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氣功是中國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古稱氣功為吐納、導引、行氣、服氣、食氣、練氣、靜坐、作禪或內功等。
原始的氣功沒有名稱,以後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春秋戰國時期,氣功被概括於“導引按蹺”之中,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而散見於歷代名家著作中的靜坐、坐忘、禪定、胎息、行氣、服氣、調氣、周天、內丹等也都屬於氣功的內容。至於“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代道士許遜所著《淨明宗教錄》一書,即使這是後世託名之作,那麼最晚也在隋唐時期。在隋唐以後才出現的《中山玉櫃服氣經》記載:“氣功妙篇,氣術之道略同……”,但在內涵上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氣功不完全一致。現在所通用的氣功,則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氣功療養院之後才逐漸得到推廣的。
氣功大致是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這三調是氣功鍛鍊的基本方法,是氣功學科的三大要素或稱基本規範.
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絡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始終只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必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之氣是指“內氣”、“真氣”,具有更深刻的含義。氣功療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至少它是心理療法與體育療法的綜合。
氣功療法包含心理療法,但是與心理療法有區別。心理療法一般是指醫生用語言、表情、姿勢、態度等,對覺醒狀態下的病人進行說理、暗示治療;或用一些特殊的誘導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種表面上有些類似於睡眠的催眠狀態,再對呈催眠狀態下的病人進行暗示治療。故病人始終是被動的。而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自我鍛鍊從而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氣功與宗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這反映在道藏、佛經中也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鑑。
【特點】
第一、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
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執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執行的出入口。
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執行通暢。
第二、中國氣功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
中國氣功強調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絡,人的機體受到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氣功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動態適應。
中國氣功強調人與社會的統一。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氣功修練強調人要適應社會。
中國氣功強調形神統一。氣功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自我身心鍛鍊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體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體的心理功能。氣功提高人體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互聯絡、相互制約。
第三、中國氣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醫家的影響。
中國氣功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醫家的一些理論及健身祛病的技術,逐步形成中國氣功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豐富多彩的養生技術。
【名 詞 解 釋】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與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線是任督兩脈;大周天路線是人身24經脈與奇經全通。僅僅是感覺到氣在身體內執行,稱之為經絡周天;內視到經絡、穴位及內光、內景,才能說真正是周天路線通了,這稱之為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開發出人體潛能,並最終覺悟到“炁”的真諦。
2、【內視】:練功者將思維集中於自己的身體內部,直到能“看”到各種影象,稱為內視,醫家稱之為“返觀”,俗稱“開天目”。內視得好的還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3、【靜功】:練功者用各自的辦法,排除多種念頭,將思維集中於一念,並儘量將此一念定下來。定得好的甚至將此一念也除去了。所有這些過程均稱為“靜功”。靜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現“內視”、幻聽、直覺等諸多人體功能。
4、【盤坐】:這是靜功中常用的姿勢,有三種。散盤——兩腳交叉在雙腿下而坐;單盤——一腳放在另一隻腳的上面而坐;雙盤——兩腳交叉擱在雙腿上而坐。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連線與滷門下垂線的交匯處,又稱天目、天目穴、泥丸宮。 中丹田——雙乳連線的中點往胸內部的中間。下丹田——臍下3寸往腹內進去的中間。而功夫達到相當程度,則“全身無處不丹田”。
6、【天門】:俗稱滷門,是道家元神出處。
7、【天頂】:即百會穴。
8、【意念】:即識神,即後天思維、後天意識、顯意識,簡稱思維、意識。
9、【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維、先天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道家認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10、【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氣”、“神”連用,則可簡稱為“精”。道家認為下丹田是生儲元精之所。
11、【玄關】:由後天思維進入先天思維(玄)的一剎那。因為進入先天思維很難,又是內功修煉過程中極關鍵的一步,因此前輩練功家將這個“一剎那”喻為一道極難逾越的關口。玄關開啟,人體潛在的一些先天功能就可被開發出來。
12、【丹】:練功者玄關竅始開,即可內視到身體內有如日如月、如珠如籽的圖形,此圖形即是內丹,一般稱為“丹”,釋家稱為“舍利子”、“菩提子”。
13、【清修】:練功者鍛鍊自身的“精氣神”,即是清修。如果與異性交換“精氣神”,不進行性接觸,也屬清修,不過這是清修裡的“雙修”。
14、【性命雙修】:練功者獨自先後或同時修練本身的“性”(神)與“命”(精)。
15、【內外雙修】:內——指精、氣、神,外——指身體,內外的鍛鍊同時進行。
16、【男女雙修】:男女練功者內功達到一定程度後,透過性的接觸來練“精氣神”。此種練法只在夫妻之間進行。
【作用和療效】
中國古代氣功從一開始就用於治病和健身。氣功所以能夠治病,主要是因為它對大腦皮層和皮層下植物神經中樞及心血管系統能起到有益的調節作用,對機體的異常反應有糾正作用,對腹腔器官有一種按摩作用,對自身生理機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練功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緒的干擾,讓人體的生理、生化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氣功中的放鬆、入靜和呼吸可緩解大腦皮層對整體的應急性反應準備,為機體的休息、修復和調整提供有利條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對機體的擾亂,降低機體對外部環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六慾”的危害;經過緩慢調整,使整體耗能減少,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姿勢】(調身) 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和誘導精神松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姿勢本身也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臥、側臥、站式、走式等。
入靜(調心) 入靜是指一種穩定的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的入靜方法有五種:①意守法。②隨息法。③數息法。④默唸法。⑤聽息法。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可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呼吸(調息) 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 。透過鍛鍊,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種:①自然呼吸法。②順呼吸法。③逆呼吸法。④停閉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⑥氣通任督脈呼吸法。⑦潛呼吸法。⑧真息法。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要領
氣功功法不同,其特點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靜自然、意氣相隨、練養結合、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因人因病而異、持之以恆、生活有節。上述要求,大多適用於各種氣功,練功者具體練某種功時,還要參照該種氣功的具體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熱、各種急性病及急性傳染病的人不宜練氣功。
把後天空氣與先天元氣合成一股浩然正氣的功夫;對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自我鍛鍊、健身長壽的科學。
【歷史】
古代稱謂很雜亂,有吐納、導引、煉丹、玄功、靜功、定功、性功、內功,以及修道、坐禪、內養功和養身功等。“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朝許遜,其中有“氣功闡微”記載。解放前董浩著 及中華書局等書中,都提到過“氣功”之詞。但是,直到1953年劉貴珍等編著的一書,才對氣功作了完整的解釋,氣功作為正式名詞開始確定和流行起來。
一般認為,氣功在商朝時即已產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氣功已經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道、儒、醫各家都研究生命運動的規律,提出自己的主張。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哲學中關於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論和中國古代性命之學相結合,佛教傳統的修持方法和中國古代氣功的修身養性相結合,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氣功科學的發展。
【分類】
一般而言,氣功可分兩種,即養氣與煉氣。養氣就是道家靜坐功夫,把氣運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讓身外景物誘導而外洩。煉氣乃以執行為主。如拳術家在練拳時要用臂力,就把氣運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氣運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時,就把氣運到全身。氣有呼吸的區別,呼為陽,吸為陰;呼為動,吸為靜;呼為剛,吸為柔。要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氣要執行時,不可逆走,貴當順行。如順行的話,不但臟腑會舒暢,並可快慢自如;倘若逆運的話,內部各臟腑就要受到傷害,一些習練者練岔氣致傷致殘者時有所見。
古代氣功一般劃分為儒、醫、道、釋、武術五大派。儒家氣功以“修身養氣”為目的;醫家氣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為宗旨;道家氣功講究“身心兼修”、“性命雙修”等;佛家氣功要求“煉心”以求精神解脫,其中入定派強調“四大皆空”,參禪派強調“修身養性”、“普渡眾生”;武術氣功主要為了鍛鍊身體和提高技藝。近年來,有人依據氣功功法的特點,將古代氣功歸納為靜功與動功,並劃分為吐納、禪定、存想、周天、導引五大派。吐納派強調呼吸鍛鍊為主;禪定派強調意念鍛鍊為主,要求思想內聯,靜坐凝心,採取一些不復雜的方法來集中意念,一般的靜坐均屬這一派;存想派也強調意念鍛鍊為主,但要求用一種想象幻視到莫種事物;周天派強調在思想內聯的基礎上意氣相依,推動內氣感覺沿自己體內的任、督脈等經絡路線周流,也稱為內丹派;導引派強調以動功為主,特點是與意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或作為自我按摩。
【氣功與中醫】
氣功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書的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中,對氣功鍛鍊的方法、理論和治療效果等內容,都有記載。在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幾篇直接或間接地談到有關氣功方面的內容。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氣功已成為一種重要的醫療保健方法。
從中醫發展史上看,中國曆代醫家對氣功都很重視。不僅在著作中有對氣功的論述,而且許多名醫本人也是氣功實踐家。如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名著《金匱要略》一書中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這裡所說的“導引吐吶”就是氣功的一種方法。著名的“五禽戲”,相傳就是漢代名醫華佗所創,流傳到今天仍被氣功愛好者所喜愛。其後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王燾所著《外臺秘要》、宋代《聖濟總錄》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氣功方面的論述。在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中指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在練某種靜功的過程中能夠覺察出人體的經絡變化。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和吳鞠通,都有氣功的實踐和論述。近代名醫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專論氣功的章節,並指出學醫者應參以靜坐。從以上提及的名醫和論著與氣功的關係,即可知氣功養生學歷史之悠久,又可見氣功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氣功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在理論上主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在創編功法和氣功鍛鍊中也應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神等學說作指導;對氣功鍛鍊產生的效應及氣功作用機制等認識,到目前為止,也主要以中醫理論來闡述。當然,由於自古以來,氣功實踐不只為醫家獨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實踐中,分別對氣功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也構成了氣功理論的一部分。
氣功實踐的結果也為中醫學提供了新的內容,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張景嶽等分別對奇經八脈和丹田命門理論的系統闡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氣功實踐的基礎上的。氣功強調對意念的運用,是對中醫調神理論和情志學說的補充和發展。掌握了氣功心身同練的特點,有助於深入理解中醫“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而氣功作用機制的探討,亦有益於對中醫“氣化論”、“精氣神”理論和臟腑心理相關性等的深入認識。發掘整理氣功與藥物配合應用,氣功針灸、氣功按摩等傳統治療方法也可提高臨床療效、開拓新的治療途徑。
【氣功與體育】
【同】氣功和體育鍛煉都是人類自我心身鍛鍊方法,都具有健身作用。氣功,尤其是動功,也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鍛煉。如果去掉對意念、呼吸的特殊要求,則與體育鍛煉中的體操無異,只是動作柔和緩慢而已。體育鍛煉也包括了“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相應的內容。如“調身”本來就是體育鍛煉的主要內容,而呼吸的調整對於體育鍛煉來說也很重要,就象長跑運動員必須使呼吸與步伐相協調一樣。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調身”達到完美狀態的保證。體育鍛煉也很重視心理狀態的影響,幾乎所有的體育專案的競技成績都與運動員的心理穩定性有關,只是影響的程度不同,象射擊、射箭,情緒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大大影響成績。
傳統體育中的武術,與氣功更是密不可分。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指武術與氣功的結合。武術發展到今天,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與氣功結合而起到的健身治療作用。傳統氣功中的“五禽戲”、“八段錦”等許多功法,往往也同時被歸入體育鍛煉之列。
【異】1、體育鍛煉著重“調身”,即形體的鍛鍊,其“調息”的目的是為了在激烈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並不斷地從體內排除二氧化碳,以保證大腦、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時的補充,從而保證體育競技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其目的在於使形體的鍛鍊得到充分的發揮。而“調心”也同樣是為了保證形體的完美髮揮。氣功與此不同,氣功的三要素中,“調心”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調身”只是順利進行調心、調息的重要條件,“調息”則有助於體勢的放鬆和精神的寧靜。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達到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意識的主導下進行機體內部功能的自我調整和鍛鍊,透過特殊的心理過程來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2、與體育鍛煉相比,氣功更強調人的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強調透過主動的自我精神活動來調整自身的生理活動。在氣功入靜狀態下調動和培育人體的生理潛力,起到強身治病的作用。
3、氣功鍛鍊是在氣功入靜狀態下進行的有呼吸要求的運動,它要求在保持松靜自然的基礎上,全身協調運動,呼吸柔和細緩,使耗氧量降低,心率減緩,血壓降低,在整體上提高身體素質;這與一般的體育鍛煉使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從而加快身體某些部分的新陳代謝,使形體按特定的要求完美髮展等,有著很大區別。
氣功 氣功是中國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古稱氣功為吐納、導引、行氣、服氣、食氣、練氣、靜坐、作禪或內功等。
原始的氣功沒有名稱,以後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春秋戰國時期,氣功被概括於“導引按蹺”之中,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而散見於歷代名家著作中的靜坐、坐忘、禪定、胎息、行氣、服氣、調氣、周天、內丹等也都屬於氣功的內容。至於“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代道士許遜所著《淨明宗教錄》一書,即使這是後世託名之作,那麼最晚也在隋唐時期。在隋唐以後才出現的《中山玉櫃服氣經》記載:“氣功妙篇,氣術之道略同……”,但在內涵上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氣功不完全一致。現在所通用的氣功,則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氣功療養院之後才逐漸得到推廣的。
氣功大致是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這三調是氣功鍛鍊的基本方法,是氣功學科的三大要素或稱基本規範.
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絡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始終只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必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之氣是指“內氣”、“真氣”,具有更深刻的含義。氣功療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至少它是心理療法與體育療法的綜合。
氣功療法包含心理療法,但是與心理療法有區別。心理療法一般是指醫生用語言、表情、姿勢、態度等,對覺醒狀態下的病人進行說理、暗示治療;或用一些特殊的誘導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種表面上有些類似於睡眠的催眠狀態,再對呈催眠狀態下的病人進行暗示治療。故病人始終是被動的。而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自我鍛鍊從而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氣功與宗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這反映在道藏、佛經中也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鑑。
【特點】
第一、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
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執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執行的出入口。
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執行通暢。
第二、中國氣功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
中國氣功強調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絡,人的機體受到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氣功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動態適應。
中國氣功強調人與社會的統一。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氣功修練強調人要適應社會。
中國氣功強調形神統一。氣功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自我身心鍛鍊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體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體的心理功能。氣功提高人體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互聯絡、相互制約。
第三、中國氣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醫家的影響。
中國氣功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醫家的一些理論及健身祛病的技術,逐步形成中國氣功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豐富多彩的養生技術。
【名 詞 解 釋】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與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線是任督兩脈;大周天路線是人身24經脈與奇經全通。僅僅是感覺到氣在身體內執行,稱之為經絡周天;內視到經絡、穴位及內光、內景,才能說真正是周天路線通了,這稱之為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開發出人體潛能,並最終覺悟到“炁”的真諦。
2、【內視】:練功者將思維集中於自己的身體內部,直到能“看”到各種影象,稱為內視,醫家稱之為“返觀”,俗稱“開天目”。內視得好的還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3、【靜功】:練功者用各自的辦法,排除多種念頭,將思維集中於一念,並儘量將此一念定下來。定得好的甚至將此一念也除去了。所有這些過程均稱為“靜功”。靜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現“內視”、幻聽、直覺等諸多人體功能。
4、【盤坐】:這是靜功中常用的姿勢,有三種。散盤——兩腳交叉在雙腿下而坐;單盤——一腳放在另一隻腳的上面而坐;雙盤——兩腳交叉擱在雙腿上而坐。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連線與滷門下垂線的交匯處,又稱天目、天目穴、泥丸宮。 中丹田——雙乳連線的中點往胸內部的中間。下丹田——臍下3寸往腹內進去的中間。而功夫達到相當程度,則“全身無處不丹田”。
6、【天門】:俗稱滷門,是道家元神出處。
7、【天頂】:即百會穴。
8、【意念】:即識神,即後天思維、後天意識、顯意識,簡稱思維、意識。
9、【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維、先天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道家認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10、【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氣”、“神”連用,則可簡稱為“精”。道家認為下丹田是生儲元精之所。
11、【玄關】:由後天思維進入先天思維(玄)的一剎那。因為進入先天思維很難,又是內功修煉過程中極關鍵的一步,因此前輩練功家將這個“一剎那”喻為一道極難逾越的關口。玄關開啟,人體潛在的一些先天功能就可被開發出來。
12、【丹】:練功者玄關竅始開,即可內視到身體內有如日如月、如珠如籽的圖形,此圖形即是內丹,一般稱為“丹”,釋家稱為“舍利子”、“菩提子”。
13、【清修】:練功者鍛鍊自身的“精氣神”,即是清修。如果與異性交換“精氣神”,不進行性接觸,也屬清修,不過這是清修裡的“雙修”。
14、【性命雙修】:練功者獨自先後或同時修練本身的“性”(神)與“命”(精)。
15、【內外雙修】:內——指精、氣、神,外——指身體,內外的鍛鍊同時進行。
16、【男女雙修】:男女練功者內功達到一定程度後,透過性的接觸來練“精氣神”。此種練法只在夫妻之間進行。
【作用和療效】
中國古代氣功從一開始就用於治病和健身。氣功所以能夠治病,主要是因為它對大腦皮層和皮層下植物神經中樞及心血管系統能起到有益的調節作用,對機體的異常反應有糾正作用,對腹腔器官有一種按摩作用,對自身生理機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練功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緒的干擾,讓人體的生理、生化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氣功中的放鬆、入靜和呼吸可緩解大腦皮層對整體的應急性反應準備,為機體的休息、修復和調整提供有利條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對機體的擾亂,降低機體對外部環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六慾”的危害;經過緩慢調整,使整體耗能減少,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姿勢】(調身) 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和誘導精神松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姿勢本身也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臥、側臥、站式、走式等。
入靜(調心) 入靜是指一種穩定的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的入靜方法有五種:①意守法。②隨息法。③數息法。④默唸法。⑤聽息法。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可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呼吸(調息) 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 。透過鍛鍊,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種:①自然呼吸法。②順呼吸法。③逆呼吸法。④停閉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⑥氣通任督脈呼吸法。⑦潛呼吸法。⑧真息法。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要領
氣功功法不同,其特點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靜自然、意氣相隨、練養結合、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因人因病而異、持之以恆、生活有節。上述要求,大多適用於各種氣功,練功者具體練某種功時,還要參照該種氣功的具體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熱、各種急性病及急性傳染病的人不宜練氣功。
把後天空氣與先天元氣合成一股浩然正氣的功夫;對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自我鍛鍊、健身長壽的科學。
【歷史】
古代稱謂很雜亂,有吐納、導引、煉丹、玄功、靜功、定功、性功、內功,以及修道、坐禪、內養功和養身功等。“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朝許遜,其中有“氣功闡微”記載。解放前董浩著 及中華書局等書中,都提到過“氣功”之詞。但是,直到1953年劉貴珍等編著的一書,才對氣功作了完整的解釋,氣功作為正式名詞開始確定和流行起來。
一般認為,氣功在商朝時即已產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氣功已經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道、儒、醫各家都研究生命運動的規律,提出自己的主張。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哲學中關於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論和中國古代性命之學相結合,佛教傳統的修持方法和中國古代氣功的修身養性相結合,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氣功科學的發展。
【分類】
一般而言,氣功可分兩種,即養氣與煉氣。養氣就是道家靜坐功夫,把氣運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讓身外景物誘導而外洩。煉氣乃以執行為主。如拳術家在練拳時要用臂力,就把氣運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氣運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時,就把氣運到全身。氣有呼吸的區別,呼為陽,吸為陰;呼為動,吸為靜;呼為剛,吸為柔。要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氣要執行時,不可逆走,貴當順行。如順行的話,不但臟腑會舒暢,並可快慢自如;倘若逆運的話,內部各臟腑就要受到傷害,一些習練者練岔氣致傷致殘者時有所見。
古代氣功一般劃分為儒、醫、道、釋、武術五大派。儒家氣功以“修身養氣”為目的;醫家氣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為宗旨;道家氣功講究“身心兼修”、“性命雙修”等;佛家氣功要求“煉心”以求精神解脫,其中入定派強調“四大皆空”,參禪派強調“修身養性”、“普渡眾生”;武術氣功主要為了鍛鍊身體和提高技藝。近年來,有人依據氣功功法的特點,將古代氣功歸納為靜功與動功,並劃分為吐納、禪定、存想、周天、導引五大派。吐納派強調呼吸鍛鍊為主;禪定派強調意念鍛鍊為主,要求思想內聯,靜坐凝心,採取一些不復雜的方法來集中意念,一般的靜坐均屬這一派;存想派也強調意念鍛鍊為主,但要求用一種想象幻視到莫種事物;周天派強調在思想內聯的基礎上意氣相依,推動內氣感覺沿自己體內的任、督脈等經絡路線周流,也稱為內丹派;導引派強調以動功為主,特點是與意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或作為自我按摩。
【氣功與中醫】
氣功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書的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中,對氣功鍛鍊的方法、理論和治療效果等內容,都有記載。在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幾篇直接或間接地談到有關氣功方面的內容。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氣功已成為一種重要的醫療保健方法。
從中醫發展史上看,中國曆代醫家對氣功都很重視。不僅在著作中有對氣功的論述,而且許多名醫本人也是氣功實踐家。如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名著《金匱要略》一書中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這裡所說的“導引吐吶”就是氣功的一種方法。著名的“五禽戲”,相傳就是漢代名醫華佗所創,流傳到今天仍被氣功愛好者所喜愛。其後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王燾所著《外臺秘要》、宋代《聖濟總錄》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氣功方面的論述。在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中指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在練某種靜功的過程中能夠覺察出人體的經絡變化。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和吳鞠通,都有氣功的實踐和論述。近代名醫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專論氣功的章節,並指出學醫者應參以靜坐。從以上提及的名醫和論著與氣功的關係,即可知氣功養生學歷史之悠久,又可見氣功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氣功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在理論上主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在創編功法和氣功鍛鍊中也應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神等學說作指導;對氣功鍛鍊產生的效應及氣功作用機制等認識,到目前為止,也主要以中醫理論來闡述。當然,由於自古以來,氣功實踐不只為醫家獨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實踐中,分別對氣功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也構成了氣功理論的一部分。
氣功實踐的結果也為中醫學提供了新的內容,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張景嶽等分別對奇經八脈和丹田命門理論的系統闡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氣功實踐的基礎上的。氣功強調對意念的運用,是對中醫調神理論和情志學說的補充和發展。掌握了氣功心身同練的特點,有助於深入理解中醫“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而氣功作用機制的探討,亦有益於對中醫“氣化論”、“精氣神”理論和臟腑心理相關性等的深入認識。發掘整理氣功與藥物配合應用,氣功針灸、氣功按摩等傳統治療方法也可提高臨床療效、開拓新的治療途徑。
【氣功與體育】
【同】氣功和體育鍛煉都是人類自我心身鍛鍊方法,都具有健身作用。氣功,尤其是動功,也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鍛煉。如果去掉對意念、呼吸的特殊要求,則與體育鍛煉中的體操無異,只是動作柔和緩慢而已。體育鍛煉也包括了“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相應的內容。如“調身”本來就是體育鍛煉的主要內容,而呼吸的調整對於體育鍛煉來說也很重要,就象長跑運動員必須使呼吸與步伐相協調一樣。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調身”達到完美狀態的保證。體育鍛煉也很重視心理狀態的影響,幾乎所有的體育專案的競技成績都與運動員的心理穩定性有關,只是影響的程度不同,象射擊、射箭,情緒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大大影響成績。
傳統體育中的武術,與氣功更是密不可分。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指武術與氣功的結合。武術發展到今天,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與氣功結合而起到的健身治療作用。傳統氣功中的“五禽戲”、“八段錦”等許多功法,往往也同時被歸入體育鍛煉之列。
【異】1、體育鍛煉著重“調身”,即形體的鍛鍊,其“調息”的目的是為了在激烈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並不斷地從體內排除二氧化碳,以保證大腦、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時的補充,從而保證體育競技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其目的在於使形體的鍛鍊得到充分的發揮。而“調心”也同樣是為了保證形體的完美髮揮。氣功與此不同,氣功的三要素中,“調心”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調身”只是順利進行調心、調息的重要條件,“調息”則有助於體勢的放鬆和精神的寧靜。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達到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意識的主導下進行機體內部功能的自我調整和鍛鍊,透過特殊的心理過程來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2、與體育鍛煉相比,氣功更強調人的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強調透過主動的自我精神活動來調整自身的生理活動。在氣功入靜狀態下調動和培育人體的生理潛力,起到強身治病的作用。
3、氣功鍛鍊是在氣功入靜狀態下進行的有呼吸要求的運動,它要求在保持松靜自然的基礎上,全身協調運動,呼吸柔和細緩,使耗氧量降低,心率減緩,血壓降低,在整體上提高身體素質;這與一般的體育鍛煉使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從而加快身體某些部分的新陳代謝,使形體按特定的要求完美髮展等,有著很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