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乾電池回收,電池行業一向存在兩派意見。
一派認為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意義不大,在沒有條件處理的情況下,集中回收會造成集中汙染。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乾電池,其主要成分是鐵、鋅、錳,還有微量的汞。這種電池汞含量不高,沒有必要集中回收。鉛酸蓄電池和對人體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鎳鎘電池應該回收。高汞電池中的汞含量只有電池總量的千分之一,隨垃圾填埋後,電池裡的重金屬進入填埋場滲液數量非常小,並不構成汙染。而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成本過高,從經濟角度看無利可圖,何況在回收過程中還可能產生二次汙染。
據中國電池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的一次性乾電池已經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邁向無汞化,隨垃圾分散處理不會對環境產生威脅。更應該做的是從生產龍頭上消滅汙染,即實現無汞化。由於回收一次性電池的費用很高,沒有經濟槓桿刺激企業來回收利用一次性電池,事情很難辦。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對環境汙染大的充電電池及鉛酸電池。一些專家還舉例說目前一些發達國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哪類電池,都必須回收。這派觀點的專家認為,中國絕大部分民用的是一次性電池,而且電池的無汞化程序並不樂觀。中國100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中,在中國電池協會註冊的僅300多家。雖然大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無汞化,但大量小企業生產的電池還存在高汞現象。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高階工程師張虎說,目前中國電池含汞量參差不齊,有的質量非常好,小於百萬分之一;有的極差,高於低汞電池標準的20倍,高於無汞電池標準一萬倍。
另據瞭解,中國目前能批次生產低汞無汞的大電池廠家還不到15%。不久前國家工商局對電池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市場上的電池有20%達不到標準。所以,用已實現電池無汞化的發達國家不回收一次性電池的經驗來套中國現實,還不合國情。有關專家認為電池中不僅汞會造成汙染,鋅、錳、鎘、鉛等隨生活垃圾腐爛滲入地下,超過一定的限值,也會造成汙染。這些有害物質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極大威脅著人的健康。
目前中國垃圾處理方式水平較低,中國垃圾年產生量為1.4萬噸,處理率為63%,但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的不到10%。中國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場中,90%仍是簡易堆放,這種原始的處理方式極容易造成大面積汙染。把廢舊電池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理後患無窮。專家認為,大量舊電池都隨著垃圾到垃圾場,也是一種集中,怎麼就不可能產生汙染?北京市政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鄭先生說,把廢舊電池集中起來,等有了條件再處理,這樣比分散更安全。
北京科技大學的曾平榮教授則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上強調了回收一次性乾電池的必要性。他說,目前國內生產的電池中90%以上是乾電池,不可能對環境無汙染。而且,對這些電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3000噸廢舊電池可以回收雜鋅錠141噸、冶金二氧化錳300噸、鐵皮260噸、電解鋅181噸、電解二氧化錳340噸、鐵皮500噸,價值相當於國家開發兩個中型礦山的費用,更何況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
乾電池回收鋅在中國仍處於研究階段,日本和南韓均已建設了年產鋅5000噸以上乾電池回收利用工廠。專家呼籲,二次鋅資源回收,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首先是對用鋅量最大的鍍鋅鋼材的廢雜料需要集中在能有效回收鋅的專門鍊鋼廠處理。其次要加快研究步伐,儘快突破廢乾電池經濟有效的回收工藝。如果鋅的二次金屬回收率達到消費量的30%,意味著中國每年可回收90萬噸鋅,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鋅資源的壓力。
《迴圈資源法》:政府替廠商埋單?
對於乾電池處理兩派爭論,環保部門表示中立,認為一次性電池既然達到無汞化標準,對集中回收廢舊一次性乾電池不鼓勵也不反對。採訪中,一位環保部門內部官員對這樣“曖昧”態度的後果表示擔憂,他說,現在這樣做似乎可以把責任推開,但最後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加繁重的責任。
他的這種擔憂在12月4日深圳召開的全華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上得到了印證,這次會議形成了《迴圈經濟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廢舊乾電池的分類收集利用和處理責任由地方環保部門承擔。
頗有意味的是,12月初,歐盟也公佈了一項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指令,歐盟要求從2008年開始強制回收廢舊電池,回收費用則由生產廠家來負擔。歐盟還規定,從2009年開始,所有在歐盟境內銷售的電池都必須標明具體使用壽命;2012年之前,歐盟境內1/4的廢舊電池須被回收;2016年,這一比例應達到45%。另外,含汞量超過0.0005%、含鎘量超過0.002%的電池在歐盟境內將被禁止銷售。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5年,中國各類電池的出口量超過222億隻,同比增長4%;出口創匯額超過5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其中鋰離子電池出口額達23.2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5%。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鋅錳、鹼錳電池生產國,是世界第二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國內的電池生產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同時也迫使他們提高電池環保生產標準,對國內將來推動廢舊電池回收生產廠家責任化打下技術基礎。
對於乾電池回收,電池行業一向存在兩派意見。
一派認為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意義不大,在沒有條件處理的情況下,集中回收會造成集中汙染。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乾電池,其主要成分是鐵、鋅、錳,還有微量的汞。這種電池汞含量不高,沒有必要集中回收。鉛酸蓄電池和對人體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鎳鎘電池應該回收。高汞電池中的汞含量只有電池總量的千分之一,隨垃圾填埋後,電池裡的重金屬進入填埋場滲液數量非常小,並不構成汙染。而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成本過高,從經濟角度看無利可圖,何況在回收過程中還可能產生二次汙染。
據中國電池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的一次性乾電池已經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邁向無汞化,隨垃圾分散處理不會對環境產生威脅。更應該做的是從生產龍頭上消滅汙染,即實現無汞化。由於回收一次性電池的費用很高,沒有經濟槓桿刺激企業來回收利用一次性電池,事情很難辦。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對環境汙染大的充電電池及鉛酸電池。一些專家還舉例說目前一些發達國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哪類電池,都必須回收。這派觀點的專家認為,中國絕大部分民用的是一次性電池,而且電池的無汞化程序並不樂觀。中國100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中,在中國電池協會註冊的僅300多家。雖然大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無汞化,但大量小企業生產的電池還存在高汞現象。河北省乾電池檢驗站高階工程師張虎說,目前中國電池含汞量參差不齊,有的質量非常好,小於百萬分之一;有的極差,高於低汞電池標準的20倍,高於無汞電池標準一萬倍。
另據瞭解,中國目前能批次生產低汞無汞的大電池廠家還不到15%。不久前國家工商局對電池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市場上的電池有20%達不到標準。所以,用已實現電池無汞化的發達國家不回收一次性電池的經驗來套中國現實,還不合國情。有關專家認為電池中不僅汞會造成汙染,鋅、錳、鎘、鉛等隨生活垃圾腐爛滲入地下,超過一定的限值,也會造成汙染。這些有害物質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極大威脅著人的健康。
目前中國垃圾處理方式水平較低,中國垃圾年產生量為1.4萬噸,處理率為63%,但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的不到10%。中國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場中,90%仍是簡易堆放,這種原始的處理方式極容易造成大面積汙染。把廢舊電池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理後患無窮。專家認為,大量舊電池都隨著垃圾到垃圾場,也是一種集中,怎麼就不可能產生汙染?北京市政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鄭先生說,把廢舊電池集中起來,等有了條件再處理,這樣比分散更安全。
北京科技大學的曾平榮教授則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上強調了回收一次性乾電池的必要性。他說,目前國內生產的電池中90%以上是乾電池,不可能對環境無汙染。而且,對這些電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3000噸廢舊電池可以回收雜鋅錠141噸、冶金二氧化錳300噸、鐵皮260噸、電解鋅181噸、電解二氧化錳340噸、鐵皮500噸,價值相當於國家開發兩個中型礦山的費用,更何況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
乾電池回收鋅在中國仍處於研究階段,日本和南韓均已建設了年產鋅5000噸以上乾電池回收利用工廠。專家呼籲,二次鋅資源回收,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首先是對用鋅量最大的鍍鋅鋼材的廢雜料需要集中在能有效回收鋅的專門鍊鋼廠處理。其次要加快研究步伐,儘快突破廢乾電池經濟有效的回收工藝。如果鋅的二次金屬回收率達到消費量的30%,意味著中國每年可回收90萬噸鋅,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鋅資源的壓力。
《迴圈資源法》:政府替廠商埋單?
對於乾電池處理兩派爭論,環保部門表示中立,認為一次性電池既然達到無汞化標準,對集中回收廢舊一次性乾電池不鼓勵也不反對。採訪中,一位環保部門內部官員對這樣“曖昧”態度的後果表示擔憂,他說,現在這樣做似乎可以把責任推開,但最後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加繁重的責任。
他的這種擔憂在12月4日深圳召開的全華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上得到了印證,這次會議形成了《迴圈經濟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廢舊乾電池的分類收集利用和處理責任由地方環保部門承擔。
頗有意味的是,12月初,歐盟也公佈了一項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指令,歐盟要求從2008年開始強制回收廢舊電池,回收費用則由生產廠家來負擔。歐盟還規定,從2009年開始,所有在歐盟境內銷售的電池都必須標明具體使用壽命;2012年之前,歐盟境內1/4的廢舊電池須被回收;2016年,這一比例應達到45%。另外,含汞量超過0.0005%、含鎘量超過0.002%的電池在歐盟境內將被禁止銷售。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5年,中國各類電池的出口量超過222億隻,同比增長4%;出口創匯額超過5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其中鋰離子電池出口額達23.2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5%。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鋅錳、鹼錳電池生產國,是世界第二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國內的電池生產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同時也迫使他們提高電池環保生產標準,對國內將來推動廢舊電池回收生產廠家責任化打下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