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當然是李太白的詩
李太白的詩,有一種飛騰縱橫之勢,乘雲氣,御飛龍,歷四海,遊八荒。杜甫稱讚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說“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他的精華主要在長篇歌行和七絕,《梁甫吟》《遠別離》《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俠客行》《北風行》《將進酒》都不錯,七絕則好的太多,不一一列舉。(唐朝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七絕獨步一時,唯有太白能與之頡頏)。
其次推薦屈原
本來應該首推屈原的,但因為屈原的年代離我們太久,詩裡面生僻字太多,有些字,古今讀法差異很大,導致不押韻,還需要專門叶韻。但裡面的《九歌》吐血推薦,專門用來請神頌神的,很適合題主的需求,關鍵是寫得很美,唐朝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寫神仙很厲害,都沒有達到屈原的高度。可以感受一下(《山鬼》一篇的開頭四句):
當年讀《九歌》真心被裡邊的詞句美到了,靈動婉轉,清新脫俗,賞心悅目。
其次是陶淵明
元好問論詩絕句評價陶淵明的詩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淵明的詩不事雕琢,似從胸中流淌而出,還其真,保其淳。元詩還有對陶詩的評價:“君看陶令集,飲酒與歸田,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
《飲酒》系列,《歸園田居》系列都不錯,四言詩中的《停雲》《榮木》《時運》《歸鳥》也不錯,如果算上辭賦,《歸去來兮辭》千古名篇, 必薦,《閒情賦》寫得很好但不適合在學校誦讀。
最後是王維
本來想推薦李商隱的,但李的詩大多數都比較隱晦,雖然真的很美,內容上也有實質的思想性,但經常被誤用作文藝青年的典範而窄化了,個人自己欣賞的話還好。
王維的詩有一種詩情畫意,王維本來就是傑出的寫意山水畫家,詩畫雙絕,互相影響而相得益彰。蘇東坡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十分中肯。王維的詩有一種“塵世喧囂江湖遠”的恬靜閒雅(這與他畫家的視角與晚年修佛有很大關係),譬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具體可以到他的集子裡找(我讀詩不愛記詩的名字,所以記不住那麼多)。
首選當然是李太白的詩
李太白的詩,有一種飛騰縱橫之勢,乘雲氣,御飛龍,歷四海,遊八荒。杜甫稱讚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說“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他的精華主要在長篇歌行和七絕,《梁甫吟》《遠別離》《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俠客行》《北風行》《將進酒》都不錯,七絕則好的太多,不一一列舉。(唐朝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七絕獨步一時,唯有太白能與之頡頏)。
這裡不推薦杜甫的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的成就,與李白比肩甚至超越,但他的詩沉鬱頓挫,悲天憫人,九成以上都是苦難,不忍卒讀。諸如“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皮幹剝落雜泥滓,毛暗蕭條連雪霜”,“三年笛子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像早期《望嶽》“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詩極少。其次推薦屈原
本來應該首推屈原的,但因為屈原的年代離我們太久,詩裡面生僻字太多,有些字,古今讀法差異很大,導致不押韻,還需要專門叶韻。但裡面的《九歌》吐血推薦,專門用來請神頌神的,很適合題主的需求,關鍵是寫得很美,唐朝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寫神仙很厲害,都沒有達到屈原的高度。可以感受一下(《山鬼》一篇的開頭四句):
若有人兮山之阿 (讀音“哦”),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涕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當年讀《九歌》真心被裡邊的詞句美到了,靈動婉轉,清新脫俗,賞心悅目。
其次是陶淵明
元好問論詩絕句評價陶淵明的詩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淵明的詩不事雕琢,似從胸中流淌而出,還其真,保其淳。元詩還有對陶詩的評價:“君看陶令集,飲酒與歸田,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
《飲酒》系列,《歸園田居》系列都不錯,四言詩中的《停雲》《榮木》《時運》《歸鳥》也不錯,如果算上辭賦,《歸去來兮辭》千古名篇, 必薦,《閒情賦》寫得很好但不適合在學校誦讀。
最後是王維
本來想推薦李商隱的,但李的詩大多數都比較隱晦,雖然真的很美,內容上也有實質的思想性,但經常被誤用作文藝青年的典範而窄化了,個人自己欣賞的話還好。
王維的詩有一種詩情畫意,王維本來就是傑出的寫意山水畫家,詩畫雙絕,互相影響而相得益彰。蘇東坡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十分中肯。王維的詩有一種“塵世喧囂江湖遠”的恬靜閒雅(這與他畫家的視角與晚年修佛有很大關係),譬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具體可以到他的集子裡找(我讀詩不愛記詩的名字,所以記不住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