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出自:《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劉過(宋)
詩句原文: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譯文: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
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1ec08fa513d26970050f6005bfbb2fb4216d8e8
擴充套件資料:
劉過詞能夠在辛派陣營中佔據重要一席,並不僅僅是因為那些與辛棄疾豪縱恣肆之風相近的作品,還在於那些豪邁中頗顯俊致的獨特詞風,正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足以自成一家。”(《藝概》)此詞就是這麼一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詞。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作者借重過武昌南樓之機,感慨時事,抒寫昔是今非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安遠樓,在武昌黃鵠山上,一名南樓。建於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樓吟》詞紀之。其小序雲“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具載其事。
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當時韓侂冑掌握實權,輕舉妄動,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馳,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塗炭。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
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 劉過以詞聞名。他的詞中寫"平生豪氣,消磨酒裡"處甚多,如《沁園春》"柳思花情"、《水調歌頭》"春事能幾許"等。不過,更能代表劉過詞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國事、大聲疾呼的作品。
如《沁園春》"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Murano心不平……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吹北風",《念奴嬌》"知音者少",《賀新郎》"彈鋏西來路"等。這些作品都寫得慷慨激昂、氣勢豪壯。
另外《六州歌頭·題嶽鄂王廟》,頌讚岳飛的生平業績、痛斥朝廷奸佞誣陷忠良,寫得跌宕淋漓、悲壯激越,十分感人。這些愛國詞雖偶有粗率之處,但風格豪放,卻是劉過詞的本色。他的詞中亦有俊逸纖秀之作,如《賀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蘆葉滿汀洲"等。
劉熙載稱其"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辛棄疾),足以自成一家"(《藝概》卷四)。至於他的《沁園春》詠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首,雖刻畫纖巧,但體格卑弱不足取。
意思: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出自:《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劉過(宋)
詩句原文: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譯文: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
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1ec08fa513d26970050f6005bfbb2fb4216d8e8
擴充套件資料:
劉過詞能夠在辛派陣營中佔據重要一席,並不僅僅是因為那些與辛棄疾豪縱恣肆之風相近的作品,還在於那些豪邁中頗顯俊致的獨特詞風,正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足以自成一家。”(《藝概》)此詞就是這麼一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詞。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作者借重過武昌南樓之機,感慨時事,抒寫昔是今非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安遠樓,在武昌黃鵠山上,一名南樓。建於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樓吟》詞紀之。其小序雲“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具載其事。
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當時韓侂冑掌握實權,輕舉妄動,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馳,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塗炭。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
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 劉過以詞聞名。他的詞中寫"平生豪氣,消磨酒裡"處甚多,如《沁園春》"柳思花情"、《水調歌頭》"春事能幾許"等。不過,更能代表劉過詞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國事、大聲疾呼的作品。
如《沁園春》"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Murano心不平……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吹北風",《念奴嬌》"知音者少",《賀新郎》"彈鋏西來路"等。這些作品都寫得慷慨激昂、氣勢豪壯。
另外《六州歌頭·題嶽鄂王廟》,頌讚岳飛的生平業績、痛斥朝廷奸佞誣陷忠良,寫得跌宕淋漓、悲壯激越,十分感人。這些愛國詞雖偶有粗率之處,但風格豪放,卻是劉過詞的本色。他的詞中亦有俊逸纖秀之作,如《賀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蘆葉滿汀洲"等。
劉熙載稱其"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辛棄疾),足以自成一家"(《藝概》卷四)。至於他的《沁園春》詠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首,雖刻畫纖巧,但體格卑弱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