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籙是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的一種道家行為。
所謂籙,又稱道籙、法,是一種記載神吏神將名籙的文書。按道教中的正一派的觀點,道士只有在獲得了籙之後,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也才具有了差遣一定數量護身神兵的權力,因而才能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
從法術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授籙,更像是一個給被授予者(道教內稱為籙生)確認在神、仙界的職務頒發通行神界的職務證書的過程。 而從道教組織本身而言,授予某人道籙,意味著正式接納他為本派弟子;被授予某一籙 ,則表示該人已經正式皈依道門,也標誌著他在道派中處於什麼地位 。授籙時實際上與授符聯絡在一起 ,所以泛稱為授符籙 。在《《道德經》的傳授、誦讀與道教法位階次》裡有詳細的說明授道的程式。另一方面,南北朝末以後出現了不屬於三洞四輔的新法位,例如升玄法位、高玄法位、洞淵法位、北帝法位、三洞部、大洞部等。這些新法位也有相應的儀式,如南北朝末期問世的《老子升玄經》(敦煌寫本)記載了傳授升玄法位經籙的登壇告盟儀式,東晉南朝朝問世的《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四《法次儀》、《傳授經戒儀注訣》記載了高玄法位。唐代出現了洞淵神咒齋儀(DZ 525《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懺謝儀》、DZ 526《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清旦行道儀》、DZ 527《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十方懺儀》),DZ 1430《道藏闕經目錄》著錄了北帝法位儀式。總之,中古道教的法位制度與《道藏》的三洞四輔分類體系並不完全對應。
蓋籙本是道士之中秘密傳授的文契,籙中有仙童玉女、將軍吏兵等眾,可供法師驅策。是以玄壇科戒中有一條就是道士不受籙職的,不能為人章醮。因為沒受籙職的道士,本無靈官將吏可供役使,天曹無名,縱然章醮亦不靈驗。《正一威儀經》雲:“當詣師受斬邪符籙。不受之者,魔精鬼妖,橫見干犯,兵病所侵。受之者,誅邪伏兇,萬神潛藏,土地山川,侍衛送迎。”如果這些人,僭越無禮,竊取衣冠,效仿法師替人章醮,召神遣將,不唯不靈驗,並且有罪。可以這樣說,道籙的傳授,其實也是法的傳授。《正一威儀經》雲:“經戒符籙,不詣師受,行之不神,反得偷盜之罪。須詣師受,依法修行。”
籙的內容包括很多,古真雲:“經為籙之體,籙為經之用。”古代道門傳授,不僅僅是授籙而已,還包括經、戒等。按《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雲:“臣等已參初法,修奉護持,今年某月某日,蒙師某君於某宮觀,傳授道德青絲金紐,紫虛寶籙,及真經上下、河上公章句、想爾要戒、存圖、傳訣、朝儀、齋法,三日限畢,拜謝恩朱表一通”云云。故知授籙的內容包括很多,不僅僅是籙與職而已,還有經、戒、法、訣等等。授籙只是言其大要,舉一以概其他也。
《正一修真略儀》雲:“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之乎?”
二、籙職的品類
今天師府傳授的籙職,據說初授都是三五都功經籙,三年之後升授正一盟威籙,加受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升上清大洞經籙。這個是如今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不知是否是天師府現行的?
早期天師道籙職
按《赤松子歷》所載:“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一百二十階、及《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領戶化民,廣行陰德”。是為五斗米道授籙之淵源,故知其所來者久矣!
而道教籙職的種類也是十分多樣的。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的記載,則有太上正一童子將軍籙、太上正一童子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上仙百五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三將軍籙、太上正一上靈百鬼召籙、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籙、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籙、太上正一九州社令籙、太上正一星罡五斗籙、太上正一河圖保命籙、太上正一解六害神虎籙、太上正一九鳳破穢籙、太上正一都章畢印籙、太上正一斬邪華蓋籙、太上正一九天兵符籙、太上正一九宮捍厄籙、八卦護身籙、考召籙、斬邪赤籙、辟邪神籙、四部禁炁籙、斬河邪籙、功曹籙、保命長生籙。凡二十四品,故祖天師寶誥雲:“二十四品秘籙,普度後人”是也。
職牒
道士受籙後,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名所錄之神界,以通達神靈。這種牒文,簡稱為“職牒”。在此過程中,需要給天庭“上表”(“上奏表文”的簡稱),即將寫有被授籙著基本情況、授予何種籙的文書(通常體現為普通人難以辨識的符籙的形式)一裁兩半,一半貼在職牒上交給授籙人,一半在焚燒之(即“上表”)。自此,在神界則已透過“表文”進行了備案,因此具有通行兩界的效力。
正一派
目前,依照中國道教協會的相關規定,道教的正一派是採取授籙的方式確認道士的資格、職位,而全真派則是採取傳戒的方式來進行確認。
授籙是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的一種道家行為。
所謂籙,又稱道籙、法,是一種記載神吏神將名籙的文書。按道教中的正一派的觀點,道士只有在獲得了籙之後,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也才具有了差遣一定數量護身神兵的權力,因而才能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
從法術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授籙,更像是一個給被授予者(道教內稱為籙生)確認在神、仙界的職務頒發通行神界的職務證書的過程。 而從道教組織本身而言,授予某人道籙,意味著正式接納他為本派弟子;被授予某一籙 ,則表示該人已經正式皈依道門,也標誌著他在道派中處於什麼地位 。授籙時實際上與授符聯絡在一起 ,所以泛稱為授符籙 。在《《道德經》的傳授、誦讀與道教法位階次》裡有詳細的說明授道的程式。另一方面,南北朝末以後出現了不屬於三洞四輔的新法位,例如升玄法位、高玄法位、洞淵法位、北帝法位、三洞部、大洞部等。這些新法位也有相應的儀式,如南北朝末期問世的《老子升玄經》(敦煌寫本)記載了傳授升玄法位經籙的登壇告盟儀式,東晉南朝朝問世的《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四《法次儀》、《傳授經戒儀注訣》記載了高玄法位。唐代出現了洞淵神咒齋儀(DZ 525《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懺謝儀》、DZ 526《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清旦行道儀》、DZ 527《太上洞淵三昧神咒齋十方懺儀》),DZ 1430《道藏闕經目錄》著錄了北帝法位儀式。總之,中古道教的法位制度與《道藏》的三洞四輔分類體系並不完全對應。
蓋籙本是道士之中秘密傳授的文契,籙中有仙童玉女、將軍吏兵等眾,可供法師驅策。是以玄壇科戒中有一條就是道士不受籙職的,不能為人章醮。因為沒受籙職的道士,本無靈官將吏可供役使,天曹無名,縱然章醮亦不靈驗。《正一威儀經》雲:“當詣師受斬邪符籙。不受之者,魔精鬼妖,橫見干犯,兵病所侵。受之者,誅邪伏兇,萬神潛藏,土地山川,侍衛送迎。”如果這些人,僭越無禮,竊取衣冠,效仿法師替人章醮,召神遣將,不唯不靈驗,並且有罪。可以這樣說,道籙的傳授,其實也是法的傳授。《正一威儀經》雲:“經戒符籙,不詣師受,行之不神,反得偷盜之罪。須詣師受,依法修行。”
籙的內容包括很多,古真雲:“經為籙之體,籙為經之用。”古代道門傳授,不僅僅是授籙而已,還包括經、戒等。按《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雲:“臣等已參初法,修奉護持,今年某月某日,蒙師某君於某宮觀,傳授道德青絲金紐,紫虛寶籙,及真經上下、河上公章句、想爾要戒、存圖、傳訣、朝儀、齋法,三日限畢,拜謝恩朱表一通”云云。故知授籙的內容包括很多,不僅僅是籙與職而已,還有經、戒、法、訣等等。授籙只是言其大要,舉一以概其他也。
《正一修真略儀》雲:“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之乎?”
二、籙職的品類
今天師府傳授的籙職,據說初授都是三五都功經籙,三年之後升授正一盟威籙,加受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升上清大洞經籙。這個是如今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不知是否是天師府現行的?
早期天師道籙職
按《赤松子歷》所載:“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一百二十階、及《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領戶化民,廣行陰德”。是為五斗米道授籙之淵源,故知其所來者久矣!
而道教籙職的種類也是十分多樣的。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的記載,則有太上正一童子將軍籙、太上正一童子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上仙百五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三將軍籙、太上正一上靈百鬼召籙、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籙、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籙、太上正一九州社令籙、太上正一星罡五斗籙、太上正一河圖保命籙、太上正一解六害神虎籙、太上正一九鳳破穢籙、太上正一都章畢印籙、太上正一斬邪華蓋籙、太上正一九天兵符籙、太上正一九宮捍厄籙、八卦護身籙、考召籙、斬邪赤籙、辟邪神籙、四部禁炁籙、斬河邪籙、功曹籙、保命長生籙。凡二十四品,故祖天師寶誥雲:“二十四品秘籙,普度後人”是也。
職牒
道士受籙後,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名所錄之神界,以通達神靈。這種牒文,簡稱為“職牒”。在此過程中,需要給天庭“上表”(“上奏表文”的簡稱),即將寫有被授籙著基本情況、授予何種籙的文書(通常體現為普通人難以辨識的符籙的形式)一裁兩半,一半貼在職牒上交給授籙人,一半在焚燒之(即“上表”)。自此,在神界則已透過“表文”進行了備案,因此具有通行兩界的效力。
正一派
目前,依照中國道教協會的相關規定,道教的正一派是採取授籙的方式確認道士的資格、職位,而全真派則是採取傳戒的方式來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