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小瘋的媽媽咪呀
-
2 # 思並快樂著
舉幾個我身邊真實的熊孩子案例,然後再探討這個問題。
第一個案例:孩子幼兒園時的女同學,和我們住一個小區,父母之間關係比較熟。如何形容這個女孩子的淘氣呢?說實話我覺得是我迄今為止所親眼目睹的一個最“熊”的孩子。這個女孩子帶有一種無比好動和攻擊的特性:去別人家玩耍的時候,完全就是自己家的感覺,能把別人的家翻個底朝天;孩子們在一塊玩耍,時間或長或短,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幾乎都會以被欺負到嚎啕大哭作為結束;看到陌生孩子手裡好玩的玩具,二話不說直接動手搶;跟大人在一起也是不管不顧……孩子“熊”到如此地步,以至於幾乎周圍所有的父母都教導自己家的孩子要跟這個女孩保持距離。她的媽媽並不護短,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陷,想盡了種種辦法去教導孩子,但收效甚微。
第二個案例:是同事家的孩子。各種好動,但並不具有攻擊性。單位組織參觀遊覽,父母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大人們正參觀著旅遊地的沙盤呢,一不留神孩子已經爬到了沙盤上,任憑其父母如何命令訓斥,就是不下來,四處爬著跟父母捉迷藏。單位的大人小孩在一張圓桌上吃飯,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吃飯禮儀,看到好吃的就想完全佔為己有。不僅如此,一吃就完全停不下來的感覺,食量遠超成年人。觀察孩子的父母,帶著孩子一路非常緊張,並不是一味縱容孩子任性的教育方式。跟孩子的父母交談,孩子父母對孩子的種種“熊”也相當苦惱和困惑,但幾乎無計可施。
第三個案例:朋友的朋友的孩子。孩子現在10幾歲,已經升入初中。家裡據說比較有錢有權。長期以來,父母灌輸給孩子的一些理念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因為違反學校規定帶了手機被班主任批評,家長跟孩子說的話居然是:咱們家市教委有的是人,讓你爸爸送個10萬塊把這個老師開除了等等。在這樣的一種教育理念下,小小的孩子身上沾染上了諸多成人世界的惡俗和惡習:勢利、欺軟怕硬、炫富、說謊、頂撞老師等等。
這幾個案例說明了什麼呢?那就是:一方面,熊孩子的“不懂事”既有後天性教育的因素,也有先天性遺傳的因素,不能一概而論。另一方面,熊孩子的“熊”是可以隨著孩子年齡成長、後天的教化和理性的完善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比如我舉到的前兩個例子,孩子現在與他們以往已經判若兩人。這足以證明,教育針對天性,並不是無所作為,無計可施的。壞的教育方式可以放大孩子們人性惡的一面,好的教育可以放大孩子們人性善的一面。而善惡的尺度,就掌握在我們成人的手中。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熊孩子”最主要是原因是大人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三字經裡都有講到“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到這個世界上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最好的品格老師。“昔孟母,擇鄰處”,其實擇的是什麼,是身邊的榜樣。
我經常聽朋友,管不了,天生就這樣~~是真的管不了,還是根本不想管,覺得那樣是釋放天性。
曾經我孩子在幼兒園時,成天坐校車被一個孩子欺負,我去了解情況,老師說這個孩子基本把本班的孩子和坐校車的孩子打了個遍。我要求見家長,此家長就讓老師轉告了一句話:這孩子在家就這樣打爺爺奶奶打爸媽的,孩子大了就好了。然後我在氣憤之餘也讓老師轉告一下:你不教育,終有一天會有人幫你教育的。(但是在此類事件中,最讓我失望的是幼兒園老師以及負責人的態度,這個孩子被投訴已經不是一兩次,也不是一兩個孩子家長投訴了,做為一家有雄厚資質的幼兒園,除了道歉,在沒有其他有實質性的作為。)
再說另外一類例子,我曾經聽過朋友A,B,C等都說過,有同事或朋友帶孩子到家裡玩,不經過主人同意,翻冰箱的、穿鞋上沙發上床的、亂翻東西的等等,有的真的讓我聽了匪夷所思。這時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或尷尬或自豪的說,我家娃天性豪放,管不住~~~
管不住你呆家裡霍霍自己家好了,你心中的天使寶貝,不代表別人也要當他們是神一樣供奉的啊。更何況,我們除了是個人,更是社會人。社會人就代表著和周邊的人有聯絡,我們做什麼其實都是或多或少會對別人有影響的。作為父母,孩子做什麼給我們帶來影響都是我們該承受的,但不代表旁人就該受著。
即使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也得考慮考慮老百姓受不受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