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日喻》 生而眇①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為日也。 日之與鍾、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③,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者,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 渤海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①:眇,瞎子。②:籥,笛子。③:沒人,潛水之人。上士學道,體之於身。中士學道,索之於言。下士學道,求之於術。【譯文參考】 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問看得見的人太陽是什麼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樣子像銅盤。”這個失明的人敲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一天聽到鐘聲,就把發出聲音的鐘當做了太陽。 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失明的人用手摸蠟燭,曉得了它的形狀。一天,摸到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就把它當做了太陽。 太陽和鍾、龠之間的差別太遠了,但是天生雙目失明的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關於太陽的知識之故。 抽象的大道很難去認識與理解,這一點比起失明的人認識太陽更加困難,因而人們還未得道之前其實就和生來就不認識太陽的盲人沒有什麼不同。 即便有得道之人將道理相告,以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啟發誘導,達到的效果也很難超過銅盤與蠟燭對太陽的比喻。從用銅盤比喻太陽到把銅鐘當做太陽,再把銅鐘當做太陽而到把樂器龠比做太陽,像這樣輾轉連續地推導,難道還有個完嗎? 所以世上大談“道”的人,有的用他自己的見解理論來闡明它,有的則沒有理解它而去猜測揣度,這些都是求道之人的弊病。 那麼,大道終究不可能求得嗎?蘇軾說:“道能夠透過學習培養,循序漸進使其自然來到,但不能不學而強求於它。”什麼叫做自然來到呢?孫武曾說:“善於作戰的將軍能招致敵人,而不被敵人所招致。”子夏亦曾說:“各行業的工匠需要整天在作坊裡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君子需要終身學習以達到實現道的目的。”不透過修習努力而求之到來,你認為這可能嗎?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他們天天都生活在水邊,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歲就能潛入水裡了。那些能潛水的人,難道是輕易做到這樣的嗎?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律有所領悟才能做到的。 天天跟水打交道,十五歲就能掌握水性了;生來不識水性,那麼即使到了壯年,見到了船也會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會潛水的人詢問來求得他們能潛入水裡的技術,按照他們說的技術到河裡試驗,然而沒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於道的,都是像北方學潛水的人一樣。 從前,朝廷以講究聲律為詩賦標準而擇取人才,所以學者學習各家之學,而不專注於詩賦本身;如今以經學之才擇取學士,所以學者只知道強求知識,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習義理。 渤海人士吳彥律,是位有志於經學義理之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禮部主管的進士考試,因此,我寫了這篇《日喻》來贈予他。
《蘇軾·日喻》 生而眇①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為日也。 日之與鍾、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③,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者,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 渤海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①:眇,瞎子。②:籥,笛子。③:沒人,潛水之人。上士學道,體之於身。中士學道,索之於言。下士學道,求之於術。【譯文參考】 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問看得見的人太陽是什麼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樣子像銅盤。”這個失明的人敲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一天聽到鐘聲,就把發出聲音的鐘當做了太陽。 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失明的人用手摸蠟燭,曉得了它的形狀。一天,摸到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就把它當做了太陽。 太陽和鍾、龠之間的差別太遠了,但是天生雙目失明的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關於太陽的知識之故。 抽象的大道很難去認識與理解,這一點比起失明的人認識太陽更加困難,因而人們還未得道之前其實就和生來就不認識太陽的盲人沒有什麼不同。 即便有得道之人將道理相告,以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啟發誘導,達到的效果也很難超過銅盤與蠟燭對太陽的比喻。從用銅盤比喻太陽到把銅鐘當做太陽,再把銅鐘當做太陽而到把樂器龠比做太陽,像這樣輾轉連續地推導,難道還有個完嗎? 所以世上大談“道”的人,有的用他自己的見解理論來闡明它,有的則沒有理解它而去猜測揣度,這些都是求道之人的弊病。 那麼,大道終究不可能求得嗎?蘇軾說:“道能夠透過學習培養,循序漸進使其自然來到,但不能不學而強求於它。”什麼叫做自然來到呢?孫武曾說:“善於作戰的將軍能招致敵人,而不被敵人所招致。”子夏亦曾說:“各行業的工匠需要整天在作坊裡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君子需要終身學習以達到實現道的目的。”不透過修習努力而求之到來,你認為這可能嗎?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他們天天都生活在水邊,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歲就能潛入水裡了。那些能潛水的人,難道是輕易做到這樣的嗎?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律有所領悟才能做到的。 天天跟水打交道,十五歲就能掌握水性了;生來不識水性,那麼即使到了壯年,見到了船也會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會潛水的人詢問來求得他們能潛入水裡的技術,按照他們說的技術到河裡試驗,然而沒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於道的,都是像北方學潛水的人一樣。 從前,朝廷以講究聲律為詩賦標準而擇取人才,所以學者學習各家之學,而不專注於詩賦本身;如今以經學之才擇取學士,所以學者只知道強求知識,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習義理。 渤海人士吳彥律,是位有志於經學義理之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禮部主管的進士考試,因此,我寫了這篇《日喻》來贈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