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奚譽賢
-
2 # 新華正能量
說到明朝春節風俗,曾經看過有關於明朝時春節習俗的書籍,一般皇宮與民間有不同的講究。宮中正規一些,民間比較隨意。
宮中的風俗:根據明宮太監劉若愚的記載。
正月初一,俗稱正旦節。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灶之後,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為“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為“(火育)歲”。
從歲暮、正旦開始,都頭戴“鬧蛾”.用烏金紙裁成,畫上顏色裝就。或用草蟲、蝴蝶簪於頭,以應節日之景。有些則戴小葫蘆,其大僅如豌豆,稱為“草裡金”,二枚值銀二三兩不等。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紙炮,將門栓或木槓在院子地上拋擲三次,稱為“跌幹金”。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其實就是扁食,既現在的餃子。在餃子裡偷偷包上銀錢一二,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這一天互相拜祝,稱為“賀新年”。
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在東直門外迎春,凡勳威、內臣、達宮、武士赴春場跑馬,以比較優劣。到了第二天立春之日,不論貴賤,都吃蘿蔔,稱“咬春”。又互相請吃宴會,吃春餅和萊。再用綿塞耳,取其聰明。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也稱元宵,內臣、宮眷,都穿燈景補子蟒衣。當上元節時,宮中內官監火藥房就製造“奇花大爆”,花樣有蘭恵、梅、菊、木犀、水仙之類,各色俱備。如在崇禎朝,每當上元節時,崇幀皇帝就下諭取水仙火爆點放,“閃爍如生”。
正月十九日.稱為“燕九”,這一日,內臣中好黃白之術者,都遊白雲觀,向道士訪丹訣。
自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前安設的各樣花燈,開始撤去。春節活動慢慢平息結束。
民間迎春活動,因地域不同風俗各有特點。在明代,民間很重視元旦的禮儀,其餘只有長至、聖旦,百宮才上表稱賀。明代諺語道:“老子回頭,不覺重添一歲;孩童拍手,喜得又遇新年。”可見,當時海內士庶,均看重歲首,慶拜往還,舉酒相祝.老幼皆樂。
回覆列表
沈榜、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曾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在任期間留心時事,搜尋掌故,根據署中檔案材料編著了《宛署雜記》,它記載了明代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地理、風俗民情、人物遺文等資料,在北京史書匱乏的封建社會,它實際是宛平的縣誌,也是北京最早的史書之一。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京城百姓的一些過年方式,對了解古代春節民俗有一定幫助。
四百餘年前的京城,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一家之主就會帶領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後給長輩祝壽,全家一起做“匾食”。若是出門遊玩,路上見到了親戚朋友,小輩就當街給長輩磕頭行禮。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麵食。如今許多地方有春節包餃子的習俗,大約就是由此沿襲下來。至於祭神祭祖的儀式,也是隆重而嚴格的。把草紙剪成紙錢,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別供奉於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為三牲熟食,紙錢在三天後焚燬;神像前則供以果子素食,紙錢在過了元宵之後才焚燬。
無論男女老幼,在節日期間皆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用於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大的鬧嚷嚷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如銅錢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個,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錢人,在頭上插滿了鬧嚷嚷。
明代的煙花爆竹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製作水平,品種有數百種之多,可以表現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圖案。煙花從製作材料和形態上進行區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鍋兒”;用紙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裝的叫“花盆”;只發出聲響的叫“響炮”;能飛上天空的叫“起火”;飛上天空後發出響聲的叫“三級浪”;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一些權貴大戶人家,每年都會請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煙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僅是放煙火就要數百兩銀子,相當於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賞燈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的制燈工匠和商人紛紛雲集京城,把自己的產品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燈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燈,應有盡有,專程前來觀賞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熱鬧非常。正月十四開始試燈,各種花燈開始點亮懸掛;正月十五燈會正式開始;正月十六罷燈。
罷燈這天晚上,京城的婦女會結伴夜遊,由其中一人持著點燃的香在前面走,其餘的人跟在後面,名為“走百病”,祈禱在新的一年裡無災無咎。如果走過的地方有橋,就三五個婦女相攜而過,取度厄之意。在城門處,婦女還會在黑暗中摸索城門釘,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這一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都通宵不閉,任由百姓往來,士卒校尉則通宵巡邏,維持秩序。至此,年才算是真正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