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38238679905

    什麼是“七力”:

    1、敏銳而細緻的觀察力。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培養與發展自己觀察生活的能力是演員的一項最重要的基本功; ※表演藝術是表現人的藝術,演員在自己的生活積累中,焦點自然應該集中在對生活中的人的觀察上; ※想在對生活的觀察中有所收穫,就必須具備十分敏銳的細緻入微的捕捉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徵和了解、感受所觀察的人物的心理特徵的能力; ※演員的觀察力是在演員有意識地長期不懈地觀察生活的努力中培養起來的; ※演員要時時刻刻都應該是目中有人,把目光總是投向生活中千差萬別、風采各異的人群。

    2、積極而穩定的注意力。 ※演員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必須具有積極的穩定的和不斷持續發展著的注意力; ※演員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創作上,首先是表現在他(她)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動的物件上,不能真正的在舞臺上行動起來,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行動中去感受並真正地與對手進行真實的相互交流,這樣就必然使表演失去了真實性和有機性; ※演員在創作中的注意是一種有意識的注意; ※演員在創作中應該把注意力積極穩定地集中在行動的物件上,並且隨著行動的發展而持續地發展下去; ※注意力的基本要求就是演員在創作中做到真聽、真看、真感覺; ※演員在創作中要儘可能地克服自己思想上的私心雜念,最重要的是“醉心”於戲劇情境中的事物,善於為自己表演中的行動創造出誘人的目的; ※演員就是要把那些本身沒有什麼興趣的物件變成對自己有興趣的物件。把沒意思的東西變成有意思的東西。

    3、豐富而活躍的想象力。 ※任何一種藝術創作都無法脫離想象; ※儘管戲劇演員是在劇作家筆下的文學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但是要想把劇本中的文學形象再創作成為舞臺人物形象,演員必須運用自己的想象把劇作家提供的情境、事件、人物等都變得具體和豐富起來,從而使劇本中簡單的舞臺提示、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都在演員的想象力的幫助下得到充實和深化; ※想象在演員的創作中不僅起著對劇作的補充與深化的作用,還能促使演員產生情緒體驗以及動作的欲求; ※演員的想象力應該具有強烈的行動性; ※演員的想象中還應該有一種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即興想象,如果演員不想在每次的創作中去機械地重複前一次的創作的話,這就需要與同演者進行合作時,在接受對方所給予刺激的同時,能夠出現一種即興的想象,進一步豐富和改進自己的創作; ※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培養與發展是和演員的生活積累與文學、藝術修養分不開的。生活知識的廣博與文藝修養的豐富是演員具有豐富、活躍的想象力的基礎; ※在表演藝術創作中,演員可以運用“有魔力的假設”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

    4、敏銳而真摯的感受力。 ※在生活中,人們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時,總會產生某種感受,並引發出相應的情緒上的變化,我們把這種能力稱為感受力; ※在表演藝術中,演員在創作人物形象時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創造出人物的情緒體驗; ※演員的感受力是創造出人物情緒體驗最主要的保證; ※在表演藝術創作中,演員所接受的並非像生活中那樣真正的刺激,而是一種藝術的虛構,演員往往無法感受到客觀上給予的刺激,因而無法創造出人物的情緒體驗,導致結果只能以虛假的“表演情緒”的辦法搪塞; ※演員在創造人物時缺乏真實的體驗的原因,除了創作方法與技巧上的優劣程度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演員所必備的敏銳而真摯的感受力; ※演員創作素質中感受力的培養與演員的總體素質有著一定的聯絡; ※一個優秀的演員,在生活中必須是一個真誠、熱情,對生活充滿熱愛,有著鮮明的愛憎的人。

    5、真實、準確而合理的判斷與思考力。 ※在表演藝術創作中,演員創作心理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判斷; ※判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思考; ※在表演創作中,要做到像生活中一樣地進行思考與判斷,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表演創作中的情境是一種藝術的虛構,劇情中的一切發生的事物的結果已經預定,在創作過程中演員如果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準確的思考與判斷,而是不加思索的直奔結果,最終只能使所扮演的人物虛假造作,變得蒼白無力。

    6、靈敏而有細膩的適應力。 ※在表演創作中,演員時時刻刻都要去適應規定情境所給予的刺激,適應表演中對手所給予的刺激,並且透過靈敏而細膩的適應力去展現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具有良好適應力的演員,在表演上常常能夠創造出十分準確、鮮明、微妙、多彩的適應,使其創造出來的人物生動感人;反之,演員所創作出來的人物,會千篇一律,使觀眾感覺枯燥乏味; ※演員在表演中的這種適應從創作方法上講是建立在對規定情境的理解與感受和對人物與人物之間關係的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的; ※演員良好的適應能力是建立在具有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判斷力和表現力等等基礎之上的。

    7、鮮明的形體與語言的表現力。 ※演員在創造人物形象時應該是既有真摯、深切、細膩的內心體驗,又有準確、鮮明、生動的外部體現; ※外部體現之所以重要,就因為它是傳達內在的“人的精神生活”的; ※只有透過外部的表現,演員的內心體驗才具有可視性,“形現”方能“神開”,“容動”而見“神隨”; ※演員在表演中的姿態的變化,聲音的高低、強弱、剛柔與語調的抑揚變化,往往會引起內心感受上的相應的變化; ※在表演中用以表現出人物內心體驗的手段主要是演員的形體、聲音和與語言; ※演員應該是經過不斷的訓練,使自身的形體、聲音和語言具有充分的可塑性,達到“天然的完美”; ※“只要有了真摯的體驗,表現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為,它錯在不僅忽視了外部體現的重要性,也否認了表演是一門具有表現性質的藝術; ※眼神、手勢、步態,這三個方面最能反映出人物的外部性格特徵; ※人物豐富的內心體驗,往往都要透過演員所念臺詞的音色、語調、語氣等方面的變化才能夠揭示出來,因此語言的表現力同樣在塑造人物時起著重要的作用; ※演員的形體、聲音和語言的表現力要靠演員長期刻苦的鍛鍊才有可能發展起來,沒有捷徑可走。 “四感”指的是什麼: 1、真實感。 ※由於演員的表演創作總是在虛構的情境中進行,所以演員應該具有真摯的信念與適度的真實感; ※要想真實,必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才可能表現生活; ※在表演藝術中,如果達到孩子們做遊戲時所達到的真實信念,這時才可以成為偉大的演員。 2、形象感。 ※由於演員需要創作出各種各樣、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員應該具有善於捕捉人物特徵的形象感。 3、幽默感。 ※由於演員難免要演喜劇,或者說總不可避免地會在不同的劇本中遇到喜劇的情境,所以演員應該具有幽默感; ※幽默感同樣是在真實表演的基礎上自然展現出來的,一切故意做出來的所謂的“幽默”,都是虛假誇張、不真實的。 4、節奏感。 ※表演上的“平”、“溫”、“拖”都會給觀眾一種無精打采的感覺,因此,演員還應該具有適應行動發展所需要的節奏感; ※要想掌握正確的速度節奏,必須深入生活,要有豐富的生活知識。 ★除以上所講到的之外,演員在掌握不同風格體裁的劇本的表演時必須具有體裁感;在創造一個人物形象時要有整體感,以及作為演員總體素質中應該具有的審美感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的古詩意境有何拍攝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