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京不冷東京熱
-
2 # 使用者8902736946589
社會環境不一樣。在日本不需要朋友,幹啥大家都一樣,不需要關係。
在中國幹啥事都要有關係,所以有朋友特重要
-
3 # 侯gang
首先,作為答題者我希望,對日本有深刻理解和與日本人有深入接觸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而不是道聽途說想當然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給別人添麻煩”這裡的別人指的是外人和等級比自己高的人,而對於之外的人他們添麻煩的行為絲毫不弱於華人。
“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個道理日本人同樣信奉,而且社會人際關係也在人事和工作學習上起到了很大影響。
以上
在日本,人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人的麻煩,包羅永珍。既有小麻煩,也包括大麻煩。從擋著別人的路,到踩了別人的腳。從不按規定倒垃圾影響了鄰里環境,到公司裡職務犯罪,甚至是發動了對別國的戰爭,日本人都一句話概括:給您添了麻煩。
那麼,為何日本人如此“懼怕給別人添麻煩呢”?是民族基因嗎?
其實,任何民族性格的形成,都可以從它居住的環境來判斷,所謂環境塑造人。
日本列島隔絕於大陸,日本人的祖先有“渡來人”的說法,意思就是遠古從大陸移民過去的。由於千百年來,隔絕於大陸,沒有外來的侵略和混居,所以在人民內部形成了“只有自己人懂得的默契”。這個默契,一是從環境上來說,沒有外人的打擾,一個是從日本內部的村八分社會,以及水稻耕作制度。
日本的水稻耕作早期落後於大陸,要保證成功,解決村裡人們的溫飽,就需要每個人各司其職,高度協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人在職不擔責,就可能導致水稻種植失敗,影響收成和人們的溫飽問題,而一旦犯下錯誤,就會被村子集體鼓勵,因為它影響了眾人的利益。
在這種狹小的環境和利益的機制下,日本人逐漸養成了做好自己的事,不給他人帶來麻煩和負擔,以保證自己不被孤立的心理特質。再加上狹窄的集團內部(單一的民族內部),這些東西不需要說太多,從從小的教育中就開始浸透,導致日本人的性格就是內向,默守規矩。歸根結底,不給人添麻煩,維護的是自己的利益。
好處是日本人集團作戰能力很高,壞處是集團內部氣氛壓抑,誰都不敢太突出,也不太靈活。
與之相比,華人其實也有,所謂槍打出頭鳥,但華人生性還是開放包容更加多。雖然也不想麻煩別人,但也不會走極端,更加圓潤。
所以日本和中國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只是日本走得更極端一點,就像它的地理位置那樣,在極東,環境更加封閉,性格更加內向,要麼溫潤,要麼爆發,這就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