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跬步求索
用現代的技術看,所有城牆一類的防禦設施都是坑。不說現代哪怕唐朝在西域的防禦部署也比長城有效的多。後面明朝對女真人的防禦支撐也不是靠長城。
長城並不是一個統一規劃出來的防禦設施。從春秋戰國開始各諸侯國就開始陸續修建針對草原遊牧民族的防禦設施。秦統一後開始將一些重點防禦區連線在一起。後世慢慢修補擴建最終形成了我們現代看見的樣子。現在我們看得最多的其實是明代修建的山海關一帶。
所以我們現在看長城的戰略位置和古人看其實完全不一樣。比如對秦朝來說,主要防禦應該是關中一帶,但對宋來說主要是華北平原。到了現代不考慮文化價值都恨不得把山海關拆了。每個朝代都按自己的訴求在前人基礎上做出了“價效比”最高的修改擴建方案。至於他整體上的戰略價值是不是最大這個東西從來就沒人考慮過。畢竟這麼大規模的防禦設施同一時間也很難同時用起來。
-
3 # 沐雨戴雪
要想確定一個方案的好壞,首先我們要明確,制定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在古代,長城可不是用來炫酷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軍事防禦設施。防禦的目標是誰?首先是防禦外敵入侵,其次才是內部矛盾,尤其以防禦北方外敵為主要目的。 長城的修建起源於西周時期,當時修建的主要是烽火臺,方便傳遞軍情,主要是防禦北方的草原部族犬戎。由分佈各地的烽火臺,最終連成“點式長城”。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是當時的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用烽火臺調動各方諸侯。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也分別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修建了部分長城。但是秦統一六國後,其他各國的長城基本廢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長城主要為秦、趙、燕三國的長城相連而成,在明朝又經過大規模的修建而得。 雖然長城放在古代絕對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然而綜合分析卻又是一個非常省錢的防禦手段。 烽火臺狼煙預警,僅需約十小時就能將預警資訊傳遞到一千公里以外,在通訊手段極為落後的古代,這種速度絕對是無可比擬的。
首先,長城都是依地勢而建。歷朝歷代長城的主要防禦物件都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特點就是機動性強,突防能力強,善於長途奔襲騷擾作戰。而長城的修建,也恰恰反映了我們華夏農耕文明的軍事防禦“實用主義”特點。長城雖不能完全阻擋遊牧民族的侵襲,但卻提高了他們的進攻成本,也降低了我們的防禦成本。明朝官員餘子俊曾給成化帝算過一筆賬。防禦北元,維持北方常備八萬大軍,軍餉、糧草和運費,一年總花費979萬兩銀子,還需動用407萬勞力。而修築長城,就地取材,長城牆體至工費合算,每米也就0.16兩,修築起主戰場河套地區的長城總造價也就不過16.3萬兩,非常划算。所以長城修建,都是選擇在邊境沿線。
其次,長城基本代表了當朝的分界線。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錯覺。認為我們大漢鐵騎無往不利,無堅不摧。但是回顧歷史,我們中原文明在與少數民族的戰爭之中,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慘敗。我們擅長戰略戰術,打陣地戰和大兵團作戰,而遊牧民族則擅長游擊戰、騷擾戰,單兵作戰能力強。公元前201年,統一中原的漢太祖劉邦率32萬大軍在山西迎擊匈奴,結果在大同遭遇“白登之圍”,差點就被生俘。此役充分讓漢朝領教到了遊牧民族騎兵的戰鬥力,攻守之勢自然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麼漢朝開啟了和親這一政治策略,誰願意把自己女兒遠嫁“蠻夷”?不得已而為之。漢武帝最輝煌時期就是衛青、霍去病幾次征伐,將匈奴趕到漠北。特別是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後,繼續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貝加爾湖)。最終並不能消滅匈奴,只是為大漢王朝贏得和平發展的時機。
到了商業繁榮而軍事廢弛的宋朝,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反唐,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果就是讓遼國坐大。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使得中原民眾直接暴露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下。北宋王朝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和大遼幾經戰亂,但終其一朝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地皮沒了,自然也就沒辦法蓋長城了。面對強敵,只能建“人牆”,北宋常年在邊境屯兵百萬,花了大錢無濟於事。失去了長城,中原王朝便在與北方民族的較量中失去了主導權,只能在苟喘殘延中緩慢走向滅亡。
黑線為北宋邊境,之前的長城全部在遼國境內。
第三、長城具有強大的戰略部署能力。從戰略角度看,長城連點成片,將邊界線防禦體系化、網路化,邊防重鎮沿長城散佈一線,相互聲援,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版的“馬奇諾防線”。軍事進攻時,長城可作為前進基地。一來縮短中原軍隊進攻和後勤補給的路程,避免車馬疲憊。二來,也使軍隊在大戰後能快速撤退至關內,利用堅強壁壘阻止遊牧民族的追擊,以求來日再戰。
在戰略防禦時期,長城可以作為堅強壁壘。西漢初年,戰火方熄,社會凋敝,正是依託秦昭襄王修築的長城,以及漢文帝提出的屯墾戍邊政策,漢王朝才勉強守住邊疆。沒有匈奴侵擾,中國才得以出現繁榮一時的文景之治。結過“文景之治”後即位的漢武帝劉徹,有了錢,刀磨亮了,自然要進行軍事反擊,而這時長城的攻擊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從公元前129年衛青首次北征,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決戰”,漢軍都是以長城為進攻發起線,從各隘口出發進擊。
到了隋唐時期,長城對中原王朝取得對北方民族的軍事勝利同樣起著決定性影響。唐初,突厥曾進兵離長安不過40裡,多虧唐太宗李世民簽下“渭水之盟”才得以打發。唐朝在這次危機後也在北方大修長城並且屯兵,積蓄力量,以待時機。數年之後,唐軍從陰山隘口東進奇襲突厥,甚至活捉了其可汗,比漢朝更加快速地擺平了北方民族,為大唐盛世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到了明代,長城的發展進入了最後的輝煌階段。由於北方遊牧民族武裝力量的高機動性,以及常年征戰的高成本,明朝最終選擇修築加強長城邊防系統。不同於漢唐長城的重點防禦修築,明朝選擇連片修築,即透過長城邊牆把各個邊防隘口連線起來,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8850公里!
當然,最堅固的長城都是從內部瓦解的。長城堅不可摧,長城的守衛者卻不堅定。雄壯如山海關,最終也敵不過人心的動搖。
-
4 # 看不見的角落
長城在秦漢時期對於北方遊牧民族而言還是有很強的防禦力量的。近幾年來,長城的地位和作用廣泛受到質疑。可是,長城畢竟是始建於秦漢時期,在當時它在阻擋北方匈奴入境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長城的作用之一就是抵禦大規模的騎兵入境,這就使得只有少部分騎兵可以襲擾北方的少數郡縣,而不會引發北方的全面戰爭。如果沒有長城,如今的陝西、山西、內蒙南部乃至於河北都會成為胡人南下牧馬的地點。在甘肅一帶因為人煙稀少,長城沒有延伸到這裡,武帝時期就開始遷移人口到這裡進行屯戍,才開始有早起的城堡。
保護這些地區的是數以千計的烽燧,也就類似於長城上的烽火臺。依靠著烽燧來探查敵情,並且依靠當地的武裝和連綿的烽燧來抵擋匈奴騎兵的第一波攻擊。其實,這就和長城在建設上的理念是一致的,主要就是要進行預警觀察和遲滯敵方第一波衝刺進攻的作用,為政府調動部隊贏得時間。長城更是如此,依靠著連續不斷的城牆,少量計程車兵就可以依靠這道防線抵擋住大量的騎兵攻擊。大規模騎兵由於攜帶有大量的戰馬輜重,在秦漢時期是難以越過長城的阻礙,進入內地的,所以,北方才能夠獲得安定。
其次,長城是重要的據點和後勤轉運地。因為有著長城的阻隔,長城內部可以成為很安全的糧草儲存地,這在轉運十分困難的秦漢時期無異於生命線。而且,長城也是漢朝駐兵攻打匈奴的重要據點。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千米的長城。
因為長城的修建,使得國家未來面對的少數民族威脅由正北方的匈奴逐漸轉向了東北方的烏桓。鮮卑等部落。自從東漢徹底驅逐匈奴後,匈奴再次出現在史書上已經是百餘年後的劉淵建國。所以,長城在秦漢時期對於國家安全的維護是顯而易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雖然,在宋代之後,長城無法抵擋異族的入侵,但是它在歷史上的功績是不容磨滅的。
文:經典守望者
回覆列表
應該有更好的方案
不過以古代的建設水平,絕對是個奇蹟
軍事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遊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遊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藝術價值: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的建築藝術
透過研究,我們發現長城是一座極富建築藝術特色的偉大工程.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對長城的建築藝術進行了研究.
(一)城牆的構造和排水系統
1.不同地段長城城牆的構造:
①平原與丘陵地段如八達嶺長城段,城牆是以沙土為內填充物,青磚包砌的方式築成,能承載較大負荷.青磚製造簡易,價廉且堅固,是平原與丘陵段長城的首選用料.
②乾旱與半乾旱地段如嘉峪關長城段,城牆是以黏土做膠結材,一層層敷築成城牆的,最後再抹一層黃土作為保護層由於土坯壘砌的城牆適於雨水稀少,天氣乾燥的地區,所以這種城牆最適用於乾旱與半乾旱地區.
綜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出長城雖綿亙萬里,但其城牆的構造並不是千篇一律的.長城城牆的構造與用料在其形式上具有變化性,不難看出先人在長城實用性的基礎上又考慮到了長城的藝術性.
2.長城的排水系統:
長城的排水系統大體上分為排水溝與土水嘴兩大部分,排水溝修建於城牆走道兩側,是一條狹長的凹地,當下雨時,雨水順方磚流入凹地(排水溝),再由吐水嘴排出牆外.吐水嘴由石匠雕鑿成獸頭狀,這再次說明古人不僅考慮到長城的實用性,對其建築藝術性也十分重視.任何一座建築,如果是一味的重複,毫無變化就根本談不上有藝術價值.
(二),規模宏大,綿延萬里,給人以極大的視覺衝擊.
外國也有長城,它們有的規模宏大,有的卻很小.例如英國的哈德良長城,它全長僅為中國長城的數百分之一,其視覺的衝擊無法與中國長城相提並論.其次,其質量也不高,約4.5米高,2.5-3米寬,用約75萬立方米的石頭砌成,是羅馬國王用軍隊在山谷中倉促建成,而中國長城是動用了數百萬民工,經數十年築成.
中國的長城作為防禦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越絕壁,跨河流,其所經之處地形之複雜,所用結構之奇特,在古代建築工程史上可謂一大奇觀.所以說中國長城在規模上是其他長城所無法比擬的.
(三)長城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長城不僅有著鮮明的建築藝術特色,同時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萬里長城屹立與中華大地已數千年,我們從現在的長城上可以看到許多歷史的滄桑與古老的文化價值.其中又流傳著多少有關長城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可以說長城是中國歷史的見證,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很多時候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就會給人一很多想象的空間,此時人們不在只是看到那冷冰冰的城牆,看到的是更多的歷史,更多的滄桑.
綜上所述,中國的長城在外觀與構造,規模與效用上都是世界上其他長城所無法比擬的,長城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現著中國古老的建築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