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喙如一】: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百慮一致】: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一致。
【敗興而歸】:敗興: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掃興地歸來。
【抱成一團】: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係極為親密。
【抱雪向火】:向火:烤火。抱著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決問題。
【北轅南轍】:轅:車前駕以引車的兩根直木;北轅:車子向北行駛;轍:車輪壓過的痕跡。本要向南行走卻駕車往北,形容目標和行動不一致。
【表裡如一】:表:外表;裡:內心。表面和內心象一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並心同力】:想法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謀而同】:謀:商量;同:相同。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謀同辭】: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不約而同】: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步調一致】:步調:行進的步伐。比喻行動和諧一致。
【參差不一】: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車軌共文】:文;文字。車軌統一,文字一致。比喻統一一致。
【穿一條褲子】:比喻兩人關係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傳聞異辭】:傳聞:原指久遠的事,後指聽來的傳說;異辭:原指措詞有所不同,後指說法不一致。指傳說不一致。
【道合志同】: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敵愾同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發言盈庭】:盈:滿。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意見紛紛,得不出一致的結論。
【法出一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法無二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同“法出一門”。
【伏而咶天】: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各執一詞】: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攻守同盟】: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果出所料】:果:果真,誠然。指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判斷準確,果真和預料一致。
【合則留,不合則去】:指脾氣相投或意見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反之則離開。
【呼吸相通】:呼氣與吸氣,樸素貫通。比喻認識一致,利害相關。
【互不相容】:互相不能容納對方。指高職位官員之間的一種關係,在行使職權時彼此不一致。
【患難相共】: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患難與共】: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譭譽不一】:譭譽:詆譭和稱讚;不一:不一樣,不一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不一。
【譭譽參半】:說壞話的和說好話的各佔一半。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
【疾如風,徐如林】:疾:迅速;徐:舒緩,緩慢。行動迅速時像風一樣快,行動減慢時像樹林一樣齊整。多用以形容軍隊步調一致,行動統一。
【較如畫一】:指規章法令一致。
【較若畫一】:指明確一致。
【斠然一概】:持平一致。斠,古通“校”,校正。
【謹終如始】:指謹慎小心、始終一致。
【謹終慎始】:指謹慎小心、始終一致。同“謹終如始”。
【精誠團結】: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舉國一致】: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聚訟紛然】:聚:集中;訟:爭辯。言論多而雜亂,看法不一致。
【口不應心】:應:符合。心口不一致。
【口是心非】: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離心離德】:心、德:心意。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
【連雞之勢】:連雞:用繩子拴在一起的雞。比喻互相掣肘,步調不一致。
【兩般三樣】:不一樣,不一致。
【兩心一體】:兩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貌離神合】:指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民心不一】:老百姓思想不一致。
【民心不壹】: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名實相稱】:指名聲與實際一致。
【名實相符】:名聲與實際一致。
【名實相副】:名聲和實際一致。
【莫逆於心】:心中沒有牴觸。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莫衷一是】:不能決定哪個是對的。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莫衷壹是】: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拈花微笑】:原為佛家語,比喻徹悟禪理。後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判若兩人】:形容某人前後的言行明顯不一致,象兩個人一樣。
【朋心合力】:朋: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屏氣凝神】: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致。
【瓶罄罍恥】:①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傷其類。
【齊心併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合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同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一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一致】:眾人心齊,一致向一個目標。
【情善跡非】:感情融洽,但是所走的道路並非一致。
【情投意和】: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求大同,存小異】:一致尋求共同之處,保留不同意見。指不因個別分歧而影響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群居和一】:指和諧相處,協調一致。
【群威群膽】: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人望所歸】:人望:眾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聲氣相投】: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十個指頭有長短】:比喻人和人是有判別的,不能要求一致。
【十家鍋灶九不同】: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雙心一意】:雙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說到做到】:言行一致,說過的話一定用行動實現。
【同仇敵慨】: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德同心】:謂思想行動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呼吸,共命運】:利害一致,命運相同。
【同患難,共生死】:一同經歷磨難,一同生死。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力協契】:猶言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命運共呼吸】:形容雙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關係一致的人互相幫助把事情辦好。
【同生死,共存亡】:一同生,一同死。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生死,共患難】:一同生死,一同經歷磨難。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心並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共膽】: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膽”。
【同心合膽】: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膽”。
【同心合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意】: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同心同德】: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同心協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協力】: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葉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一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意】:指心志一致。
【同休等戚】:指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難。同“同休共慼”。
【同休共慼】:①指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亦作“同休等戚”。
【同欲相趨】:慾望相同,趨向一致。
【同志合道】: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同舟共命】: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銅壁鐵牆】:像銅鐵築成的牆壁一樣。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銅城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同“銅牆鐵壁”。
【銅牆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統一口徑】:比喻大家對待問題採取一致的態度。
【團結一致】: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指站在一起並且互相支援。
【萬口一詞】: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萬口一辭】: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萬口一談】: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萬人一心】:一萬人一條心。比喻眾人團結一致。
【萬眾一心】: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王貢彈冠】: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捨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漢代王吉;貢: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灰塵。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捨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
【聞鼓而進,聞金而退】:作戰時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鳴金就後退。指軍隊服從命令,行動一致。
【鬩牆禦侮】:鬩:爭吵;鬩牆:兄弟相爭於內;禦侮:抵禦外敵。比喻雖有內部爭吵,仍能一致對外。
【相須而行】:互相依存而行動一致。
【相倚為強】:互相倚靠幫助而強大。形容團結一致而有力量。
【協力齊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協力同心】: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協心戮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
【協心同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同“協心戮力”。
【攜手並肩】:手拉著手,肩靠著肩。形容十分親密,一致行動。
【心不應口】: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不一致。指為人虛偽。
【心口相應】:想的與說的相一致。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瞭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兄弟鬩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御:抵禦。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詢謀僉同】:指諮詢和商議的意見都一致。
【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言行抱一】:猶言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言行不貳】:猶言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言行相悖】:說話和行動不一致,互相矛盾。
【言意相離】:語言和思想相分離。比喻說的與想的不一致。
【言由衷發】:衷:內心。言語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指口說的和心想的一致。
【一鼻孔出氣】: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一鼻孔通氣】: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一個心眼】:指專心一意。比喻很固執已見,不知變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一軌同風】: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損:喪失;俱:全,都;榮:榮耀。一家衰敗各家都衰敗,一家興盛各家都興盛。形容相互之間利害一致。
【一心同體】:猶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一心一計】:一個心眼,一樣的想法。指與對方的想法儘量一致。
【一心一力】: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一字不爽】:一個字也不錯。指交待的話與原話一致或與事實符合。
【遺物識心】:指捨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議論蜂起】:議論很多,像一窩蜂飛起一樣。形容意見不一致,有很多種說法。
【異口同音】: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異口一言】: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異體同心】:指朋友、夫妻之間的思想完全一致。
【易地皆然】:易地:更換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換位置使之處於不同的環境,他們的表現也一樣。
【引為同調】:同調:聲調相同一致,比喻志趣相同。把某人視為是志同道合者或言論主張相同的人。
【用非所學】:所用的不是所學的。指學用不一致。
【整齊劃一】:有秩序,協調一致。
【整齊畫一】:畫一:一致。形容有秩序,不凌亂。
【志同道合】: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氣合】: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氣和】: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心合】: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心和】:志趣相同,心意一致。
【終始參差】:終:結束。結束時與開始時不一致。形容前後不一樣。
【眾虎同心】: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眾口交薦】:許多人一致推薦。
【眾口交詈】:眾人一致責罵。
【眾口如一】: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眾目所歸】:眾人的目光集中之處。指一致看好。
【眾品交薦】:許多人一致推薦。
【眾望所歸】: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積】: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屬】: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依】: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心成城】: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心如城】: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百喙如一】: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百慮一致】: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一致。
【敗興而歸】:敗興: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掃興地歸來。
【抱成一團】: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係極為親密。
【抱雪向火】:向火:烤火。抱著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決問題。
【北轅南轍】:轅:車前駕以引車的兩根直木;北轅:車子向北行駛;轍:車輪壓過的痕跡。本要向南行走卻駕車往北,形容目標和行動不一致。
【表裡如一】:表:外表;裡:內心。表面和內心象一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並心同力】:想法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謀而同】:謀:商量;同:相同。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謀同辭】: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不約而同】: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步調一致】:步調:行進的步伐。比喻行動和諧一致。
【參差不一】: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車軌共文】:文;文字。車軌統一,文字一致。比喻統一一致。
【穿一條褲子】:比喻兩人關係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傳聞異辭】:傳聞:原指久遠的事,後指聽來的傳說;異辭:原指措詞有所不同,後指說法不一致。指傳說不一致。
【道合志同】: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敵愾同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發言盈庭】:盈:滿。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意見紛紛,得不出一致的結論。
【法出一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法無二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同“法出一門”。
【伏而咶天】: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各執一詞】: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攻守同盟】: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果出所料】:果:果真,誠然。指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判斷準確,果真和預料一致。
【合則留,不合則去】:指脾氣相投或意見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反之則離開。
【呼吸相通】:呼氣與吸氣,樸素貫通。比喻認識一致,利害相關。
【互不相容】:互相不能容納對方。指高職位官員之間的一種關係,在行使職權時彼此不一致。
【患難相共】: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患難與共】: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譭譽不一】:譭譽:詆譭和稱讚;不一:不一樣,不一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不一。
【譭譽參半】:說壞話的和說好話的各佔一半。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
【疾如風,徐如林】:疾:迅速;徐:舒緩,緩慢。行動迅速時像風一樣快,行動減慢時像樹林一樣齊整。多用以形容軍隊步調一致,行動統一。
【較如畫一】:指規章法令一致。
【較若畫一】:指明確一致。
【斠然一概】:持平一致。斠,古通“校”,校正。
【謹終如始】:指謹慎小心、始終一致。
【謹終慎始】:指謹慎小心、始終一致。同“謹終如始”。
【精誠團結】: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舉國一致】: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聚訟紛然】:聚:集中;訟:爭辯。言論多而雜亂,看法不一致。
【口不應心】:應:符合。心口不一致。
【口是心非】: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離心離德】:心、德:心意。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
【連雞之勢】:連雞:用繩子拴在一起的雞。比喻互相掣肘,步調不一致。
【兩般三樣】:不一樣,不一致。
【兩心一體】:兩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貌離神合】:指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民心不一】:老百姓思想不一致。
【民心不壹】: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名實相稱】:指名聲與實際一致。
【名實相符】:名聲與實際一致。
【名實相副】:名聲和實際一致。
【莫逆於心】:心中沒有牴觸。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莫衷一是】:不能決定哪個是對的。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莫衷壹是】: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拈花微笑】:原為佛家語,比喻徹悟禪理。後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判若兩人】:形容某人前後的言行明顯不一致,象兩個人一樣。
【朋心合力】:朋: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屏氣凝神】: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致。
【瓶罄罍恥】:①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傷其類。
【齊心併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合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同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一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齊心一致】:眾人心齊,一致向一個目標。
【情善跡非】:感情融洽,但是所走的道路並非一致。
【情投意和】: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求大同,存小異】:一致尋求共同之處,保留不同意見。指不因個別分歧而影響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群居和一】:指和諧相處,協調一致。
【群威群膽】: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人望所歸】:人望:眾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聲氣相投】: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十個指頭有長短】:比喻人和人是有判別的,不能要求一致。
【十家鍋灶九不同】: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雙心一意】:雙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說到做到】:言行一致,說過的話一定用行動實現。
【同仇敵慨】: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同德同心】:謂思想行動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呼吸,共命運】:利害一致,命運相同。
【同患難,共生死】:一同經歷磨難,一同生死。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力協契】:猶言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命運共呼吸】:形容雙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關係一致的人互相幫助把事情辦好。
【同生死,共存亡】:一同生,一同死。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生死,共患難】:一同生死,一同經歷磨難。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同心並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共膽】: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膽”。
【同心合膽】: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膽”。
【同心合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合意】: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同心同德】: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同心協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協力】: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葉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心一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同心一意】:指心志一致。
【同休等戚】:指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難。同“同休共慼”。
【同休共慼】:①指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亦作“同休等戚”。
【同欲相趨】:慾望相同,趨向一致。
【同志合道】: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同舟共命】: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銅壁鐵牆】:像銅鐵築成的牆壁一樣。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銅城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同“銅牆鐵壁”。
【銅牆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統一口徑】:比喻大家對待問題採取一致的態度。
【團結一致】: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指站在一起並且互相支援。
【萬口一詞】: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萬口一辭】: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萬口一談】: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萬人一心】:一萬人一條心。比喻眾人團結一致。
【萬眾一心】: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王貢彈冠】: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捨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漢代王吉;貢: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灰塵。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捨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
【聞鼓而進,聞金而退】:作戰時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鳴金就後退。指軍隊服從命令,行動一致。
【鬩牆禦侮】:鬩:爭吵;鬩牆:兄弟相爭於內;禦侮:抵禦外敵。比喻雖有內部爭吵,仍能一致對外。
【相須而行】:互相依存而行動一致。
【相倚為強】:互相倚靠幫助而強大。形容團結一致而有力量。
【協力齊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協力同心】: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協心戮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
【協心同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同“協心戮力”。
【攜手並肩】:手拉著手,肩靠著肩。形容十分親密,一致行動。
【心不應口】: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不一致。指為人虛偽。
【心口相應】:想的與說的相一致。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瞭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兄弟鬩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御:抵禦。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詢謀僉同】:指諮詢和商議的意見都一致。
【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言行抱一】:猶言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言行不貳】:猶言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言行相悖】:說話和行動不一致,互相矛盾。
【言意相離】:語言和思想相分離。比喻說的與想的不一致。
【言由衷發】:衷:內心。言語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指口說的和心想的一致。
【一鼻孔出氣】: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一鼻孔通氣】: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一個心眼】:指專心一意。比喻很固執已見,不知變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一軌同風】: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損:喪失;俱:全,都;榮:榮耀。一家衰敗各家都衰敗,一家興盛各家都興盛。形容相互之間利害一致。
【一心同體】:猶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一心一計】:一個心眼,一樣的想法。指與對方的想法儘量一致。
【一心一力】: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一字不爽】:一個字也不錯。指交待的話與原話一致或與事實符合。
【遺物識心】:指捨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議論蜂起】:議論很多,像一窩蜂飛起一樣。形容意見不一致,有很多種說法。
【異口同音】: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異口一言】: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異體同心】:指朋友、夫妻之間的思想完全一致。
【易地皆然】:易地:更換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換位置使之處於不同的環境,他們的表現也一樣。
【引為同調】:同調:聲調相同一致,比喻志趣相同。把某人視為是志同道合者或言論主張相同的人。
【用非所學】:所用的不是所學的。指學用不一致。
【整齊劃一】:有秩序,協調一致。
【整齊畫一】:畫一:一致。形容有秩序,不凌亂。
【志同道合】: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氣合】: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氣和】: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心合】: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志同心和】:志趣相同,心意一致。
【終始參差】:終:結束。結束時與開始時不一致。形容前後不一樣。
【眾虎同心】: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眾口交薦】:許多人一致推薦。
【眾口交詈】:眾人一致責罵。
【眾口如一】: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眾目所歸】:眾人的目光集中之處。指一致看好。
【眾品交薦】:許多人一致推薦。
【眾望所歸】: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積】: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屬】: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依】: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心成城】: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心如城】: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