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yx1233

    起源於古天文學:其理由是,八卦的“卦”字,“從圭從曠。圭,土圭也,即用泥土堆壘而成,用來測日影之用。從卜,後來測日影不用土圭:而改用八尺標竿代之,為了保持標竿的垂直,標竿上掛一條繩子,繩子下懸一重物,故象“卜”字。故說,八卦起源於古天文學。二日,八卦起源於文字,如古字坤、坎、震、兌而衍為八卦。三曰,八卦是伏羲時代的八個官的符號。管天的官叫乾三、管地的官叫坤三三、管雷的叫展三、管水的官叫坎三、管山的官叫艮三、管見的官叫巽三、管火的管叫離三、管澤的官叫兌三,所以有八卦起源於官名。四曰,八卦起源於占卜,是模仿占卜的龜兆而來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是標準的“兆”。屈萬里有“易卦源於龜卜”之說。又遠古時代早就有物象佔,天象佔,星象佔等,故八卦起源於占卜。五曰,八卦起源於“河圖"、“洛書"。相傳古代有龍馬出自黃河,揹負“河圖”,有神龜出於洛水,揹負“洛書”。伏羲得後,根據“河圖”、“洛書”上的陰陽點而畫八卦。六曰,八卦起源於數字,古代記數的方法是劃道道,一數劃一,二數劃二,三數劃三等。

    魏晉時期,王弼以老子玄虛之理釋易對八卦義理的深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儒學新變,進一步棄去“象數”之說,專取“義理”一路,特別是北宋二程,雖同為“五子”中人,但對邵雍的“象數”之說,即甚為不取。朱熹雖然主張將“義理”與“象數”兩種玩易的方法結合起來,但他主攻仍在“義理”,表現出理性精神。

    漢代時,《周易》的解釋跟陰陽讖緯之學結合起來,形成了所謂的“卦氣說”。不同的卦象與氣候曆法相配合,以“坎、離、震、兌”配四方與四時,稱為“四正卦或四方伯”,四卦中的二十四爻也與二十四節氣相配;“復、臨、泰、大壯”等十二卦配十二月,稱為“十二訊息卦或十二闢卦”。十二卦中的七十二爻,配七十二候。四卦之外的六十雜卦共三百六十爻,也免強跟一年的三百六十五日相配。這樣,六十四卦跟節候執行相配,也就被賦予了預測天災人禍意義,成為除神巫祭司之外,任何人都可以用來推算的工具。

    漢代以後,“象數學”發展,又逐漸跟“術數命相”之學結合起來,形成所謂“太乙行九宮之法”,進而演化出“奇門遁甲”之術,八卦的功能更加神秘化,各種各樣的算命術,就是以此為基礎衍生出的。

    指南針發明之後,漢人將“司南”的神妙功效跟八卦方位結合起來,配以天地“四方、五行、二十八宿”,形成了堪輿的理法和形法,八卦的功能又延伸到確定住宅的位置、朝向和墳地方位的“指南針”,那種宅命的人,就只能建造和居住在那種宅裡,才算是大吉大利,否則就會與主人不利。

    八卦在發展過程中,還被道教順便借鑑過來,補充其教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彎梁車比較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