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把酒沐唐風
-
2 # 老穆說語文
問題概述
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有許多學生會將“記敘順序”和“說明順序”弄混淆,尤其是初一學生,他們剛接觸真正意義上的說明文和記敘文,對一些概念掌握的還不夠透徹,進而會出現混淆現象。
這兩種概念有何不同?為何有的學生區分不開?我們該如何記住呢?帶著這些疑惑,我們接著往下看!
老穆解析穆老師帶著大家分別學習這兩種概念的相關知識點,相信學完後,大家會對這兩種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說明順序
【1】含義
說明順序是指在說明文寫作中,為了充分表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徵而採用的一種符合人們認識事物及規律的寫作次序。
【2】分類a.時間順序b.空間順序c.邏輯順序【3】題型及答題要點【4】試題例舉記敘順序
【1】含義
記敘順序是指在記敘文寫作中,事件發展所採用的一種順序安排。
【2】分類a.順敘與平敘(含義及作用)b.補敘與倒敘(含義及作用)c.插敘(含義及作用)【3】試題例舉同學們,透過上述分析,我們會發現,說明順序當中的“時間順序”和記敘順序中“順敘”裡的“時間順序”有交叉重疊,這就是導致學生錯誤記憶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這兩種概念都帶“順序”兩個字,更加容易混淆,這需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那麼,有沒有好的方法去記憶且不會忘記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既然我們已經清晰了這兩種概念及相關知識點,如何去記憶它們才不至於混淆概念呢?穆老師給出如下建議:
1、說明順序只會在說明文當中考,記敘順序只會出現在記敘文當中。
2、牢記各自的概念及內容,達到“滾瓜爛熟”的地步。
3、多做試題,用心感悟,用不了多久,你就再也不會混淆了!
(如果你做到以上這些還混淆的話,你大可以找穆老師,穆老師會單獨為你輔導)
“勤能補拙,熟能生巧”,親愛的同學們,加油哦!穆老師也會默默地支援和鼓勵大家!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非魚成長記
教英語的回答這個問題好難,
先說什麼是記敘順序是指根據中心的需要,把已經確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寫。
而這種次序又分三種:順序、倒敘、插敘。(補敘)
(一)順序:順敘——按事情發生——發展——結局的順序寫。
即按照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從開端、發展、高潮寫到結局;有時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觀察順序來寫。順序是最常見、最基本的敘述方式,採用這種方法可以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晰地表現出來。
(二)倒敘——先寫結果或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突出情節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從頭來記敘。
倒敘往往出於作者表達的需要;或是為了突出中心,或是為了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是為了結構的變化,使敘述有波瀾;或是為了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三)插敘——在敘述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暫時中斷原來的記敘,插入一段與原文相關的內容,插入結束後,再接著原線敘述。
插敘的作用是補充交待或說明,使敘述更加充分,彌補單憑順序難以交待清楚的必要內容,使文章更充實、更周密、更緊湊。
(四)補敘——用少量的文字對人物和事件作簡短的補充說明,這種敘述方法叫補敘。補敘往往出現在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的末尾,對主要人物的身份、來歷、性格作補充介紹,或對某一事物作解釋性的說明,以利於讀者更全面地瞭解人物或事件。
再說什麼是說明順序常見的有總分式,遞進式;
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一)時間順序——主要有:凌晨、破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用於跨度比較大的,如,一年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但不能用於一天後,要不就不是時間順序。
(二)空間順序——按照空間方位關係來安排說明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常採用這種順序,遊覽順序是空間順序的一種。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區域性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於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徵一般說明某一靜態實體,常用這種順序。
(三)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絡及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於事理說明文。事物的內部聯絡包括因果關係、層遞關係、主次關係、總分關係、並列關係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
-
4 # 老韓閒聊
記敘順序,是文章寫人記事所貫穿的順序。一般分為順敘、倒敘、插敘等。順敘: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依次寫下來。如從昨天寫到今天,從上午寫到晚上等等。就像乘車,從始發站直到終點站。倒敘: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後發生的先寫,甚至把事件結尾作為開頭寫。幾十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名叫《502謀殺案》,開頭便是黑夜裡的一幢樓,只有一間屋亮著燈,突然一女子一聲慘叫,燈光熄滅,故事再從頭寫起……其實,倒敘的主體部分也是順敘。插敘:就是在順敘的過程中,插入有關補充說明的文字。如果文字較短,一般用加括號的方式表示,如果文字較長,則要安排一段或數段,完了再接著前面寫下去。說明順序,是說明文組織材料的順序,反映材料之間的一種內在聯絡,一般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三種。時間順序:按時間發生先後進行說明,比如介紹日出的過程或某種工藝流程等。空間順序:按上下、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等方向位置來確定說明的順序,一般主要用於介紹建築物。邏輯順序:根據文章材料間的內在聯絡安排的一種說明順序,如從現象到本質,從一般到特殊,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等等。可以採取排除法,不是1、2種,就是第3種。
事物說明文一般採用時空順序,事理說明文一般採用邏輯順序。
感謝你的閱讀。
-
5 # 指尖教育帝國
本人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理清記敘文閱讀中的記敘順序和說明文中的說明順序,不僅對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的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對記敘文和說明文的寫作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記敘文的記敘順序主要有四種,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
1、順序
順敘,即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結局的先後順序來寫,又叫“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有時也可以說按時間順序。
比如:都德的《最後一課》,就是按時間順序記敘了韓麥爾先生為學生們上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再如:馮驥才的《珍珠鳥》,寫從珍珠鳥“怕”人到“信賴”我,寫養鳥的經歷和與鳥的相處過程,以及帶給我的感受,完全按時間先後順序來寫。
順敘的作用:
使文章事件發展前後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條理清晰。
2、倒敘
倒敘就是先寫事情結果,或者是把事情發展過程中最突出最精彩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用順序寫出整個過程。
比如:《羚羊木雕》一文,作者把“查問木雕”放在前面寫,把“贈送木雕”放在後面寫。這樣避免了平鋪直敘,能引人入勝。
倒敘的作用如圖所示:
3、插敘
插敘即是由於表達方式或情節上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的敘述,而插入有關的事情和片段,以使讀者對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插敘完後,再接著原線索繼續敘述。
比如:林海音的《竊讀記》,行文中插入了“借雨天讀書”和“藏身於大人身旁讀書”兩個情節,更突出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
插敘的作用:
插敘和倒敘的區別:
4、補敘
補敘也叫追敘。即行文中由於情節需要用兩三句話或者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做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沒有補敘故事情節上就會有漏洞,令人不解。
比如《智取生辰綱》一文,先說黃泥崗松林內七個販棗的客商,劫走了生辰崗,看到這裡大家,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販棗客商能喝,為什麼楊志等人就喝不得?這時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吳用、晁蓋等七人的姓名,並介紹他們使用障眼法,當面吃酒、以瓢下藥的經過,這樣,作者透過補敘使事件真相大白,使讀者恍然大悟。
補敘的作用:
是對文章中所敘述的人或事,做必要的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完整。
二、說明文的順序也有四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程式順序。
1、時間順序
時間順序,即按時間的先後作為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一般用於說明事物在不同時間上的發展變化。
比如:《月亮上的足跡》
本文按時間順序記述了準備、飛向月球、登月成功、返回地球的過程。
2、空間順序。
空間順序即暗示我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內到外,或從上向下,或從前到後,或從整體到部分,依次進行說明。
空間順序一般用於說明相對靜止的事物和內部構造比較複雜的事物,比如園林,建築物,工藝品等。
比如《故宮博物館》即用空間順序介紹故宮博物館的構造。
3、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即是按照事物的內部聯絡或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安排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包括:
從主要到次要。從概括到具體。從整體到區域性(區分於空間順序)。從原因到結果。從特點到用途。從現象到本質等多種情況。比如《死海不死》:
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徵,在列舉海水中各種礦物質的含量,來說明“死海鹹度很高”的本質特徵。
4、程式順序。
程式順序是在說明物體的製作過程,或某一專案的實施過程時,按照工藝流程或實施程式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一般介紹工藝製作或科技專案的實施時,通常使用這種順序。
比如《景泰藍的製作》
即按景泰藍製作的工序,從制胎、掐絲,點藍、燒藍到最後的打磨、鍍金,一步步按程式順序來介紹的。
中考設題方式如下:
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選文的某些段落的順序能否顛倒?請說明理由。答題模式如下:
回覆列表
以我個人看,記敘順序可以按照內容情節的需要,作者自由安排,以彰顯故事的精彩。
而說明順序,不可亂來。第一步,第二步,本來就是步步緊接的,豈能隨意顛倒?尤其是那些操作說明,一個步驟錯了,結果不然不同。
所以,作者必須加以區分,是故事的敘述還是使用和操作的實用性行為的敘述。前者順序可自由,後者絕對要環環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