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9
回覆列表
  • 1 # zhengWu

    “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其它非攻、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兼愛便必須非攻,非攻即反對攻戰,即“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是以天下庶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也”。當然,非攻並不等於非戰,而是反對侵略戰爭,很注重自衛戰爭。自衛是反侵略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自衛就會等於不反侵略。兼愛是大到國家之間要兼相愛交相利,小到人與人之間也要兼相愛交相利。只有兼愛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證兼愛。

    兼愛“兼愛”可算是一種古老的“博愛”思想,由儒家的“仁”和“禮運”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發展而來。孔子將“愛人”含義的“仁”,加上了宗法等級制的內容,改造成了“忠恕”含義的“仁”;墨子主張“使天下兼相愛”,則又抽去了宗法等級制內容,因為庶人也是可以被舉為天子的,等級制的界限已被打破了。所以,墨家的“兼愛”是對儒家“仁”的發展,更是對儒家“仁”的否定;在墨子看來,儒家不兼愛的“仁”,不能算是“仁”。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人與人之間有秩序的互愛互利都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而人與人之間的互怨互損將激發矛盾引發禍亂。墨家主張“兼相愛”,對於社會關係的良性發展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同時由於過於強調全面的愛,則又容易掉進無政府主義的陷阱,失去秩序的大前提。孟子將之斥為“無父”,便體現了對墨家可能破壞社會秩序的質疑,當然,這也是後來儒家“仁愛”過於強調等級秩序的濫觴之一。墨家和儒家的"愛"各有側重,各自都有限於時代的侷限性,需要辯證地看待和批判地吸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衣怎麼保養與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