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戲曲青年
-
2 # 霜葉初紅54287318568
秦腔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藝術表演形式,西北一帶群眾喜聞樂見。在一家麵館的對聯上,看到‘‘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的宣示,證明秦腔是非常受歡迎的。受到人民廣泛歡迎的藝術,它就是高尚的也就是高雅的。今天的藝術門類很多,既然存在,便有它存在的理由。從眾多藝術表現的內容來看,有時也會出現低俗的作品,但不能因此而判定某個藝術門類是否高雅或低俗。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
3 # 詩夜城主
秦腔是中國戲曲的鼻祖,歷史悠久,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秦腔是民間戲曲,一直被流傳,從未斷承過,秦腔所表現的感情色彩較為強烈,通常對映一些社會現實現象,普通大眾生活,是一種情緒的抒發,聽起來直接易懂,藝術形式上不會過於深奧,這也是秦腔可以被一直流傳至今的原因,
與其說秦腔是種高雅藝術,倒不如說秦腔是通俗藝術更貼切一些,所謂高雅藝術是以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為表現手段,而不是情緒上的發洩,類似於古典音樂就屬於高雅藝術。
-
4 # 畫微言
十多年前去陝北寫生有幸聽過秦腔,曲調高亢蒼涼,很喜歡。陝北的小村子裡現在還搭有戲臺,也有不少班子不時的到處演出,喜歡的民眾也不少。一般情況下有戲班子來演出幾個附近的村子的村民都來觀看,很熱鬧,一直演到晚上很晚,可見當地民眾對秦腔的喜愛。我聽不懂唱詞,有部分唱詞應該是說一些家長裡短的故事,有的是歷史題材,大多隻能欣賞曲調,唱腔高亢,曲調蒼涼中帶有一種悲愴感,很有味道,讓人感動。
秦腔是地方劇種,在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有群眾基礎,喜歡的也大多是老百姓,從這個意義上看好像算不得高雅藝術。但是喜歡秦腔的大多數都是年齡偏大的,年輕人很少,而且隨著電視/網路的發達,秦腔的演出模式是受限制的。所以秦腔最終要逐漸走入象牙塔,其中的曲目也會淘汰很多,慢慢演變為受眾很少的高雅藝術。
再一個我們不能傲慢的認為農村的村民就沒有審美,在秦腔的現場我是能親見很多人是懂得,而且被其感染,環境和文化習俗讓他們真的懂,比我們懂。最後希望秦腔這門藝術不要消亡吧!
-
5 # 神諞秦腔
秦腔,生於民間,長於民間,成於民間,昌於民間。儘管在其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很多文人雅士對秦腔發展繁榮的推動,但是這些劇作家和從業者無不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代言人,表達了人民大眾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為他們明白,秦腔屬於廣大人民群眾,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推到著秦腔的發展壯大,這也能夠說明為什麼在清乾隆年間開始長達百年的“花雅之爭”秦腔最終戰勝崑曲成為劇壇盟主,因為以秦腔為代表的“花部”戲曲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和審美需求,而“雅部”的崑曲代表的是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標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必將被歷史的洪流所遺棄。
至於秦腔,決不能單純的用高雅來確定其藝術特色,所謂“曲高和寡”,如果秦腔過於高雅,他就會脫離人民群眾,失去生存的土壤;如果秦腔失去高雅的因素,就會陷入俗不可耐的境地,依然會失去生存的機會。因此上用高雅藝術來概括秦腔是不準確的,是有失偏頗的,故而秦腔是存在於西北,深得西北廣袤大地的人民群眾喜歡的“大眾文化藝術”形式。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秦腔在大城市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一方面國有大院團憑靠著政府的財政支援,極力的在城市進行著所謂的秦腔創新和發展,倡導秦腔高雅的理念,以期於其他的藝術形式抗衡,但收效盛微,老觀眾不認可,新觀眾依然看不懂,生生的弄成了四不像。另一方面,於秦腔在城市裡受到的冷遇,廣大的農村市場秦腔卻依然火爆,行當齊全,演繹精湛,劇目儲備豐富的秦腔劇團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歡。這種鮮明的對比,進一步說明,脫離群眾,一味的附庸風雅決不是秦腔的出路。
借用相聲名家郭德綱的一句話“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千百年來養活秦腔,滋育秦腔的是廣大的勞苦大眾,他反應的是勞苦大眾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是他們的支援和推動秦腔發展壯大的基石,如果失去這個基礎,一味的追求高雅,很難相信秦腔還會不會有過去的繁榮。
所謂“雅俗共賞”,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俗的雅如同樹木無根,沒有生命力的;沒有雅的俗就是流氓行徑,也很難長足發展。因此上嚴格的說秦腔並不是單純的高雅藝術,而是“大眾藝術”。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6 # 艾雅哥
謝邀!首先,啥叫藝術?搞清楚“藝術”是什麼後,才能分析其中的“高雅藝術”。秦腔,是流行於西北大部地區的一種唱腔,特別是陝西、甘肅一帶,號稱“百劇之祖”。它的內容在生活中包羅永珍,有古代有現代,有正劇有小摺子戲,也分“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特別是有傳說“京劇也受流傳很廣的秦腔影響才行程成了京劇”這個劇種。你說它算不算藝術!其次,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高雅”與“不高雅”沒有一個標準,演員愛演、觀眾喜愛、廣大人民群眾喜歡,難道不比“高雅”更好些,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這個問題提出的就有毛病,先天不足。
-
7 # 喝酒不擰蓋的牛
秦腔作為陝西人喜愛的一種曲調自然也是一門藝術。它聲音高亢有力,盡顯北方人民的豪邁熱情和粗獷,有一種不拘一格的大氣。有時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秦腔的出現,那些質樸無華的北方人民在臺上看的津津有味,聽詞是聽不大懂的,但不妨礙它成為人民的喜愛節目。或許正是它所包含的這種豪邁、樸實大氣的精氣神符合了北方人民自身特點所在才受他們如此歡迎。儘管現在藝術形式多種多樣,但只要還有人去喜愛它,相信它一定不會消失的。至於秦腔是不是高雅藝術這完全是各抒己見了,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
8 # 劍膽琴心0718
不管你是不是西北五省的人,但凡有點音樂細胞的人,聽一聽秦腔音樂,會沉醉其中的。秦腔是唱的,不是吼的。但凡將秦腔歸結為“吼”秦腔的人,是對秦腔的誤解,或是對區域性的膚淺認知。仔細聽一聽秦腔,會領悟到,秦腔是一門藝術且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如果說高雅的藝術是那種陽春白雪的話,秦腔是高雅的藝術;如果說高雅的藝術是雅俗共賞的下里巴人的話,秦腔還是高雅的藝術。
-
9 # 讀史話滄桑
這個問題,真是讓人很無語,簡單回答幾點吧:
秦腔也好,其他的傳統藝術也好,並不是簡單的讓人娛樂的,而是要起到教育意義的。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以前,教育的普及率是很低的,很多人是沒機會上學的,更談不上識字了,這一點,在女性身上更為突出。建國前尚且如此,更何況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書(竹簡)都很珍貴,普通人根本就接觸不到,就更談不上學習了。那麼,在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得到教育的情況,如何讓人們知道基本的做人道理而不以身試法呢,這時候,就需要採用一種讓民眾易於接受的方式來宣導了,恰好,戲曲就符合這種要求。
既然是講給民眾聽的,就必須用民眾聽的懂的方式來詮釋和表現,否則,全用之乎者也,看起來很高雅,但民眾看不懂、聽不明白,又有什麼用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秦腔裡有一部現代劇《血淚仇》,講的是河南一家人被逼逃難到延安的故事,其中,當主人公老婆、兒媳被害後,有一段唱詞“背地裡咬牙我罵老蔣,狼心狗肺壞心腸,你是中國委員長,為什麼你的大小官員聯保軍隊賽財狼,看起來你就不是好皇上,無道的昏君把民傷”,既然已經說了是委員長,後面為什麼還要加上“皇上”“昏君”之類的詞,這樣的類比看起來好像根本就不對,也沒有必要,但如果您知道我們國家直到80年代的時候還在消除文盲的話,您就明白了,普通民眾也許不知道當時的委員長是幹什麼,但絕對知道皇帝意味著什麼。如果用所謂高雅的語言,只到委員長為止,老百姓能看得懂嗎?
因此,評價一種藝術,高雅與否?要看它的所面對的受眾群和所傳達的理念,那些看起來很高檔的東西,但如果其內容庸俗不堪、甚至是引領、敗壞社會風氣的東西,也許在一段時間能大行其道,但當人們漸漸發現其危害後,便會慢慢遠離它們,直至最後摒棄。秦腔等傳統藝術能生存2000多年,本身就說明了其藝術價值所在,把複雜的理論和說教用簡單的形式表現出來,寓教於樂,雅俗共享,這才是真正的高雅。。。
-
10 # 巴音布魯克HJG
雅不雅看這個戲讓誰來讓誰來演唱,或者說是讓誰來欣賞。兩個肖派的演唱,無論表演或唱腔,特別是肖玉玲那段:小鳥哀鳴聲不斷,它好象與人訴屈冤。 是何人將你們雙雙拆散?看起來你與我同病相憐。還有蘇鳳麗的鎖麟囊。現在出許多個男旦,都以學肖泒唱腔。
-
11 # 關中客
藝術,從本質上來說是聯絡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共識。藝術形式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但是能感受到共識的人群卻有三六九等。如果從欣賞難度的大小來劃分的話,可以把大眾不容易欣賞的藝術稱作高雅藝術,這類藝術往往曲高和寡,只有極少數人因為具備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修養才能看得懂。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這類陽春白雪的藝術包括各類歌劇、舞劇、音樂劇、合唱演藝、書畫展、攝影展、各類雕刻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有沒有他們都無所謂,不會對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
簡單概括就是所謂雅,是隻有特定群體或特定階級,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充分欣賞和理解的藝術;所謂俗,是社會中的所有人,只要具備基本的理解能力就能欣賞的藝術。這裡的俗,不是低俗,而是通俗。從這個角度來說,秦腔不屬於高雅藝術,而是通俗藝術。
秦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源自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漢族民間歌舞。起源於西周,成熟於秦。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創新和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秦腔藝術形式。唐代時,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這裡即演唱高雅的宮廷樂曲,也演唱通俗的民間歌曲。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
其後,秦腔的發展受到宋詞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代弘治年間的狀元,陝西武功人康海在秦腔藝術的發展上,建樹了不朽的功勳。明武宗時期,康海因受劉瑾案牽連而被罷官。回到家鄉後,康海傾情於秦腔,他廣收伶人,自制樂曲,寫劇本,改革聲樂唱腔臉譜,還建立了自家的秦腔戲班子,人稱“康家班社”。他和同鄉王九思共同創了“慷慨悲壯、喉囀音聲、有陽剛之美、有陰柔之情”的“康王腔”。 “康王腔”是秦腔四大流派中影響較大的一派。後來周至人張附翱、王蘭卿(明中葉著名女演員)夫婦在“康家班”的基礎上組建了“張家班”,又名華慶班,這是有記載最早的秦腔班社。秦腔從孕育,到誕生,再到發展和最終定型,一直都在民間進行,從未離開廣大民眾。
秦腔成形後,流傳全國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梆子腔,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秦腔進入山西后,形成了晉劇,在河南形成了豫劇,在河北形成了河北梆子,在山東形成山東梆子,在貴州形成貴州梆子,在湖北形成了漢劇,在四川形成了川劇,在雲南形成了滇劇,在浙江形成了紹劇和浙江亂彈。同時,秦腔也對許多其他劇種產生了間接的影響,比如京劇、粵劇等。因此,秦腔在中國戲曲中被稱為“中國百戲之祖”。
中國各地的戲曲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受眾群體。崑曲被稱為雅樂正聲,高雅藝術,受到文人階層的追捧,又稱為雅部;而崑曲之外的各種傳統戲曲劇種,受到普通民眾的喜愛,這些劇種多而雜,被稱為花部,也稱為亂彈。對於花部而言,當時的文人階層也是充滿了偏見,清朝著名戲曲學家吳長雲認為:“凡旦色之塗抹、科諢、取妍者為花,不傅粉而工歌唱者為正。”清代戲曲作家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則說:“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花部雖不為士大夫文人階層所重視,但在底層的老百姓中間,卻大受歡迎。
崑曲出現於明朝中期,又被稱為“水磨腔。”經過魏良輔的改良後,水磨腔形成細膩婉轉的風格,在藝術表現上達到極高境界。當時的士大夫階層流行聽水磨腔,這種腔調就是崑曲的雛形。同時,崑曲逐漸得到了宮廷與知識分子的高度推崇,擁有了文化上的正統地位。因此,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崑曲在當時的上層社會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地位。無論是從文學、音樂還是從表演形式上來說,崑曲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堪稱漢族雅文化的藝術巔峰之一。
滿清入關後,作為漢族雅文化代表之一的崑曲並沒有因為最高統治者是少數民族而衰落,仍然是官方劇種,沒有之一。清乾隆年間,地方戲曲的演出活動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揚州兩大中心。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的戲曲劇種,爭先恐後前來演出。這就出現了與官方劇種崑曲爭奇鬥勝的局面,中國戲劇史上稱之為“花雅之爭”。
首先挑戰崑曲優勢地位的是戈陽腔在北京的分支高腔,也稱為京腔。由於京腔是北京城的本土戲曲,無論是從語言、唱腔還是表演形式上,都更受到北京群眾的喜愛。在本土優勢的加持下,京腔與崑曲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甚至京腔還壓過了崑曲一籌。京腔的表現受到了受到統治階層的青睞,被召進宮中。由於當時京腔的唱腔、程式等並未定型,很快就被統治階層改成了御用聲腔,失去了原本剛健清新的特色,逐漸雅化。雖然此時崑曲的地位已經產生動搖,但還不足以撼動它的官方屬性。
第二次“花雅之爭”的主角,是崑曲、京腔以及秦腔。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秦腔著名錶演藝術家魏長生挾著秦雲蜀棧的雄風,率領秦腔戲班初入京師演出。一出秦腔劇目《滾樓》,在京師引起強烈的轟動,大有壓倒崑曲和京腔的勢頭。 “一時觀者而六大班既無人過問,或至散去”,就是當時人對這場戲曲爭鬥情形的描述。徐孝常在《夢中緣傳奇序》中記述:“歌聞崑曲,輒轟然散去”,足見民眾對秦腔的熱愛。雖然秦腔風靡京城,但地方戲不登大雅之堂,被統治階層排斥。作為官方劇種的崑曲,其地位不容挑戰,自然得到了官方的扶持。最終,清朝官方親自出手,屢貼告示,禁止秦腔大師魏長生在京演出,魏長生不得不離京南下。由魏長生演出而引發的北京劇壇“花雅”之爭,實質上正是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劇種與崑曲的第二次較量。
最後一次的花雅之爭,是由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開始的。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為了慶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壽,揚州鹽商江鶴亭在安慶組織三慶班徽戲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演出。祝壽戲演後,三慶班留在北京進行民間演出,深受觀眾歡迎。隨後徽劇的四喜、和春、春臺三班相繼進京,被稱為“四大徽班”。
徽班在演出的過程中,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以及演出市場的需要,在演出的劇目、人員組成、藝術表現形式等方面博採眾長、相容幷蓄,吸收其他劇種的特長,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字韻上也深受京城文化的薰陶浸染,更加規範講究。經過不斷地融化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劇種,這就是京劇的前身。此時的官方想再次以行政手段干涉和禁止地方戲曲的演出,但是花部已成氣候,無法阻止其發展。最終在這次爭鬥中,花部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花雅之爭是清朝中葉花部戲曲與當時官戲崑曲的爭寵,從始至終大概經歷了一百多年,最後以花部完勝,京劇從中脫穎而出,崑曲敗退江南而告終。作為高雅藝術的崑曲,衰敗是必然的。崑曲無論是劇本還是演出,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在程式規範上墨守成規,失去鮮活的生命力。崑曲的受眾主要是宮廷的皇親貴胄和各地的文人階層,崑曲的很多唱詞都是引經據典,有點文言文的味道。正如相聲大師郭德綱所說,捧著二十四史,抱著《康熙字典》才能聽崑曲。所以,對於廣大的民眾而言,接受崑曲的程度實在有限。
作為高雅藝術的崑曲,正是因為過於雅,對於普通觀眾來說,聽著太累,逐漸失去了觀眾的青睞。沒有了演出市場,也就造成了崑曲人才的流失和難以為繼的局面。觀眾是演員的衣食父母,沒有觀眾的支援,再高雅的藝術,最終只能走向衰落。
秦腔作為通俗藝術,植根鄉土,群眾基礎深厚。作為傳統戲曲,秦腔之所以久唱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亦俗亦雅的特性。秦腔的俗,是基於他的廣泛的普及性和草根性。在整個西北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唱秦腔,吼秦腔,愛秦腔的普通民眾。秦腔的雅,是因為它植根於西北這塊蘊含著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厚重之中。高臺教化,歌頌正義,鞭撻邪惡,讚美善良,寓教於樂,樂而忘憂。無論俗,無論雅,都體現在秦腔那優美的曲調和唱詞裡。
無論高雅藝術,還是通俗藝術,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不能根據高雅和通俗把人分為高低不同的階層。對於那些自稱“只能欣賞高雅藝術,無法接受通俗藝術”的人,此話不過是一種標榜自己所屬階層優越性的託辭罷了。
回覆列表
秦腔發展了千年歷史,是經過歷史的藝術家們,表演家們口筆相傳下來的,久經不衰,能屹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肯定是深受廣大人民所喜愛的,不然早就被歷史的人們所拋棄,無論秦腔哪個流派,或許現在在繼承和發展中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我想,在我們這一代戲曲人的努力下,一定會發揚光大,走向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