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關於鄭和艦隊寶船的歷史文獻。

    《明史·鄭和傳》和《瀛涯勝覽》說航海寶船多達六十二艘,最大的旗艦長148米,寬60米,有十二個張帆,錨重千金,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關於寶船的尺寸,《國榷》中寫道:

    “寶船六十二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2004年,隨著古代工匠尺“魏家琴記”出土,發現古代造船使用一尺等於現在的31.3釐米,那麼換算寶船的尺寸那就是138米長,排水量已經超過萬噸。

    已經頂的上早期的航母的尺寸了,這與當時其他國家的航海水平相比,比鄭和晚了80多年的比哥倫布,他的旗艦的尺寸和排水量只有鄭和寶船的百分之一。

    從鄭和的艦隊在航海途中,教訓不服王化的的國家來看,鄭和艦隊不僅規模大,軍事實力也是槓槓的。

    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途中,到達錫蘭地界,被錫蘭國王打劫,國王調集幾乎舉國之兵50000攻打停泊在港口裝滿金銀珠寶的寶船。鄭和以2000登陸士兵直接攻打錫蘭都城,而海上的寶船,鄭和很放心。

    事實上,戰爭的結果是,50000錫蘭土兵,被依仗寶船的大明海軍一頓胖揍,打了6天沒能靠近海船。

    到了第7天,錫蘭兵不打了,為啥不打了,因為鄭和帶領2000大明海軍陸戰隊把他們老家端了,國王一家老小被鄭和全部給抓了。

    然後,鄭和押著國王一家老小回到船上,又訪問了幾個地區就回了大明,把錫蘭國王押到京城,聽候皇帝發落。

    朱棣知道這事,覺得這下面跪著的土鱉很搞笑,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敢惹我們家三寶,念其無知,把錫蘭國王的家屬給赦免了,還讓禮部給錫蘭人民選了個新國王,錫蘭國王吃了幾年牢飯,後半輩子就在北京養老了。

    這就是鄭和艦隊軍事實力的體現,更是大明國力的體現。

  • 2 # 張洵美

    若問明代鄭和時期海軍實力如何 可用“獨步天下”形容 為中國家開天闢地以來之卓絕 華人於此多瞭然於胸 茲但以史家著述披露之 不再贅言 如下:

    鄭和受大任於太宗三年 使西洋 “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鄭和傳》)鄭和下西洋 油畫

    和於太宗五年自西洋還 泊舊港 將欲撫海賊陳祖義 夫陳祖義者 廣東人 脫罪避居舊港 暴橫掠過客 至是和挾天威欲降之 然則祖義欲詐降潛謀邀劫和 為施進卿發於和 和遂遣兵攻之以擒祖義 並“誅其黨五千餘人。”將“祖義械送京師(引者按:南京),斬於市。諸番聞之,皆(以輸入法故 不能表出)服。”後太宗詔設舊港宣慰使司。(《殊域周咨錄·卷八·真臘·三佛齊》)

    又五年至蘇門答臘 有其臣蘇幹剌者柄國 方欲弒其主自立 且怨朝賜不及彼 遂“領眾數萬邀擊官軍。” 為和大敗去 遁喃浡國 和遣兵薄其國 獲其與妻子 獻於北京 太宗怒 誅之 “番夷聞之震慄。”(《殊域周咨錄·卷九·蘇門答臘》)《劍橋中國明代史·鄭和的海上遠航》

    又七年至錫蘭 其國主貪暴 諸番皆苦 至是和至 其主“驕倨不恭”且“令子納款索金寶”和惡之 不與 遂“潛謀發兵數萬劫和舟”乃先伐木拒險 意為絕和去路 為和識破 乃與其下謀曰:“賊眾既出,國中必虛,且謂我軍孤怯,無能為。如出其不意,可以得志。” 遂帥從兵二千 “夜半,間道銜枚疾走抵城下,約聞炮則奮擊,入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 至九年回朝 獻闕下 太宗令擇其支屬賢者更立之 十年 太宗欲遐邇一體 率賓歸王 乃佑之 另立耶巴乃那為其國王 (《殊域周咨錄·卷九·蘇門答臘·錫蘭》)

    透過以上史料大抵可見當時明朝海軍的實力 永樂大帝透過下西洋把西至阿拉伯海岸及東非海岸的沿印度洋海岸各國納入大明帝國的政治勢力之下 而永樂大帝之所以要開創此一海上遠航壯舉 無疑與其篡位有一定關聯 即為了使得其威名遠播的正統地位之渴望 他為了向他那些宗室兄弟及侄子們展示其偉大而進行 並且包括對蒙古的征討及申討安南 編修永樂大典 設定奴兒干等等故事

    透過強大的武力及富強使得東南亞國家對明朝的富強及武功有了深刻印象 這些國家也在以後與明朝沿海地區之貿易逐漸上升 與之相關的即是朝貢體系貿易的執行 而本章不在於此方面進行闡述 只是稍作提及

    綜上所述 可見一斑

  • 3 # 慣與長夜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海軍船隊可稱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完備的船隊,是當時最強大的海軍特混艦隊。

    明朝初期制訂了向外發展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保護貿易航線。當時,中國海軍的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其造船技術已遠遠領先歐洲。為了揚大明國威,朱棣決定派鄭和下西洋彰顯中國武力,順便以武力震懾征服海外各國。

    鄭和下西洋之前還先下了一次“東洋”。明朝初期,倭寇非常猖獗。朱元璋一怒之下,斷絕中日交往,實行海禁。到朱棣時代,日本海盜常在明朝邊境搶掠,而日本政府卻坐視不管,朱棣遂命鄭和率海軍遠征日本,1404年,鄭和率海軍從桃花渡出發,浩浩蕩蕩向日本開進。日本政府者見明朝海軍殺氣騰騰而來,趕緊殺了二十多個海盜並將首級送到鄭和船上,同時接受了明朝的封號、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

    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的船隊規模極其龐大,由317艘船組成,人員和武裝部隊近3萬餘人。其中6艘被稱為“鄭和寶船”的船隻長148米,寬60米,船上有9根桅杆和12面風帆。鄭和率領著這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去了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裡等國家,並將這些國家全部征服。班師途中,鄭和在馬六甲殲滅海盜5000餘人,並將盜首陳祖義等三人生擒回京。此舉使得此後數百年之內,馬六甲、索馬利亞海盜不敢再騷擾華人。

    從1405年到1431年的26年間,鄭和先後7次下西洋,他率領著這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去了占城、爪哇、舊港、蘇門答臘、阿魯、溜山、孫刺等39個國家,並將這些國家全部征服。這隻強大的艦隊,在鄭和的帶領下揚威世界,使世界各國都知道了大名海軍的威風。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

    由此可見,鄭和所率領的海軍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當時世界各國無可比擬的,明朝海軍實力足以堪稱世界第一!

  • 4 # 夜月下鳴蟬

    鄭和下西洋時期的明朝海軍的實力,一句話,冠絕全球。

    其實不止是鄭和下西洋時期,貫穿整個明朝,明朝海軍的實力都是當時全球首屈一指的。曾經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曾經對全球歷史上各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五大海軍進行了排名,而中國明朝海軍也榜上有名就,處於低十四世紀到第十五世紀的最強海軍之列。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隨船艦隊約有一百艘船,其中共分為五類,即寶船,糧船,馬船,坐船,戰船,分別對應如今的航母艦隊群的航母,補給艦,運輸艦,戰鬥艦等,可以說當時的鄭和下西洋就已經是成建制的航母艦群了。放到今天,美國也拍馬趕不上。

    艦隊中最大的寶船,排水量根據記載約為1000噸,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彼時86年後的哥倫布的探索船最大也不過是100噸,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而且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還經歷了數次海上戰鬥,比如全殲了海盜王陳祖義手下五千多人,陳祖義本人也被生擒送北京接受處罰。此時陳祖義也有戰船100餘艘,但是鄭和處變不驚,奇謀妙計頻出,最終生擒陳祖義。

    而在蘇門答臘事件中,鄭和率領的明朝海軍也成功處置了蘇門答臘的叛亂事件,輔助了蘇門答臘小王子登基。雖然這次戰鬥是在岸上,但是仍然可以視為海軍的戰績。

    第三次是捉拿了錫蘭山國王,據說當時錫蘭山國王對明成祖的冊封不敬,還企圖謀害鄭和搶劫金銀,於是被鄭和的兩萬餘人滅國,並擒拿了國王,還送到了北京。

    以上種種,不知道如今的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辦到。

  • 5 # 密集陣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在當時同時期的國家相比,那真是世界上無敵艦隊了。

    軍事力量在訪問期間,也不是一帆風順,他分別遭遇了3場不同的海戰,但最後3戰3勝,班師回朝。

    當然有過對當時戰艦的描寫。

    據《明會典》記載,凡海運隨船軍器,洪武年間定,每船有:黑漆二意弓20張、擺錫鐵甲20副、弦40條、碗口銃4門、黑漆釒比子箭20支、箭200支、手銃筒16個、蒺藜炮10個、火槍20條、銃馬1000個、火攻箭20支、神機箭20支、火叉20把。當時已經是火器為主。

    其中出現最早的對海反艦武器就是當時出現的,這樣武器就叫作火龍出水。

  • 6 # 史錄館

    鄭和“領兵” 對比當時的土耳其還是很強大的,只是因觸碰了商人的利益 ,故而被後人貶低了。 以旗艦、戰船、馬船、坐船(護航指揮船)等艦船;又有官校、勇士、指揮僉事、千戶、百戶、槍炮手、陰陽、醫官、通事及諸工百匠,鄭和統領的海軍,應當是一支強大的海軍混合艦隊。

  • 7 # 公子小可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在鄭和下西洋前,中國造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約 在唐代,華人已經發明水密隔艙、車船、平衡舵、開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時期,中國海船的船型已經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廣船最為著名,被認為中國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應用最廣、影響最大。在海船船殼結構上,中國海船採用搭接法,形成“魚鱗式”結構(亦稱“錯裝甲法”結構),從而使船殼板聯結緊密嚴實,整體強度高, 且不易漏水。船舶載重量也相當可觀,南宋時已可達萬石以上;在載客量上,大海船可載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環境上,中國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設施齊全,配備洗漱設施,設有可以攜帶家屬的幽雅客房,備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養豬、種菜、種藥材、釀酒,以及種植盆景以供觀賞。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絡。

    在天文航海技術方面,中國很早就可以透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透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關於航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關於題主提出的問題,下西洋的軍事能力如何?為了與歷史相符,查閱檔案,很是花了點功夫,據記載,第四次鄭和下西洋,時間是在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裡,南渤裡,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其中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到蘇門答剌時,蘇幹剌剛剛弒君篡位,明朝方面認為他是“偽王”,他則惱怒明廷不賞賜自己,遂率大軍截殺鄭和船隊。鄭和率明軍以及當地部隊奮戰並獲勝,追擊到喃渤利國,生擒了蘇幹剌。(費信稱鄭和是奉明成祖消滅蘇幹剌,恐誤)船隊還曾在三寶壟休整一個月,期間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回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佔婆華人回教徒。此後,船隊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亞)。 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回國。 九月,鄭和等人獻俘於北京,明廷誅殺蘇幹剌,賞賜立功將士。 同年十一月,麻林國等國使者嚮明廷進獻“麒麟”等獸。 (此前,榜葛剌特使也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進獻“麒麟”。 )此“麒麟”被認為可能是長頸鹿,顯示出鄭和使團首次對東非沿岸國家所進行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由此資料可以非常明白的算出鄭和下西洋時的兵力配置,乃至於大明水師的人員配備情況都可以一併推算出來,整個艦隊一共士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兩人。醫官醫士180人。以上人員就是士兵主力。分別於40艘船上。除開戰鬥使用的馬船,還有專用的淡水船。醫光基本上是每艘船都配有至少4人以上,馬船每艘船水師兵勇至少達到了700人,其中指揮2人,百戶至少10人,其他官員由於未寫官職暫且分出一半是外交,一半是船隻運作與兵營管理文書等等,這樣一來就非常明白的知道了鄭和艦隊的軍事實力與明水師的人員配置與管理運作,以及水師對於其他國家的比較而言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就鄭和抓陳祖義與蘇幹刺,一次是5000職業海盜偷襲鄭和艦隊準備搶了就跑結果被鄭和連人帶船殺得片甲不留陳祖義抓回京師當著大小國家使節殺頭了事,蘇幹刺也是一樣,不過是陸戰,同樣抓回京師殺頭了事,真正做到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當然歷史上就有過對當時戰艦的描寫對我們瞭解明水師的裝備與兵器配置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其中據《明會典》記載,凡海運隨船軍器,洪武年間定,每船有:黑漆二意弓20張、擺錫鐵甲20副、弦40條、碗口銃4門、黑漆釒比子箭20支、箭200支、手銃筒16個、蒺藜炮10個、火槍20條、銃馬1000個、火攻箭20支、神機箭20支、火叉20把。當時已經是火器為主。其中出現最早的對海反艦武器就是當時出現的,這樣武器就叫作火龍出水。下圖就是描繪的堪稱明朝巡航導彈的火龍出水的復原畫面,簡直比起後來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還要厲害的多。還領先幾百年,火藥的發明國家真不是蓋的。

    由此可見當時的明水師之強,是強到骨子裡的強到血液中的,並且鄭和帶領著當時全世界範圍內地表最強艦隊八方宣威,維護大明的尊嚴,憑藉著七次西洋之旅,協助朱棣建立了以中國為主的特有的亞洲勢力範圍,將艦隊所到之處的數十個沿途國家納入朝貢體系,讓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第一次做到了真正的萬國來朝四海昇平,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輻射至整個沿海諸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所有國家都成為我們的屬國,地緣政治學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這一百多兩百年玩的這些地緣政治以夷制夷策略,我們的老祖宗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經玩膩了,所以鄭和不愧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Nautilus,沒有之一,還是一個優秀的海戰軍事家絲毫不差施琅。也是在永樂時代與建設北京紫禁城的越南安南太監阮安齊名的兩大歷史上最正面的太監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現在處於什麼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