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嬞菇涼
-
2 # 使用者2151701896967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父母有什麼過錯,應該指出來告訴他們哪裡錯了,讓他們改正,但在告訴他們的時候要注意態度問題,勸導時應該和顏悅色、態度誠懇,說話的時候語氣要輕柔。 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規》。 這句話是《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從來教育孩子,父母也會犯錯,犯了錯當孩子的要告訴他們,不讓他們一直錯下去,但是在告訴他們的時候還要注意方式方法。畢竟是自己的父母,要有兒女應該有的尊敬,應該和顏悅色,語氣輕柔。
此言出於《弟子規》。
原文: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譯文:父母有過失,當子女的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態度一定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應做到和顏悅色地把道理講清楚、講明白。
理解:孝順不等於對父母百依百順,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處事準則,既使至親骨肉也不例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有過錯時子女要及時、適時地對他們進行勸諫。如果對其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反而是一種不孝的表現。在勸諫的過程中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說話的方式。如果對父母多次進行勸諫後,父母仍然不肯接受的話,那就只好隨他們去了,但做子女的仍然還是要恭敬他們,孝敬他們。
簡介:《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其中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就是規範,就是規矩,就是規則,就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