘭也是在做無用功。假設英法聯軍打敗了德國,蘇聯一定會趁機佔領波蘭。如果德國和波蘭開展德國戰勝那麼波蘭將會被德國統治,就是這樣的局面是。假如德國戰敗,沒有戰時允許蘇軍入境的協議,蘇聯也會在英法打敗德國的時候佔領波蘭。
-
5 # 青年維也納
這個問題需要從當時的捷克和波蘭兩國的國內局勢、以及當納粹德國對這兩個國家提出領土要求的時候的歐洲局勢,以及1938到1939年之間英國的國內政治三個方面解釋才能得出一個比較準確客觀的解釋。
(內維爾張伯倫先生可能就要以這個形象走入歷史了但其實他是伯明翰人的好市長,市民醫院和工人新村的締造者)
首先從國際局勢上看捷克和波蘭有什麼不同,納粹德國對捷克提出的是蘇臺德德意志人問題,對波蘭提出的是但澤走廊問題。這兩個問題其實性質是一樣的,那就是都違背了1918年1月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威爾遜綱領》所許諾給中歐交戰華人民的民族自決原則。1917年4月美國對德意志帝國宣戰,1917年12月對奧匈帝國宣戰。之後美國總統釋出了關於恢復和平的十四點綱領。許諾在民族自決的前提下重建中歐秩序和和平。根據民族自決原則協約國承認了捷克民族委員會為協約國成員,並且許諾在戰爭勝利之後建立一個波蘭國家。這兩者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符合民族自決原則的,但事實上卻給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1918年建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的地圖,你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什麼是蘇臺德問題)
首先捷克這個國家就又歷史和文化傳統上的波希米亞王國與捷克民族國家兩種不同的概念。如果按照歷史和傳統上的波希米亞王國,也就是所謂的“溫塞斯勞斯王冠領土”來理解,那麼波希米亞、莫拉維亞和奧屬甚至是普魯士屬的西里西亞,理論上都屬於“溫塞斯勞斯王冠領土”。但這些領土上並不都是捷克人地區,很多地方實際上是德意志人佔多數的地區。當捷克民族主義政治家要求領土的時候他們按照溫塞斯勞斯王冠領土要求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大波希米亞,但在這片領土上組織國家的時候他們卻又不承認少數民族的權力,強硬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須講捷克語成為捷克族人。這就造成對德意志少數民族和猶太少數民族的壓迫為日後的蘇臺德問題埋下了禍根。
如果說捷克的蘇臺德問題是捷克人自釀苦果,那麼波蘭的但澤走廊問題則乾脆是協約國給波蘭造成的。波蘭獨立國家符合民族自決原則,但是威爾遜綱領同時還許諾給波蘭民族國家一個波羅的海出海口。一個國家擁有出海口的需要是客觀的,但是整個波羅的海東南岸是德意志人多數的地區也是客觀的。當波蘭國家對出海口的政治需要與民族自決相矛盾的時候,協約國選擇了政治需要而不是民族矛盾,這就傷害了居住在但澤走廊上的德意志人的感情。
所以事實上這兩個國家的民族問題從1919年簽署《凡爾賽合約》之前就開始了。1918年11月隨著皇帝退出統治而建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實際上是舊奧匈帝國境內所有德意志人多數的地區的總和。但《凡爾賽合約》把所有在溫塞斯勞斯王冠領土上的德意志地區都授予了捷克斯洛伐克。而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在戰前就已經非常激化了,所以1919年合約一簽字在蘇臺德地區就爆發了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反抗,和捷克政府對他們的鎮壓。而隨著合約的簽署而成立的國際聯盟也意識到合約把大量少數民族都留給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所以把這些少數民族的權力和處境的監督權授予了德國。承認德國有權在德意志人遭到壓迫的時候向國聯控告。捷克在之後的20年間對德意志人和猶太人的壓迫讓整個歐洲都感到不滿。所以當納粹1938年提出蘇臺德問題的時候,西方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是缺乏同情的。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的領土和紅線內的奧地利共和國領土,可以讓你們更好的認識到有多少德意志人被留在捷克斯洛伐克之內,同時還遭到捷克人的壓迫)
然後是當時的歐洲局勢在1938年可以遏制德國的其實就是英法蘇三個強國,美國當時奉行鼓勵政策根本不願意為了一箇中歐的陌生國家去對德國作戰。而蘇聯和德國捷克都不接壤,蘇聯要對捷克提供武力支援的前提是波蘭必須合作。但是波蘭和捷克圍繞西里西亞的切申問題也有領土爭端,而且波蘭同等的懼怕德國和蘇聯,不可能向蘇聯開放領土領空。那麼剩下的強國就只有英法。
這兩個強國當中法國對捷克和波蘭都有條約義務。這是戰後法國為了遏制德國而組織中歐和東歐小協約國的時候自己主動承擔的。但是法國在一戰裡損失了一代人,而且很多領土成為戰場遭到德國有計劃的破壞,但客觀上沒有拿到什麼賠款。所以到30年代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法國政局動盪士氣低落,雖然清楚這時候是對德國作戰的最好時機,但法國不願意自己獨自對德國作戰,法國希望英國能跟自己一起行動。
但英國事實上沒有為這兩個國家擔保的義務,僅僅對法國有義務。所以張伯倫在1938年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完全採取的是一種想搞個大新聞的心態到慕尼黑去的。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轉到英國國內的政局了。
(內維爾張伯倫不是一個丘吉爾式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政治家,他是經濟蕭條之下痛苦掙扎的一代人支援的總理)
英國從一戰結束就處在經濟蕭條失業驟增的局面之下,而英國的社會主義黨也就是工黨卻不肯削減社會福利,其結果就是到1931年工黨內閣把整個國家搞到財政崩潰。當然說英國財政破產完全是工黨的責任也不客觀,準確的說應該是英國在工黨內閣執政期間終於財政破產了。之後工黨的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不得不幾乎是孤身一人和保守黨人合作組織國民內閣。而張伯倫則現在這個內閣裡作衛生大臣之後當財政大臣。
從1931年到1937年成為首相之間的六年裡張伯倫一直是財政大臣,作為英國公認的財政和經濟專家,張伯倫的威望是無與倫比的。張伯倫瞭解經濟蕭條時期人民的疾苦,也在他做市長的伯明翰搞了非常出色的社會福利改革。很多英國失業工人覺得是張伯倫讓他們有屋子住有飯吃。所以到1937年張伯倫成為首相的時候,第一保守黨的地位幾乎是巋然不動的,第二張伯倫在保守黨內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論顏值奧斯丁張伯倫爵士真是爆表不比裘德洛差。也難怪他不給自己那個辛勤苦幹的弟弟面子。)
但是張伯倫有一個短板,那就是他幾乎一直都是慣財政經濟和福利的大臣,他不懂外交。對這一點沒有人比他哥哥長期擔任外交大臣曾經獲得不存在和平獎的奧斯丁-張伯倫爵士看的更清楚。他還活著的時候有一次在公開場合直接對未來的張伯倫首相說“內維爾你真是對外交一竅不通!”而張伯倫完全沒有對此提出任何異議。但是自從張伯倫被鮑德溫首相視為接班人之後他就開始插手外交事務。
而且張伯倫是英國第一個“總統”式的首相,也就是說張伯倫作為首相併不尊重英國內閣傳統的集體領導,喜歡插手指導各部大臣的部務,所以他既有管外交的動力又有管外交的能力。1938年當他來到慕尼黑的時候他就準備反客為主搞個轟動的大新聞。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歐洲各國政治家就相信希特勒是不可信任的,希特勒肯定要破壞和平發動戰爭。張伯倫作為財政大臣被迫把錢拿出來搞再武裝也是因為英國內閣普遍相信戰爭就要爆發。張伯倫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錢花在防禦性武器上,比如用來保衛英國本土的戰鬥機中隊就是他的貢獻。
(沒有一個偉大的外交大臣是張伯倫內閣的最大短板,不過這也許是想在外交上搬回一局的張伯倫自己的私心)
但是張伯倫因為長期處在間接參與外交的局面下,所以並不如其他大臣比如外交大臣艾登那樣清楚的認識到希特勒對歐洲的威脅。所以作為一個經濟危機時刻的財政大臣,他一直寄希望於跟希特勒開誠佈公的談判,找到希特勒耀武揚威和再武裝的真正目的。然後結束這一輪歐洲的軍備競賽,讓英國把更多的錢用在恢復生產和平衡財政上。這個目的就是張伯倫要的大新聞。
而希特勒對張伯倫說他的目標就是蘇臺德,張伯倫覺得他的機會來了。所以促成了《慕尼黑協定》,如前所述蘇臺德問題本來跟英國沒有直接的關係,英國只存在被法國捲入戰爭的風險,張伯倫可以不插手,即使插手也只是起一個調停的作用。但是張伯倫誤判了希特勒的態度,他覺得希特勒其實是可以信任的,蘇臺德問題解決之後德國會停止導致歐洲軍備競賽的再武裝。於是他熱烈的支援法華人跟希特勒妥協簽署了《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的合影到處都是我給你們換一個吧)
當張伯倫拿著協定回到英國的時候,當時的人稱讚說沒有哪一個從“戰場凱旋而歸的統帥獲得過如此熱烈的歡迎”,張伯倫自己則宣佈他手裡的這份協定帶來了“一代人的和平”。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履行協定。相反德國軍隊進一步佔領了整個捷克,到1939年年初希特勒宣佈佔領整個捷克。這一下張伯倫的的聲譽遭到了沉重打擊。
但同樣如前所述當時保守黨的地位空前穩固,而保守黨內張伯倫的地位也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如果1939年初張伯倫就垮臺了,英國還可以在波蘭問題上採取一個新的政策,因為英國對波蘭也沒有條約義務。但是張伯倫沒有下臺,所以當張伯倫因為捷克問題遭到普遍抨擊的時候,張伯倫作為回答向波蘭提出了無條件保證波蘭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擔保。換而言之這下英國從對捷克和波蘭都沒有條約義務的旁觀者,變成和法國一樣武力擔保波蘭的盟友。
(安東尼艾登也是個有意思的人,大學畢業沒考上外交部的公務員,所以後來當了外交大臣)
對這一點其實安東尼-艾登也是反對的,但是艾登無法挑戰張伯倫的權威地位。而希特勒並沒有意識到他在慕尼黑協定之後佔領捷克所造成的英國條約義務的轉變。反而認為自己流氓外交手段在捷克的成功可以在波蘭被複制,所以在1939年又悍然入侵波蘭,其結果就是世界大戰的爆發。
其實無論是捷克問題還是波蘭問題,德國的要求都有合理的一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受到國際輿論的同情。收復這些領土甚至德奧合併也是魏瑪共和國在簽署《凡爾賽和約》之後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希特勒從1936年開始在國內已經沒有謀求進一步的突破的情況下,就開始轉而在外交上謀求突破以便維持他基礎脆弱的統治。在萊茵不設防區和奧地利成功之後,他在1938年的慕尼黑問題上又贏了第三次。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流氓外交是行之有效的。但卻沒想道其實1938年的慕尼黑是英國最後一次試圖找到德國的底線並對德國妥協。德華人的《二戰史》說希特勒在聽說英華人對自己宣戰的時候情緒低落到近乎崩潰,證明希特勒到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在波蘭問題上採取簡單粗暴的流氓手段的失敗。
-
6 # 小白老師
我就不長篇大論的,簡單的講一戰爆發前,誰都沒想到科技的進步把戰爭變得如此殘酷。一戰以前,人類數千年的歷史恐怕都沒有一場戰爭像一戰那樣傷亡慘重。可惜想象戰爭中英法等國那種家家戴孝、戶戶哀泣的場景,戰爭的創傷對歐洲是個巨大的打擊。
作為穿鞋的英法還願意陪著光腳的德國再來一場輸死搏鬥嗎?
就好比你已經家財萬貫,還願意和一個泥腿子搶一塊餅嗎?
-
7 # 中興名陳
問題是誰是最後的勝者,德國對波蘭的進攻,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波蘭這個奇特的國家,後來引發美蘇全面對抗,也有它的份。
近百年來,俄羅斯走的是不歸路。就這麼簡單。
回覆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正是一戰對德國敲骨吸髓班的榨取才讓德國倍感屈辱。才會讓納粹崛起希特勒上臺。上臺以後的希特勒迅速地恢復了德國經濟,希特勒就開始準備恢復德國昔日榮光,開始等待時機。
而英法在一戰在損失慘重,根本無法從扼制希特勒的野心。而且英法國家希望德國進攻蘇聯,而坐收漁人之利。美國當時孤立主義盛行。也使得英法在軍事和戰略上比較孤立。因此綏靖政策就成為英法外交的首選。洛迦諾公約就是典型的綏靖產物。
而放棄捷克則是綏靖政策的頂峰,英法最初是希望以犧牲捷克蘇德臺地區來滿足希特勒的慾望,但無奈的是希特勒肚皮太大,他也從英法的作為中看清了英法虛弱的本質,進而要求整個捷克。野心都是逐步膨脹的,也是英法縱容的結果。吞併捷克以後,英國首相大言不慚地對所有人說,我帶回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但為何英法綏靖政策橫行,關鍵是民意使然,一戰慘痛,讓英法痛恨一切戰爭,參加過一戰士兵在這個時候。恰恰是社會的中間力量。他們的強烈抵制戰爭也讓英法領導者不得不妥協,民眾厭戰情緒嚴重,也就是和平主義盛行。普通民眾強烈反對增加軍費,為了選票,只要自己當政的時候不發生戰爭,去犧牲別國的利益也未嘗不可。英法大國的醜惡嘴臉由此可見一斑。那為何當希特勒侵略波蘭的時候,英法字在1939年9月1日對德國宣戰,標誌著二戰的開始呢?
當英法意識到希特勒要染指波蘭的時候,而且希特勒連理由都不需要,就要兵指波蘭的時候,英國外交部緊急致電希特勒並嚴重警告,如果德國政府再肆無忌憚地入侵波蘭。英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理。英國首相張伯倫也難得的硬氣了一回,公開表示,如果波蘭的主權受到侵害。英國將全力支援波蘭主權完整。法國也採取了同樣的措辭。
但這一切在希特勒看來,都是胡說八道,是英法在凡爾賽合約強壓在德國身上的。而希特勒之所以必須戰領波蘭,就是看上了戰略要地波蘭走廊,波蘭走廊的但澤地區原是德國領土。德國的領土屬於波蘭,這在希特勒看來,無疑是奇恥大辱,當希特勒和波蘭提出要求收復但澤地區的時候,自大狂妄的波蘭自恃有英法支援,斷然拒絕了希特勒的要求,波蘭的強硬讓希特勒既出乎意料又暴跳如雷,立即入侵波蘭,從9月1日入侵到10月6日結束就完全佔領波蘭。
但面對德國入侵,英法兩國僅僅是宣戰,而沒有任何實際軍事行動,唯一的軍事行動就是法國調兵25個師去保衛馬奇諾防線。英法的宣戰也就是口頭上履行保衛波蘭的義務而已,也僅此而已。於此同時,根據蘇德的秘密條約,蘇聯也入侵了波蘭。蘇聯大國沙文主義在此顯露無疑,而英法不出兵,也有怕引發蘇聯不滿意思,也希望禍水東引讓蘇德在波蘭交兵,英法做收漁人之利,但真正坐收漁人之利的是希特勒。
由此我們也必須永遠銘記,國家的戰略安全必須永遠把握在自己的手裡,寄希望於他國是可怕的,也許有一天就成為他國談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