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提出“愚忠”是對屈原思想的嚴重誤讀,或者沒有讀過屈原作品。屈原雖然確實忠君愛國,但他的思想不是簡單忠,他是恨鐵不成鋼的忠,而且對國對君有過無數次的動搖,只是楚國深固難徙罷了。戰國也不是一個要求忠君愛國的時代,屈原的自殺更不是因為忠君,而是類似“殉道”。如果讀《史記》,會發現司馬遷著特意把屈原絕筆《懷沙》和記錄了他死亡的《漁父》載入了史冊。裡面清清楚楚地寫明瞭屈原自殺原因是“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屈原有兩點大放異彩,其一是孤傲獨立的高潔人格,其二是忠君愛國,後者的被放大是在宋以後。屈原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研究,大致分為:殉國說,殉道說,洩憤說,賜死說,殉楚文化說……其中,賜死說,殉楚文化說證據不足,腦補太多;殉國說是在抗日戰爭時被正式提出,也因為“古為今用”所以被傳的最多,而最合理、最貼近屈原作品本身思想的是殉道說,洩憤說。
上面是梁啟超的《屈原研究》。
春秋戰國是一個允許朝秦暮楚的時代,楚才晉用屢見不鮮,沒有必須忠於一國的價值觀,這點屈原其實心知肚明,他不是沒有想過離開楚國,《離騷》後半段寫了靈氛勸自己遠走高飛:
屈原和靈氛未必真的發生了交流,這一段其實是屈原自己內心對國家“去”與“留”的掙扎,而且《離騷》後面,屈原還真打算離開楚國了:
他打算離國後,在《離騷》裡駕著車四處周遊,可是走到最後發生了什麼呢?
太陽昇起來了,我突然望見了故鄉,不僅我的僕伕悲傷,就連我的馬都感懷起來不願再往前走了!這哪裡是駕車的僕伕和馬兒在悲傷,分明就是屈原自己準備去國,可是在即將離別之時,那回頭一望,就再也舍不掉了!
再說白一點,就是故國不必懷,但又不能不懷,因為我實在是太愛她了。
屈原的一生基本上就在自煎自熬,這點不僅是在對國家的感情上,還有對世俗的態度上。看看他早年的《橘頌》
人格獨立,上下求索,不求虛榮,不同流世俗,忠於國家,這是他的自我要求,不過很遺憾,這種完美人格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很快就是一系列打擊接踵而至。
雖然書讀得多,但屈原一度認為那些因為人格高潔而帶來災難的事情是誇大了的,如今自己被攻擊得遍體鱗傷才明白這一點也不假。到了這個境地,他想繼續前進,又擔心災難會更大,想遠走高飛,又覺得這是背叛,那不如干脆和世俗同流合汙吧,可志向原則怎麼也不願捨去。於是剩下的只有痛苦了:
讀屈原作品可以發現,他幾乎都是在“言志”和“辯誣”,很少明確提到時事熱點,很少提及自己的親朋好友,這也是為什麼屈原生平難以研究的原因之一,他極少在文章中指責楚國外部,或者拉幫結派,他都是描述來自內部的構陷和誹謗。面對這種處境,屈原在《離騷》自己也有過反思:
借姐姐之口狠罵了自己一通,其實是屈原內心關於“進”與“退”的掙扎。這剛直孤傲的性子會把自己整死的啊!世人都喜歡拉幫結派的啊!要控制控制自己啊!可是,每次掙扎到最後,屈原還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我一看到那些髒事就來氣啊!
所以,屈原是愚忠或者死腦筋嗎?不,他對世界其實看得很透徹,他不是想不開,而是捨不得。他實在是太高潔了,所以他不願走那條輕鬆的路,他又對這個世界太有感情了,所以無法走出世這條路。末了,他進也不能,退也不能,也就是隻有用"玉碎"來證明自己的人格了。
屈原史料極其匱乏(變法改革什麼的基本上是後人腦補),研究屈原要回到楚辭。許多人都喜歡說文和人要分開看,但屈原的自殺是證明了他是真·人如其文。一個先秦幾乎無記載的人,能僅憑二十餘篇作品讓後世如此推崇,其實不在他忠於君主,不離開祖國,堅持理想這麼簡單。而是因為,面對自己的失敗、矛盾和動搖,他並不掩飾,讀他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人真實的心靈脈動,並且他能夠透過自己的掙扎戰勝這種動搖,這種同於常人又超於常人的一點讓他贏得了後人的尊敬,而他最後不與世俗妥協的汨羅一跳,給他作品裡的高潔人格加註了百倍權威,成了不滅人格的完美象徵。
把屈學(楚辭學)發展脈絡梳理一下,可以發現其被後世最為推崇的其實還是他永遠在掙扎的人格,類似屈原的人可以參考民國王國維,王國維自殺時眾說紛紜,當時陳寅恪把王國維和屈原聯絡到了一起。
會提出“愚忠”是對屈原思想的嚴重誤讀,或者沒有讀過屈原作品。屈原雖然確實忠君愛國,但他的思想不是簡單忠,他是恨鐵不成鋼的忠,而且對國對君有過無數次的動搖,只是楚國深固難徙罷了。戰國也不是一個要求忠君愛國的時代,屈原的自殺更不是因為忠君,而是類似“殉道”。如果讀《史記》,會發現司馬遷著特意把屈原絕筆《懷沙》和記錄了他死亡的《漁父》載入了史冊。裡面清清楚楚地寫明瞭屈原自殺原因是“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屈原有兩點大放異彩,其一是孤傲獨立的高潔人格,其二是忠君愛國,後者的被放大是在宋以後。屈原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研究,大致分為:殉國說,殉道說,洩憤說,賜死說,殉楚文化說……其中,賜死說,殉楚文化說證據不足,腦補太多;殉國說是在抗日戰爭時被正式提出,也因為“古為今用”所以被傳的最多,而最合理、最貼近屈原作品本身思想的是殉道說,洩憤說。
上面是梁啟超的《屈原研究》。
春秋戰國是一個允許朝秦暮楚的時代,楚才晉用屢見不鮮,沒有必須忠於一國的價值觀,這點屈原其實心知肚明,他不是沒有想過離開楚國,《離騷》後半段寫了靈氛勸自己遠走高飛: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屈原和靈氛未必真的發生了交流,這一段其實是屈原自己內心對國家“去”與“留”的掙扎,而且《離騷》後面,屈原還真打算離開楚國了: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他打算離國後,在《離騷》裡駕著車四處周遊,可是走到最後發生了什麼呢?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太陽昇起來了,我突然望見了故鄉,不僅我的僕伕悲傷,就連我的馬都感懷起來不願再往前走了!這哪裡是駕車的僕伕和馬兒在悲傷,分明就是屈原自己準備去國,可是在即將離別之時,那回頭一望,就再也舍不掉了!
再說白一點,就是故國不必懷,但又不能不懷,因為我實在是太愛她了。
屈原的一生基本上就在自煎自熬,這點不僅是在對國家的感情上,還有對世俗的態度上。看看他早年的《橘頌》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人格獨立,上下求索,不求虛榮,不同流世俗,忠於國家,這是他的自我要求,不過很遺憾,這種完美人格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很快就是一系列打擊接踵而至。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設張闢以娛兮,願側身而無所。欲儃佪以幹傺兮,恐重患而離尤。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惜誦》雖然書讀得多,但屈原一度認為那些因為人格高潔而帶來災難的事情是誇大了的,如今自己被攻擊得遍體鱗傷才明白這一點也不假。到了這個境地,他想繼續前進,又擔心災難會更大,想遠走高飛,又覺得這是背叛,那不如干脆和世俗同流合汙吧,可志向原則怎麼也不願捨去。於是剩下的只有痛苦了: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不紆軫。讀屈原作品可以發現,他幾乎都是在“言志”和“辯誣”,很少明確提到時事熱點,很少提及自己的親朋好友,這也是為什麼屈原生平難以研究的原因之一,他極少在文章中指責楚國外部,或者拉幫結派,他都是描述來自內部的構陷和誹謗。面對這種處境,屈原在《離騷》自己也有過反思: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餘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借姐姐之口狠罵了自己一通,其實是屈原內心關於“進”與“退”的掙扎。這剛直孤傲的性子會把自己整死的啊!世人都喜歡拉幫結派的啊!要控制控制自己啊!可是,每次掙扎到最後,屈原還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我一看到那些髒事就來氣啊!
所以,屈原是愚忠或者死腦筋嗎?不,他對世界其實看得很透徹,他不是想不開,而是捨不得。他實在是太高潔了,所以他不願走那條輕鬆的路,他又對這個世界太有感情了,所以無法走出世這條路。末了,他進也不能,退也不能,也就是隻有用"玉碎"來證明自己的人格了。
屈原史料極其匱乏(變法改革什麼的基本上是後人腦補),研究屈原要回到楚辭。許多人都喜歡說文和人要分開看,但屈原的自殺是證明了他是真·人如其文。一個先秦幾乎無記載的人,能僅憑二十餘篇作品讓後世如此推崇,其實不在他忠於君主,不離開祖國,堅持理想這麼簡單。而是因為,面對自己的失敗、矛盾和動搖,他並不掩飾,讀他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人真實的心靈脈動,並且他能夠透過自己的掙扎戰勝這種動搖,這種同於常人又超於常人的一點讓他贏得了後人的尊敬,而他最後不與世俗妥協的汨羅一跳,給他作品裡的高潔人格加註了百倍權威,成了不滅人格的完美象徵。
把屈學(楚辭學)發展脈絡梳理一下,可以發現其被後世最為推崇的其實還是他永遠在掙扎的人格,類似屈原的人可以參考民國王國維,王國維自殺時眾說紛紜,當時陳寅恪把王國維和屈原聯絡到了一起。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