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泰山正能量號
-
2 # 輝姐的退休生活
意定養老模式在大城市有市場,孩子忙或者在國外有特殊原因無法照顧老人,亦或是有經濟條件膝下無子女的,將來普及的話不太可能,首先從心裡講我就不接受這種養老模式。
我自己有兒子,財產過給自己的至親也不會去意定。畢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雖然養兒防老的觀念是過去時,但是中華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時,孩子們工作忙可以僱護工選擇居家養老。
“意定監護”是社會對老年人開啟的一條新路,但是隻要有子女的老人從心裡都不會接受意定養老方式,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寓言故事孩子們小時候就聽大人講過,相信子女會安排好老人的養老模式,老人有子女的也不會選擇意定的。
-
3 # 使用者黃昏老楊樹仁華
是不是憑自已意願養老方式,我夫妻二人都七十多了,子女在外算是留守老人,無病無痛生活過得去,一但有病就醫就難了,也不想託累後人怎麼辦呢?當然盼政府出多種養老方式提供各種老人的意願,比方說農村每個村建一所自助抱團養老院,在養老院向哪些身體好的老人幫助哪些多病老人,這些幫人的老人建一個時間銀行。他互助了別人,他不能動讓別人互助他。又解決農村底收入群體的經濟開支,又使他們子女在外安心工作不好嗎?
還補充二句,還可以儲存經濟,讓哪些願意出錢與願意幫助得補嘗的得補嘗。
-
4 # 因緣果li
不要給我推銷什麼這個那個的養老方式。我是一個獨生子女的老人。想當年我們響應政府號召只生一胎。現在我們老了,不求什麼只求兌現當時的承諾。
-
5 # 寶葫蘆
“意定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方式,所謂“意定”就是指一個有完全民事能力的人,在自己意識清醒的時候,指定能真心實意養老自己的人。
這個能養老自己的人,可以不是自己的兒女或者不是自己的親屬。
“意定養老”對於那些沒有兒女的老人們是一種很有效的養老方式。
被老人指定的贍養老人的人,照顧老人的生活,處置老人的財產。
當然,社會上好人還是挺多的,但是也不乏有道德淪喪的人。
有些人甜言蜜語、假迷三道,甚至利用女色勾引老人,讓老人指定她為“意定養老”的老人監護人。
因為“意定養老”高於“法定養老”,所以哪些道德淪喪的人假惺惺地騙取老人的信任,簽署了“意定養老”協議,到老人病倒在床,不是盡心盡責地贍養老人。
所以說,“意定養老”也是有很多弊端的。
-
6 # 力克9981
“意定養老”偷一個概念把國家曾經提出的“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承諾推向社會,推給個人.
國家強大了,應該兌現承諾,減少社會矛盾,在養老上多投入才不負民望.
-
7 # 海納百川528866
不管咋養老一定要自己開心,意定會開心也行,但親生的肯定不開心,親生的不開心老的能開心嗎?所以還是讓親生自養的來決定吧。
-
8 # 果樹GS
“意定養老”是一個新的養老形式。如何操作有待深入細緻研究與討論。有兩大難題需要妥善解決好了老人才有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快樂幸福。首先由政府部門組織實施管理才能辦得好。依靠雙方簽訂合同,有法律保護並不是真正就能達到了預計效果和目的了。金錢社會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永遠不會滿足。幾年來許多養老案例來看,為錢,為房,為產權,為服務不好鬧得雞犬不寧屢見不鮮。所以需要認真立規立法!另外一個大問題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和老年痴呆症,這類人才是真正的服務難題。也是服務員最不願意服務的最頭大的事。上述兩事解決好了。其它的事都是好解決的事。
-
9 # 本題無觧
講句實話,目前在中國社會風氣被破壞,社會道德輪喪到如此的地步,意定養老就是對大多數老人的殘害,給騙子打開了方便之門!
-
10 # 煒子空空
我們很快也面臨這個問題,因為獨生子不在身邊。眼下兩人年齡不算大,身體尚可,但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終有力不能及那一天,靠誰?背井離鄉,去投靠孩子?顯然是最不明智的選擇;住養老院?條件好的可能還住不起,條件差的不願住;抱團養老?看那些過來人最終也都散夥了……
意定養老是種新模式,值得一試。但有個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社會的理解關注,法律的保障保護,畢竟,老齡化社會,養老,是個大問題。
-
11 # 一紙家書
如果嚴謹一點的講,不能定義為“意定養老”,而是“意定監護”。
先說說這個概念老百姓在談起養老話題的時候,總會聚焦於要不要讓子女養老、要不要僱個保姆、要不要住進養老院等等問題上。
其實,我們應該先回答清楚一個問題:人到什麼時候,真正需要養老?
理論上,人到了老年階段,都應該需要養老。但是,如果屬於活力老人,客觀地講,要不要有人給養老,都不是那麼緊迫和重要——畢竟自己完全可以身體力行。所以,這個階段,可以定義為老人“自我養老”階段——即不必須別人。
真正需要他人來給養老的階段,是在老人半失智失能、失智失能的時候!問題是,一旦老人步入這種情況,誰有資格給老人養老?
養老需要資格麼?我們舉個例子,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老人昏迷住院了,這時候需要家屬簽字。而簽字人,一般要麼是老人的配偶、要麼是子女。這些人,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法律賦予的叫做“監護權”的東西,有了這個權利,就可以簽字、交錢,而且有效,醫院也認。
反過來,如果老人沒兒沒女或者子女不在身邊,恐怕誰也不能、不敢籤這個字的——因為他們沒有“資格”。萬一老人出了問題,責任誰敢擔?所以,老人很可能就面臨無法救治的境地。
所以,在養老問題上,必須要解決三個根本問題,從小到大:
一個是養老方式的問題。到底是家庭養老、還是社會養老?一個是經濟問題。養老,毫無疑問,是要有經濟支撐的。一個是監護問題。這個問題,指的是誰在老人需要的時候,能夠“代替”老人行使權力、做出決定,例如簽字住院、簽字住養老院等。而監護問題,是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真正解決養老“資格”的關鍵。這就是“意定監護”立法的一個核心原因。
回答題主的問題:套用題主的說法,“意定養老”就是指定一個監護人,在自己需要別人養老的時候,這個監護人有合法的權利和資格。
如何指定這個監護人?“意定監護”的這個監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機構。
我們目前在很多地方,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展意定監護工作。主要的時間點,是從2017年10月1日頒佈《民法總則》之後。
按照現在的做法,多數走的是公證途徑——所以,很多地方,這類業務都是公證處在辦理。
拿公證來說,一般是老人找到自己信得過的、也願意承擔老人監護人角色的人,雙方簽訂一個意定監護協議,把雙方權利義務講清楚,拿著這份協議在公證處進行公證。如此下來,這個監護人,扮演的角色就相當於老人的子女。
“意定監護”適用於哪些情況?一般來講:
無兒無女的,或者子女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例如,智殘、重殘)。子女不在身邊的(例如,空巢老人)。子女不孝的(不指望子女贍養)。“意定監護”這個政策,對於老年人養老來講,確實非常好:為老年人做出了更多選擇——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委託別人為自己養老。
-
12 # 龍族社
現在全世界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困擾,中國也同樣正在進入人口老年化時代,所以,養老是未來最重要的一個話題。
目前,中國老年人的養老模式大概有,靠退休金和國家養老保險養老、兒女養老,靠自身養老金養老、社會養老(養老院)等,這些是可供大部分老年人選擇的幾種主要的養老模式。
不過,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即“意定養老”。其意思是指,由老年人根據自己的心意選擇為自己養老的物件,也稱之為“意定監護”。
比如此前的一個案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與處於疾病狀態的兒子相依為命,可兒子也因病去世,剩下老人一人無人照顧。老人樓下的水果攤主逐漸承擔起了照顧這位老人的責任,老人因對水果攤主的感激和信任,讓水果攤主一家搬進了自己的家一起生活。並且將水果攤主指定為為自己養老的物件,且老人願意將房產等贈予水果攤主作為回報。而在此時,老人的兄弟姐妹等其他親屬才站出來,對老人贈送財產一事提出質疑。
這個案例便可以說明許多問題,兒子去世後,只剩下老人一個人無人照顧,養老成了問題。儘管老人還有兄弟姐妹等其他親屬,但從老人的表達和反映來看,這些親屬並未對老人盡到照顧、養老的義務。
老人在萬般無奈之下,才選擇了讓本無任何親情和血緣關係的水果攤主為自己養老。這位老人選擇的這種養老方式,便是“意定養老”。這種養老模式的一大特點是,將對老人盡養老義務的物件的選擇權交到了老人自己手裡,其他人無權干涉。而且,被指定的物件與老人是什麼樣的關係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老人對其信得過,願意將自己的老年生活交付於對方,是比較自由、自主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意定養老”的這種養老模式,適用於無兒無女、且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也是用於兒女不盡孝道和贍養義務的老人。也是一種比較無奈的養老模式,畢竟,人年齡大了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
大家覺得這種養老模式好不好呢?
-
13 # 司空紫悠
“意定養老”是今年實行的民法典規定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對於空巢老人特別適用。
意定監護就是說,在你自己意識還清楚的時候,去公證處做個公證,指定一個自己信任覺得靠得住的人,作為自己的監護人,讓這個人替你養老送終。這個人不一定非要是你的子女親戚,就算跟你毫無血緣關係,只要你信任他,都可以。
前一陣上海88歲老人把自己300萬房產及自己的工資卡還有其它財產都給了樓下賣水果的小遊,並把他們一家接到自己家裡一起同住的事情,在網上引起熱議,老人是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小遊的很多照顧,尤其是自己生病了,出不了門,小遊惦記他就到家裡探望,及時把他送到醫院才得到及時的救治,挽救了他的生命。他感覺小遊善良也能把他放在心上,自己晚年有小遊照顧,心裡踏實,家裡的這些財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給了小遊比給了那些對自己不聞不問的親戚強。
諮詢律師後,老人跟小遊到公證處簽了意定監護協議和遺贈扶養協議,小遊為老人養老送終後,老人的所有財產歸小遊所有。其他親戚無權繼承老人的財產。
這樣老人老有所依,小遊也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到老人的財產,並且法律部門會監督小遊養老義務的執行情況,如果他沒有盡到義務就不會把財產給他。
意定養老對於孤寡老人是一種不錯的養老方式,上海老人和小遊一家在一起其樂融融過日子,老人生前享受天倫之樂,死後有人為他送終,人生也算圓滿。
-
14 # 水晶核桃1128
我的理解,意定養老,就是按照老人本人的意願,決定自己自己的養老方式。老人的生活自己做主,才能過的自在,活的有尊嚴。
-
15 # 我大哥叫恩雅
上海一位八旬老人做出一個讓旁人難以理解的決定。老人將自己300萬房產留給樓下毫無血緣關係的水果攤攤主,並做了公證。事件發生後,在網路上一度引起了熱議,“意定養老”一詞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老人和攤主幾年前就認識,老人沒事就到水果攤和這位攤主聊天。老人的老伴已經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後事是由水果攤攤主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三觀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適婚男女不願受婚姻束縛,決定做不婚主義者,許多結婚的夫妻迫於種種壓力決定做丁克夫妻,更有許多獨生子女遠走他鄉,無法盡孝。這就給未來許多的老年人養老問題,埋下了隱患。對於失獨老人、孤寡老人,意定養老不失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智之舉,有條件的老人,可以在意識清醒時就選出自己的意定監護人,透過公正的方式立下遺囑,解決了自己晚年的後顧之憂,也讓水果攤住這種意定監護人得到法律的正名,可以名正言順的照顧老人。這種養老關係應該在法律的保障下進一步推廣,社會的發展需要這種互助養老的模式。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這個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
-
16 # voodoo
這樣風險還是有的,遇到靠譜的人肯定沒問題 ,遇到不靠譜的人就不好說了。那種不靠普的人連父母都敢吭,更何況你是外人。你自己覺得信任不代表真的是靠普,有些人畢竟會偽裝的,特別是意定養老真的普及推廣後就一定會出現一些不靠普的人去偽裝行騙的,哪怕是你沉覺得他真的很信任,也不敢保證後面會不會變,畢竟人心叵測。俗話說得好,可以共苦但不一定能做到共甘。你沒有意定養老可能真的對你很好,當你意定他養老後,可能就會為財所搖動了,對他來說人走得越早他賺得越多,遇到那種不靠譜的人就可能會有其它想法了。
-
17 # 五未子55555
養老模式現在花樣繁多,真的是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有的另人耳目一新,有的讓人琢磨不透,令人費解!就像這"意定養老",乍一看,你真的不一定能猜透,你真的得琢磨一會!
其實,"意定養老"就是隨自巳意願″欽定"給自已養老的人,僅此而巳!說白了,就是選自巳喜歡的,自已信任的人給自已養老!
不是說這種養老模式所有人都能接受,所有人都能認可!但給了所有的老人一個提示,那就是,你又多了一種選擇!這種養老模式最適人群是,無子女的老人。只所以最適宜,是因為能解決他們不去養老院,能居家養老的難題!和有子女的家庭比,他們的身邊缺個最信任,最貼心的人!即使你有兒女,或兒女不孝,或兒女不在身邊,這樣的老人同樣可以釆用這一模式進行養老!
但這種養老模式也有些使老人難以解決的難題是,選擇的面窄,可選的人太少!不僅是這樣,這又不是一廂情願的事,誰能甘心情願的給自已養老呢?說句不該說的話,有子女老年人,還是依靠子女養老為好,別總把"床頭百日無孝子"掛在嘴邊。這樣,到老了,他們真的能把自巳推到一邊!
無子女的老人又多了一項保障,但選人一定要選準,選對。並且一定要簽定相關協議,法律文書,明確雙方的權力和義務,並要有第三方監督執行,自已的養老權益也才能夠真正的得到保障!人生最難的是老年,老年最難的是沒錢!別以為"意定養老"最適合有錢的,沒子女的老年人!也許每一個人在人生就要終結的時候,都需要一個你生命中最後的一個有緣人!
養老可以不再依靠子女,怎麼養老自己作主。意定養老的人可以是子女,也可以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只要是老人信的過的人就行,意定養老高於法律。
回覆列表
人倫道德世代相傳,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國內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和國外形成鮮明對比。尊老、贍養老人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要世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