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土女排

    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發展到今天,頗有些“陪太子讀書”的味道,各個隊伍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導致這場比賽戰略意義要遠大於成績,而且為了國內外各大賽事必須拿成績的比賽讓路,一讓就是一個奧運週期,四年一個迴圈,變得年年成配角了。

    剛剛公佈的2020年世界女排聯賽的賽程,分站賽還好說,總決賽地點依然設在南京,但是日程有些太不近人情了,時間在7月1日—7月5日,而東京奧運會的女排比賽就在7月24日開幕,中間僅僅相隔19天,對各強隊備戰奧運會顯然不利,特別是中國女排,還是總決賽的東道主,既不能消極怠工,還不能打破了備戰奧運的計劃,兩頭為難。

    相信不管哪六個隊進軍2020年的南京總決賽,肯定不會再以主力陣容出戰了,避免主力隊員過早的出來狀態,也避免主力意外受傷,在家裡訓練還能強化一些專項訓練。不過國際排聯也實屬無奈,每年四五月份各國聯賽相繼結束,還有歐冠、瑞士女排精英賽,留給世界女排聯賽的時間太有限,必須放在奧運會前進行,只能被擠壓到六七月份了。

    世界女排大獎賽最早設立1993年,當時只有8隊參賽,而且總決賽只有4隊,賽程比較短促,比較有利於備戰各項大賽,打兩站分站賽和一個總決賽的賽程特別適合檢驗訓練成果,摸底對手。

    2003年開始總決賽設6隊,參賽隊伍發展到了12隊,直到郎平上任前,各任教練還是挺重視總決賽的,都是全主力出戰,但是成績不太理想,只有2003年拿了一次冠軍。

    2013年郎平出任主教練以後,當年就在總決賽爭冠一戰雪藏朱婷,主動放棄了爭勝巴西的比賽,在她看來中國當時還沒有和巴西一較高下的本領,從2014年開始乾脆就直接放棄了總決賽,畢竟是商業比賽,改成考察替補參加三大賽的選拔賽,派出的陣容多為邊緣隊員,打得出色就入選三大賽參賽陣容了。

    奧運會結束後的第一年,中國國內最大的體育賽事全運會如期舉行,各隊都很重視大球專案,還分青年組和成年組分別計分,為了給全運會讓路,國家隊的主力所在的地方隊都不願意放人,恨不得就天天摁在地方隊和隊友合練。

    第二年就是世錦賽了,也是要看總決賽和世錦賽間隔時間,離著遠就罷了,主力就去打一打,時間太近直接就放棄了。第三年又是世界盃、奧運資格賽,誰願意過早暴露自己的實力,肯定是掖著藏著,關鍵比賽再放大招。奧運年就更不可能再把總決賽當回事了,獎金再豐厚換不來奧運金牌!

  • 2 # 微乒乓

    誰是太子呢?意、美還是巴?

    首先說世聯賽是國際排聯旗下的重要賽事之一。始創於1993年,不經意間已經舉辦了16年。而我們只在2003年獲得過一次冠軍,2018年獲得過一次亞軍。

    說實話,上至總局下至球隊,我們不是很重視世聯賽,原來世聯賽叫世界女排大獎賽,參加的隊伍只有六支隊伍,類似現在的世俱杯和亞俱杯,都屬於商戰。商戰與國際大型比賽的區別是,一切費用由贊助商來出,然後確定主辦方,協調舉辦。

    由於中國曆來對商戰不感冒,一直疲於應付。郎平2013年二次執教以來,也是如此,因為當時的中國女排岌岌可危,處於風雨飄搖中,幾乎成了國際二流了。

    郎導果斷啟用新人,重新組革,很累了。所以2013、14年兩次世聯賽,郎導也是半放棄狀態,雪藏當時的新星朱婷,就是例證,與2014年全主力血拼世錦賽並獲得亞軍,形成鮮明對比。不過近幾年,全球排壇在悄然變化著,比如亞俱杯和世俱杯相繼得到關注,國家隊開始商戰傾斜。尤其去年國內聯賽北汽大引援,國內外聯隊擊敗天津獲得冠軍。

    坦言講,很多球迷表示不服,什麼北汽?七拼八湊的。其實這就是商戰與大賽的區別,商戰玩好了,價值可觀的。比如NBA、士超、歐冠等賽事,比之官方的賽事更引人注目。這裡必領說一下郎導,她洞察秋毫,把朱婷放出去深造,雙贏,鍛鍊了婷隊,迅速提升國內聯賽迅速商業化的腳步。

    所以要想成排球老大,並長盛不衰,需要更多的比賽來支撐,所以除去三大賽,我們的傳統觀點需改變。那麼種種商戰就是土壤,必須重視。 之前的世聯賽是美國和巴西的天下,二隊輪流做樁。因為當時我們除去受國內政策的限制,真實實力也無法與美巴爭高下,當時巴美當屬世界前二。但是,現在格局在變化。我們日趨強大,尤其里約奪冠後,中國女排成為眾矢之地,各隊打中國好像打了雞血,很玩命!但玩命不管用,實力說話。

    目前來講,巴西下滑已成定局,青黃不接,後繼無人是事實,傳言謝拉等人復出,影射了巴西走下坡很嚴重了。

    美國世錦賽被我們雙殺,這次基拉里啟用新人戰術,又引進一個2米03的副攻,3:0戰勝我們是事實,可我們未盡全力不知為什麼。義大利就是個愣頭青,腰裡裝副牌,誰說跟誰來。本次世聯賽也想奪冠找存在感,因為被我們擊敗了,馬贊蒂不服,艾格努不服,又沒有比一界杯資格,血拼世聯賽的節奏。

    我們究竟陪太子讀書呢?還是當皇上,完全取決於郎導態度。

    個人認為,郎導沒理由放棄,奧資格賽還有段時間,調整可以有。所以不存在暴露什麼,也沒必要,更不懼怕什麼。於情於理,這次會全主力奪冠的。

  • 3 # 劉旭輝—傳媒江湖

    南京總決賽是雞肋無疑!以郎導的帶隊理念,是最不希望這樣不疼不癢的比賽在國內進行,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上個週期的總決賽,幾乎都是以鍛鍊隊伍為第一目的,15年美國奧馬哈總決賽更是安家傑帶隊出征。

    這次賽前又從北京抽調了金燁和張宇,張宇根本不在VNL的大名單裡,她去北侖的意義只是做主力的陪練。如果郎導讓主力去南京把替補留在北侖,那有必要再調人來給替補陪練嗎?

    再者,從競技體育的規律來看,運動員競技狀態都是有周期的,奧運會資格賽就在一個月後,一個月的時間不可能調出兩次競技高峰,塞爾維亞就是這個原因,主力徹底放棄了今年的國家聯賽。

    所謂郎導要顧及江蘇方面的面子,更是無稽之談,瞭解郎導的人都知道,在奧運資格賽面前,郎導不會給任何人面子。

    今天下午六點多,中國女排就會乘高鐵抵達南京,如不出意外,將會是執行教練安家傑帶領全部的替補陣容出戰南京總決賽。

    同樣,明年是奧運年,在臨近奧運會開賽之際,中國女排依然不會派出主力出戰這種商業賽事。總決賽是雞肋無疑了。雖然我也很同情南京方面,但既然選擇了就要接受。

  • 4 # 海寶愛體育

    女排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各國女排都把三大賽奪冠作為最重要的拼搏目標。如果哪隊曾經奪得冠軍,在被介紹的時候都會被冠以奧運冠軍某某女排,世錦賽冠軍某某女排,或者前奧運冠軍某某女排,新科世錦賽冠軍某某女排。這個稱謂不僅彰顯這支女排的實力,更能讓人感受到她們曾經取得過的輝煌成就。但是如果一支球隊沒有拿過三大賽冠軍 而僅僅是拿到曾經的女排大獎賽或現在世界女排聯賽冠軍, 就會讓人覺得這支球隊瞬間降了一個檔次,折射出世界女排聯賽作為一項商業賽事含金量的不足。

    就是因為冠軍含金量遜色於三大賽,就有人會覺得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有陪太子讀書的味道。何為陪太子讀書?即明知道結果還在做一件徒勞的事情。事實真的如此嗎?也不盡然。

    從今年世界女排聯賽的參賽陣容來看,進入總決賽的六隻隊伍中國女排,美國女排,巴西女排,義大利女排,土耳其女排,波蘭女排基本可以代表當今世界排壇的一線球隊。當然了有塞爾維亞和荷蘭戰略性棄賽。不過其他各國女排都很重視這項賽事。日本女排做夢都想打進總決賽,只能怪自己實力不濟。沒有世界盃參賽資格的義大利女排更對這個冠軍充滿渴望,以彌補去年世錦賽失利的遺憾。巴西和美國作為瓜分這項賽事冠軍的霸主,估計誰也不想空手而歸。黑馬土耳其和波蘭也打進總決賽兩隊都想爆冷分一杯羹。中國女排作為東道主借天時地利人和更希望主場奪冠。六強抵寧,群雄爭霸。今年的世錦賽總決賽火藥味非常濃。因中美巴意四隊實力相近,很難判斷出誰勝誰負。所以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非常具有懸念也會非常好看。

    再有就是世界女排聯賽剛好在一個奧運週期內每年都有舉辦,不必x像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盃那樣間隔四年。這就給各國女排提供一個既可以保持隊伍競技狀態和鍛鍊隊員的平臺,同時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對於球迷來說可以在漫長的5—7月間又女排的賽事欣賞,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中意女排的巔峰對決僅僅是一場無關晉級的小組賽,兩對卻都打出了史詩般的較量,讓球迷們也彷彿穿越回世錦賽那難忘之夜。所以世界盃聯賽自由它存在的道理。陪不陪太子讀書跟咱們沒有太大關係,只要能有精彩的排球賽事,只要能讓中國女排保持旺盛的戰鬥力,那麼這樣的比賽就值得支援和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8萬能落地的代步車,有沒有大神老司機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