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了為期5年的日本“太上皇”的日子,從馬尼拉到東京,他收穫了無數讚揚和至高無上的榮譽。按理說,如今功成名就,成為昔日帝國的“獨裁者”,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受這份殊榮了。
然而,麥克阿瑟是個善於“搞事情”的人,碌碌無為、混吃等死,不是他的性格。現在,他的目標是對7600萬日本人的思想改造,將日本打造成“理想的”國家,甚至輸入影響至今的價值觀。這樣的歷史成就,在美國恐怕只有麥克阿瑟一人。
為使改造計劃順利實施,麥克阿瑟在“籠絡人心”上做了許多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幫助日本人度過了饑荒,日本民眾對這位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人,越來越有好感,對他所做的一切都很信服。時機成熟,麥克阿瑟決定,從日本非軍事化入手。
首先,將日本原陸軍部和海軍部,更名為遣散軍事人員局,由他們負責遣返軍人工作。要知道戰後的日本軍隊仍有約700萬人,其中300萬人散佈在中國東北到太平洋諸島的廣大區域,同時還有300萬平民也隨之散居在海外。
這些人的回國問題,以及遣返本土的軍人,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政治騷亂。麥克阿瑟決定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日本人自己解決,從而避免了佔領軍與被遣散老兵直接對抗。事後看,麥克阿瑟這一做法,是有先見之明的。
其次,善待退伍軍人。退伍軍人大都面臨著家破人亡、生活無著落的困境,傷殘軍人更是覺得前途渺茫,許多人選擇了自殺。麥克阿瑟獲悉後命令,被遣散的退伍軍人在生活上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難,駐日美軍必須盡力幫助解決。
更重要的是,徹底銷燬兵工廠和大量武器裝備。為此,駐守日本的美軍第8集團軍的重點工作,就是搜遍全日本,炸燬彈藥庫、炸沉軍艦和銷燬武器,軍工企業、造船廠和各類軍事基地,更是乾脆夷為平地,蓋成公園和臨時住宅區。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分散在海外的300萬軍人和平民絕大多數撤回了日本,並且銷燬12000架各類戰機,以及無數的坦克、槍支,軍工企業的職工全部轉崗到其他企業。在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穿日本軍裝的人了。
1946年的日本,在麥克阿瑟的“獨裁下”,天皇裕仁發表了“凡人宣言”,宣告自己與國民都是一樣的“肉體凡胎”,沒有什麼“超能力”;又開除了20萬軍國主義分子。他要趁著這股“熱勁”,對日本政體進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
一是,盟軍總部發出了“民權自由的指令”。要求日本政府廢除一切壓制性法令,取消新聞審批等制度,釋放政治犯,給國民言論自由的權力;解散一切秘密機構和憲兵隊,國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以及個人私產受法律保護。
二是修改日本憲法。日本政府制定的新憲法幾經易稿,都沒有達到麥克阿瑟的要求。他乾脆自己制定,總的原則是:徹底剷除皇權制度,天皇是國家象徵,皇位世襲;廢除貴族、封建制度;日本放棄發動戰爭,不再擁有軍隊和交戰權等。
這一系列的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麥克阿瑟草案”,它實際是美國與英國制度的結合物。其中保留天皇確實順應了當時日本民眾的心理需要,有利於改革的推進。很快,東京各媒體以“主權在民”、“放棄戰爭”等標題,登載了新憲法草案。
總的來說,大多數日本民眾擁護“麥克阿瑟草案”,尤其是保留天皇地位,支援率高達85%,對放棄戰爭也有70%的民眾支援。有意思的是,日本在戰後第一次國會選舉中,1300萬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並破天荒的有39人當選為議員。
但一名“妓女議員”,讓許多人不安起來。麥克阿瑟在得知她擁有25萬多張選票時,說道:“她不全是靠曖昧得來的吧”,並給全體議員(包括那位遭非議的女議員)發去了賀信。在其回憶錄中,他寫到:“一切改革中,最滿意的無過於婦女地位的改變”。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
自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了為期5年的日本“太上皇”的日子,從馬尼拉到東京,他收穫了無數讚揚和至高無上的榮譽。按理說,如今功成名就,成為昔日帝國的“獨裁者”,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受這份殊榮了。
然而,麥克阿瑟是個善於“搞事情”的人,碌碌無為、混吃等死,不是他的性格。現在,他的目標是對7600萬日本人的思想改造,將日本打造成“理想的”國家,甚至輸入影響至今的價值觀。這樣的歷史成就,在美國恐怕只有麥克阿瑟一人。
麥克阿瑟徹底將日本變成了一個非軍事化的國家。為使改造計劃順利實施,麥克阿瑟在“籠絡人心”上做了許多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幫助日本人度過了饑荒,日本民眾對這位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人,越來越有好感,對他所做的一切都很信服。時機成熟,麥克阿瑟決定,從日本非軍事化入手。
首先,將日本原陸軍部和海軍部,更名為遣散軍事人員局,由他們負責遣返軍人工作。要知道戰後的日本軍隊仍有約700萬人,其中300萬人散佈在中國東北到太平洋諸島的廣大區域,同時還有300萬平民也隨之散居在海外。
這些人的回國問題,以及遣返本土的軍人,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政治騷亂。麥克阿瑟決定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日本人自己解決,從而避免了佔領軍與被遣散老兵直接對抗。事後看,麥克阿瑟這一做法,是有先見之明的。
其次,善待退伍軍人。退伍軍人大都面臨著家破人亡、生活無著落的困境,傷殘軍人更是覺得前途渺茫,許多人選擇了自殺。麥克阿瑟獲悉後命令,被遣散的退伍軍人在生活上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難,駐日美軍必須盡力幫助解決。
更重要的是,徹底銷燬兵工廠和大量武器裝備。為此,駐守日本的美軍第8集團軍的重點工作,就是搜遍全日本,炸燬彈藥庫、炸沉軍艦和銷燬武器,軍工企業、造船廠和各類軍事基地,更是乾脆夷為平地,蓋成公園和臨時住宅區。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分散在海外的300萬軍人和平民絕大多數撤回了日本,並且銷燬12000架各類戰機,以及無數的坦克、槍支,軍工企業的職工全部轉崗到其他企業。在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穿日本軍裝的人了。
同時,麥克阿瑟要求日本政府修憲。1946年的日本,在麥克阿瑟的“獨裁下”,天皇裕仁發表了“凡人宣言”,宣告自己與國民都是一樣的“肉體凡胎”,沒有什麼“超能力”;又開除了20萬軍國主義分子。他要趁著這股“熱勁”,對日本政體進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
一是,盟軍總部發出了“民權自由的指令”。要求日本政府廢除一切壓制性法令,取消新聞審批等制度,釋放政治犯,給國民言論自由的權力;解散一切秘密機構和憲兵隊,國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以及個人私產受法律保護。
二是修改日本憲法。日本政府制定的新憲法幾經易稿,都沒有達到麥克阿瑟的要求。他乾脆自己制定,總的原則是:徹底剷除皇權制度,天皇是國家象徵,皇位世襲;廢除貴族、封建制度;日本放棄發動戰爭,不再擁有軍隊和交戰權等。
這一系列的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麥克阿瑟草案”,它實際是美國與英國制度的結合物。其中保留天皇確實順應了當時日本民眾的心理需要,有利於改革的推進。很快,東京各媒體以“主權在民”、“放棄戰爭”等標題,登載了新憲法草案。
總的來說,大多數日本民眾擁護“麥克阿瑟草案”,尤其是保留天皇地位,支援率高達85%,對放棄戰爭也有70%的民眾支援。有意思的是,日本在戰後第一次國會選舉中,1300萬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並破天荒的有39人當選為議員。
但一名“妓女議員”,讓許多人不安起來。麥克阿瑟在得知她擁有25萬多張選票時,說道:“她不全是靠曖昧得來的吧”,並給全體議員(包括那位遭非議的女議員)發去了賀信。在其回憶錄中,他寫到:“一切改革中,最滿意的無過於婦女地位的改變”。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