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夏盈眉

    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記得兒時,每到小年,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

    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

    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

    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郁。

    · 小年傳統 ·

    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稱“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民間,小年的習俗有很多。若細細品味,都不無道理。

    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那時,祭灶日的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

    · 小年由來 ·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 小年習俗 ·

    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是盛大春節的序幕開端。

    在小年,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大掃除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房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乾乾淨淨迎春節。

    北方稱為“掃房”,南方也叫“撣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

    祭拜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但如今傳統灶臺已然退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附著其間的祭灶活動也僅保留在一些農村地區。)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貼窗花

    窗花多以喜鵲登梅、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題。

    將紅色的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更添喜氣。

    貼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

    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

    吃餃子

    過小年,民間吃餃子。取意為“送行餃子迎風面”。

    在很多地區,一到臘月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

    沐浴理髮

    小年時,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把上一年的塵埃晦氣除去,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裡要煥然一新外,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洗浴、理髮,褪去過往的晦氣,開啟新年吉祥順利的好兆頭。

    婚嫁

    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型別,前者莊重,後者花梢。

    “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蒸花饃,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 地方禁忌 ·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區各有不同。

    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臺灣稱此日為“送神日”,禁忌舂米,據說能把風神搗下來,會給來年帶來風災。

    小年後的幾天,農村都會蒸饅頭準備過年,但是不宜施捨給他人,因為這些饅頭是要先用來祭祖祭天的。

    冬藏轉春生,小年小團圓!

  • 2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吃麻糖。因此日灶王爺要上天彙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所以用麻糖封住灶王爺的嘴,免得他說壞話。祭灶。大掃除大清洗,過年倒計時。

  • 3 # 郭發洪

    除舊迎新今日忙,

    剃頭擦窗淨灶膛。

    恭送灶王上天去,

    美言人間迎吉祥。

  • 4 # 傳統銀文化

    其實,我們說的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

    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小年別名,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

    傳統:臘月廿四,其它:臘月廿三或廿五

    中國傳統節日小年的由來及傳說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中國一些地方流傳,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傳統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灶王爺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據中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時間差別

    中國南北小年的神奇時間差,各地過小年時間及差異原因你知道嗎?

    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民間傳統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江浙滬地區: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四川、貴州部分地區:除夕夜——“小年”

    在中國西南的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除夕夜過小年,他們的大年則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江蘇南京等地:正月十五——“小年”

    相傳明成祖朱棣篡權奪位後,南京百姓對其殘忍和苛政怨聲載道,藉由正月十五的燈會懷念上一位帝王的寬政,於是元宵節成了南京的小年。

    民間習俗

    祭灶王

    掃塵土祭灶王吃灶糖,這些小年習俗你知道嗎?

    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民間傳說,每年小年這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另外,據說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祭灶

    祭灶日期,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其日期也不盡相同。有現存文字記載的,在南朝時,部分地區祭灶日是在臘月八日,與臘八節重合,如《荊楚歲時記》裡記載道:“其曰,並以豚酒祭灶神”。

    到宋代時,祭灶已經與小年合併起來,定在了臘月二十四這天。如范成大的詩《祭灶祀》:“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在北宋時,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節”。南宋時則稱為“小節夜”。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臘月二十四日交年,汴梁城裡非常熱鬧。無論窮富,大家都忙著買酒買肉買水果,買金銀紙來祭祀。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但是清朝也的確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記載。《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嘉慶二十年刊《溫江縣誌》:“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於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遷移到了二十三。”

    掃塵土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中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吃灶糖

    過小年吃什麼?南北不同,這些經典美食你知道嗎?

    5個影片 | 3萬次播放

    精選

    片單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小年,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 5 # 好看電影收集者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

    距離春節只有7天啦!是不是很開心,很激動?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俗話說,“小年”不小。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習俗

    “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灶神,本是因為萬物有靈觀念驅使以及對上古人發明火燒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來的神。《周禮》稱“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才出現了人格化的灶神。

    所謂“送灶”,就是把舊年的灶神神像取下來焚化,表示灶神已經“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習俗表面看是人對神的敬畏,其實是人對發明火的先賢功德的感念。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透過一送一迎的神聖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一首民歌,說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過去,祭灶時都會給灶王爺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種麥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給灶王爺吃了以後,讓他嘴巴甜一點,上天給玉皇大帝做報告時多言好事。但是畢竟灶王爺不是人,它不會真正吃糖,糖瓜也就最後落在了小孩的嘴裡。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放鞭炮

    華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汙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啦。

    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吃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大多人家自己動手,發麵、炕制火燒。

    在河南,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小年到了,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事提議AA制聚餐並帶娃,嘴抽問了句孩子還能怎麼A啊?同事說孩子你還計較並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