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尾巴ovo
-
2 # 三喵食堂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涼”,所以為了抵禦寒冷,保重身體,也到了“保養”自己的時候了。秋季是個豐收的季節,有很多瓜果蔬菜都正當季,不愁沒有吃的,但怎麼吃卻成了很多人疑惑的問題。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話既然流傳至今,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夏天天氣比較熱,內體容易有溼氣,而姜屬於溫熱性食物,所以在夏季吃薑有助於緩和體溼熱的情況;冬季天氣比較乾燥寒冷,人體處於內熱的狀態,而蘿蔔有滋養補氣、清熱解毒的作用,冬季吃對帶走體內火氣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並且蘿蔔正是秋冬季的蔬菜,因為其功效也有“小人參”的稱號。
蘿蔔雖好,但很多人卻不怎麼喜歡吃,小喵就是其中一個,不管是炒還是燉,都對它不怎麼感冒,但卻唯獨對醃蘿蔔情有獨鍾,因為其爽脆酸辣很開胃,並且還方便儲存,在不想炒菜的時候,拿出醃製好的蘿蔔,也能吃上兩碗。對於醃蘿蔔的做法,有很多版本,小喵也曾嘗試過很多方式,最後挑選出簡單又好吃的醃製方法,今天分享給大家。
【準備食材】:白蘿蔔3個、小米辣200g、生薑一塊、蒜一塊、辣椒麵20g、辣椒油20g、白糖50g、鹽30g。
【第一步】:把白蘿蔔削皮洗淨,然後對半切開,然後切成片狀,再改刀切成條狀,裝碗中備用。
【第二步】:將小米辣洗淨去頭切丁、姜切成片狀、蒜拍碎切末,然後分別裝碗中備用。
【第三步】:將鹽倒入切好的蘿蔔條中,然後用手攪拌勻均,醃製10分鐘左右,直至蘿蔔有水分醃出。
【第四步】:然後在碗中依次倒入小米辣丁、薑片、蒜末、白砂糖、辣椒麵、辣椒油。
【第五步】:小料都備齊後,把蘿蔔條和小料一起攪拌勻均,然後靜置10分鐘左右,倒入適量的涼白開。
【第六步】:倒水後把蘿蔔條攪拌均勻,就可以直接裝入密封罐中了,最後剩下的湯汁也一併倒入罐子中,然後把罐子密封,放置常溫下發酵一天。
【第七步】:酸辣蘿蔔發酵好之後,放置到冰箱中一天,然後就可以開吃啦,酸辣爽脆,太好吃了。
【小貼士】:
1、在醃製蘿蔔的時候,一定少不了糖來調味,因為本身這個蘿蔔條中放了很多辣椒,如果不放糖,會很辣,而放入一些糖可以調和辣味,讓辣味變得柔和,還能幫助蘿蔔提鮮。
2、在用手攪拌蘿蔔條和小料的時候,記得要帶上手套保護,因為裡面的辣椒比較多,還有食用鹽,如果手上有傷口,容易刺激感染,就算沒有傷口,也會刺激面板,過後手部會很辣,比較難受。
3、在蘿蔔發酵一天後,先別急著開吃,把蘿蔔放到冰箱的冷藏室中,再繼續發酵一天,這樣蘿蔔會更加爽脆。
-
3 # 軍史解密
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並一直為營養學家所推崇。但新鮮蘿蔔易腐爛,因而加強蘿蔔的貯藏保鮮,對延長銷售時間,調節市場供應,提高蘿蔔種植效益。
一、窯貯法
窯貯蘿蔔應在霜降前,即外溫降至-5℃以下、窯溫在3~4℃時入窯為宜。
1、選好的蘿蔔
在入窯前要摳淨頂或用刀削掉頂,但削頂要適度,否則頂芽易萌發,引起腐爛或糠心。為防止生根,窯貯蘿蔔一般不用土埋。窯貯時要在窯內立支柱,檔成格,把好的蘿蔔一個挨一個地堆成約1米高的垛,上面覆蓋一薄層細沙,以保持蘿蔔內的水分。應注意蘿蔔入窯時要輕拿、放,不能摔裂或碰傷,以免水分蒸發或感染病菌。
2、窯藏管理
窯內要控制在溫度1 ~ 3℃和85%~ 90%溼度為宜。蘿蔔在低溫下處於生理休眠狀態,可減少生根、糠心。
入窯後約1個月倒一次垛,剔除爛、病蘿蔔,除去頂部芽子。一般整個貯藏期倒垛2~3次即可。
立春前因氣溫急劇下降,要注意防凍,注意窯門的開閉。天氣寒冷時用草簾等把窯門蓋嚴。
立春後氣溫漸升,白天關嚴窯門,防止暖風進入,以免引起發芽和腐爛。當窯內乾燥時,可適當往蘿蔔堆上噴水防止糠心。
二、塑膠袋貯法
修整好的蘿蔔放人聚乙烯塑膠袋內,紮緊袋口,放在1C~5C陰涼處,不用通風。此法適於小量貯藏。
三、室內坑埋法
在室內挖一適當地坑,一層修好的蘿蔔一層土放入坑內,約4~5層,最上面覆土15~20釐米厚的溼土即可。
泥漿貯藏法
將修好的蘿蔔放到黃土泥漿中滾一滾,陰乾後堆放在陰涼處,外面再覆一層溼土,貯藏效果很好。
四、室內筐貯法
在筐內鋪襯一層塑膠薄膜,底部先放一層溼土,然後一層修好的蘿蔔一層土,最上面覆土約15釐米,將裝好的筐置於陰涼處。
五、水缸貯藏法
在室內放一盛滿水的缸,將修好的蘿蔔堆放在缸周圍,覆蓋15~20釐米厚的溼土即可。
六、保鮮冷庫貯藏
1、短期貯藏
小型庫,面積8~15 平米,在經銷商店周圍自建或用磚混房間改建,不搭架,直接依次排放即可,用於蘿蔔經銷時的短期貯藏。
2、長期貯藏
大中型庫,面積40 平米以上,採用立架放置蘿蔔,一是貯藏量大,二是蘿蔔冷卻溫度均勻,三是透氣性好。立架結構:立柱寬90~100 cm,每隔150 cm設一立柱,立柱高度視冷庫高度而定,連線立柱的橫管長110~120 cm,架層間距95~100 cm,底層距地面10 cm。鋪板長110~120 cm,可鋪設厚2.0~2.5 cm、寬8~20 cm的木板。
3、貯藏前準備
入庫前5~7天,將冷庫內用4%~5%的84消毒液噴霧,徹底消毒1次,向冷庫地面灌水,水面高出地面0.5~1.0 cm。
達到貯藏標準的蘿蔔採收後,擰掉葉片:用手抓緊葉片,擰一下後向外拔,不要側向撇。聚乙烯塑膠袋平鋪後,在距袋口邊1/3和2/3處,各打兩個孔(裝好蘿蔔後為4個孔),孔徑1.0~1.2 cm,沒有打孔工具也可用刀具紮成寬1.0~1.5 cm的縫眼。蘿蔔方向擺放一致,繫緊袋口。
4、冷庫溫度調節及冷庫管理
(1)冷庫溫度調節
蘿蔔冷庫貯藏時,最低溫度狀態可以稱為輕微凍藏,即袋內外層蘿蔔頂部的小葉微凍、變硬,為暗綠色;蘿蔔尾端的溼土微凍、發硬成塊;蘿蔔皮呈暗綠色,不起泡;袋內遇冷形成的水珠結成冰粒;在冷庫內搬動蘿蔔貯藏袋時可聽到咯吱、咯吱聲響。
出庫緩慢化凍後,蘿蔔外表近似於剛採收時的新鮮光亮,且口感比剛採收時更脆、甜。蘿蔔剛入庫時,將溫度調為6 ℃時停機,12 ℃時開機;
待冷庫內放滿蘿蔔後,將溫度調為0 ℃時停機,6 ℃時開機;5~7 d天后,將溫度調為正常貯藏溫度,即-0.8~-0.5 ℃時停機,0.7~1.0 ℃開機。
冷庫內一般風機直吹處和風機底下及兩側的溫度最低,因此,溫度探頭應放在庫溫中間處,且位置應固定。溫控儀及溫度探頭有誤差,具體溫度還要結合冷庫內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可在最冷處和溫度中間處各放一小盆水,觀察結冰情況,以最冷處已結冰、溫度中間處剛出現結冰為宜。溫度偏高不能結冰時,每次下調0.2 ℃,觀察1~2天。
冷庫內能否結冰,一是與停機溫度有關,二是與停機、開機溫差有關,停機溫度固定,調低開機溫度即可結冰,一般溫差不小於1.2 ℃。實際蘿蔔貯藏時,最低溫度狀態(輕微凍藏)不好掌握時,溫度調高0.2 ℃,溫差調高0.2 ℃,貯藏效果也很好,且風險小。開機溫度、停機溫度的設定在冬季和夏季也有所不同,冬季可調高0.2 ℃,夏季可調低0.2 ℃。
(2)冷庫管理
一是在最冷處蓋無紡布或塑膠膜,防止蘿蔔凍壞。
二是灌水,保持冷庫內溼度,庫內結冰時每10~15天灌1次(地面結冰處不灌水),不結冰時每5~7 天灌1次,灌水量以大部分地面有存水為準。
三是冷庫內要開門通風換氣,不能處於純封閉狀態。
四是經常觀察溫控儀溫度指示是否正常及庫內蘿蔔狀態,出現異常及時處理。
五是觀察風機化霜情況,未化完的霜凍要手動除霜並及時調節,冬季化霜時間間隔可適當調短、停止化霜的溫度可適當調高、化霜時間30~40分,夏季化霜時間間隔可適當調長。
回覆列表
把買回來的白蘿蔔在陽臺上晾一個晚上,等表皮起皺後裝進密封袋,即可防止水分的流失。這樣儲存白蘿蔔一個月也不會糠心。原因是,白蘿蔔表皮起皺,就好比面板毛孔收縮了一樣,反而使得白蘿蔔裡面的水分不容易散發出來,這個時候再及時把白蘿蔔裝入密封袋,可減緩白蘿蔔裡面部分水分的流失,因此能夠保持很長時間不出現糠心。
還有就是:
1,蘿蔔去掉芽眼,也就是說,多削一點,放在編織袋中,外面再套一層塑膠袋,一段時間後,放放氣,再包好,如果,不放氣蘿蔔易爛,經常這樣做蘿蔔會儲存的比較好。
2,各種蘿蔔在貯存前都要削根,去掉蟲咬傷及腐爛處。用砂土(砂土佔1/3)一層土一層蘿蔔裝筐,放在5℃左右陰涼乾燥通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