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省坡種植團隊
-
2 # 逗兜農人
黃瓜在幼苗時期為何會出現立枯病?根據我們當地種植對年的經驗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一是苗床溫度過低,二是光照不足,三是土壤水分過大。根據這三點原因,我們才能更科學防治 ,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加強苗床日常管理*夜間測量苗床溫度,做好苗床保溫工作
*白天溫度合適,適當進行通風
*在雨季適當降低澆灌頻率,並做好排水溝
*選擇苗床基土使用2-3年內沒有種植過的土壤
*營養土配置使用腐熟的有機肥
*在播種前對苗床基土進行消毒處理
以上幾點就是黃瓜在幼苗期發生立枯病的防治防治方法,其主要的還是我們要加強日常管理
黃瓜在定植移栽後成株期間也是病害發生的高峰期常見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霜黴病,二是枯萎病,對於我們常見的病害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治,減少損失。
上圖我們看到是黃瓜得霜黴病的樣子。面對霜黴病我們可以這樣防治:
挑選抗病品種
科學澆水
以晴天早上10點左右進行,避免陰雨天澆水,及時通風注意晝夜溫差一般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25-30攝氏度即可,夜間保持在15-20攝氏度為宜化學防治可以選用25%甲霜靈800-1000倍液進行OMG均勻噴霧持續2-3次見病情好轉加強噴霧上圖我們看到是黃瓜得枯萎病的樣子。面對枯萎病我們可以這樣防治:
日常防治
選擇抗病性優良品種
種植田塊可2-3年進行輪換
日常澆水我們要做到小水勤澆,切忌大水漫灌
發現病株及時清理
化學防治在播種前,對種植進行消毒處理可選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兌500倍液浸泡1小時配置營養土消毒;對苗床消毒可選用50%多菌靈液按照配比進行消毒處理黃瓜還有其他病害,以下幾點為黃瓜病害的綜合防治技巧
選擇抗病性強的優良品種
對於種植黃瓜的地塊每個2-3年進行輪作
加強日常的田間管理
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
施肥按照配比進行防止過量
使用腐熟有機肥
切忌高溫低溫弱光
-
3 # 遊麓
黃瓜在生長期是需要經過進行打理的,而整個整個生長期會遇到生理性病害和病蟲害的影響,從而會對黃瓜的產量產生影響,間接的影響了收入。
針對生理性的危害也是存在的。其表現狀態主要是由於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營養元素或者天氣的變化等因素造成了黃瓜的發育不良,於是就會出現上圖中所示的“歪瓜裂棗”般的成果的出現。雖說,現代塑膠大棚的種植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周遭環境對於黃瓜的影響,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農戶在生產過程中,一方面注意氮磷鉀的肥料使用和控制量,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周遭環境變化對於成果的危害。
病害
霜黴病是常發於黃瓜葉面的疾病,這個時候黃瓜的葉子會產生相應的病變。而且,此種病變還有傳染的趨勢,必須及時防止。
如果發病,採用可用687.5 g/L氟菌·霜黴威(銀法利)懸浮液25mL兌水15kg噴霧,這個時候需要注意,噴霧的時候葉子的正面、反面都要照顧到,不然很容易二次發病。
靶斑病
靶斑病也叫“小黃點”病,近年來發生嚴重,與霜黴病即相似又有區別。
防治方法:用50%啶醯菌胺(凱澤)可溼性粉劑8g+80%代森錳鋅(大生M-45)可溼性粉劑25g兌水15kg噴霧每隔5~7天噴1次;或52%氟吡菌脂+4%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25g兌水15kg噴霧防治。
蟲害
白地蠶
白地蠶有成蠐螬,也就是人們所常說的金龜子的幼蟲。這種蟲害一般存在於有機肥之中,產卵後,幼蟲會鑽入地下,對黃瓜的根系造成直接的損壞,嚴重者會造成黃瓜的死秧。這一點在使用雞糞作為基肥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可以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5千克左右和30千克左右的細沙土混合均勻以後,直接撒在土壤的表層,然後再翻耕土壤、整地播種或者移栽、定植。
-
4 # 似流年S
黃瓜原名胡瓜,是在漢朝時期從西域引進過來的,現在溫帶和熱帶地區種植比較廣泛,中國各地的溫室大棚內均有種植黃瓜的,是一種種植比較普遍的蔬菜。
雖然黃瓜種植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種植過程中還是不免會突發一些病蟲害造成黃瓜減產,所以熟悉病蟲害的原因並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是提高黃瓜產量的關鍵,也是黃瓜種植者的重要任務。那麼在黃瓜的種植期間,會有那些病蟲害發生?又該怎麼採取防治措施呢?
黃瓜的病蟲害可以分為三種:即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以及蟲害生理性病害是因天氣氣候惡劣、營養供給不足和水肥管理不當等外部因素引起的非傳染性病害,此類病害不具備傳染性,當導致病害產生的因素消失後便不再發生。生理性病害往往難以識別,如果菜農分不清病因胡亂採取防治措施會造成極其重大的損失,所以及時辨別並防治黃瓜生理性病害是非常有必要的。
黃瓜常見的生理性病害
1)尖嘴瓜
發生症狀:瓜條與正常黃瓜區別明顯,瓜的頂端停止生長,造成黃瓜尖端細瘦。
病因:尖嘴瓜主要病因是花芽分化不良造成的,瓜條尖端的生長情況與內部種子的發育狀況有著很重要的關係,花芽分化的過程出現紊亂或者授粉不均勻的情況,都會影響種子的質量和數量。另外,品種不良、留瓜過多、水分管理不當也會造成尖嘴瓜的出現。
防治方法:種植前選擇優良的品種;合理的授粉,如果授粉時過於分散,尖嘴瓜數量就會增加;合理管控水肥,如果瓜條生長的前期水肥不足,營養匱乏那麼就會出現尖嘴瓜;合理控瓜,正常情況下一顆植株一般留三個瓜來保證黃瓜的產量和質量,預防尖嘴瓜的發生。
2)葉燒病
發生症狀:通常會發生在植株中上部分的葉片上,在葉面上出現形狀不規則的白色斑塊,病害較輕時僅會燒焦葉片邊緣,重時半葉甚至整片葉子都會被燒傷。
病因:當溫室內的相對溼度低於80%且40°C的高溫時,會造成高溫傷害,如果中午不放風或風量不夠或高溫悶棚時間長均有可能造成葉燒病。
防治方法:加強溫室管理,如果溫室大棚內超過35°C時,應當及時通風降溫,也可採用遮光降溫法;高溫悶棚防治霜黴病時要嚴格控制時間和溫度,如果土壤溼度小應在悶棚前一天澆水,從而避免葉燒病的發生。
3)花打頂
症狀:黃瓜的生長點變成花的器官,開花後瓜條停止生長。
病因:1.1土壤乾旱缺水、供肥不足導致植株生長停滯。1.2夜溫低於15℃,晝夜溫差過大,使得白天製造的營養物質不能及時輸送到生長點,導致植株生長受到抑制。1.3致根系受損,如肥料濃度過大引發燒根,土壤積水過多,導致根系腐爛等因素讓根系受損,從而造成花打頂。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適當控制溫度,將溫室保持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內;陰天低溫時,可以進行葉面噴肥;避免傷根,避免大水漫灌和積水,保持土壤的透氣性。
4)化瓜
症狀:剛坐下的瓜紐或正在生長的瓜條停止生長,並且從瓜尖開始乾癟變黃,最後直接脫落。
病因:根系受損或土壤通氣不良造成根系活力減弱導致養分供給不足造成化瓜現象;在養分和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光照不足也可能會引發化瓜現象。
防治方法:適期追肥,增加光照,適當降低黃瓜的種植密度,經常清掃薄膜上的雜質,保持薄膜的清潔, 最好使用無滴膜;適當控制澆水, 加強放風,調節好溫室內的溫溼度,防止瓜秧徒長。合理留瓜, 並選用單性結實能力強的品種。
除去品種原因,發生在黃瓜上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因為管理不當造成的,所以加強溫室內的管理是提高黃瓜產量,防止病害的有效措施。
常見的侵染性病害1)霜黴病
霜黴病是黃瓜種植期間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依靠空氣傳播,病情具有發病重、傳播快和流行性強的特點。其危害主要是在黃瓜的葉片上,從植株底部的葉片開始感染,苗期到成株期都具有感染的可能,開花結果後發病率是最高的。如果處理不夠及時,會給黃瓜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可能造成絕收情況。
症狀:感染霜黴病的子葉初期會出現褪綠色黃斑,擴大後變成黃褐色。染病真葉的邊緣或葉背出現水浸狀病斑,之後會逐漸擴大變成多角形黃褐色斑塊,最後變為褐色。如果溫室內溼度較大時,葉背會長出灰黑色黴層,也就是常說的“黑毛”。到了後期,病斑破碎或連成一片,致使子葉變黃,葉片邊緣捲縮乾枯。
防治方法:1.1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2加強栽培管理,實行輪作倒茬;1.3高溫悶棚,殺滅病菌。1.4控制溫度溼度,讓環境不利於病菌生長髮育。
藥劑防治:通常都是在陰雨天之前或連續陰雨天的情況下進行預防措施,採用噴灑保護性的藥劑或煙燻劑、粉塵劑等進行預防工作。煙霧劑以45%的百菌清煙霧劑效果最好,也可採用其他具備防治效果的藥劑,每5-7天噴灑1次,最好多種預防藥劑輪換使用,以減緩抗藥性。
如果已經感染霜黴病,可採用霜飛30g加高產紅50ml兌水30斤,進行連續噴灑2-3次,每3天噴施1次,病情得到控制後改為預防措施。
2)白粉病
症狀:白粉病發病的重災區主要是葉片,其次是是葉柄和莖,通常不會危害果實。發病初期,葉片的葉面和葉背上都會出現白色的小粉斑,以葉面居多,之後逐漸擴大形成大片白粉區,佈滿整個葉面。抹去白粉時會發現葉面已經褪綠,枯黃且極為脆弱。發病嚴重時,白粉會變成灰白色,直到整個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種植前選用抗病性高的品種,種植時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並注意溫室通風、透光、降溼。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治療。若病害爆發嚴重,應使用具內吸性殺菌劑,要連續施用3-4次,每次的間隔期一般為7-10天。
特別提醒:粉鏽寧雖然對於白粉病防治的效果很好,但不能在黃瓜上使用,否則會嚴重抑制黃瓜的生長,使黃瓜生長緩慢。
3)靶斑病
症狀:靶斑病也叫“小黃點”病,與霜黴病即相似又有區別,且比霜黴病更難防治,還很容易與角斑病弄混。靶斑病初期時,葉片的邊緣會有水浸狀,並會出現與霜黴病相似的黃點,與霜黴病的區別是到了發病後期葉背不會生黴層,與角斑病的區別是病斑不穿孔。
防治方法:1.1適時輪作倒茬,如果是發病田,應與靶斑病不能寄生的作物進行兩年以上輪作。1.2種植前種子要消毒。該病菌的致死溫度是55℃、10分鐘,所以可採用溫湯浸種的辦法消除種皮傷的病菌。1.3加強溫室的管理。在靶斑病發生後要第一時間對病蔓、病葉、病株進行清除,並帶出溫室外燒燬,從而達到減少初侵染源的目的。
藥劑防治:由於靶斑病的病菌侵染率極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護措施,重點噴灑中、下部的葉片,注意交替用藥,以減少植株的抗藥性。連續噴灑2-3次,每隔噴灑間隔7-10天,將適量的葉面肥混入藥液中效果更好。
黃瓜常見的病蟲害有:白地蠶,螻蛄,白粉蝨等。1)白地蠶
又稱蠐螬,此類蟲子往往隱藏在有機肥中,產卵後幼蟲會潛入到地下,等到黃瓜種植後再對幼苗根部進行咬食,嚴重的甚至能夠導致黃瓜死苗。
防治方法:在翻耕時一定要進行藥物防治,通常情況下都是將藥物均勻撒在地面,在翻耕時犁入土中進行防治。
2)螻蛄
一般活動在夜間,土壤相對溼度為22~27%時螻蛄危害最為嚴重,而黃瓜的生長環境恰恰在螻蛄喜歡的環境內。
防治方法:通常情況下都是採用毒餌的方式進行防治,將90%的晶體敵百中150克加入1.5公斤的熱水溶解,然後拌5公斤已經炒好的棉子餅即可。
3)白粉蝨
是溫室大棚內危害農作物的重要害蟲之一,如果不加強管理和防治,白粉蝨就會成群的附著在葉片上面,造成葉片變黃,進而影響植株生長。
防治方法:主要採取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不過因為葉片上會同時有新老各蟲態的白粉蝨,因此要多次用藥,所以注意用藥量,藥量過多會對黃瓜造成危害。
特別提醒,很多病害往往都是發生就會造成損失,甚至有的病害不及時處理會造成絕收情況,所以在種植前應儘可能的提前瞭解黃瓜各種病害的發生原因,提前採取防治措施。 -
5 # 如沐春花
黃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怎樣防治?
黃瓜的主要病害可以分為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生理性病害等多種型別。在生產中應根據不同的病害種類,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適時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以細菌性病害為例。
細菌性病害太多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發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危害極大,長造成大面積絕產。細菌性病害不產生菌絲和孢子,掐斷病莖擠壓,從維管束中流出膿菌有腥臭味。種子和病殘體攜帶的病菌是最初浸染源,經傷口侵染,隨氣流和水流傳播危害,不管是幼苗期還是成熟期均可感染。與真菌性細菌相比,細菌性病害發生種類雖然少,但其危害性不亞於甚至重於真菌性病害,且比真菌性病害難防治,在生產上可採取以下綜合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選擇品種時要選抗病良種以減少感染,在購買種子時要避免重疫區引種。或者在採收種子時,病株上的種子不要採收。在播撒前要進行種子和苗床消毒。消毒方法多采用溫水浸泡。栽培黃瓜避免連作,避免重茬。要與飛瓜類蔬菜實行兩至三年以上的輪作。加強栽培管理。栽培時採用。配方施肥多施生物有機肥,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地面上灑石生石灰等對土壤進行消毒。調調節土壤ph值。及時澆水避免噴灌和大水漫灌,要防止土壤乾裂引起的根系斷裂而感染病毒。黃瓜整枝打杈要早。當黃瓜側枝較大時,可適當留葉摘心,打杈時剪刀口要平,防止剪刀傷口面積過大。是雨水灌入植株感染病。打側枝時不能在帶露水或者雨天進行打枝。要加強蟲害防治。比如說,金針蟲,棉鈴蟲,地老虎等危害。這些害蟲常給黃瓜植株造成傷口。增加了細菌侵染的機會,要及早防治。要防止黃瓜地田間積水。田間積水常常導致根系缺氧壞死,使黃瓜植株生長變熱。很容易遭受細菌侵染。並且在澆水中澆水量不宜過大。採用的方法要少水勤澆。如果遇到下雨要及時排水。種植黃瓜不管是哪一種病害,都需要提前預防。
回覆列表
黃瓜的主要病蟲害;黃瓜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和黃守瓜。
一、黃瓜霜黴病
1、症狀;葉片感病後,背面出現水漬狀,淡綠色的小斑點,病斑擴大後,受葉脈限制而成多角形,最後,病斑由小到大,連成不規則的枯黃褐色病斑,潮溼時,葉背長出黴層,溫度越大,黴層越厚,乾燥時黴層消失。最後,順延乾枯脆裂。
2、防治;(1)培育壯苗,加大通風透光。溫室黃瓜要注意排溼。(2)發現病葉及時摘除,藥劑有75%的百菌清600倍液、1:1~1·25:240倍波爾多液、50%代森銨1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
二、細菌性角斑病
1、症狀;葉片上發病後,病斑在葉脈間發展,呈不規則多角形,黃褐色,清晨或潮溼天氣,葉背面病部溢位細滴狀菌膿,呈油漬狀,後期病斑乾枯碎裂。莖上病斑圓形,後期變白有裂隙紋,果上的病斑沿維管束向內蔓延,形成裂口。
2、防治;(1)輪作防病;用溫水燙種可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2)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0.02%液噴霧防治或1:1.5:300倍波爾多液防治連續防治2~3次。
三、黃守瓜
俗稱“瓜螢”“黃螢”,幼蟲稱白口蛆。
防治;在瓜苗4片真葉以前或移栽後噴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防治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