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一句古話,說的是任何事如果沒了規則,就會亂了套;任何人如果沒了約束,就會偏離了一定的方向。在幼兒園也是這樣,需要一定的規矩,幼兒園的孩子如果常規習慣好,那就會提升保育教育的質量,幼兒常規習慣好,和班級管理是分不開的,幼兒園常規習慣管理是幼兒園的首要工作,班主任起著重要的作用。小班是常規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好習慣的養成,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很重要,常規習慣管理好,班主任工作是關鍵。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是幼兒教育中的關鍵因素,他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幼兒園班級的保教質量,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    作為班主任,角色是多重的。班主任首先是孩子的引導者,也是和班級老師一起護航的同行者,更是上傳下達、執行上級政策法規和教育意圖的領會者,並依據計劃帶頭做好班級的常規教育及教學工作的人。那麼怎樣才能當好幼兒園小班的班主任呢?    最基本的是要提前做好學期前的準備工作。開學前根據幼兒園的系列教育法規,幼兒園的整體教育計劃,本地事宜及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好班級的班務計劃、教養計劃、中長期計劃和周計劃。    要和同班的教師協調配合,共同商討,確立統一的管理目標,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使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落實到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堅持不懈,形成常規,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探索活動。尤其重要的是以下三點:    一、重視家園聯絡,實現家園同步,幫助家長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常規教育     和家長協調配合,做好家園聯絡工作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決定因素。培養幼兒常規要重視家園配合。特別是小班幼兒,初入園時,家長擔心幼兒的生活起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利用家長早中晚接送孩子的機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孩子的具體生活,對家長提出有關教養幼兒的具體要求,如初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等,讓家長在家中做好配合,也要培養幼兒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擦嘴、洗手等習慣。做好了家園配合,才能培養良好、穩定的常規習慣。    幼兒園教育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主動架起家園溝通的橋樑。離開了家長的支援和配合,在園形成的初步的良好行為會在雙休日後消失殆盡使老師們的辛苦付之東流。因此,我們不放棄與家長溝通的主動意識,積極運用家長會、家長半日活動、親子活動、家訪、留言、電訪等多種平臺統一常規的目標和要求,形成家園合力。    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的理念。要幫助家長感受常規活動的科學性、細緻性和必要性,進一步調動孩子的興趣,真正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根據常規管理要求,針對本班幼兒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常規     (一)?制定班級常規,懂得小班的常規教育管理是關鍵    小班時期的常規管理非常之重要,管理的目的是為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孩子此階段良好的養成有助於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影響著幼兒園整個教育階段,甚至影響未來。幼兒園常規包括進餐常規、休息常規、活動常規、遊戲常規。    對一個幼兒園班級來說,是否有良好的常規,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就不易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會因總要花費精力來維持秩序而覺得十分勞累,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對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規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從家庭步入幼兒園,由於環境的變化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剛開始幼兒會出現哭鬧現象。這時,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教會幼兒如何在幼兒園生活、學習,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規。在小班的常規培養中,教師的管理工作應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幼兒園的各項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發展。    常規教育的目的並不是束縛幼兒和教師的行動,而是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互動中和諧協調,營造安寧、    有序、溫馨的生活氛圍。常規教育就是幫助幼兒學會遵守集體生活規則,逐漸地從他律向自律發展,也就是從服從別人管理發展到自我管理。    (二)班級常規實施方法是讓幼兒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將全班幼兒進行分組,協助教師管理班級,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輪流督促常規生活活動的一項,如小朋友認真洗手、排隊接水等等,讓孩子在主動中由他律變為自律,讓孩子們積極參與進去。    及時引導,及時評價。利用評比小紅花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每週進行一次小評比,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    評價與獎勵相協調,刺激孩子的大腦,對孩子的正確行為進行強化。    (三)和同班教師共同配合,注意方法,堅持正面引導,為孩子樹立榜樣    教師要積極引導,落實到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堅持不懈。不能認為自己是管理者,不管自身,只管他人,切記己正才能正人的道理,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們應將常規更多指向引發、支援幼兒積極活動。    教師要相互配合,標準統一,愛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主動聽你的話,多表揚,讓孩子樹立信心,身教重於言教。    透過教學活動與生活活動,讓孩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的練習。例如,發言時必須舉手,回答問題要站起來等等。因此,我們在向幼兒提出要求之前,先思考這種規則是否真正需要,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等。    三、在學期結束時做好反思與總結     學期終了做好各項工作的總結與反思,便於下一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針對常規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堅持定期與不定期地組織班上的老師討論與研究,對幼兒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反思。    對教育者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對教育要求的具體性和操作方法進行反思,在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的同時,也注意加強自身的常規意識和行為,鞭策自己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健康,讓常規工作更有序。    小班的常規管理很是重要。陳鶴琴先生說:“無論什麼事,第一次做的好,第二次就容易做的好;第一次做錯了,第二次也容易做錯。”在常規建立中,孩子第一次出現的言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小班的管理工作是關鍵,此時期常規習慣養成,中大班的工作就會更加得心應手。班主任在孩子的管理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的同時,也注意加強自身的常規意識和行為,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健康,讓常規工作更有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一份蔬菜水果超市開業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