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不像你這麼快手快

    我的寶寶出生後一直是和我們一起睡的,現在從百天後自己睡小床,但你不要讓寶寶夾在你們中間,最好在媽媽邊上。 父母和寶寶一起睡,可以讓寶寶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氣息中甜蜜入夢,增加親密關係。但如果工作繁忙的父母親,需要不受孩子影響的睡眠,也完全可以給寶寶實行“獨睡計劃”。也許你會覺得有些困難,因為你覺得寶寶還小,你捨不得他,他也捨不得你。其實,不管你的寶寶處在哪個成長階段,讓他獨自安睡都是可以做到的,當然,你得做些相應的準備,掌握些必要的技巧。   最好調教的嬰兒期   條件具備的家庭可以在寶寶出生前,就佈置好色彩斑斕的嬰兒房,從一降生就培養寶寶單獨睡的習慣。剛出生的寶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習慣,所以習慣的培養比較容易。但新手爸媽可能會對單獨睡的寶寶很不放心、很不忍心,寶寶的單獨睡計劃也許因這種不忍心、不放心半途而廢。所以,想讓寶寶單獨睡,新手爸媽首先要戰勝自己。   媽媽技巧:經常讓寶寶聽到你的聲音   安全感是寶寶自己睡的前提。4-6個月的嬰兒,已經開始對周圍環境有所響應,從這時開始,對父母的離去或獨自一人會產生緊張的情緒。這時,無論父母在家裡的哪一處,都要讓寶寶聽見你的聲音,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對寶寶的情緒反應隨時做出響應,只要讓寶寶有充分的安全感,他就會樂於單獨睡自己的小床。不放心寶寶單獨睡的父母可以先把寶寶的小床放在大人的臥室,觀察一段時間,感覺沒問題了,再讓寶寶睡自己的房間。   個性萌發的低幼期   媽媽技巧:給寶寶佈置一個他喜歡的“窩”   如果寶寶有單獨的房間,最好把房間裝點得色彩斑斕、明亮有趣,牆上貼一些寶寶的照片和他喜歡的動畫人物。媽媽更可以在小床及其周圍獨具匠心。比如把小床佈置成小船、軍艦、大汽車或胖胖熊等有趣的形狀,周圍掛上卡通小動物、帶有悅耳聲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貼畫等做裝飾,再把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擺在床邊,告訴他,小動物是他的保護神。童趣瀰漫的溫馨小屋,可以給寶寶自己睡的勇氣和信心。   黏人耍嬌的中幼期   3-5歲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在意語言和感情的交流,常常會在入睡前黏著爸爸媽媽,還會試圖“賴”在爸爸媽媽的大床上,不會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獨去自己的房間和小床。爸爸媽媽要軟硬兼施,鼓勵加講故事。   媽媽技巧:睡前故事加晚安   和寶寶分床的最初階段,爸爸媽媽在寶寶睡前多陪他一會兒,講些好聽的故事或讀孩子喜歡的書,也可和寶寶一起聽配樂童話故事,或放一段輕鬆、優美的音樂。之後,平靜地和寶寶互道晚安,再和寶寶一起向娃娃、玩具、寵物說晚安。這樣的儀式,將讓寶寶有更多的安全感,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愉快的氛圍中,使寶寶心情放鬆,產生想睡覺的感覺。   獨立意識“發達”的大幼期   寶寶5-6歲的時候,性格特徵已顯出端倪,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大大增加。順應他的個性,適時地加以鼓勵、引導,寶寶頭腦中的獨立意識就能發揮出來,做起事來像個小大人,有時候他甚至可以做得比大人還好。這時候父母完全可以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寶寶在自己的小房間獨自睡了,最起碼也該睡自己的小床。如果這時候還不放手,仍讓孩子和父母睡,他會很自然地把這種“依賴”看成必然。一旦不好的習慣養成,改起來可就麻煩了,孩子的內心還要經過一段痛苦的歷練。   媽媽技巧:巧用激將法   比如帶寶寶到朋友家串門,在徵得朋友和朋友家的孩子的同意後,參觀小主人的床,爸爸媽媽有意識地當著寶寶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並作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床,像個大孩子了。”順便也可以誇誇小床柔軟、漂亮。這時候,孩子會因羨慕覺得“我也應該有自己的床”,並希望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也長大了的樣子,父母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床。還可尊重寶寶的願望,不斷變換小床的佈置,讓孩子總是充滿新鮮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輩子是夫妻上輩子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