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哦個
-
2 # 宋宵因
我的手機在冬天待機時間也變短,因為電池在低溫下容量會變小,電動車用的電池也是一樣,在10度以下時,電量下降明顯。因此,冬天特別是北方的冬天,電瓶車續航縮水厲害,而海南省則是電瓶車發展很有優勢的地區。我們期待電池不斷進步吧。
燃油汽車冬天取暖是吹的發動機熱風,而電動車也是靠電力來驅動空調,在寒冷地區,開啟空調耗電都能趕上動力耗電。
從上面兩個角度說,在嚴寒地區,冬天開電動車確實會比較煩惱。但是,非燃油車是國家力推方向,電動車作為目前非燃油車主力,還是會更快推廣的,特別是自家可充電,通勤距離短的,完全可以考慮電動車。
這樣說吧,電動車續航縮水這個問題很普遍,所有電動車在冬天都會有續航縮水的情況,我覺得不能因為這個問題就否認電動車整體的實用價值,有點太片面了。
像我朋友開特斯拉也有冬天續航打折的情況。沒辦法,電池在低溫環境中容量會降低,充放電不理想,總結來說就是電池其實也“怕冷”,和我們平時手機一個道理,一到冬天明顯電量就沒平時那麼經用了。
溫度對電池的影響,之前看有具體資料分析過,說氣溫降低,電池儲電能力隨之下降,溫度低於15℃,電池容量的下降會非常明顯,且溫度每下降1度,電池可用容量就會下降0.8%左右,當氣溫處於零度時,電池容量就只有正常的70%左右了。影響還是很明顯。
另外,冬天都會開暖風,有時路況原因還有駕駛習慣也會帶來一定的電量損耗。比如溫度越低對車內空調的使用強度就越高,電動車雖然制熱快,但空調也增加了電耗,暖風風量越大、制熱溫度越高,對續航影響越嚴重。有實驗資料顯示,普通電動車在低溫下整車能耗相比常溫下增加的能耗當中,有58%是被空調系統消耗的。還有駕駛習慣,正常氣溫下我們急加速、急剎車這樣的激烈駕駛會明顯縮減續航,要是在低溫環境下再同樣操作,續航縮水程度會更嚴重。
我現在為保證車輛冬天續航不掉得太快,在用車還有充電方面都會特別注意,比如時常ECO模式,保持勻速行駛,儘量避免猛加速、急踩剎車踏板。每天用車後就及時充電,不在低溫下長時間靜置。還有較低電量時使用大功率直流充電裝置進行充電,提高充電效率和充入電量;長時間靜置後,先充電,等電池充滿了再開著出門。
其實,看待電動車實用性這件事,不能只關注“冬季續航里程”這一個方面。電動車給我們的體驗是全新的,電動車的舒適性要高於同級別燃油車,效能也要強於同級別燃油車,尤其現在很多熱門車型,比如漢EV還有小鵬等,它們在動力、空間、科技、NVH等“舒適感”上的優勢都是燃油車不能比的,續航也比較實在。
我覺得只要正確認識電車冬季續航這個問題,找對方法,也不會說有冬天不實用的情況,關鍵看自己怎麼想,怎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