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作背景: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任中書令時寫給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見於《漢書·司馬遷傳》及《文選》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後來做了大將軍衛青的舍人,由於衛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後遷為益州刺史。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發生巫蠱之亂,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劉據),戾太子發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劉屈髦)軍大戰於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理京城禁衛軍北軍的官),亂中接受戾太子要他發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戾太子事件平定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論罪腰斬。任安入獄後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盡推賢進士之義”,搭救自己。直到任安臨刑前,司馬遷才寫了這封著名的回信。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敘述自己蒙受的恥辱,傾吐他內心的痛苦和不滿,說明自己“隱忍苟活”的原因,表達“就極刑而無慍色”、堅持完成《史記》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和生死觀。所以,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記》和司馬遷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2、主要內容 第1段,先說明任安來信的內容,再就答覆遲表示歉意。“推賢進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說情”的婉轉說法,“僕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陳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極辱而不自殺的原因。可分為二層。 第1層,從“僕之先”至“素所自樹立使然也”。先說祖先的職務不為天子所重,且為世俗所輕,再說自己假如不選擇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誅”,在周圍人眼裡,自己是罪有應得,並不能顯示出自己有什麼氣節。 第2層,從“人固有一死”至“殆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承上(死得有沒有價值)啟下(辱與不辱的區別)。然後列舉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說明自己受到了極辱。接著用比喻、對比來說明人的志氣在困辱的境地中會逐漸衰微的,再舉王侯將相受辱後不能自殺的例子,用來反覆說明“士節”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節的話,在受刑之前就應該自殺。 第3段,從“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至“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說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為了使“文采表於後世”。司馬遷進一步申明,他並不顧念家庭,也不缺少“臧獲婢妾,猶能引決”那樣的勇氣,但輕輕一死,也就同時斷送了為之獻身效命的事業。對生命和事業,司馬遷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他的這種將個人價值置於歷史長河中來衡量的宏闊眼光,終於使他超脫了庸常的“死節”觀念的束縛,而選擇了一條更為考驗人的精神與意志的荊棘路。 第4段,進一步說明自己受腐刑後隱忍苟活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列舉古代被人稱頌的“倜儻非常之人”受辱後“論書策,以舒其憤”的例子。 第5段,介紹《史記》的體例和宗旨,說明自己“就極刑而無慍色”是為了完成《史記》。 司馬遷對生命與事業的崇高信念,是基於他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事蹟的觀察和認識;是基於他對古代學者歷經苦難,獻身著述的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發現,往昔“富貴而名摩滅”的人,“不可勝記”,只有“倜儻非常之人”,即對歷史和文化做出貢獻的人,才能不朽。他認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詩經》,都是古代“聖賢發憤之所為作”;都是作者“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來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識,著述成文,留給來者去思辨驗察。這些古代“賢聖”歷盡磨難,強志不屈,“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為人類做出了貢獻。司馬遷正是從這歷史和文化發展的艱難歷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樣和前驅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進取的道路。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受極刑而無慍色”,堅強地活下來,他的願望是“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並以此“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第6段是書信的結尾。司馬遷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並陳說他對餘生的看法。司馬遷說他不能“自引深藏於巖穴”,只能“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這種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貶語,其實是作者寓悲憤於自貶。最後與開端相照應,再次婉辭解說無從推賢進士的苦衷。 《報任安書》見識深遠,辭氣沉雄,情懷慷慨,言論剴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敘事、議論、抒情,志氣盤桓,交融一體。信中司馬遷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為《史記》獻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和教育價值。
1、寫作背景: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任中書令時寫給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見於《漢書·司馬遷傳》及《文選》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後來做了大將軍衛青的舍人,由於衛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後遷為益州刺史。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發生巫蠱之亂,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劉據),戾太子發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劉屈髦)軍大戰於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理京城禁衛軍北軍的官),亂中接受戾太子要他發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戾太子事件平定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論罪腰斬。任安入獄後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盡推賢進士之義”,搭救自己。直到任安臨刑前,司馬遷才寫了這封著名的回信。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敘述自己蒙受的恥辱,傾吐他內心的痛苦和不滿,說明自己“隱忍苟活”的原因,表達“就極刑而無慍色”、堅持完成《史記》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和生死觀。所以,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記》和司馬遷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2、主要內容 第1段,先說明任安來信的內容,再就答覆遲表示歉意。“推賢進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說情”的婉轉說法,“僕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陳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極辱而不自殺的原因。可分為二層。 第1層,從“僕之先”至“素所自樹立使然也”。先說祖先的職務不為天子所重,且為世俗所輕,再說自己假如不選擇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誅”,在周圍人眼裡,自己是罪有應得,並不能顯示出自己有什麼氣節。 第2層,從“人固有一死”至“殆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承上(死得有沒有價值)啟下(辱與不辱的區別)。然後列舉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說明自己受到了極辱。接著用比喻、對比來說明人的志氣在困辱的境地中會逐漸衰微的,再舉王侯將相受辱後不能自殺的例子,用來反覆說明“士節”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節的話,在受刑之前就應該自殺。 第3段,從“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至“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說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為了使“文采表於後世”。司馬遷進一步申明,他並不顧念家庭,也不缺少“臧獲婢妾,猶能引決”那樣的勇氣,但輕輕一死,也就同時斷送了為之獻身效命的事業。對生命和事業,司馬遷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他的這種將個人價值置於歷史長河中來衡量的宏闊眼光,終於使他超脫了庸常的“死節”觀念的束縛,而選擇了一條更為考驗人的精神與意志的荊棘路。 第4段,進一步說明自己受腐刑後隱忍苟活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列舉古代被人稱頌的“倜儻非常之人”受辱後“論書策,以舒其憤”的例子。 第5段,介紹《史記》的體例和宗旨,說明自己“就極刑而無慍色”是為了完成《史記》。 司馬遷對生命與事業的崇高信念,是基於他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事蹟的觀察和認識;是基於他對古代學者歷經苦難,獻身著述的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發現,往昔“富貴而名摩滅”的人,“不可勝記”,只有“倜儻非常之人”,即對歷史和文化做出貢獻的人,才能不朽。他認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詩經》,都是古代“聖賢發憤之所為作”;都是作者“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來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識,著述成文,留給來者去思辨驗察。這些古代“賢聖”歷盡磨難,強志不屈,“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為人類做出了貢獻。司馬遷正是從這歷史和文化發展的艱難歷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樣和前驅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進取的道路。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受極刑而無慍色”,堅強地活下來,他的願望是“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並以此“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第6段是書信的結尾。司馬遷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並陳說他對餘生的看法。司馬遷說他不能“自引深藏於巖穴”,只能“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這種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貶語,其實是作者寓悲憤於自貶。最後與開端相照應,再次婉辭解說無從推賢進士的苦衷。 《報任安書》見識深遠,辭氣沉雄,情懷慷慨,言論剴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敘事、議論、抒情,志氣盤桓,交融一體。信中司馬遷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為《史記》獻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和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