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國足協規定職業足球俱樂部從2021賽季必須改為中性名,但目前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這會不會只是聯賽發展的“陣痛”。長遠來看會留下真正熱愛足球的投資者而剔除靠足球來投機的投資者,對此你怎麼看?
4
回覆列表
  • 1 # 踢足球的劉教練

    也不是陣痛,是陣陣痛,反正任期就三年,下一個再來一陣唄!中國足球低迷也不是這幾年的事了!底線都沒了還怕別人看嗎?再過幾年連東南亞估計都踢不過了!好不容易踢贏汶萊國了,領導們也算揚眉吐氣了!

  • 2 # 茶色白

    我不知道日韓那些名字影響他們聯賽發展了嗎?大阪鋼巴,川崎重工,蔚山現代,橫濱水手,水原三星,浦項制鐵,神戶勝利船。看日韓多麼落後,就俱樂部改名這一項,中國足協領先世界至少20年。今年已經改名這麼成功,估計下下屆世界盃要穩定冠軍了。反正一直這麼會玩,不作死就不會死,加油中國⚽️

  • 3 # 穿越6897

    說實話,俱樂部中性名從職業聯賽之初(93年)就應該與國際接軌。中國聯賽近30年的發展並沒有多大亮點,失去一批又一批的球迷。個人認為,過去,無論是悠悠體測、還是球員合同、臨陣換帥、球隊冠名、取消升降級等等,更多的是一種抄作;中國足球並沒解決實際的東西,就算這次冠以中性名,中國足球還是難以良性發展,球員打架、紋身、喝酒、球場暴力、球隊退賽、球員能力等現象難以改變,足球普及程度依然很低!

  • 4 # 徐劍南京

    足球俱樂部中性名具有戰略意義

    華人參加足球世界盃、亞冠聯賽等比賽的目的是提高本國足球的水平,展現華人的足球水平,凝聚愛國情節。中國男足患有“恐韓”等症狀,球員卻被人們稱為“"白斬雞"”,可能與足球投資者有密切的關係,“天價”球員與業績不相襯,可能就是中國男足的弊端。

    由投資者冠名符合投資者的願望,但不能形成中國的品牌,投資者對足球失去興趣,名稱可能在不斷變更之中。就世界強大的足球俱樂部的名稱而言,其名稱很少變動,而是投資者追逐足球俱樂部。就此意義而言,中國足協規定足球俱樂部的名稱為中性具有戰略意義。

    當然,俱樂部名稱為中性,可能觸動了現有球員的利益,可能招致許多球員的牴觸。少數人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懷疑官方的政策,例如,房地產稅的開徵等,但是一個國家的足球戰略,或者發展並不能有人牴觸而放棄。從長遠利益而言,中國足球俱樂部的名稱需要穩定,當外籍人士為加入中國足球俱樂部而自豪時,標誌著中國足球的強大,而不僅僅是為了金錢。

    ▶徐劍隨筆,僅供參考

  • 5 # 舍舍了得得了

    是對目前聯賽的摧毀,因為目前的俱樂部沒有一個是營利的,全靠投資人咬牙輸血呢!去掉廣告投入的補助,老闆們只能忍痛退出。

  • 6 # 月光也燦爛

    從目前的情況看,陣痛肯定是有的,而且很大。我們的聯賽,俱樂部還很不職業,很不成熟。不能與歐美的百年職業化相提並論。更不能盲目跟風。必須根據國情。

    足協這樣不顧國情,不顧中國足球環境的僵化作風,對中國足球的傷害是足以傷筋動骨的。

  • 7 # 磨德萊耀西

    也就中國足協喜歡這樣瞎折騰。

    你看看國際上主流聯賽的球隊,誰會改隊名。皇馬、巴薩、拜仁、曼聯等等知名隊都是百年曆史球隊,從未改過名字,照樣都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足球俱樂部。

    咱大中國足球水平不行,還搞這搞那搞花頭,不花精力培養年輕一代、不重視青訓,搞改名字有什麼必要。再說了,很多球隊的名字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改了後球迷和俱樂部都不樂意。

    我很久沒看中國足球了,就是因為足協喜歡瞎搞,瞎帶節奏才會從根上破壞了中國足球的發展。

    最後一句話,足球隊改名,真是閒得蛋疼

  • 8 # 大頑家Jaden

    這哪是陣痛?這就是對職業化的褻瀆,對職業球員和俱樂部的不尊重,最基本的契約精神都沒有,麻煩足協好好看看什麼叫職業聯賽,搞明白了就趕緊脫離出去,不該你管的你憑什麼霸佔?還控制著俱樂部的利潤分紅,簡直就是流氓

  • 9 # SAR21G

    長痛不如短痛。

    足球俱樂部的名稱隨著贊助商的變化始終在變化。企業業績不好,不再贊助了,球隊就改名,長遠來看,很難培養出忠實的球迷文化,進而削弱足球市場。

    職業化了那麼多年,更名了多少球隊?流失了多少球迷?體現的只是從贊助商到球隊再到球員的逐利和功利。現在的情況還能更爛嗎?

    不要說什麼時機不對,中國足球已經死透了。越早放把火燒成灰,越早涅槃。

  • 10 # gnh1990711

    逼著中超俱樂部改名字,就是一場無厘頭的鬧劇

    “非企業化”這個詞,估計是這屆足協的領導自創的,俱樂部本身就是一個企業,怎麼突然來了一個名字“非企業化”?

    歐洲的足球俱樂部之所以名字中性化,是因為他們那裡足球太發達,地方太小,隨便就可以拉起一支隊伍參加聯賽,放棄冠名權是權衡商業利益的一個取捨。

    所謂“非企業化”,中性名字,不符合中國現在國情,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實際。中國足球不發達,即使頂級聯賽的球員也有達不到踢職業聯賽的水平,而且中國面積太大,現在的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還脫離不了省級的管理,職業聯賽以來,中國足球俱樂部雖然發生了名字的變更,中國球迷還是沒有脫離得了地域認同,要求所謂的名字中性化,沒有任何必要。

    支援俱樂部改名字的人,理由是百年以後會怎麼樣怎麼樣?現在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當前能不能生存的問題,你卻在這時候考慮百年後的事情,孩子剛生下來,就讓孩子準備參加高考,華人幹過這樣的事情,不過是網路段子,你真拿著玩笑段子當真,讓剛出生的孩子備考高考,讓幼兒園的孩子準備博士論文,這也太沒腦子了。這一屆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就在這麼幹。

    中國足球的發展需要錢,需要投資。總有一些人罵球員高薪,罵金元足球,金元足球沒有錯,錯在金元足球沒有把錢用在正當的地方,球員的高薪直接原因是挖牆腳不正當競爭造成的,根本原因是青訓少培養的小球員少。挖牆腳把現有的球員用一半毀一半,有青訓的俱樂部怕挖牆腳不敢搞青訓,兩個原因協同作用,造成當前中國足球的不正常現象,足協不分析因果關係出臺政策,亂作為,亂開藥方,是對中國足球的傷害。

    所以,中國足球搞青訓需要錢,聯賽的商業運作也需要錢,引進國外訓練技術需要錢,球員訓練設施康復設施也需要錢,中國足球需要錢的地方多的去了。按投資學的原理,有多大的市場容量,你就得要投放與市場容量相當的錢,需要投放能實現盈利目標的錢。那些讓窮孩子苦孩子踢球怎樣怎樣完全是扯蛋,有赤腳在大街上踢野球后來當球星的那是少數,從窮孩子到成為職業足球的球星的過程也離不開錢,離不開投資。

    中國的投資者為什麼投資足球?中國的投資者之所以投資足球,沒有幾個是想借足球直接盈利的,走的是“曲線”,說白了就是想借足球達到廣告效應,給地方要政策要專案,或者引起什麼什麼人的注意,換取銀行的貸款。冠名權是中國足球的最大收益,現在的中國足球把最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砍去了,結果就是大量的投資者要退出。

    中國足球好也罷壞也罷,也是進行了20多年,有些俱樂部的名字不但是俱樂部的無形資產,也是整個中國足球無形資產,名字本身就是中國足球的形象的本身,有些俱樂部的名字深入球迷的人心,成為社會的正能量,是中國足球的良性資產,放著這麼大的無形資產你不要,逼著俱樂部改名字,這是多麼沒有道理的事情!你看看改完的這些俱樂部的字名,足協通過了,這些名字還用得著改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全運會呢。

    名字不僅是一個符號,即是形象又是無形資產,逼著俱樂部改名,即沒有道理,也沒有道德。會造成聯賽質量的下降,大量的投資者退出,還會造成青訓的斷層,這是由於中國足球當前的實際決定的,當前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就談不上以後,中國足球感大話說空話的大有人在,說大話實現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受損的是中國足球,是中國足球的投資者,是球迷的失望失落。歸化外華人替中國踢世界盃,與學生考試作弊無異,受損的是國家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蛋糕烤好馬上拿出來還是等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