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魚沫吹水

    劉備是政治家。政治家是管人的,其它這個家那個家都是是管事的。世界上最複雜的就是人,管好人的人,是人上人。當然令人欽佩?!

  • 2 # 老樊說史

    劉備不值得你欽佩。他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裡,能幹的事很多,為什麼偏要恢復漢室?無非就是有一個漢室後裔的身份,就被認為有了正義支撐,非得拉起一幫人打鬥,死了多少無辜的人才憑空產生了那個一無是處的蜀國。

    難道劉邦後裔就只能做帝王?你們沒有別的技能嗎?除了做帝王,再沒有別的生活了嗎?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不值得懷念,不值得欽佩。

  • 3 # 空明流轉時光

    因為劉備越來越符合我心目的英雄形象。

    第一,出身貧寒卻素有大志,而且窮其一生去完成這個意願。

    第二,世人都欽佩關二哥義薄雲天,卻疏忽了劉大哥也是義氣中人。對結拜兄弟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像飛哥這種階段性的坑坑隊友一直不離不棄。為關二哥報仇更是舉國之力,現實中有多少這種兄弟?對朋友也是十分寬和義氣,像趙雲 黃忠 馬超等等到最後都沒卸磨殺驢。幫陶謙 劉表甚至劉璋等等雖然有越俎代庖的嫌疑不過為啥需要幫忙為啥第一個想到他而不是別人已經解釋了。

    第三,和我們現實生活貼近。現在大多數人也想創業成就一番事業,但成功的路萬千合適的最多就一條。像劉備前半生天時地利人和都齊了但就發不了家,直到遇到孔明即是偶然也是必然。

  • 4 # 骨痛丶難症賢醫陳

    能夠成功的人都是值得欽佩的,劉備從一窮二白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當了皇帝,這世界上也沒幾人有這種能力。

    一個人能取得某種成功都是困難的,當上皇帝是極大的成功,令人欽佩是必然的。

    大多數人,一輩子平平淡淡,要想取得些成績,難於登天,皇帝這種職位,又怎是隨手可得?

  • 5 # 大愛無恨劉成軍

    劉備(161年__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23歲的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朝廷有令: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淘汰,該郡都郵要遣散劉備,劉備沒有進行賄賂反而將都郵暴打一頓,後與關羽、張飛棄官而逃。再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被封為別部司馬。

    公元191年,劉備擔任平原縣令。在任期內,劉備樂善好施,與百姓同甘共苦,深得人心。曾有人不服劉備,派刺客刺殺。劉備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而放棄刺殺計劃坦露實情而去。

    後來,劉備立志討伐“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結果與曹操征戰一生,有死而已。

    公元219年,劉備佔領漢中進位漢中王。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由此可見,劉備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追求發展的一生;是匡扶正義、除暴安良以造福蒼生為己任的一生。

    透過反覆閱讀《三國演義》,我認為劉備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人:

    第一、劉備謙虛謹慎、寬以待人。劉備對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謙虛有禮。像對老師盧植,對好友公孫瓚,對劉表和關張等等。對於別人的錯,他都能包容。像張飛丟了徐州和劉備家屬羞憤難當,差點自殺謝罪。劉備輕描淡寫的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舊了可以換,手足折了豈能再續?”從此以後,感動的關羽和張飛生死相隨,永遠不離不棄。

    第二、劉備禮賢下士、求賢如渴。劉備為了得到諸葛亮的輔佐,頂風冒雪三顧茅廬,才請的諸葛亮出山。劉備對趙雲也是一見如故。趙雲也是相見恨晚,並當場下決心追隨劉備。

    第三、劉備誠信仁德、堅持正義。曹操攻打徐州,所到之處雞犬不留,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慘狀。劉備聞知以後,絲毫不顧自己的兵少將寡,毅然決定去救徐州。這就是義之所在,當理不避其難,見義忘利,視死如歸的善良心和正義感。

    第四、劉備為個官清廉、愛民如子。劉備總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他擔任縣令期間,經常和百姓打成一片,吃住在一起,深得民心。在徐州離任時,百姓夾道相送,幾乎是萬人空巷。這作為一名領導,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難能可貴的。

    第五、劉備眼光高明、知人善任。龐統在東吳不受重用,在劉備陣營就能做到軍師職務;徐庶在劉備手下可以大顯神通;關張小販出身,能成為一代名將。如果這些還不能說明什麼,那麼他對馬謖一語成讖的準確判斷,是不是令人心服口服了?

    劉備一介平民,正是由於擁有這些許多的人格魅力,才引得天下豪傑紛紛來投。後來,張松不遠千里獻上地圖,法正主動動員劉備取西川,陶謙對他三讓徐州等等都足以證明這一切。

    雖然,劉備的軍事才能不是很突出,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四射,團結了大批的能人義士,而且大都做到了有始有終,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關羽心甘情願地拋棄高官厚祿,掛印封金,千里尋兄,演出了“千里走單騎”的經典好戲,更加令人心潮澎湃、感佩萬分!

    應該說,你喜歡欽佩劉備純屬正常。對於劉備的讚頌可以說是史不絕書。而劉備給繼任者劉禪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政治遺言更是空前絕後、感人肺腑!

    對於,劉備,我們又怎能不欽佩敬仰呢?

  • 6 # 與生活交朋友

    我覺得正常人都會欽佩劉備。劉備的經歷,相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更接地氣,更容易找到共鳴,更加明白劉備精神的可貴。

    我經常會吐槽劉備膨脹得太快,導致蜀漢盛極而衰。

    劉備為什麼會膨脹?因為他取得了成功,而且他的成就,是絕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的。

    我吐槽劉備,不是因為我不欽佩他,是因為他辛苦創業一輩子,就是因為這麼個毛病,毀於一旦,是在為他可惜。我們後人也應以此為鑑。

    劉備從一個沒落成普通人的皇族,經過一輩子的奮鬥,最後建立了蜀漢。

    這樣的成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怎麼能不值得敬佩?

    劉備身上的品質和精神,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劉備從小就有人生的奮鬥目標,就是要當皇帝。

    現在很多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上,也是在教我們為人生設定一定的目標,然後去為這個目標去奮鬥。

    目標就是奮鬥的動力。劉備當皇帝的目標都能實現,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擔心自己的目標實現不了?

    劉備在奮鬥前期,算得上是屢戰屢敗,失敗後便投靠他人。

    一般人要是經歷這麼多失敗,早就淪為別人的笑柄了。但是劉備失敗,走到哪裡,仍然能夠得到別人的看重和尊敬。無論是公孫瓚、陶謙,還是曹操、袁紹、劉表,對劉備都是優禮有加。劉備自己也有一批忠誠的追隨者,不離不棄。

    劉備雖然一直在敗,但各路諸侯仍然把他當英雄看待。這說明劉備真的是英雄。

    劉備最令人敬佩的是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仍能堅持不懈地去奮鬥的毅力和決心。

    劉備雖然奮鬥了半輩子,但是到諸葛亮出山時,他依然什麼都沒有,在荊州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這時候劉備已經快50歲了。

    這時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果斷放下身段,三顧茅廬,才將諸葛亮請出山。

    這時的諸葛亮還是一介書生,活在別人的讚譽中。劉備並不知道年紀輕輕的諸葛亮才能到底如何,卻能夠三顧茅廬,這不是一般的領導能做到的。所以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

    劉備做到了,而且開始轉運了。事實證明,劉備的三顧茅廬是非常值得的。

    劉備過去只有當皇帝的目標,併為這個目標去奮鬥,但他不知道怎麼去奮鬥。諸葛亮為他點亮了前進的道路。

    從此劉備開始鹹魚翻身之路。

    在之後的短短十年,劉備便建立起自己的功業,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和漢中,成為了漢中王。

    這十年,劉備是天下發展得最快的勢力,鋒芒畢露。

    劉備取得的成績,雖然距離他的目標還很遙遠,但是他現有的成績,已經不是常人所能及的。所以劉備就膨脹了。

    劉備奮鬥了一生,到了近50歲時,事業才開始有起色。劉備47歲之前,一直是磕磕碰碰的,遭遇無數的挫折,甚至連女兒都丟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氣餒,一直在堅持。

    三國時期,能活到50歲的已經算是長壽了,而劉備的事業確實從50歲開始。可見劉備的精神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多麼的值得學習和敬佩。

    我們的目標高不過劉備,我們遇到的困難也不會難過劉備,我們遇到的挫折也不會多過劉備,我們卻很容易活得過劉備。瞭解了劉備的經歷,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對未來充滿信心,任何挫折和困難,跟劉備的相比,都不值一提。

    劉備堅持奮鬥,屢戰屢敗,從不氣餒,這麼接地氣的精神,我們沒理由不去學習和欽佩,劉備作為取得這麼大成就的蜀漢皇帝,值得學習和欽佩的地方,也遠不止這麼多,這需要去全面地瞭解劉備。

    有的人以為學歷史是為了顯擺自己知道得多,這是不對的。歷史看多了,那些雞湯類書籍講的道理不用看都明白了。

  • 7 # 風雨中的梅雲

    呵呵,我們越來越喜歡劉備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大家都能從劉備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說得簡單點,劉備的發展就是典型的從窮屌絲到富豪的鮮活版的教科書。對吧?看過劉備的發家過程。再看看我們。沒錯,現在的我們也跟當年的劉備一樣,都是屌絲。至少我們比劉備還強那麼一點。因為劉備是名副其實的窮屌絲。我們跟他比起來,我們不窮,至少我們還沒有落魄到織蓆販履的地步。我們之所以越來越喜歡劉備。是因為我們現在跟劉備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甚至還比他稍微高那麼一點。跟他比,還稍微有一點優越感(呵呵,儘管這種優越感不怎麼明顯)。但總是處於同一條起跑線吧?那麼,接下來,自己的人生目標就以他為藍本,大不了複製貼上,甚至是逆襲吧。我們現在還年輕,等到了中老年時候再看自己跟劉備差多少吧。胡說八道了一番。樂樂就好。

  • 8 # 語文小莫老師

    書上對劉備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劉備當時正住在荊州,某一個次和劉表一起飲酒就期間去了一次廁所,回來以後就淚流滿面,說了這麼一段話:“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翻譯成大白話的意思就是“我以前幾乎從沒從戰馬上下來過,身體上一點多餘的肥肉都沒有。現在不再騎馬了,腿上的肥肉竟然又漲了回來。時間過去得實在是太快了,我已經快到垂暮之年了,但是還沒有建立起絲毫功業。即便如此,也只能自己悲傷罷了。”

    這件事情大概發生在公元201年之後,這個時候劉備應該是40多歲。在這前後的七年時間裡,劉備其實在劉表的荊州過著一種比較安逸的生活,雖然劉表對他還是有防備,但是至少衣食無憂,有酒有肉,和之前居無定所,刀尖上添血的生活比起來,實在是太優渥了。

    試想一下,這樣一箇中年男人,已經是一個油膩大叔了,但是他在有我的生活下竟然沒有忘記建功立業的初心,飲冰十年,熱血難涼,看到自己身上的贅肉竟然悲傷到哭泣。

    而我們40歲的時候,還能像他一樣記住自己的初心嗎?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敢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看看我們的身邊,大部分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要麼已經油膩不堪,要麼已經被生活磨掉了理想。當然,這些中年人在家庭上還是值得敬佩,只是他們自己可能會為了自己感到一絲悲哀。

    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尋找夢想很簡單,使勁兒往前衝就可以了,即使現在沒時間,等有時間也可以重拾夢想。但是到了中年,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走不回原來的路了。

    40歲的劉備,沒有忘記年輕時的夢想,沒有沉迷於眼前的觥籌交錯,更沒有被屢戰屢敗磨掉銳氣。酒桌萌夢醒,還能為自己的夢想哭泣,已經非常可貴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哭哭就過去了,更沒有繼續飲酒買醉。而是聯吳抗曹,守護荊州,西取巴蜀…雖然最終沒有實現“光復漢室”的最高理想。但是倒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不是更值得敬佩嗎?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這一年,他正好60歲。

    40歲仍然不忘初心,60歲到達人生巔峰,並且在追逐更高的巔峰的路上死去,還不值得我們佩服嗎?

  • 9 # 均是天涯淪落人

    劉備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他從生活困窘的販賣草鞋之徒開始,到最後的自己稱雄一方,這其中的困難度可想而知。在東漢末年那個朝代,大家是極其看重出生的,而劉備在那個時候卻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普通百姓,因此在奮鬥的過程中處處遭到了別人的白眼。

    自己好不容易建立了一些勢力,但是在黃巾之亂中為了博取功名,他浴血奮戰名聲越來越大,但是個人的處境依舊沒什麼改變,黃巾之亂結束後朝廷按功封賞,但是依照劉備的功勞只獲得了一個小小的官職,而其他那些出身名門的人卻能夠倚仗家族的勢力從而身居要職,這樣不公平地待遇換做一般人早就放棄了,但是劉備平復心情之後又開始不斷奮鬥,他在各方勢力之中不斷遊走,不斷求賢若渴,最終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立足之地,然後最終成為了一方的諸侯。

  • 10 # 葉嘉蘭庭

    劉備,雖看上去柔軟,但是他有信仰,匡復漢室的信念讓大家感覺跟著他有希望,是步入正途!之所以會有有能力的人為有眼光的人效力,而且還賞識人才,在那個混亂的時代,能遇到伯樂,所有的人才都願意為其效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 11 # 的有要是還想夢

    從小一直都最欽佩劉備,玩遊戲也只選劉備。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二代,沒有人家的條件,只有自己像劉備一樣的努力堅持才能生存的下去。

  • 12 # 大河流向遠方

    無論小說中還是影視劇中的劉備往往都是正派形象,因為劉備不僅是漢室帝冑,而且他身上還有一系列優秀的品德,確實不好把他定為反派。你為什麼會越來越欽佩劉備,估計也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

    劉備從織蓆販履到蜀國帝王的屌絲逆襲軌跡十分勵志

    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祖上的身份比較顯赫,但是其家道早已敗落,到劉備這一代已經和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區別,而且他算的上是家徒四壁,一無所有。所以劉備不得不去織蓆販履謀求生存,雖然如此,劉備卻一向胸懷大志,勵志匡扶漢室,成就功名,即使勢單力薄,困難重重,前途渺茫,但劉備卻一直是忍辱負重,不拋棄不放棄,始終為著理想而奮鬥。最終劉備還是屌絲逆襲成為蜀漢的開國帝王。

    劉備優秀品德之一仁義

    就如今的現實中人大部分都是喜歡跟仁義的人打交道,而劉備就是一個十分仁義的人。比如當年劉備投靠荊州劉表,此時的劉表已經年邁,大兒子性格懦弱,二兒子又年幼,劉表本來打算把荊州之主的位子讓賢給劉備,一是劉備志向遠大,能力突出,其次就是劉備與自己同屬漢室帝冑,同宗同源,更重要的就是劉備是一個仁義君子,荊州之主之位傳給他,對荊州百姓來說也是福分,但是劉備最後卻還是因為仁義的原因數次推辭,堅決不受。。

    曹操揮師南下攻伐劉備的時候,此時的劉備的實力顯然不能與曹操對抗,劉備選擇帶上全城百姓棄城逃跑來避其鋒芒,於是曹操就派追兵去追趕逃跑的劉備,但是因為帶上百姓所以逃跑的速度就十分緩慢,因此追兵可能很快就會追上並抓住劉備,如果劉備被抓住,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只有一個,曹操肯定會斬草除根,以絕後患進而殺掉他。劉備如果拋下百姓自己帶上軍隊逃跑,那麼逃跑的速度就會快很多,自己被追兵追上的機率就會小很多,但是劉備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安危而拋棄百姓。這足可以說明說明劉備的仁義。

    劉備優秀品德之二禮賢下士

    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則是龐統,而劉備卻能臥龍鳳雛兼得,很大原因就是能夠劉備禮賢下士,起初龐統是瞧不上劉備的,因為他覺得劉備家底太小,而自己卻是做大事情的人,所以對於劉備並不感興趣,但是劉備卻對其誠意滿滿,而且是尊敬有加,龐統被其感動,於是才決定追隨劉備。三顧茅廬估計大家也都不陌生,講的就是劉備三次拜訪諸葛孔明,邀請其出山輔助自己成就大業的事情,前二次劉備遠道而來拜訪,但都能未見上諸葛孔明一面,最後在第三次見到了大賢諸葛孔明。諸葛孔明也是被其禮賢下士的誠意所感動,最終答應自己出山並擔任其軍師,劉備稱自己得諸葛孔明的輔助,如魚得水,寢同床,食同桌。

    劉備的優秀品之三忠誠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群雄並起,天下大亂,有的人篡漢,有的人扶漢,有的人選擇觀望。有的人消極避世,而劉備就是忠誠不二扶漢的那批人,誰若篡漢反漢,劉備都視其為敵人,從剿滅黃巾起義,到討伐董卓,劉備都有參與其中,而且還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袁術悍然稱帝,公開與朝廷對立,劉備立馬帶兵將其剿滅,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持朝政,劉備就四處籠絡諸,先投袁紹,再投劉表,立志剿滅曹賊,匡扶漢室。

  • 13 # 真愛人間666

    劉備雖宅心仁厚,然不心狠手辣,他深知自己當時的環境,能有立錐之地確實不易了,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能有賢臣輸左實

    屬不易了,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他也奈何不了當時的環境

  • 14 # 80農民在打拼

    這個人找認為主要是劉備從草根到帝王反差都比曹操、孫權大,還有遇到的困難也名比他倆大,但身邊文武能人都死心保他,說明劉備手段不比他倆差,所以就欽佩了。

  • 15 # 博學多才的餅乾X5

    隨著三國時期歷史學習的深入,劉備的形像確實被越來越多的後人所欽佩和敬仰,他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因為劉備之所以被人欽佩大可能是有許許多多優秀方面的原因,我就是覺得劉備是一個講仁義重友情之君。據說,劉備是個白手起家的英雄人物,他身處亂世,追求成功,不怕失敗,敢於征戰,勇猛無比,膽色過人,奪取勝利,是一個最優秀的歷史人物。他光輝的一生,不愧是最值得後人敬仰和欽佩的。

  • 16 # 愛畫畫的賣貨哥

    因為你經過社會的人事滄桑明白了劉備借荊州不還的苦與樂,深諳混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對劉備敢借敢不還不得不服。

  • 17 # 史曉生

    很簡單,因為劉備確實值得欽佩。

    瞭解劉備,並欽佩劉備,這是大多數如你我這般的普通人,都會有的正常反應,因為從他的身上,我們仿若看到了自己。

    正如我們大多數人出身平凡一樣,劉備所具備的東西,相比於同時代的其他人而言,實在是太少了。

    他沒有袁氏“四世三公”的深厚背景,也沒有曹操的權謀詭變,也沒有孫權出道時,繼承的偌大家業。

    他有的,只是身無長物,加上一個時常被人質疑的皇室後裔血脈。

    但就是這樣的起點,劉備帶著一個屠豬賣肉的,還有一個看家護院的,又找來一個種田讀書的年輕人,在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建立了一個名聲響遍歷史的政權“蜀漢”。

    單是劉備如傳奇般的經歷,就值得我們欽佩。

    而這,還不是劉備最令人為之欽服之處,在我看來,劉備真正讓人欽佩的地方,是他的“仁”,更是他矢志不渝的奮鬥過程中,雖身處黑暗,但仍儘可能的恪守道德,這才是劉備堪稱“昭烈”的原因所在。

    事例太多,我們來講個比較典型的。

    愛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有一出讓不少人都相當熱血沸騰的情節,那就是“當陽長坂坡之戰”。

    作為全書最重要的單元“赤壁大戰”的序章,長坂坡之戰的情節,可以說是趙雲、張飛二人的最高光時刻。

    趙雲一襲白袍、銀鞍白馬,面對數十萬敵軍毫無懼色,一杆亮銀槍在手,雖千萬人吾往矣,最終獨自反覆衝陣七次,救回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幼主。

    而張飛,怒睜環眼,橫矛立馬於當陽橋上,對眼前數萬敵眾厲聲大喝三聲,驚得對方萬眾震恐,大軍當場退走。

    如此情節,如此爽文,任誰不愛?

    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而在你讀了真正的歷史之後,你就會發現,歷史遠比文學作品更為精彩。

    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中,這場戰役的主角,不是護主母、救幼主的趙雲,也不是僅率二十名騎兵,以血肉之軀斷後的張翼德。

    而是常被人取笑愛哭哭啼啼的劉備。

    為什麼趙雲會捨身救幼主?為什麼張飛會捨命斷後?為什麼在公元208年的這天,劉備集團會陷入如此窘迫的絕境中?

    原因就是劉備在不久前,做出了一個選擇。

    劉表死後,繼任的劉琮面對曹操大軍壓境,二話沒說就選擇投降,把父親劉表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拱手讓給了曹操。

    當然,劉琮敗的是自家的基業,這倒也沒什麼,問題是,你敗家的同時,好歹給駐守樊城的劉備說一聲啊。

    但是劉琮沒說,這就導致劉備在一夜之間,被數十萬曹軍團團圍住。

    當初,劉表臨終時,拉著劉備的手,請求劉備將來攝政荊州,旁人也規勸劉備,讓他聽劉表之言。

    而劉備卻於心不忍,不願辜負劉表之恩,而如今一轉眼,就被劉琮給賣了。

    即使如此,當諸葛亮勸說劉備,不如攻打劉琮,趁機佔據荊州,但劉備還是不忍相奪,只是來到荊州城池下,希望劉琮能給自己一個說法。

    結果劉琮自知理虧,害怕地連跟劉備見面都不敢。

    若換成曹操,管你什麼恩情和同宗同族,讓我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那樣的話,荊州怕是早易其主了。

    但是劉備沒有,並且還是在他最需要安身立命之所時,依然沒有強行奪取荊州。

    而在之後,劉備做出了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不會做的一個重大選擇,那就是“攜民同行”。

    當時,劉琮的左右親隨、荊州的當地民眾,在聽說劉備要走時,紛紛前來投奔,要跟著他一起逃亡,最終,竟有十萬餘民眾聚集而來。

    這些人拋棄了自己的房屋田地,帶著包袱和物資,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即將離開的劉備軍團。

    他們跪在劉備的馬前,高聲哭喊著“劉使君”,希望劉備能帶著他們一起走,而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劉備。

    他望著這群將身家性命託付給自己的民眾,最終決定,放棄和拒絕臣下提出的輕騎速行的逃亡方案,選擇“攜民同行”。

    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三國志》

    在明知道帶著這些拖家帶口的民眾,不僅影響自己的速度,同時也會讓自己陷入極大的危險中時,劉備依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帶民眾一起走。

    甚至,他還將精銳部隊交給關羽,讓他從水路速行,而自己則率領這步騎弱旅,保護著民眾緩緩而行。

    試問,在當時的時代,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劉備之仁,名副其實。

    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英雄,並不是看他在意氣風發時如何驍勇善戰,而是看他在面臨危機時,是不是願意將弱者護在自己身下。

    劉備劉玄德,做到了這一點,如果這都不是英雄,那真的不知道什麼才算是英雄了。

    也許有人會說,劉備這樣做,那也是有目的的,他是想借助這種行為,來為自己積攢名聲,甚至,還有人說劉備虛偽,是一個沽名釣譽之徒。

    這一點,我不否認,在三國那種時代,任誰的第一目標都是想辦法活下去並壯大自己,曹操如此、孫權如此,劉備也是人,自然也是如此。

    但在達成目的的過程中,劉備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就是,他有道德包袱。

    他不像曹操,可以殺一個運糧官來穩定軍心,更不會用屠城來解決糧草問題,甚至為了自保,可以斬草除根。

    別人可以濫殺,但劉備做不到,也正是因為他做不到,所以,他一直沒有曹操順風順水。

    正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曹操的處世方針和手段,顯然更適應那個時代,對此劉備也十分清楚,但他並沒有這麼去做,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更為艱難的方式。

    縱然是收買人心,縱然是沽名釣譽,但除了劉備,誰還會這麼做?

    追求成功的慾望人人都有,不能因為一個人有這些慾望就說這人品行不好,而是要看他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是不是還能保持內心的操守,這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如果真如旁人所言,劉備是那種虛偽之人,那他是如何做到“從一而終”的虛偽的?

    《三國志》中,記載了劉備早年間的一個小故事。

    劉備在擔任平原縣縣令時,樂善好施且平易近人,哪怕是那些非士子的平民百姓,都能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因此在當地深得人心。

    不過,有個叫做劉平的郡民,不願服從劉備的管理,所以,就暗中找了個刺客,準備對劉備進行行刺。

    而這個刺客在來到劉備府上時,毫不知情的劉備,對其禮遇有加,讓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對其下手,最終,把實情相告後離去。

    “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三國志》

    這還只是劉備早年間的一個小事,而在他於白帝城臨終之際,所幹的另一件小事,同樣也能彰顯他的仁慈之心。

    夷陵之戰後,劉備一方大敗,而他的部下黃權,因被吳軍包圍,無奈之下,又不願投降東吳,最終不得不率部投降了曹魏。

    黃權投降曹魏的訊息傳來後,有人就建議劉備,將黃權的家人緝拿起來,以儆效尤。

    但劉備是怎麼做的呢?他對手下人說,是自己當初的部署害了黃權,所以黃權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相反,自己才是對不起黃權的人。

    因此,劉備不僅沒有抓黃權的家人,反而仍向之前那樣對待他們。

    “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三國志》

    這兩件小事,分別發生在劉備人生的早期和晚期,但不管劉備當時的境遇如何,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或者是已登基稱帝,但身份的改變,都沒有影響他施以仁慈之心。

    如果這是虛偽,那麼試問,誰能夠像劉備這樣,做到幾十年如一日般的虛偽。

    況且,在劉備臨終之際,對兒子百般叮囑,希望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能說出這樣話的人都不是好人,那這世上真不知道誰還是好人了。

    最後,再來說說劉備的一生,坦白來說,他的一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事業無著落,前途盡渺茫,偶然間看著自己大腿上的贅肉,感嘆時光飛逝自己卻一事無成,不由淚流滿面。

    這就是劉備,而他在當時的狀況,如果放在現在我們身上,會作何反應呢?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然後退而求其次,得過且過,混混沌沌的活下去,至於曾經的夢想,還是算了吧。

    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在年老之際談夢想,無疑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但正如前文所說,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的夢想,甚至為了實現夢想,甘願放低姿態,去找一個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繼續矢志不渝的奮鬥下去。

    這種時刻不忘初心,且能虛懷若谷的心態,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嗎?

    可以說,劉備的一生,不僅是處處施以仁慈、仁愛之心的一生,更是充滿了勵志的一生。

    也正是因為從劉備身上,我們看到了有如你我那樣的平凡,因此我們才會愈加對他感到親切,而從他出身平凡,屢敗卻又屢戰的創業過程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懷揣夢想、不忘夢想的堅定信念,所以,欽佩他的情緒,便油然而生。

    簡單總結一下,劉備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他仁義,他的不忘初心,以及他的“有所為有所不為”,都是三國時代中,最亮麗的一抹色彩,他雖然沒有做到最完美,但他做到了盡力,僅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後人欽佩。

  • 18 # 陳文廣留取丹心照汗青

    劉備,首先是草根逆襲的榜樣。劉備少年時家道中落,為了謀生去織蓆販履,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劉備素來胸懷大志,不甘凡庸沉俗,決心為國家幹出一番宏大的事業。劉備遇關張,桃園三結義,開啟了馳騁沙場、縱橫四海的人生旅程。參加了平黃巾剿張角的戰鬥,屢立功勞。因微末草根,勢單力薄,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過著寄人籬下,"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日子。在徐州被呂布端了個頂窩,妻離子散,漂泊四方,幾乎被打回了原形。劉備沒有灰心喪氣,繼續鬥爭。後來,又在徐州、下邳,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地盤盡失,妻離子散,如喪家犬。劉備沒有消沉,沒有退縮,鼓起勇氣継續與命運抗掙。在不惑之年,在長坂坡,又被曹操打回了原形。一敗塗地的劉備,沒有被厄運擊倒,沒有躺平,沒有怨天尤人,沒有丟掉初心,而是勇敢向命運搏擊。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的人生終於開掛精彩。

    其次,劉備是每個人在遇到困難、逆境、厄運時,可以學習借鑑的好榜樣!人生不如意,常十八九。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劉備好幾次被命運推下谷底、打回原形,要是常人早就崩潰了,痛不欲生了,躺平了,偃旗息鼓了,隨波逐流了。而劉備被命運一次一次按在地上摩擦、毒打、拋棄,劉備都沒有屈服,沒有忘記初心,篤力抗爭勇敢反擊,站直嘍別趴下。在苦難中,在鬥爭中,劉備培養出了超強的耐壓力、抗壓力與絕地反彈力。一次次跌倒了,一次次爬起來,繼續前行。劉備的事蹟告訴我們,弱不可怕,可怕的是弱不禁風,弱而溺弱,弱不自強,自甘軟弱。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自強不息,誰都打不倒你。

    每當我遇到困苦、磨難、厄運時,我總會想到劉備,人,弱不可怕,要自強不息,沒有誰能阻擋住你。劉備啊,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我要像劉備那樣,我想要怒放生命,我想要飛的更高,我命由我不由天!

  • 19 # 妖火說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身上確實存在著很多閃光點,他確實值得後人敬佩。

    作為一個皇帝,劉備除了沒有統一天下之外,在其他方面幾乎就是完美的,他符合華人對底層出身的平民皇帝,所有的期許和印象。從他的人生經歷當中,普通人更能產生共情,也更容易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有關劉備的故事,實在是太多,所以這裡我們只講三個小故事。從這三個小故事裡面,我們就能感受到劉備的魅力了。

    第一個故事,是劉備發跡之前,周圍人對他的態度。

    很多人都知道,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是到了劉備這一代,他們家已經徹底衰敗了,所以劉備小的時候,只能靠編草鞋過日子。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所謂的皇族身份,其實真沒有想象的那麼之前。據後世史學家估計,劉備小的時候,整個東漢應該有5000萬人左右。而劉氏宗親的數量,則是應該接近百萬!

    也就是說,當時每五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老劉家的後代。所以劉備的這個劉,當時是真的不太值錢。相比之下,和劉備一樣同為三國梟雄的曹操孫權等人,起點都比劉備高太多了。曹操他爸是國防部長,孫權他爸也是市長級別的官員,都不是劉備能比的。

    所以,當劉備長大成人之後,他除了一個劉姓之外,沒有任何政治資本,就是一個姓劉的普通人而已。

    但是,劉備長大之後,他卻可以憑藉自己的平民身份,讓身邊所有的人都對他十分尊敬。劉備十五歲的時候,需要外出讀書。他家有一個叫劉德然的同宗親戚,見到劉備家裡比較窮,直接報銷了劉備所有的學費,而且在吃穿用度方面,直接把劉備當做自己兒子一樣對待。

    就是因為這個劉德然幫忙,劉備後來才得以拜入名師盧植門下。盧植是東漢末年三大名將之一,雖然收劉備的時候,只是一個閒居鄉野的普通人,但是本事和眼光卻很厲害。而盧植收了劉備之後,盧植更是對劉備極為青睞,遠勝過和他一起求學的其他孩子。

    因為這件事,後來那位資助劉備的劉德然的夫人,曾經對此表示過不滿,認為劉德然不應該這麼破費。然而劉德然卻聲稱,劉備將來必定是人中龍鳳。

    照理來說,這樣的劉備,拜入盧植門下之後,總該是好好學習,所以才能得到盧植的青睞吧?其實還真不是!劉備求學期間,根本不喜歡讀書,反倒是喜歡聲色犬馬之類的東西。而且,他求學期間,當地生活的豪強,還爭相和劉備交朋友。

    甚至還有一些瘋狂崇拜劉備的人,乾脆直接散盡家財,以此來供養劉備,讓劉備肆意揮霍,拿著自己的錢去交朋友。

    這些事情,如果不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怎麼看都很扯。但問題是,這些事情,偏偏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早年真的很像是一個‘北派傳銷大師’。自己啥背景沒有,兜裡比臉都乾淨,卻偏偏可以讓其他人無比崇拜他追隨他。

    從劉備的早年經歷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劉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些人為什麼寧可散盡家財,也要追隨劉備?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堅信,劉備將來絕對是幹大事的人,是值得他們追隨的人!

    一個能夠在落魄的時候,依然被身邊的人信任甚至崇拜的人,這樣的人,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傳奇了。而劉備這種超強的人格魅力,對他日後的成就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正是因為劉備的人格魅力太強,所以後來哪怕他多次陷入低谷,他身邊的人依舊願意拼命追隨他,至死不改。甚至還有像關二爺這樣,面對曹操給予的榮華富貴,不屑一顧,拼死也要去找劉備的人。

    第二個故事,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慘敗。不但徹底打光了蜀國的老本,而且還徹底丟掉了荊州。就連劉備本人,都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即將去世。

    就在劉備慘敗之後不久,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之前劉備麾下,有個叫黃權的將軍。這個將軍之前一直率兵駐守在北方。後來因為劉備戰敗之後,黃權駐守的地方,和劉備徹底失去了聯絡。所以後來,黃權不得不率領麾下士兵,投降了北方的曹魏政權。

    按照當時蜀國的法律,黃權既然已經投降,他的家人鐵定會被牽連,甚至會被誅殺三族。但是黃權叛逃之後,劉備卻並沒有這樣做。劉備非但沒有追究黃權的家人,反倒是繼續按照原來的標準,奉養黃權的家人。劉備甚至還直接名言,不是黃權對不起自己,而是自己指揮失誤,對不起黃權。

    對於這件事,後世很多歷史愛好者,曾經給出過很多不同角度的分析。有些陰謀論者,更是直接聲稱,劉備這樣做是為了招攬人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仁慈。

    劉備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是不是真正的仁慈,我們不得而知。但顯然,同樣的事情,如果放到袁紹或者孫權身上,別說黃權的家人會被殺絕,恐怕就連黃權他們家的雞蛋,都得被搖散黃了,蚯蚓都得豎著切成兩半。

    或許,劉備的仁慈,真的是裝出來的。但能裝一輩子的仁慈,我們把這種仁慈當做真正的仁慈,又有何妨呢?

    第三個故事,則是劉備死後,以諸葛亮為首的一群蜀國老臣的堅持。

    劉備去世之後,蜀國大權盡歸諸葛亮所有。新接班的劉禪,甚至都要管諸葛亮叫一聲‘相父’。以當時諸葛亮的權勢和威望來說,如果想要篡位的話,恐怕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諸葛亮卻從來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非但如此,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還竭盡全力,去拼命維護劉禪和蜀國。最有意思的是,哪怕明知自己死後,諸葛亮會權傾朝野,有篡位的能力,劉備卻依然託孤於諸葛亮,對諸葛亮極度信任。

    我們有理由相信,劉備死後,諸葛亮之所以沒有篡位,主要是因為個人品格比較高尚。但同時,如果諸葛亮遇上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這樣善於猜疑的君主,諸葛亮還會這樣做嗎?

    或許,把司馬懿調到劉備麾下,司馬懿也會成為諸葛亮那樣的人。不光一生沒有造反,同時還竭盡全力去維護幼主。

    不管劉備臨終之前,到底是怎麼想的。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劉備和諸葛亮的這種君臣相知,始終顯得那麼不可思議。放眼整個中國歷史,這都是堪稱一個奇蹟。

    劉備一生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不過從這三個故事當中,我們卻可以看出劉備身上一些美好的品質。他極具人格魅力,百折不撓。不管遭遇多少次失敗,始終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對下屬極為信任,堪稱古代君臣相知的典範。作為君主,他擁有同時代其他所有君主,都沒有的仁慈。就算這種仁慈是裝出來的,能裝一輩子從來不露餡,和真正的仁慈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如果不佩服劉備,我們還能學誰?學曹操?誰會希望自己的老闆,生性喜好夢中殺人,好猜疑,好屠城,好人妻。如果穿越到三國時代,到底是給曹操做下屬更容易,還是給劉備做下屬更容易,顯而易見。

    學孫權?學袁紹?不好意思!孫權他們家世代在江東都是大族,袁紹他們家四世三公。就連曹操,他爹當初也是幹過國防部長的猛人。普通人想學他們,真的沒機會。

    只有劉備,他出身平凡,卻最終完成了難以想象的偉業。作為君主,他除了沒有統一天下之外,幾乎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歷史上任何一個開國皇帝,身上都能找出或多或少的缺點。唯有劉備,他的個人品格和德行,堪稱完美。

    也許,劉備的個人品行,確實有裝的成分。但能裝一輩子,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重要的是,這個男人擁有百折不撓的品質。一生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會再次站起來。而且,這個男人極重感情。關羽被殺之後,他寧可傾盡自己的所有,也要給關羽報仇。換做其他任何一位君主,有可能會做到這種事情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別說結拜兄弟的,就連親兄弟,甚至親兒子都不可能。

    這樣一個近乎完美,而且還是出身底層,最後建立了一個國家的男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欽佩他呢?

    如果異地相處,把劉備換做曹操和孫權的開局,那估計後來就沒有什麼三足鼎立了。而把曹操和孫權等人,換到劉備的處境,他們也不可能比劉備做的更好。

  • 20 # 禪悟淨慧

    一個織蓆賣草鞋的小商販,竟然橫刀立馬馳騁天下,並且還坐上了一國之君,真應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欽佩劉備之時,確實值得敬禮!那麼他有什麼令人欽佩的地方呢?

    劉備的義

    漢高祖劉邦的成功,主要是知人善任,任其發揮全部才智。自詡中山靖王之後的“皇叔”劉備,他在任人唯賢上,與祖先劉邦不相上下,甚至在有些地方超過了劉邦。

    桃園三結義之初,關羽是販賣棗子的,一天到晚也賺不了幾個大錢。同一集市上張飛肉鋪的生意時好時壞,勉強餬口混日子。自從認識大哥劉備後,劉備賣鞋也不富裕,可是劉備非常疼愛關張這兩位小弟。

    冬天來臨的時候,劉備挑燈給他們做棉鞋,縫補破舊的衣衫,像“慈母”般的細緻入微,一忙起來就是深更半夜。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關張在窗外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感動得淚如泉湧。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樣的大哥我們不以誠相待,不與心相交,何談忠肝義膽!

    劉備以仁慈之心,換來了桃園結義,也得到兩位叱吒風雲的大英雄,成了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的鐵桿三人團,是劉備事業有成中的左膀右臂,體現的是劉備“義”字當先。

    蝸居隆中的諸葛亮,雖然自比管仲樂毅,有經天緯地之才。按照當時的身份來說,諸葛亮只是一位名仕,劉備此時早已經馳騁疆場,是名震天下的大將軍。

    一個大將軍不顧嚴寒飛雪,去請一位書生出山,並且連去三次,才見到這位“尊神”,如果說劉備求賢若渴的話,不如說他堅韌不拔。曹操赤腳迎許攸,可謂禮賢下士,劉備三請諸葛亮,表現出來的是為人低調,和一種“謙賢”的品格。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有這樣一段話,足以體現出他對劉備尊敬和感恩。“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又如《出師表》中關鍵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劉備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諸葛亮“以身相許,”兢兢業業報效西蜀家國社稷!

    劉備的仁

    長坂坡之戰,劉備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在曹軍緊追不捨之際,還要保護十萬百姓安全撤離。劉備不想讓黎民百姓受苦受難,才放棄了率軍奪路逃跑,最後被逼無奈,馬落檀溪!

    解徐州之圍的時候,陶謙為何把軍權交給了劉備?可不是劉備“巧取豪奪”而來,而是陶謙有自知之明,本事不如劉備過硬,這是其一。其二是劉備的仁義品德感染了陶謙,陶謙從內心拱手相讓的。

    我們回看曹操曹孟德,在他打下的座城池中,若有民眾反對或不從者,他就開始慘不忍睹的屠城。據史料記載,曹操一共進行了五次血腥屠城,分別是徐州、襄賁、興國、枹罕、宛城。

    那孫權又怎樣呢?孫權攻入夏口時,也和曹操一樣大肆屠殺當地的百姓,雙手沾滿了罪惡的鮮血。但曹操殺的人要比孫權多出幾倍,孫權當然是不光彩的。

    在那個軍閥林立的時代,像劉備這樣從未傷害百姓的諸侯,屈指可數,劉備的仁德之名,四海為之讚賞。

    劉備之所以是後起之秀,是他的仁成就了他的西蜀帝國,可以說他是一位非常得民心的人。

    劉備的領導能力

    拋開軍事指揮藝術不談,劉備在刀槍劍戟中摸爬滾打,以他忠厚的處世為人,寬宏大度的性格,聚攏了一大批精英人才。

    文臣能夠言聽計從,憑的是什麼?不是劉備的才學有多高。而是劉備有一顆公允的心,做什麼事講究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人盡其才,那個文臣都希望有為英明的主公!

    統領得住武將,一是劉備有股不服輸的精神,二是論功行賞從不偏袒親信。例如趙雲趙子龍,不是三人團裡的成員,劉備對他的信任甚至超過了關張。

    那麼你說了,趙雲終其一生就封了一個雜號將軍,充其量就是劉備的一個保鏢,不錯,劉備沒有給趙雲封侯掛帥,其實是愛護這位兄弟。

    職位低微不會引起別人嫉妒,不在權利漩渦,會是風平浪靜一片和諧的空間。如果有人為名利爭鬥的話,絕不會牽扯到趙雲身上,這是劉備保護子龍的一種方略。

    自劉備出世以來,支援他的最主要財團是徐州首富糜竺,一個在三國時期的大資本家,為何要投劉備的股份呢?原因就是劉備太過優秀,糜竺看好這個“潛力股”,還把自己的妹妹也許配給了劉備。

    糜竺沒有看錯劉備,劉備也沒讓糜竺失望,曹操都沒敢稱帝,劉備做到了!劉備確實是一代梟雄。

    個人認為,現今不論是誰,只要你身邊不缺朋友,有許多人都願意圍攏在你的左右,你這個人不單單是魅力四射的問題,而是你有別人所不具備的才能,這才叫有本事的人。

    歷史上從最底層走出來的皇帝,屈指可數!劉備就是其中之一。他能在三國那樣一個人才濟濟時代中脫穎而出,成就了三分天下,我真的很佩服劉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一個人想盡了所有辦法,用盡了所有手段的成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