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皆可為舜禹

    很多人覺得中國的歷史上明朝會是最差勁的一個朝代,也是有著歷史的追溯的,明朝卻是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無法得到民心,從開國開始,從上至下。實在是讓讓人難以啟齒的。

    從明朝建立前

    我們知道朱元璋這個人其實在做皇帝之前是一個乞丐,以乞討為生的,所以可以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文化程度不是很高,隨後二代篡位,殘殺方孝孺十族,從此文人更無膽。所以明朝的官員大多是用錢買進來的,而不是憑藉自己的真材實料的。在唐宋的時候,百姓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但是明朝只有百分之五,所以整體的素質可以說是偏底下一點的。那些個商人地主有錢之後呢,全都去買官官,去黑更多的錢,這對老百姓來說就是永無出頭之日。是造成中國落後的開始。

    殺人無數

    朱元璋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朱元璋跟陳友諒僵持不下許多年,這讓他心中產生憤恨,在他勝利之後他將陳友諒所控制地區的大部分的人給殺死了。湖南百分之八十 人口被殺光,山東殺死一半以上人。朱元璋也是嫉妒一些文人墨客,知識淵博之人,這也為他們招來殺身之禍。明朝是所有的朝代中殺害無辜百姓最多的一個朝代。

    奸臣

    明朝的考試都是花錢買進來的,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其他的。當官的要想獲得利益最根本的搜刮物件便是老百姓,所以明朝後期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明朝後期這些個大官也是沒起一點作用,很多人都是投靠了清朝留在清朝做官,清朝呢也沒有殺了這些人,為了籠絡人心便讓他們繼續為官。最有名的便是錦衣衛了,在明朝名聲赫赫的幾十萬錦衣衛大多都是選擇了投降,為清朝的儀仗隊所用,

    我個人覺得每個朝代都有他的興盛衰替,而且歷史早已過去多年我們也無法做出客觀的評價。但是我認為的差勁的便是明朝和清朝,因為他們確確實實讓我們國家的發展落後了,這一點也是不如唐朝等一些朝代。

  • 2 # 這些歷史要讀

    中國歷史,比明朝差勁的王朝多的去了。而備受摸黑和中傷的明朝,實際上還是值得後世敬仰和緬懷的,是繼漢唐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強大的大一統王朝。

    雖然,明朝並沒有如部分明粉所吹捧的那般完美,但也絕非摸黑者所說的那般黑暗。如今,部分人把明太祖朱元璋塑造成殘暴不讓的暴君,把明朝歷代皇帝多塑造成奇葩皇帝,甚至說明朝是“三無王朝”,這些都是有失公允的。

    正所謂“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從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手上重新奪回漢家天下的明朝,打從立國之初起就傲世天下,展現出風行天下,四海賓服的強國雄風。而這可是連素以強大漢朝和唐朝都做不到的。

    同時,朱元璋所領導的明軍北伐,可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取得徹底成功的北伐行動,不僅一氣呵成的收復了中原,還一舉收復自五代十國時期便丟失的燕雲故土。光這一點,就讓積貧積弱的兩宋望塵莫及。

    此後,經歷成祖、仁宗和宣宗幾代帝王的勵精圖治,大明國力強盛。雖然,自土木堡之變,明朝國力日漸衰退。但顛顛撞撞走過了近兩百年後,明朝有迎來了燦爛的名臣時代,湧現出張居正、高拱、徐階、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等一大批閃爍的文臣武將。在張居正改革的推動下,明朝重新迸發出生機和活力,開創了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中興時代。

    經過萬曆中興,明朝不僅國力復振,國庫充盈,百姓安居,還能接連取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萬曆三大徵)。尤其是其中的北韓之役,更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將日本的十幾萬戰國豪華軍團打回日本,一戰打出了東亞兩百年的和平,重塑了大明亞洲霸主的地位。明朝後期仍舊保持硬朗的國風,光這一點就比後期不斷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滿清要強得多了。

    說明朝黑暗,評擊明朝的廠衛制度,評擊明朝的八股取士。但不要忘了,中國四大名著,至少有兩部成書於明朝。明朝時期還湧現了王陽明這樣的心學大師,同時還有《本草綱目》、《瘟疫論》這樣的醫學鉅著,以及《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科學和農學著作。還在江南地區催生出發達的商品經濟。

    而所有這些經濟文化上的成就,都無不在訴說著明朝曾經的繁榮……

  • 3 # 士說新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會有一種比較奇怪的論調在網上蔓延,那就是論朝代的優劣性。試問一句,朝代他不是一個物件,也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怎麼比較誰更差勁?

    朝代,簡單點來說,指代的是一個時代,是以時間為線索,王朝的更迭為起始終結的歷史時期,時間是不存在優劣的,因為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

    偉大的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計》開篇有這樣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仔細體會,放在任何時期,皆能讓人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從公元1368年至1644年,這一段時期,是一個處於世界發生巨大變動的時期。世界史學者習慣將世界歷史劃分的節點選在公元1500,1500以前算是中古時代,1500以後,人類社會邁向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公元1500年開始,西方世界波瀾壯闊的大航海行動拉開了地理大發現,自由貿易、殖民主義的序幕,而大明恰好處於這個變動時期之中。

    如果從1500年以前的世界,要找出一個引領世界潮流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非中國莫屬,但從秦朝到大明的1500年時間裡,中國社會基本處於一種想對靜止的狀態,這種靜止,指的是社會結構的發展,在反覆之中,依然跳不出農耕社會的本質,當然這以地緣政治,資源環境有關。

    而在政治結構上,中國的政治主線卻一直在朝著封建君權專制方向不斷演進。如果說從秦到唐,是中央對抗地方豪強,那麼從唐到明,那就是君權與相權為首的臣權之間的抗衡,所有王朝的文化發展、技術進步,幾乎都是圍繞著這兩個主題展開的。

    及至明朝,相權被消滅,君權強化到此前歷代王朝所不能企及的地步。無論是唐代群相分權制度,還是宋代多相分離制度,前者重武,後者崇文,而到了明代,沒有了宰相,文武弼君,卻隱隱以文制武,社會風氣沒有宋那麼壓抑武人,但高度集中的君權,也使得文化風氣不如兩宋。

    歷史是繼承和發展的,朝代並非一個個割裂開來毫無聯絡的個體,它們之間承前啟後,圍繞著封建君權的演進,在不斷的演化,而由此對社會造成了相應的影響。明代差勁論,是一種對於君權強盛所產生的弊端的單方面否定。

    君權的高度集中,是沒有外部力量影響下的中國文明演進的方向,因為上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強人們都是在同樣的一套遊戲規則中生存。人是很難跳出時代,去思考發現新的東西,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這就好像,歐洲從公元6世紀到14世紀一直處於“God”統治世界的狀態下一樣,真正開啟西方世界枷鎖的,是從中國傳去的四大發明,從而使得西方社會思想文化的傳播,產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加上歐洲諸國林立,繼續向外擴張實現強國的強烈主觀意願,這才誕生了近代文明。

    而中國社會缺乏這樣的內外因,所以在文明的演進上,都是沿著封建君權強化的道路發展,從儒家思想的變化,就可見一斑。儒家的思想從樸素的仁義道德觀念,到天然感應的君權神授,再到後來的理學,幾乎都能看到這是君權在不斷強化的影子。

    綜上,請不要單獨把一個朝代從歷史的橫流之中割裂出來,或褒或貶,這其實是一件挺愚蠢的事情。

  • 4 # 曹城少年

    我不覺得明朝是比較差勁的朝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這話是明永樂帝朱棣說的,縱觀明朝的歷史也是對得起這句話的。

    哪怕國家明英宗在土木堡被擒,倔強的明朝不會屈服,馬上擁立新君,同時,在於謙的帶領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于謙讓所有守軍全部列隊城外,城內有錦衣衛巡邏隊,見到穿軍服的不用審判,就可以直接以叛逃罪格殺勿論。“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這就是明代歷史上著名的軍戰連坐法,此後的明代名將大都曾採用過這一方法。每一條都是殺氣騰騰。也充分展現了明軍在遇到滅頂之災時的決心與膽略。經過幾場的惡戰,瓦刺灰溜溜的離開了北京城郊,回到了草原。這是一個代表的戰役,這一仗打得震天動地,響徹古今。明朝很硬啊。

    哪怕在明帝國的最後的時刻,崇禎皇帝也沒有投降。這也是明朝的骨氣。

    我們感覺明朝差勁,恐怕與朱元璋的嗜殺成性有關,但是朱元璋殺的是貪婪驕縱的驕兵悍將,是不管民眾死活的貪官汙吏。朱元璋從微末中來,從小都深受貪官汙吏的毒害,當帝王之後,更是痛恨貪官汙吏,規定:貪汙六十兩白銀者,就殺頭。但他並沒有說隨意的殺害的下面的普通百姓。除了,朱元璋,恐怕朱棣也要算上了,朱棣曾經把方孝孺滅了十族,一次就殺了八百多人。還有一個就是朱棣親自活剝刀颳了三千宮女,看到這條資訊,我們覺得朱棣更殘忍,比他老爹朱元璋都要狠,親自殺人才能解氣。細心想想,就很不合理啊。沒有個都是朱棣自己用刀刮殺,試問朱棣需要多少時間,一個帝國的君主似乎只需要殺殺宮女了。這一點很讓人懷疑。

    還有後來的皇帝多奇葩,都是能想出好些點子,比如最懶的皇帝大概就非萬曆皇帝莫屬了。還有木匠皇帝朱有校。這些可以作為差勁的地方,但是不能掩蓋明朝的耀眼光芒。

    另外,我最看不上的朝代就是西晉了。司馬家可恥的篡奪了皇位得到天下,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個人把整個司馬家人的智商都給透支了,後來的司馬家的人,都是智障蠢貨。可恥的八王爭權的鬧劇,把整個中原送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五胡亂華,擾亂了天下的安定。差點讓漢族亡族滅種,這都是司馬家的過錯。

  • 5 # 西湖邊的耕田人

    明朝科學家及其科學成就,完勝落後的滿清。

    1 天文 氣象: 西元十四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作者不詳)載有一百三十二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絡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歐洲到西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雲圖.) 1383年南京設京師觀象臺 1439年造渾天儀置北京(1900年被八國聯軍德國劫走.1921年要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1442年北京設觀象臺 1446年建晷影堂(位於北京古觀象臺西南側) 1607年李之藻撰刊行(介紹西方天文觀闡釋渾天說) 1617年張燮著《東西洋考》記載海洋占候等的詳細資料. 1634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禎曆書》

    2 數學 物理: 1450年吳敬撰 1584年朱載堉著《律呂精義》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最早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 1606年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據西人克拉維斯和中國程大位編譯而成 1637年,宋應星在《論氣·氣聲》中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了合乎科學的解釋,他認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或急速運動衝擊空氣而產生的,聲音是透過空氣來傳播的,同水波相類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2中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則宇中有宙,宙中有宇."也就是提出了時間和空間不能彼此獨 立存在的時空觀. 在《物理小識》卷1中正確地解釋了蒙氣差(即大氣折射)現象 民間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已佚).

    3 醫學: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 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華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種痘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開端,是醫學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紀中國種痘技術已相當完善,並已推廣到全國.中國種痘法於十七世紀初傳入歐洲. ) 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 同期問世的還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 1601年,楊繼洲著《針灸大成》 1617年,陳實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劑.他注重實踐,勇於革新,創造性地進行了截趾(指)、氣管縫合等外科手術,對中國外科學作出了貢獻.書中對一些腫瘤也作了論述.) 1624年張景嶽撰《類經>刊行,同年,景嶽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 1640《景嶽全書》64捲成書 1641年吳有性撰 王夫之在《思問錄·外篇》中提出了關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的觀念,他說:"質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舊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見形之不變而不知其質之已遷,……"

    4 農學: 1376俞宗本著《種樹書》(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問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 1511年中國種植玉米 (有疑點,可能不正確) 1547年馬一龍著《農說》(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中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 1582年 藩薯傳入中國 1596年 屠本畯(jun)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傑(喻本亨)合著《元亨療馬集》(著名的獸醫學著作,內容包括對馬、牛和駱駝的治療經驗,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1617年趙蛹著(有關西紅柿的種植技術等) 1628年徐光啟撰

    5 地理學: 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 1425年編成 1536年黃衷著(記錄東南亞史地與中國南洋交通情況) 1565年胡宗憲編記錄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現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1639年顧炎武開始編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 1640年徐宏祖著《徐霞客遊記》正式成書

    6 化學、冶煉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樂山)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 1596年記載以火爆法的採礦技術 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二百七十六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蒸餾、蒸發、昇華、重結晶、沉澱、燒灼等技術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冶煉技術時,把鉛、銅、汞、硫等許多化學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質,而把與它們有關的反應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是派生的物質,從而產生化學元素概念的萌芽. 1637年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五金》中有關於密封加熱冶煉"倭鉛"(即鋅)方法的記載.明代的錢幣"永樂通寶"(西元1403-1424年)有的含鋅高達99%.歐洲到十八世紀才開始冶煉鋅.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許多成就,如冶煉生鐵和熟鐵(低碳鋼)的連續生產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鋼鐵熱處理工藝和固體滲碳工藝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7中記載了煉焦炭的方法:"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歐洲到西元1771年才開始煉焦.

    7 機械製造: (1372年造碗口銃,口徑11cm,上有銘文說明為水軍裝備. 1377年造手銃(小口徑管形.) 14世紀著《火龍經》 14世紀末發明“神火飛鴉” 1405年鄭和船隊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的遠洋船隻"寶船",船長150餘米,容千餘人 1453年造銅火銃(滑膛式.) 1524年在北京鑄造佛朗機炮 16世紀中葉發明“火龍出水”.箭頭上龍頭下圓柱,柱體分層裝火箭,為當時世界上最早的多級火箭(關於“火龍出水”,在明代後期出版的《武備志》、《火龍經》等兵書中都有記載,附圖樣. ) 1558年造出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 1580年戚繼光發明"自犯鋼輪火"(其效類似地雷) 1598年趙士禎呈,記載銃器製作及使用方法(附圖樣) 1626年王鉦編成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機械工程專著 1637年宋應星撰成中國科技百科全書 1642年南京出現遂發火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如何防止生豬高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