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布拉稀莫為奇

    第一強:魏武卒

    第二強:趙胡服騎射

    最後強:秦軍方陣

    按照時間來排順序的,就好比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打不過坦克大炮一樣

  • 2 # 硬核網

    戰國時,趙邊騎、秦銳士、齊技擊,魏武卒,哪個武力最強?

    【答】

    若論武力最強,首推“魏武卒”!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標誌著中國從春秋進入戰國時代。

    戰國初期,稱霸中原的並不是秦而是魏。

    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率先實行變法,大將吳起負責軍隊改革和建設,“魏武卒”應運而生——戰國時期的“魏武卒”,在當時就是一支精銳的野戰特種部隊!

    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光輝戰績。

    攻秦

    公元前409年,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元裡(今陝西省澄城縣東南)並築城。

    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秦,一直打到鄭縣(今陝西省華縣),攻克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並築城。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

    吳起率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黃河西岸秦國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陽晉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伐齊

    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魏武卒與韓趙一起在龍澤殺齊軍三萬。次年,攻入齊長城以內。

    “魏武卒”的戰鬥力為什麼這麼強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編制靈活

    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

    正式打仗時設將軍一人,負責全權指揮。

    如此設定,既可化整為零,又能化零為整,既可實施小規模突襲,又能進行大規模決戰。

    第二、單兵作戰能力強

    《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意思就是說,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士兵手執一支長戈、身上揹著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12石)、同時攜帶三天軍糧,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急行軍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戰鬥計程車兵,才可以成為武卒並享受優厚待遇。

    第三、軍令如山賞罰分明。

    有一次,吳起領兵和秦軍作戰,戰鼓未擂,將令未下,一士卒勇猛衝殺提了兩個首級回來,洋洋得意,等待嘉獎,不料吳起下令"立斬!"。理由是不聽軍令,違反軍紀!

    吳起本人和士兵同吃同住,還能根據不同的軍功給予不同獎勵,功勞大的,對其家屬和子女也予以重賞。

    ——既然魏武卒如此勇猛善戰,為什麼最後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前293年,秦大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這支精銳的野戰特種部隊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為什麼魏武卒沒有幫助魏國統一天下?原因有三:

    一是人數較少。

    因為魏武卒的選拔有嚴格的標準,是特種部隊,講究質量而非數量。

    二是減員嚴重。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爆發。齊威王以孫臏為軍師,孫臏採用"圍魏救趙"之計,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魏武卒在馬陵道大敗,主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此戰也讓魏國失去了霸主地位直到滅亡。

    三是後繼無人。

    士兵的戰鬥經驗和作戰技巧需要透過訓練,實戰;名將吳起、龐涓失而不可得。

    總之,戰國時期的趙邊騎、秦銳士、齊技擊,魏武卒,單從武力來講,老李還是認為魏武卒最強。

  • 3 # 長公子扶小蘇

    戰國四大特種兵團哪家強?傑出的軍事天才毛澤東曾經說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堪稱軍事專家的劉伯承元帥也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被西方奉為兵聖的克勞塞維茨也有近乎類同的看法:“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的刀刃。”英雄所見略同,戰爭的勝負因素,一般就歸結於這樣兩點:武器裝備和使用他的人,而後者則從根本上決定了成與敗,得與失。

    戰國四大特種兵團,即是趙邊騎、齊技擊、魏武卒和秦銳士,這是根據各國自身特點所各自建立的鐵血軍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代價昂貴,耗資不菲,可以說各自的君王都把國運甚至身家性命都押給了他們做博弈。所謂的戰國七雄,都是刀山火海里真槍實彈地拼出來的,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叢林法則之下,那個也不是吃素的。

    而最終的結果,我們大家也是很清楚的,秦一統,秦王掃六合,其勢何雄!換言之,秦銳士勝出,這是毋庸置疑的鐵的事實。

    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這是古代聖賢對他們的評價。荀子的評價從何而來?他的理論依據在哪裡呢?我們就從偉人毛澤東的戰爭兩要素“武器裝備”和使用它們的”人“的因素上來嘗試分析一下。

    第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鐵血軍魂:秦銳士老秦人本色勝出。

    劉伯承元帥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物質固然重要,軍人的精氣神更重要。人活著,說白了就是一口氣的事情,千難萬險,抖擻精神,才有擁抱黎明的希望。偉人毛澤東也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他老人家說:”同樣計程車兵,在敵人那裡就不行,到我們這裡就行。“這就再明白不過的了,一個士兵,一個軍團,他的精神改造或是重塑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對於歷史,對於古代人,我們還是要心存敬畏的,不能完全拿現在的崇高與偉大要求他們,這也未免太苛刻了。

    戰國時期,對軍人的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傳統的老一套,那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根本的著眼點在於當時的命根子——土地田宅。財富的分配,給軍人什麼樣的待遇,則直接決定著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臨戰態度,是視死如歸,一往直前,還是營營苟苟,苟且偷生。

    (一)赳赳老秦,視死如歸。

    諸侯卑秦。諸侯國秦偏安西部關中,嗯,確實也是周天子的附庸+養馬的家奴出身,這裡跟當時的中原諸侯國比,那自然是遠遠不如的,對於爭雄的王者而言,他們最大資本和勢力其實就是兩大塊:人口+土地。這兩者,秦國顯然都不怎麼佔優,土地雖然看起來廣袤,可是呢,多數都是草木叢生的荒野之地,開發難度大,人丁稀少。此時的老秦人,跟早就王化的中原等地比,那確實也就是個半獸半人的野蠻人。

    孫吳西侵河西五百里之地,甚至一度打入函谷關,這老秦人都坐不住了,老祖宗隔著棺材板都罵起來了。於是便有了秦孝公的勵精圖治和商鞅變法。商鞅雖然被五馬分屍,但是,這個改革的成果卻被歷代秦君給完全地保留了下來。

    1、整體民俗民風的改良:勇於公斗,恥於私鬥,一致對外。

    無論你是什麼人,無端生事,搞私鬥,分分鐘要被緝拿懲戒,一句話,窩裡橫算什麼本事?有種上前線去。

    2、獎勵耕戰,加官進爵+實實在在的土地田宅。

    本公子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秦國是第一個允許平民帶劍的諸侯國,所謂晉國無公子,秦國無貴族,秦國的貴族勢力是最小的,而且和平民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蠻族嘛 ,野蠻人,沒那麼多規矩舒服,一切從簡,講究的是實用。——題外話,罵秦始皇的應該是六國那些個被剝奪了貴族特權的後裔,如張良、韓信、項羽這樣的,而真不該是一般平民百姓啊!試問,你們是要只有一個獨裁者的世俗平民社會呢,還是要重新回到諸國紛爭,貴族林立的寄生蟲時代呢?《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國家和平民的良心啊!

    無論你是什麼出身,貴族,自耕農,破產商人,包括各種流離失所的流民無產者,都可以加入戍邊衛國的秦軍之中。而且,完全是論功行賞,拿敵人的人頭來換取爵位、土地和宅院。這個就很刺激了有沒有?

    3、臨陣逃脫的後果:連坐。

    這個就不夠人道了,可是對當時的秦國來說,還真有用,對於戰場上的老秦人來說,他是沒有任何退路的,總之一句話,要麼拼死效命,博得功名與土地,要麼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臨陣逃脫那可要株連家中父老妻兒的,——開弓沒有回頭箭。

    秦銳士正是從這樣一群老秦人中遴選出來的,他們只有前進,沒有退路,對於帶隊的軍團長和士兵們來說,在沙場上,只能把每一支槍和每一個士兵用於戰鬥,前方就是——勝利。

    親,你可以想象一下,當烏壓壓的一群穿著黑色鎧甲的不知死活的久經磨練的半獸人軍團——秦銳士衝擊過來是什麼樣的一個場景!對手當聞風喪膽,為之膽寒,望風而逃。

    (二)魏、趙與齊的長短。

    1、魏武卒。

    魏武卒當然也是犀利非常,但是呢,單單從士兵的勇氣上比較,他就有明顯的缺憾了。

    同樣都是論功行賞,這秦國和魏國的辦法還真不一樣。秦銳士是先給你畫個餅,拿到對方人頭才真正算數,這就等於是某種生死之賭啊!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必須勇往直前,置之死地而後生;而魏武卒正好相反,遴選出來後,立馬就會得到可觀的賞賜,土地,宅院,嬌妻美妾,這樣的情況下,魏武卒實際只能打順風仗,勝利仗,一旦有所風吹草動,有不利的苗頭,多半就是撒丫子往回跑,家裡的嬌妻美妾不香嗎?羈絆太多,溫柔富貴鄉,動搖軍心啊!

    2、齊技擊。

    齊技擊也是齊國的特種兵,當然也彪悍異常。

    可是呢,他有明顯的瑕疵,或者說是缺憾。作為精銳軍團,他幾乎更側重於士兵單兵作戰的訓練和培養,騎馬,射箭,劍砍,斧削,樣樣在行,衝鋒陷陣的陣勢組合效果上稍遜一籌。而且,齊國主體也是東夷族群,跟老秦人其實是通源流的,不過秦國改制了,勇公斗,怯死鬥;而齊國士兵內鬥成風,個個都類似俠客一般,無組織性和紀律性較差。齊技擊也一度擊潰過魏武卒,然而,泯然眾人,就很說明問題了。

    3、趙邊騎。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怎麼搞起來的一支騎兵,這是一支機動性非常強的流動作戰部隊,配備了弓矢和馬刀。輝煌時期,曾經滅了中山國,征服了婁煩、東胡、林胡等邊陲遊牧族群,一時間,整個趙國似乎民風彪悍,風頭無兩。這樣的趙邊騎軍團,帶有了濃烈的某些胡風,只服從強者,這就是唯一規則,這對帶隊人要求就非常苛刻了,一旦換人換將,趙邊騎將會進入渙散狀態。彪炳一時的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就是怎麼給搞死的,一個沙丘之變就做鳥獸散了。

    所以你看,論軍士之勇猛無前,視死如歸這樣的精氣神,當屬秦銳士第一。

    第二、兵種與武器裝備的選擇:青鋒劍更優於玄鐵刀。

    毛澤東說,我們是用小米加步槍取得了對敵人的勝利,當然,偉人這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這似乎可以理解為他老人家對戰爭理解的另外一句話;“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毛偉人認為,戰爭的關鍵因素,人是最難能可貴的,其次,就要論到手中的武器裝備了——這當然也非常重要。這很辯證,很符合《矛盾論》。

    趙邊騎、秦銳士、齊技擊,魏武卒,作為戰國時期的四大特種兵團,他們的武器配備也是個搶眼的亮點。具體各自配備情況,我們就不多說了,本公子才疏學淺,也就不班門弄斧了。

    簡單講,魏武卒屬於無比豪華的貴族兵種,士兵配備厚實的護甲,武器有刀有弓,可近可遠。這就需要魏國無限的財富輸出才能夠保證。魏武卒預先有很好的福利不假,可是呢,士兵的武器裝備都需要自己配備,自我投資,這在當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支出,一般人家還真沒那個實力。而魏武卒的規模又是非常龐大的,孫吳打秦國,率領的可是妥妥的五萬魏武卒啊!巔峰時期的魏武卒數量甚至一度達到七萬人之多。坦率講,這種貴族兵種幾乎是不可複製的,沒有學習的可能性。這似乎也是拖垮魏國的一個原因所在吧?士兵們就更慘了,舍了家裡的老本來打仗,做投資,即便戰勝了,很多人早就沒有任何田畝了,也只能給別人打短工過活。

    這秦國可就不一樣了,他在魏武卒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些裝備,但是呢,這秦銳士的數量相當有限,20萬新軍中才配備1600名秦銳士這樣的精銳,所以,士兵的武器裝備都是國家給配備的,養得起,而且還是以戰養戰,極具掠奪性。

    趙邊騎、齊技擊,情況跟魏武卒類似,士兵需要自養自給。很多人就遇到同樣的事情,老秦人打仗回來去種自留地了,他們卻失去的土地甚或家園,一無所有,流離失所。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趙邊騎、齊技擊,魏武卒等這樣的東方六國,在當時廣泛使用了鐵製的武器,而老秦人依然是青鋒劍。

    鐵製武器不應該是比青銅器要更有優勢的嗎?鐵刀比青銅劍更硬、更結實、更耐用不是嗎?

    也對,也不對。

    秦銅劍幹翻東方諸國鐵刀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武器材料鍛造的歷史工藝水平。

    當時的鐵製武器其實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普及,依然屬於稀缺資源,很昂貴。更要命的是,當時的鍛造工藝水平比較低下,鐵水裡雜糅了各種不規則的礦物質,使得刀這樣的東西華而不實,很脆,容易斷裂,磨損。

    而老秦人堅持使用青銅武器,一個當然是資源匱乏,另一個,則是經過反覆試驗得出來的結論,那就是,青銅劍依然比鐵製的刀具要堅久耐用。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時的青銅鍛造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大概是七分的銅,再加上兩分的錫,糅合各種微量元素,非常科學的比例,成就了一把把鋒利的青銅劍。比鐵還硬,近似鋼材鍛造。

    鐵製刀具什麼時候才成熟了呢?聰明如你,沒錯,就是漢武帝的時候,張騫從西域引進了所謂的“精鋼”,這樣才徹底打敗了匈奴。

    你像干將莫邪所鍛造的劍,那可都是青銅劍,我們所熟知的兩件考古出來的國寶,一個是金縷玉衣,另一個就是越王勾踐的那把劍了,現在看起來都熠熠生輝,光彩照人,也不是鐵劍,而是銅劍。

    也是冥冥註定或是機緣巧合,秦銳士手中的青鋒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居然碾壓了東方六國所用的玄鐵刀。

    綜上,趙邊騎、秦銳士、齊技擊,魏武卒這戰國時代的四大精銳部隊,都是當時各國手中的特種兵團,魏武卒善於陣地戰硬槓,步步為營,有點普魯士騎士團的意思;趙邊騎則是妥妥的機動兵團,遠端攻擊為主,擅長騷擾作戰;齊技擊則更像是個規模龐大的遊俠隊伍;而秦銳士,在秦弩+青鋒劍組合之下,兼具遠近的攻殺能力,再加上老秦人那股平命三郎的恢宏氣勢,那必須是第一啊!別忘了,秦銳士的帶隊人正是那個被稱作是殺神的戰國名將白起。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便是所謂的什麼西方古羅馬軍團重生,遇到鐵血秦銳士組合軍團,大機率也是要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炒股,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學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