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fccvvbhg

      大一統:  dà yī tǒnɡ  1.《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大,重視、尊重;一統,指天下諸侯皆統繫於周天子。後世因稱封建王朝統治全國為大一統。  實在不是一個容易解釋的詞條。  正如:“道可道,非常道”中之“道”。  大一統,是一種概念,一種擁有無限向心力的概念。  大一統,是一種氣魄,一種積極開拓奮發向上的氣魄。  大一統,是一種胸懷,一種兼收幷蓄包容一切的胸懷。  大一統,讓我們的民族從分散歸至凝聚,  就算經歷再多劫難,心中仍有一個祖國的輪廓。  中國大一統的王朝有:  1.秦朝  2.西漢 3.東漢 4.西晉 5.隋朝  6.唐朝 7.元朝 8.明朝 9.清朝  世界大一統的帝國/國家有:  1.古代埃及  2.古代希臘 3.亞歷山大帝國  4.古代羅馬帝國 5.拜占庭帝國  6.阿拉伯帝國(8世紀中期)  7.新羅(676年統一北韓半島大部分地區)  8.蒙古帝國(包括4個汗國,1個宗主國,即後來的大元)(面積4500多萬平方千米,曾經的世界領土最大的帝國)  9.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5世紀)  10.西班牙帝國(16世紀)  11.法蘭西帝國 12.大英帝國(本土3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3300萬,稱為日不落帝國)  13.俄羅斯帝國/15.蘇聯  14.德意志帝國  15.美利堅合眾國  16.近代日本  促成中華大一統:  為什麼偏偏是華人創造了中華大一統的奇蹟?凡是存在的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緣由(至於合理與否,則取決於人們各自的利益判斷)。  1 、中國的中原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東部,這裡東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亞高寒區,南有南海和熱帶高溫區,因此中原地區自然成為亞洲東部的地理中心。與此同時,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人們,在數千年間始終能夠創造出領先的文明與文化,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層出不窮,從而進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並對周邊地區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2 、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主體的民族,很早就實施婚姻開放,從而有利於民族融合。中國著名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記錄的正是炎帝族與黃帝族通婚的故事,詳情可參閱筆者《牛郎織女隔河望,炎黃戀戰七千年》等文。  3 、從伏羲畫卦、倉頡造字,到秦始皇書同文,華人始終使用象形文字元號體系(準確說是拼形文字),這種文字有著非常穩定的資訊傳輸效能(幾千年前的字都很容易認得),而且能夠超越語音進行資訊交流,並極大地促成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認同。對比之下,與中國面積相當的歐洲,由於採用拼音文字,不同國家的語言不同文字也不同,從而也就難以產生認同感,至今仍然未能完成大一統事業。  4 、華人有著強烈的祖先崇拜、認祖歸根的情結,而且古老的記憶都能夠追溯到同一個祖先,因此這種情結特別有利於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5 、華人有著對“中”的崇拜或偏愛。“中”的字義為,中間,內裡,半,中等,適中;中央(央字義為當中,盡,懇求),中心;中庸;是(中聽、中用);古代盛籌的器皿;通忠;姓氏。中原地區處在北緯30度到40度之間,這裡能夠看到的最明顯的天象之一就是北斗星的繞極旋轉(北極星為天中,黃帝族的圖騰星就是北斗星,並以“鬥為帝車”),這種天象給古代華人的啟示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一種四方環繞中央的社會結構。相傳武王伐紂勝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確定天下之中所在地,最後選定黃河與洛水交匯處的洛陽為中土。這個選擇可能有著實測的依據,因為洛陽與東海之濱和青藏高原邊緣的距離大體相等,洛陽與燕山山脈和長江的距離也大體相等。  有趣得是,河圖、洛書的結構也是一種中心與四方的關係,包括四方與中心,八方與中心。總之,中國古代特別注重中土、中原、中州,中原與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及由此而擴充套件延伸的四海、九州、神州、天下。  6 、華人很早就擁有大一統的哲學理念和政治抱負,例如孔子倡導的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以及歷代有識之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  7 、華人沒有其他國家地區所存在的宗教障礙。  8 、中國古代統治者重視文字的統一,以及度量衡的同一。相傳早在秦始皇之前,黃帝時代就進行過統一文字的工作,帝舜時代就進行過同一度量衡的工作。  9 、華人自古就重視物品交易和交通建設、驛站建設。《尚書·旅獒》記有:“遂通道於九夷八蠻”,《詩經》有讚美周代國道平坦筆直的詩句,秦代的國道四通八達,唐玄宗時的國道兩側栽種著果樹。而且,古人還有祭祀道路神的習俗,《宋書·禮志》注引崔實《四民月令》:“祖,道神也。黃帝之子曰累祖,好遠遊,死道路,故祀以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  10 、中國古代統治者長期採取懷柔遠方異國、同化異族、吸納異族的政策,有利於形成大一統的國家和大中華文化圈。  大一統脈絡:  中國的大一統思想由來已久。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應握有一統天下的權威,所謂“禮徵樂伐自天子出”。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中都潛藏著大一統的身影。老子主張以“一”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42章)。大一統從此有了本體論。  正式提出“大一統”的是《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唐人顏師古說:“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此言諸侯皆系統天於,不得自專也。”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李斯更是明確提出:“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漢書·王吉傳》中稱: “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大一統的原始意義正是消滅對手,由帝王一人統治天下。  大一統在中國之所以一成不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古至今,一直有許多華人熱愛、推崇大一統。唐朝的李白讚歎道:“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明朝的李贄在《藏書》中尊始皇為“千古一帝”。大一統的邏輯中派生出來的許多觀念使得大一統在華人的心靈中紮下根來。華人對大一統形成了精神依賴。例如,大一統的長期壓迫使得華人在失去反抗勇氣的同時特別追求安全感,也恐懼多樣化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習慣於把死水一潭的大一統當作穩定的秩序。人們把別人的自由始終當作對自己的威脅,把正當的政治訴求看作是對權力的挑戰。  中國政治上長期的大一統窒息了內部競爭,阻隔了外部競爭。統治者為了防止自己的一統江山受到外來“異端”的挑戰,長期閉關鎖國,禁錮外來思想的傳播,視來自西方的思想和制度為異端邪說。而在大一統之前的生機勃勃的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邦國之間的互相競爭的局面極大地激發了個人與社會的創造力,中華文化也是在那個時代奠定了基石。競爭使得每一個人,每一種價值,都有了得以發揮的機會。方方面面的競爭是人類社會得以進步的基本動因。而大一統最恐懼的正是這些競爭,尤其是在政治領域的公開競爭。  大一統的鼓吹者常常以大一統追求疆土的統一來為大一統的暴政辯護。然而,大一統追求的僅僅是疆土意義上的統一嗎?歷任的統治者在統一思想上所花費的心血遠遠大於在統一疆土上花費的功夫。以晚清政府為例,必要時可以讓出疆土,卻決不肯放棄言論鉗制。一統與國家的統一幾乎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統一出現在每個國家,一統卻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大一統在歷史上並不能使中國避免分裂。在秦始皇之前有統一,在華夏一統之後,有過無數次分裂。這樣的分裂往往是因大一統之下的暴政而加劇。  大一統是充分自由與自治的對立面;實現大一統的過程是剝奪自由的過程。“一統”實現了,社會大囹圄也就落成了,每個人的肉體,心智與良知也就被劫持、禁錮了。大一統中最可怕的是用暴力去一統人的靈魂。在許多華人眼裡,大一統是國家強大的象徵。很少有人認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大一統正是導致中華民族兩千多年苦難歷史的最重要的原因。對中國的落後,大一統“功居其偉”。  需要指出的是,大一統並非是中國唯一的政治傳統。在秦朝實現大一統之前。中國這塊土地上完全是多中心的政治秩序。《史記·武帝紀》記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說是,九州鼎立、八方共融、呈現出一派相互競爭、互相砥礪的舜堯、周公景象。在湯武革命時,革命的主力軍是各諸侯。即使到了商、周,仍然是方國眾多,各有自主的管理權力,也各有自己的“中心”(都城)。春秋戰國之歷史,為中國歷史上昌明繁盛之時期,同期之政治除各國之爭鬥外,諸侯各國內政清明,罕有暴君的出現。集中的權力越多,出現暴君的可能性越大;一統的波及面越廣,其受害者越多。可以說,“大一統”從來就不是中國普通百姓的意識,而是強加給華人的政治觀念。歷史終將證明,大一統只是中華文明歷史程序中的一段漫長而黑暗的插曲。  與中國後來漫長的大一統一元秩序相比,西方的文明走的是與大一統相悖的另一條道路。與中國不同,從羅馬帝國以後也有人不斷嘗試統一整個歐洲,但每次總有一些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反對這個野心勃勃的企圖,挫敗任何企圖一統天下的野心。縱然拿破崙、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狂人屢屢夢想統一歐洲,雖幾乎得手,但無不以慘敗而告終。歐洲發達起來的真正原因,就是沒有大一統,國家之間有競爭,政府之間有競爭。歐洲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城邦萬國到多國邦聯的歷史。北美十三州在獨立之後走了一條介乎中國的大一統與歐洲的群雄並立之間的聯邦主義之路,結果造就了今日的美國。  今天歐洲聯盟的全面一體化,絕不是要回到中國的那種秦滅六國的大一統上。歐洲的聯合,不是武力征服的產物,而是建立在盟約基礎上的和平、自願的聯合,這種聯合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個絕對凌駕於成員國之上的用武力維持的中央巨無霸,更不行魚肉百姓的“虎狼之政”。試想,如果歐洲被一個歐洲的“秦國”用武力所統一,北美一直為一個暴秦般的大一統政權所統治,並用武力維持至今,中國至今仍然像歐洲那樣諸邦並存,或像美國那樣合眾邦為一國,那麼今天的世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  “全球化的大一統”:  近年來,全球化正在成為海內外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其中對全球化的經濟和文化意涵的討論尤為熱絡。有人認為全球化是資訊克服空間障礙在全世界的自由傳遞,是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是指在國際範圍內統一運作的一種經濟執行過程,無論資本流動、勞動力流動、資訊傳遞、原料能源的提供、管理和組織的實施等都實現國際化運作,等等。有人認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市場經濟在全世界的推廣和擴張,是現代文明從西方社會向全球的擴充套件和漫延;有人認為全球化是全球範圍內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逐步一體化的過程。人們對全球化的討論多則重其經濟或文化方面,對其背後所隱含的政治正規化著墨不多。經濟全球化是推動社會、政治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並且正在推動著現代化社會和世界秩序的重組。  自冷戰結束之後,由於政治、經濟、技術和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全球化程序開始加速。全球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政治轉型的過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著調整。最新一波的政治全球化是自1989年衝破柏林牆、冷戰的結束和鐵幕的消失開始的。為什麼全球化直到冷戰結束之後才開始?因為冷戰結束之後,再也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用武力實現世界大一統了。  當今的全球化區別於以往“世界帝國”圖謀的根本之處在於它的和平性格。中國是被迫納入大東亞共榮圈的,但是加入當前的全球化程序卻是完全自願的。在全球化時代來臨之前,人類擴充套件政治秩序的主導方式是大一統。尤其是在中國,自秦朝征服中原以來,建立和擴充套件政治秩序的方式至今根本沒有發生變化。在西方,武力政府及隨之而來的中央集權式的統治也一直是建立、維持和擴充套件政治秩序的主要方法。在西方,威斯特伐尼亞條約為中央集權的、絕對主權的民族國家的出現提供了合法性。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起源於一些國家試圖用暴力的方法透過武力征服他國來建立一統到底的世界帝國。日本用武力試圖拼湊“東亞共榮圈”,是用暴力和一統的辦法來實現區域一體化的一個典型事例。“用武力的批判”來建立世界大一統更是其中的極端。為什麼拿破崙、希特勒、斯大林的擴張不被稱為“全球化”?它們都是靠暴力來實現一體化。全球化的“包容度”在某些方面是非常有限的。它對封閉的、高度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可能是非常不寬容的。  全球化反映了整個世界的執行方式正在發生根本的改變。伴隨著全球範圍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不僅在實行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國家之間,十九世紀意義上的國家邊界已經消失;而且,伴隨著商業活動和社會交往的國際化,以網際網路絡為代表的現代通訊技術正在衝破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國家之間的森嚴壁壘。  全球化的一大特徵就是其涉及面之廣是人類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因為世界的發展方向就是從分散走向一體化,雖然其中不乏一體化後又分裂的事例,但總體上人類無疑是在走向一體化的。這個過程既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因為它幾乎不受任何一方或個人的左右,也是一個主觀的過程,因為它反映了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的轉變。全球化,尤其與中國的相關性而言,其所蘊涵的真正意義在於其所推動的由中央集權大一統向聯邦主義的轉變。全球化蘊涵著一種完全不同於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的構建、統合和維持的方式。而這方面的發展需要在對全球化的研究中特別加以關注。  分權也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化遍及各個領域,而治理單位又趨向小型化,整合和分權在同時發展。以歐盟為例,它的一體化程度很高,但成員國內部的分權傾向同樣強烈。高度中央集權的法國近20年來一直在搞分權,英國前兩年向地方議會轉讓了重要的立法權力,比利時已經很小,可人們還想分。這種分權對於理解全球化和分權傾向的關係具有一定啟發意義。“中央”這個概念在全球化時代的全球事務中絕對不可能像其在中國事務中那樣,成為一個如此至關重要的概念。  全球化及與此相聯的全球性制度變遷是客觀發展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全球化即是過程,也是結果。從過程看,全球化不僅是主體間的利益、意義交往過程,也是主體不同行為規則的衝突、相容與共同性新規則的建構過程。全球化不僅指人類經濟聯絡的世界化及各發展主體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價值觀念、社會結構等在世界交往中的被認可、合法化;同時,也指作為普遍交往基礎的共同交往規則--制度文明--的產生、發展、形成、轉換。在過程與結果的統一中,制度文明對全球化具有特殊意義。  全球化也是一股巨大的拆解中央集權的力量,雖然也為在特定方面的中央集權提供藉口,如加強對某個行業的管制。在全球化過程中,國家的權力被國際組織(世貿組織,國際刑事法庭等,奧運會,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民間部門(private sector)所分享。全球化意味著“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傳統國族國家的地位愈發不重要。全球化極大地模糊了國內與國際之間的界線,重寫了國家主權的概念。非政府組織的出現與繁榮改變在第三世界國家,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間的邊界。各國國家可以選擇加入,或是退出。公民的流動性的增加(移民、留學、工作、旅遊,為遷徙注入了國際因素),意味著政府束縛能力的降低。  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政治特徵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合。二戰以後,尤其是冷戰以後,國家主義開始向聯邦主義轉變。其特徵是各種地區與國際性組織紛紛湧現,其中著名的有聯合國、歐洲共同體等。蘇聯在解體之後開始向邦聯轉變。前蘇聯的成員國變成了一個名為"獨立國家聯合體"的邦聯。歐洲共同體變成了歐洲聯盟,其一體化的速度也相應加快。這兩次轉變都是以某個強大的極權國家的垮臺為轉折點的。許多原來是獨立的國家,為了共同安全、經濟一體化和(或)人權保護,結成某種類似於聯邦制的國家組織形式。聯邦與邦聯,不僅是一種政體形式,而且是一種新型的國際組織形式。聯邦與邦聯越來越普遍的這一趨勢,不是過去意義上的國家的擴大,而是國家形態的轉變。以聯邦和邦聯為形式的聯邦主義正在超越國家疆界的限制,走向世界舞臺,成為締造國際組織的一種新思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無法使用W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