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07326165656

    1、你,是遙不可及的思念;家,是溫馨舒適的港灣。我在夢跟現實之間,捕風捉影似地想要溫習每場故事。一家人,一桌菜,一盤月餅,簡單的情景都催人淚下。

    2、中秋節是人們歡聚的好日子。現代人為了生存,為了發展,出外謀生的眾多。家人散落在各地,司空見慣。大家平時由於生計忙,離多聚少。中秋大節來臨,發一個電子郵件,打一個電話,報一個平安。平安是福。道一聲吉祥。致一聲祝賀。比什麼高階吃穿享受都要強。人是有情的嘛。親人就是第二個我。離開親人的日子難過。六親不認的人可恥。這是節日文化給大家帶來的好處。做人不忘本。誠信兩字值千金。市場經濟時代,更要注重道德文明修養。這也是社會的穩定劑呀。

    3、中秋節,就這樣在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中,慢慢延續,恆古不變。不只是那些神話故事陪伴我成長,還是我在祝待和尋找那些美妙的傳說度過那段悽苦的歲月。

    4、中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五人趕到南昌表姐家裡團聚。我們先從貴溪坐公共汽車到鷹潭,再從鷹潭坐“和諧號”動車到南昌,這170多公里的路程前後只花了一個半小時,如果是我們的古人,說不定要走上一個星期,因此古時才會有“月圓人未圓”的感嘆。

    5、此時此刻,不論是天山南北,還是黃河上下,到處都是被月光點燃的激情,到處是被月光照亮的臉龐。我又想起了那些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他們雖身處異鄉,可還是可以透過電話,透過網路聽到家人的聲音,看到家人的音容笑貌,他們之間相隔甚遠,卻又離得如此近,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是“團聚”了。

    6、每逢中秋佳節,賞月,無疑成了人對月的心靈解讀。這片月色瀰漫著九州,瀰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溫情,千里清光依舊,萬目心思同源。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嬌媚亮麗,舉頭望月,已融入這月色之中,頓覺遠離了凡塵,濾去了世俗的喧囂與浮華。

    7、似乎,每一年的中秋,更多是用一種感覺的方式,而非物化的方式度過的。如果沒有小孩子,吵要月餅吃,那麼,這中秋晃了過去,也不會自覺。

    8、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

    9、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個大團圓的節日。今年的中秋有點特別,百年不遇的十五的月亮首次十五圓。凌晨時刻月正圓。火星圓月交輝映,仙女星雲顯芳容。又是我的小生日。雙喜臨門。怎能不使我高興呢?

    10、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 2 # 烈火無影

    中秋節好句子

    1、中秋之夜,舉杯團圓,葉已紛飛情義綿延。思鄉的人兒匆忙在遠方,把酒問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淚已潮溼在他鄉,枕邊漏進來的斑斑銀色的光芒,靜靜伴隨那落寞走過的痕跡。

    2、中秋月已圓,情深人亦孤單。是殘月縫補了思念,是物與景觸動了傷感。相思真如歌,唱盡人間的悲歡離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飲枯心沉醉。獨獨樽滿清澈的月色,迷戀蒙朧淚纏綿。

    3、中秋是一個想象優美的神話,一千年一萬年脈脈相傳,中秋是一段縷縷不斷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濃情思念;一個民族在這賞月、品月的過程中,體驗同時也在展覽一種韻味獨特的魅力。

    4、中秋節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說甜蜜蜜是因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餅;說是酸滋滋的是因為畢竟沒有親人在身邊的日子是很孤單的。嘴裡甜得很可心卻有思鄉的情緒在湧動。她讓我更懂得親情的珍貴,讓我嚐到了故鄉的甜美及溫暖。深刻地瞭解明明知道在身邊卻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它的重要。在蕭瑟、冷清的中秋節點燃了一把溫暖的火,去了秋的涼意。

    5、中秋的夜,誰是誰的陌路。走過了愛的河流,越過了情的執著,誰在寂寞的月光下,守著那千年的清秋。

    6、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這天最美。月,灑一地的清輝,思鄉的遊子,或歌亦吟。中秋之夜,他們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靈。中秋月圓,花好情鬱之際,古代中國文人們的情懷更是詩意飄逸盡染,詞風橫蕩天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李榮浩的歌曲《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