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侃講壇

    白起之前還有一位名將就是司馬錯,秦惠王時期將領,司馬遷的八世祖。學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先伐蜀再伐韓。

      司馬錯的一生只打了兩場大戰,一次是滅蜀之戰,一次是攻楚之戰,而且這兩場戰爭在當時都很稀鬆平常,毫無名氣。司馬錯滅蜀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在當時並不被時人重視,它的價值是在後來才顯現出來受人重視的。

    在當時的秦國南方偏遠腹地,生活著兩個蠻夷國家,一個是蜀國,就是在現在的四川地區,一個是巴國,就是現在的重慶地區。秦惠文王時期,這兩個國家發生了交戰,互相攻打,兩個國家都向秦國派出使者求援。其實秦惠文王早有吞併蜀國之意,但苦於蜀道艱難,難以攻打。而恰在此時東邊的南韓也派兵入侵秦國,所以秦惠文王一直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不知道是該先滅蜀還是先攻韓。

    丞相張儀主張先攻韓,大將司馬錯主張先滅蜀。張儀的論斷是佔領三川郡,打通宜陽道,挾持周天子,以完成霸業,而至於蜀國只是一個西方邊遠小國,根本不值得勞民傷財去攻打,對秦國的霸業毫無幫助。而司馬錯的論斷是秦國要想稱霸,首先必須國強民富,務必先擴張領土,增加財富,所以應當先滅蜀國,這樣秦國吞併蜀國之後擴大了版圖,增加了財富。而如果去攻打南韓劫持周天子,不僅不能獲得什麼實利,反而背了一個不仁不義的壞名,而且周、韓自危,必然會去聯合齊、趙共同抗秦,因此,攻韓是失策,伐蜀才是萬全之計。

    秦惠文王聽後覺得大將司馬錯說的完全有道理,於是便派司馬錯為將率兵攻打蜀國,司馬錯果然馬到成功一舉滅掉了蜀國,而後又乘勝滅掉了巴國,使得秦國的領土擴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公元前310年,蜀相陳莊叛秦,司馬錯率軍平定蜀亂,誅陳莊,並受命鎮撫蜀國,從而為秦國打下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後方,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源源不斷的為秦國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大功。

  • 2 # 使用者67724358697

    太多了,孫臏、孫武、吳起。

    晉文公帳下:先軫。

    楚莊王帳下:養由基。

    再往前,西周的周幽王時期: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 3 # 牡丹梅花鑫森淼

    這個問題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沒有把握好,白起之前,從長遠來算,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最短追溯到秦惠文王時代;戰國時期除了秦國還有齊、楚、燕、趙、魏、韓。所以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要回答,只能自行縮小範圍。就說秦孝公時代,秦國打過大仗的將軍吧。

    商鞅以變法聞名,但他也打過仗。當時,齊國任用孫臏打敗魏國大將龐涓,龐涓死於馬陵。那時的商鞅還叫衛鞅,他對秦孝公說:“秦魏比鄰之國,秦之有魏,猶人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即秦並魏,其勢不兩存明矣。魏今大破於齊,諸侯叛之,可乘此時伐魏,魏不能支,必然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秦孝公贊同衛鞅的觀點,派衛鞅為大將,公子少官為副將,帥兵五萬討伐魏國。

    魏惠王接到告急文書,和大臣商議軍情。公子昂提議:“鞅昔日在魏時,與臣相善,臣嘗舉薦於大王,大王不聽。今日臣願領兵前往,先與講和。如若不許,然後固守城池,請救韓、趙”

    大家都贊同公子昂的計策。魏惠王拜公子昂為大將,也帥兵五萬,來救河西,進屯吳城。

    公子昂準備給衛鞅寫信,衛鞅的書信先到,相約在玉泉山相會。公子昂帶著昔日的友誼和和平共處的願望欣然應約。衛鞅在玉泉山早已設下埋伏。酒至半酣,衛鞅向秦兵示意,公子昂被抓,他的三百隨從也被降伏。

    衛鞅帶著秦國的軍隊,押著公子昂的三百隨從,敲開魏國吳城的大門,吳城守將看到叫門的是自己人,所以開啟城門,衛鞅帶領秦軍一擁而上,打破城門,縱軍士亂殺,攻佔吳城。守臣朱倉看見主帥公子昂被擒,估計西河難守,所以他棄城逃跑。衛鞅帶領秦軍長驅直入,一直打到逼近安邑。

    魏王非常害怕,派大夫龍賈和衛鞅商談。衛鞅說:“魏王不能用吾,吾故出仕秦國。蒙秦王尊為卿相,食祿萬鍾,今以兵權交付,若不滅魏,有負重託。”

    龍賈說:“吾聞良鳥戀舊林,良臣懷故主。魏王雖然不能用足下,然父母之邦,足下安得無情?”

    這段話打動了衛鞅,父母之邦,足下安得無情?衛鞅沉吟半晌,對龍賈說:“要我退兵可以,除非將河西之地,盡割於秦方可。”

    龍賈只好回奏魏王,魏王答應將河西之地獻給秦國,衛鞅按圖受地,奏凱而歸。

    魏惠王因為安邑靠近秦國,所有遷都大梁。從此魏國又稱為梁國。

    秦孝公嘉獎衛鞅的功績,封衛鞅為列侯,以前所取得的魏國商、於等十五邑作為衛鞅的食邑,號為商君。所以後世人稱衛鞅為商鞅。

    要不是魏國是商鞅的祖國,魏國很有可能會被商鞅滅國。商鞅真的很了不起。

    可惜秦孝公死後,商鞅最大的保護傘沒了,贏駟因為他的老師贏虔代他受罰,被割鼻。贏駟懷恨在心,在贏虔等人的鼓動下,贏駟下令抓捕商鞅,車裂商鞅。一代名臣、功臣慘死。

  • 4 # 南宮外史

    秦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擔任左更職務,由白起率軍攻打南韓新城,才開始走上歷史舞臺。在白起之前秦國的良將有:邳豹、孟明視、衛鞅、公子卬、樗(chū,初)裡疾、庶長章、庶長疾、甘茂、向壽等。

    一、邳豹,晉人,其父被殺逃到秦國,為秦將。秦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晉國發動軍隊攻打秦國。繆公也發兵,讓丕豹率領大軍,親自前往迎擊,在韓原交戰,打敗晉國,俘虜晉惠公。

    二、孟明視,百里奚之子,秦將軍。秦穆公不顧百里奚、蹇叔的反對,派遣孟明視等率兵襲擊鄭國不成,被晉軍在殽地伏擊,全軍覆沒,被擒。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秦繆公再次派孟明視等率兵攻打晉國,在彭衙交戰。秦軍作戰不利,撤軍返回。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繆公更加厚待孟明等人,派他們率兵進攻晉國,渡過黃河就焚燬了船隻,以示決死戰鬥,結果把晉國打得大敗,奪取了王官和鄗(jiāo,)地,為殽山戰役報了仇。晉國軍隊都據城防守,不敢出戰。繆公從茅津渡過黃河,為殽山戰役犧牲的將士築墳、發喪,痛哭三天。向秦軍發誓說:“喂,將士們!你們聽著,我向你們發誓。我要告訴你們,古人辦事虛心聽取老年人的意見,所以不會有什麼過錯。”

    三、衛鞅,魏華人,孝公時入秦,實行變法,被任命為大良造。公元前352年,衛鞅率兵包圍魏國安邑,使安邑歸降。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衛鞅攻打魏國,俘虜了魏公子卬(áng)。秦孝公封衛鞅為列侯,號為商君。

    四、公子卬,秦惠文君七年(前331年),公子卬與魏作戰,俘虜了魏將龍賈,殺了八萬人。第二年,魏國把河西之地送給秦國。

    五、庶長疾,秦華人,有說即樗(chū,初)裡疾。公元前318年,樂池作了秦相,南韓、趙國、魏國、燕國、齊國帶領匈奴一起進攻秦國。秦國派庶長疾抗擊五國和匈奴兵力,在修魚交戰,俘虜了南韓將軍申差,打敗趙國公子渴和南韓太子奐(huàn),殺了八萬二千人。公元前312年,秦國派遣庶長疾幫助南韓向東攻打齊國。公元前313年,庶長疾進攻趙國,俘虜了趙國將軍趙莊。

    六、司馬錯,昭襄王六年(前301),蜀侯煇(huī,輝)反叛,昭王派遣司馬錯率軍平定了蜀國。

    七、樗(chu)裡疾,秦宗室,文武雙全,號智囊,曾任丞相。樗(chū,初)裡疾率軍攻打魏國焦城,使焦城降服。在岸門打敗韓軍,殺一萬人,韓將犀首逃跑。

    八、庶長章,公元前312年,庶長章在丹陽攻擊楚國軍隊,俘虜了楚將屈丐,殺了八萬人;又攻入楚國的漢中,奪取了六百里土地,設定了漢中郡。

    九、甘茂,秦武王三年(前308年),武王對甘茂說:“我想開一條哪怕只能容車子透過的路,到達洛陽,看一看周王的都城,即使死了也不遺憾了。”秋天,派甘茂和庶長封攻打宜陽。四年(前307),攻佔了宜陽,殺了六萬人。渡過黃河,在武遂築城。

    十、庶長奐,公元前301年,昭王派遣庶長奐攻打楚國,殺了兩萬人。昭王九年(前298年),庶長奐攻打楚國,攻佔了八座城,殺了楚將景玦。

    十一、向壽,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向壽進攻南韓,攻佔了武始。左更白起攻打新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屬基複合材料的效能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