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華為心聲社群上一篇文章《華為雲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痛訴這幾天華為雲戰略的各種搖擺不定和部門內耗。
12
回覆列表
  • 1 # celarlee

    市場經濟的浪潮猶如原生世界,強者為尊,很多時候只看結果不看過程,華為也好,馬雲也好,無非就是在各自的領域角逐……強者勝弱者下的自然規律!機會?!沒抓住就是沒抓住!

  • 2 # 樂行青島

    積弊,不是偶然。

    首先說明,我是外行,無權指點華為雲的戰略,但是對華為來說,應該慶幸,在迷茫徘徊之際有人站出來當頭棒喝,這是幸運或許也是機遇。

    1,先說華為對於私有云的歷史包袱問題。既想搞公有云又放不下私有云,怎麼可能雙贏?

    內行人都知道,公有云和私有云是兩套不同的商業模式,即使都用了虛擬化技術,也不見得就是同類業務。飛機和菜刀都用了不鏽鋼,兩個產品也沒什麼必然關係吧?私有云本質上是硬體和軟體,公有云本質上是服務,兩者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所以想要做好公有云和私有云,必須把兩者完全分開,甚至不能考慮共用、複用、打通、統一,從軟體架構到硬體決策都是不同的。華為雲混著來,無異於一起自殺。

    2,在運營戰略上,華為雲的成本控制、自動化生產程度、對目標客戶的價值、產品售賣推廣方式都無清晰思路。引起的結果就是華為雲內部的人才需求、思維模式、團隊文化、考核方式等都不成體統。

    華為雲知不知道自己的落後和力不從心呢?我覺得它清楚。

    從戰略上的錯失時機、業務上的思路滯後、營銷缺乏有競爭的新方案與新產品,無法滿足客戶新業務的需求、組織上數不清的內部與外部部門牆,割裂的業務流程,離散化、碎片化的組織加劇了內耗……

    萬言書用確鑿的證據告訴所有人——華為雲在沼澤區!接下來要怎麼走,我們無權干涉,但大家都在期待華為拿出的成果。

  • 3 # 迎春俏梅

    華為云為啥起了個大早(10年開始搞雲而且投入幾千人)趕了個晚集(現在國內也排在others),有戰略層面也有戰術層面的原因,主要是戰略層面的錯誤,簡單地說華為是電信背景,華為的高層對雲本質是什麼雲應該怎麼搞都沒有想明白,提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這樣的外行話就是明證。執行層面華為要做雲以他們外行的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收購一家基礎不錯的雲公司獨立運營,華為不缺錢缺的是技術,可是他們卻偏偏把自己搞電信一批老員工轉過來做雲,外行的人外行的流程硬體盒子的文化怎麼搞的好雲,結果就是現在的一地雞毛

  • 4 # LeoGo科技

    在這篇題為《華為雲,聽從你心,無問西東》中,提到了這些年,華為喊了很多口號,卻落實很少。並且分析了原因:落地生態,沒有阿里雲騰訊雲等他們擬定的追趕目標豐富。

    華為雲確實發展一般,華為其實早在早在2010年,就提到可雲計算策略。但是,直到2017年,華為大步進入雲計算領域,華為這樣說:"華為有決心、也有能力和夥伴一起,在智慧社會時代打造全球"五朵雲"之一。"

    然而,華為雲目前佔比,卻再一次說明了華為老員工的話:口號多,落實少!而騰訊雲,同樣起步於2010年,如今成了國內第二大公有云!

    實際上,對於華為雲,我們知道它目前遇到的問題還存在於:

    市場先機,阿里和騰訊,特別是阿里很早之前就抓住了這個契機。技術。雲計算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軟體,如果在軟體上,華為雲如果能夠貢獻一份力量,華為雲很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當然,華為還是有機會進行逆風翻盤,一個是技術資本,另外一個是,雲服務從個人市場向傳統制造領域過渡是大勢所趨,所以華為會更加註重華為雲,可能會帶來不同。

  • 5 # 帶v的好多都是特務

    那些所謂的華為粉絲呢?是因為看不懂提問的意思還是無力反駁?華為都獨霸通訊和手機市場、秒單反了,華為雲一定也是第一,這訊息是假的、資料是假的!

  • 6 # yjy999

    技術原創本就不是華為的優勢,華為大可以等雲市場穩定後,透過技術買賣,技術服務,再加上愛國情懷來佔有市場。別扯什麼5G,華為牛逼不是在於他研發了基礎技術,他透過買和其他方式到手後,用996的方式昇華,比如微軟開發了windows,當他還在推廣windows95的時候,如果華為有基本的東西,華為已經升級至XP了,別人怎麼爭?所以現在華為的戰略先搞手機再搞電腦,都是技術比較成熟的東西。要原創,開發雲,挑戰新技術?不好意思沒那個能力。說句實話,華為能力還是很強的,但不會有幾個企業喜歡它,太喜歡同質化競爭了,以後對手甚至是敵人只會越來越多,如果他能改變思路和高通這類的企業合作,專心落實技術的應用,更好

  • 7 # 街頭商學院

    簡單回覆一下,我想說這個沒有可比性可以嗎?阿里雲和騰訊雲都有先天客戶優勢,只是先走一步。華為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阿里雲的優勢有三個,1.阿里前期收購的萬網為阿里雲帶來了域名和伺服器的客戶嫁接。2.淘寶和阿里巴巴帶來了很多b2b類的客戶。3.支付寶在進入app時代後帶來了後發優勢。所以阿里雲在商業模式和客戶嫁接方面都有國內廠家無法比擬優勢所以是最大份額。

    加上這兩家的戰略技術支援自然是華為雲無法追趕的。

    如果說阿里和騰訊的雲業務來自於企業,那麼華為雲圍繞自己的電信裝置和手機份額在以後應該會找回一定的份額。

    最後總結其實國內的雲市場就兩個字,“孵化”。

  • 8 # 東風高揚

    怎麼看待華為雲老員工痛訴華為雲這幾年因搖擺不定導致錯失時機?然後任正非全網轉發?如果從任總能夠聽取一個與員工的意見,而把它全網分發來看,這是一家大公司很難做到的事情。大部分企業最喜歡看到的是對企業或對管理層歌功頌德式的讚揚,而不是看了立馬讓人馬下臉來的非企業主流吐槽或意見。

    員工的意見甚至吐槽,往往也並非就一定是非善意的。真正吐到了痛處,刺中了管理層中某些人,在某些企業絕大部分的情況可能會是員工會遭受到某些管理層的“特殊”對待,甚至這樣的意見除了引起管理層的反感之外,被穿小鞋或被冷藏或被打擊都是大機率事件。

    相反在華為這樣的企業裡可能成為員工對企業正常的意見渠道而給與採納,這與華為企業的設計有莫大的關係。

    華為雲的正式上線,從雲計算戰略釋出開始算起差不多有7年時間,這七年時間要說發展不可謂不快。2017年3月開始成立Cloud BU發力公有云市場,到2018年上半年就同比增長達到了7倍之巨,可謂相當迅速。但與阿里、騰訊相比,顯然華為雲的發展又蹉跎了不少歲月。阿里及騰訊在公有云裡開疆拓土已經有五六年了,佔據了國內40億美元的將近七成份額。

    正如這位老員工所痛訴的那樣,華為雲提出了眾多的概念與口號,然而真正佔領市場,卻遠離主流之外。“虛擬化要超越VMware”、“公有云海外飽和攻擊”、“華為雲品牌主打自營公有云”、“私有云不甘示弱越做越複雜”,等等。口號不少、彎路夠多、嘗試也夠多,但做這麼多卻看著別人家不停的攻城掠地瓜分市場賺錢。不過終究華為雲真正上路了,依靠華為雲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內部管理的力量,取得成績大的突破也許並不會是遙不可及的。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 9 # 使用者2757954658

    阿里,馬雲超前的意識,當他提雲服務的概念時,其他人能懵逼,反對,馬雲提前佈局,市場份額高正常,其他,騰訊雲都是跟屁蟲哦

  • 10 # Linux運維工程師

    華為,深深的硬體思維。這個本質很難改。雲產還是偏服務和軟體性質的,所以他走不直。 反正每次用華為的產品都有一股硬體思維,很難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克蘇恩開荒“必備神器”,“贊扎之光”真的可以大幅降低BOSS難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