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病的治療,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1.病原
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A. punctata subsp. punctata),菌體兩端圓形,中軸直形,多數兩個相連,少數單個散在,極生單鞭毛,有運動力,無芽孢,革蘭氏陰性短桿菌。適宜溫度28℃左右, pH值3~11中均能生長。
2.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鰱、鱅和鱸魚等,從魚種、成魚直至親魚均可發病。感染率有的可高達80%。以夏、秋季較易發病,28~32℃為其流行高峰期。
3.症狀及病理變化
魚種和成魚患病的部位通常在肛門附近的兩側,或尾鰭基部,極少數在身體前部;初期面板及其下層肌肉出現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鱗片脫落,肌肉腐爛,病灶逐漸擴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潰瘍,嚴重時甚至露出骨骼或內臟。4.診斷方法 根據症狀、流行情況及病理變化進行初步診斷。進行病原的分離鑑定或採用可進行確診。
患病鱸魚體表出現圓形病灶(仿黃琪琰)
5.防治方法
(1)注意保持池水潔淨,避免寄生蟲的侵襲,謹慎操作勿使魚體受傷,均可減少此病發生。
(2)肌肉或腹腔注射硫酸鏈黴素20毫克/公斤體重體重,或金黴素5000U/公斤體重。
(3)患處用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病灶,或用金黴素或四環素藥膏塗抹。
(4)施用殺滅細菌專用藥物。
列印病的治療,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1.病原
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A. punctata subsp. punctata),菌體兩端圓形,中軸直形,多數兩個相連,少數單個散在,極生單鞭毛,有運動力,無芽孢,革蘭氏陰性短桿菌。適宜溫度28℃左右, pH值3~11中均能生長。
2.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鰱、鱅和鱸魚等,從魚種、成魚直至親魚均可發病。感染率有的可高達80%。以夏、秋季較易發病,28~32℃為其流行高峰期。
3.症狀及病理變化
魚種和成魚患病的部位通常在肛門附近的兩側,或尾鰭基部,極少數在身體前部;初期面板及其下層肌肉出現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鱗片脫落,肌肉腐爛,病灶逐漸擴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潰瘍,嚴重時甚至露出骨骼或內臟。4.診斷方法 根據症狀、流行情況及病理變化進行初步診斷。進行病原的分離鑑定或採用可進行確診。
患病鱸魚體表出現圓形病灶(仿黃琪琰)
患病鱸魚體表出現圓形病灶(仿黃琪琰)
5.防治方法
(1)注意保持池水潔淨,避免寄生蟲的侵襲,謹慎操作勿使魚體受傷,均可減少此病發生。
(2)肌肉或腹腔注射硫酸鏈黴素20毫克/公斤體重體重,或金黴素5000U/公斤體重。
(3)患處用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病灶,或用金黴素或四環素藥膏塗抹。
(4)施用殺滅細菌專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