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樣紅紅

    “東風不與周朗便,銅雀春深鎖二橋”

    這一首七絕,是詩人借遺物而感興,引起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議論。此詩是一首詠史詩,詩篇的重心在後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寫法上純屬議論,對此古今評家均無異議。但詩人對歷史故實的議論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議論,而非為抽象評說,如此便使本來枯燥無味的歷史教訓極具可視性可可感性,並能使讀者深受其藝術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無窮。具體說,便是末句寫得尤為匠心獨運,作者以“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一個生動場景告示讀者,若東風不與周郎方便,那麼將會是吳敗魏勝,而不是吳勝魏敗的結局了。如此下筆,便叫形象性議論,便叫以點帶面,以具體寫抽象,這是文藝創作的一般性規律,大凡稍有文學修養的創作家和文論家都深諳於此。其次,本詩另一個重要手法便是角度新穎。大凡寫詠史詩,特別是同古蹟有關的,詩人往往從形勝古壘入手,詠歎物是人非一番,這樣的模式沿襲已久,至劉禹錫可謂到達頂峰。他的《金陵五題》《西塞山懷古》等均為這類詩作中不朽的名篇。但既為高峰,後人便難以超越,總不能步趨於劉禹錫之後,再寫與“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相同構思和句式的詩篇吧。杜牧在此詩中轉移角度,另闢蹊徑,盡拋前人窠臼,勇闖新路,以一把折斷了的戟頭為導引物,先將讀者的視線與思維拉回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再去聆聽他的一番高論。這便是杜牧的聰明之處,也是他詠史詩高人一籌之處。此詩開端也是獨出心裁,與其它詠史詩相比,顯得新穎別緻。最後兩句是全詩的重點,詩人從面落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議論在抒情中展開,這樣論史的寫法,又有新意,不落俗套.

  • 2 # 秦一農夫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下聯:設計敗曹打黃蓋。

    注:周郎即三國時的周瑜,為了打敗曹橾和黃蓋使用苦肉計,當著曹橾的面痛打黃蓋,使曹橾誤認為黃蓋投降的假象,後來終於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到。這個歷史故事便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典故的由來。"

  • 3 # 匯雁1

    這個上聯難於理解。周郎不識東風“便”,“便”是何意?

    應該是:周瑜沒有看出來,風向要變化,變成東風了,可以實現火燒連營,大敗曹操。

    上聯:周卽不識東風便,

    下聯:諸葛特意壇臺設。

    解析:諸葛亮設壇臺,借東風。

  • 4 # 還元本色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下聯:諸葛空祭七星壇。

    周瑜若不能巧借東風之便,就算諸葛亮祭七星壇借來東南大風也是徒勞無功。

  • 5 # 塔灣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下聯,曹公難辨借箭船。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下聯,諸葛設壇赤壁燒。

  • 6 # 笑醉春風

    出聯是不是打錯字了?若不是,那我覺得改為面字會更好。應改為:“周郎不識東風面”。

    原話出自:《赤壁》[ 唐·杜牧 ]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面

    下聯:曹賊必擁美人歸

  • 7 # Haapy2015

    周郎不識東風便,諸葛靜默望浮雲

    東風戲耍南風玩,直抵曹營火滿船

    周郎不識東風便,諸葛靜觀浮雲變

    小船乘風闖大江,周郎於此破曹郎

  • 8 # 遼寧周士元

    以《三國》應對!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聊對:【諸葛空負北伐機】

  • 9 # 天琅一絲雲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下聯:諸葛怎成赤壁功。

  • 10 # 蜀中人6

    周郎不識東風便,春雨猶知稼穡時。

  • 11 # 一劍凌雲

    上聯:周郎不識東風便。

    下聯:玄德三顧臥龍坡。

  • 12 # 鄞粵強

    周郎不識東風便,

    孟德難破借箭船。

  • 13 # 綠吟

    周郎不識東風便,哪有赤壁火燒船?

  • 14 # 大美農村綠水

    周郎不識東風便,諸葛早知起風辰。

  • 15 # 老王157923675

    周郎不識東風便,下聯:既生郎來何生亮。

  • 16 # 順風和門揚

    周郎不識東風便,馬雲通曉生意經。

  • 17 # 利劍擱

    周郎不識東風便,

    玄奘卻曉西路難。

  • 18 # 桃妖花語

    下聯:成就諸葛船借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禮貌的諺語或名言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