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驀然回首撞到牆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擴充套件資料:

    時代背景:

    19世紀後半期的沙皇俄國,當時正值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整個社會處於由古老、守舊的封建社會向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急劇轉變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在世界資本主義尤其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強力衝擊下,俄國封建農奴制度迅速崩潰,封建貴族地主日趨腐化墮落的思想與新興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發生了激烈的對撞,其政治、經濟制度,思想、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之中,歐洲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啟蒙、人性的自覺不自覺地覺醒,使人們要求人性解放、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擺脫封建思想道德的羈絆;另一方面,反動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對資產階級人文思想仍具強大的阻力。眾所周知,俄國的農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轉變過程,它不像法國大革命是自下而上的徹底革命,其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載體不是從平民階層、小生產者階層中產生的,而是由一批把持政權的封建官僚、大貴族地主階層轉變而來的。在轉變過程中所殘留下來的封建傳統、觀念在社會、人們的頭腦中仍然根深蒂固,誠如文中列文所說:“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

    個人背景:

    從19世紀70年代起,俄國鄉村遭到資本主義勢力的人侵,“到民間”去等活動的開展,使托爾斯泰開始了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為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自己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此後,他訪問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了農民、獨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這是托爾斯泰複雜的探索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裡,賈政愛寶玉嗎,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