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與現實的關係是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觀點分歧的起點。在《理想國——詩人的罪狀》裡有這樣一段話:“工匠製造每一件用具,床 、桌,或是其他東西,都是按照那件用具的理式來製造的⋯⋯但是他們只是在外型上製造他們,並不是實體。” 柏拉圖認為有理式是一種普遍性的存在,理式是床之為床的本質。柏拉圖認為的文藝與現實的關係是:文藝模仿現實,由於它不能反映理式,所以不真實。在柏拉圖眼裡 ,藝術世界是摹仿現實世界的 , 而現實世界是摹仿理式世界來的 ,前兩種世界都不是真實的 , 不能獨立存在 , 只有理式世界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理式世界第一性 , 感性世界第二性 , 文藝世界是第三性。
在“摹仿論 ”的問題上 , 亞里士多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強調對自然世界作直接觀察 , 堅持理論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因此他承認現實世界的存在性。以這樣的理論為基礎 , 亞里士多德在關於文藝與現實的關係問題上 , 提出藝術是摹仿現實世界的。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論述文藝的作用時是建立在論述詩人的作用的基礎上的。
柏拉圖認為好詩是愉悅的並且是有用的,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益處。益處是指有利於人的心靈健康。作為模仿而來的藝術與理智相隔很遠,從而藝術不真實,不健康。無理性次於理性 ,它讓人感到怯懦,讓人的性格容易暴烈。如,當人們面臨災難時,藝術滿足的是你想哭一場的自然傾向,而理性則可以將這種衝動壓下去。
針對柏拉圖的觀點 , 亞里士多德則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情感是受理性指導的。觀眾的憐憫或恐懼之情是受理性指導的 , 也就是說 , 理性告訴人們該憐憫哪些人物 , 不該憐憫哪些 , 該發生恐懼之情或不該發生恐懼之情。所以當一個窮兇極惡的人由泰運轉為否運 , 這不能激起我們的憐憫之情 , 因為這是他應有的報應。這也不能引起恐懼之情 , 因為所以我們不認為自己會像他那樣遭受厄運。得出的結論都是文學應有利於人類的心靈健康。
在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中曾講過這樣一個神話:宙斯率領諸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靈魂跟隨在後面,裝載他們的馬車由頑劣的馬拉著,御馬者缺乏高超的技巧,在經過陡峭天路時馬車失去控制,被拽落在地上,靈魂被折斷翅膀,不能上升到理念領域,只得附著於肉體作為暫居之處,而靈魂在未跌落之前,包含著天賦的知識,只是附著肉體之後,受到身體的“汙染”,才忘記曾經觀照到的東西。以此說明,知識不是後天獲得的,而是靈魂本身所固有的,學習只是為了喚醒知識。
而在亞里士多德的文藝觀中,他更看重文學語言技巧之餘文學創作的重要性,而非靈魂的回憶,在《詩學》、《修辭學》中,他曾結合史詩、戲劇之類的作品,最早的從語言角度深入論證了文學藝術的特點。他認為,文學藝術創作之生成,從根本上說,即依賴於詩人對語言表現力的重視。
文藝與現實的關係是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觀點分歧的起點。在《理想國——詩人的罪狀》裡有這樣一段話:“工匠製造每一件用具,床 、桌,或是其他東西,都是按照那件用具的理式來製造的⋯⋯但是他們只是在外型上製造他們,並不是實體。” 柏拉圖認為有理式是一種普遍性的存在,理式是床之為床的本質。柏拉圖認為的文藝與現實的關係是:文藝模仿現實,由於它不能反映理式,所以不真實。在柏拉圖眼裡 ,藝術世界是摹仿現實世界的 , 而現實世界是摹仿理式世界來的 ,前兩種世界都不是真實的 , 不能獨立存在 , 只有理式世界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理式世界第一性 , 感性世界第二性 , 文藝世界是第三性。
在“摹仿論 ”的問題上 , 亞里士多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強調對自然世界作直接觀察 , 堅持理論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因此他承認現實世界的存在性。以這樣的理論為基礎 , 亞里士多德在關於文藝與現實的關係問題上 , 提出藝術是摹仿現實世界的。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論述文藝的作用時是建立在論述詩人的作用的基礎上的。
柏拉圖認為好詩是愉悅的並且是有用的,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益處。益處是指有利於人的心靈健康。作為模仿而來的藝術與理智相隔很遠,從而藝術不真實,不健康。無理性次於理性 ,它讓人感到怯懦,讓人的性格容易暴烈。如,當人們面臨災難時,藝術滿足的是你想哭一場的自然傾向,而理性則可以將這種衝動壓下去。
針對柏拉圖的觀點 , 亞里士多德則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情感是受理性指導的。觀眾的憐憫或恐懼之情是受理性指導的 , 也就是說 , 理性告訴人們該憐憫哪些人物 , 不該憐憫哪些 , 該發生恐懼之情或不該發生恐懼之情。所以當一個窮兇極惡的人由泰運轉為否運 , 這不能激起我們的憐憫之情 , 因為這是他應有的報應。這也不能引起恐懼之情 , 因為所以我們不認為自己會像他那樣遭受厄運。得出的結論都是文學應有利於人類的心靈健康。
在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中曾講過這樣一個神話:宙斯率領諸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靈魂跟隨在後面,裝載他們的馬車由頑劣的馬拉著,御馬者缺乏高超的技巧,在經過陡峭天路時馬車失去控制,被拽落在地上,靈魂被折斷翅膀,不能上升到理念領域,只得附著於肉體作為暫居之處,而靈魂在未跌落之前,包含著天賦的知識,只是附著肉體之後,受到身體的“汙染”,才忘記曾經觀照到的東西。以此說明,知識不是後天獲得的,而是靈魂本身所固有的,學習只是為了喚醒知識。
而在亞里士多德的文藝觀中,他更看重文學語言技巧之餘文學創作的重要性,而非靈魂的回憶,在《詩學》、《修辭學》中,他曾結合史詩、戲劇之類的作品,最早的從語言角度深入論證了文學藝術的特點。他認為,文學藝術創作之生成,從根本上說,即依賴於詩人對語言表現力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