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蜀詩語
-
2 # 陌路心理
人,究竟能不能認清自己。
從哲學層面,“可知論”認為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都是可以被認識的, 從這個層面來講,人也是可以被認識的。但是,可被認識和認清又是兩種方向,“清楚地認識”本身是一種模糊的界定,認識是在不斷髮展的,不可能達到完全清楚地認識,因為人是複雜的,同時也是不斷髮展的。
人,在什麼時候可以認識自己。儘管人可能不會真正的完全認清自己,但是人會在一些特殊時刻和情景下,對自己有新的認識,最典型的情景就是受挫。
受挫。人在受挫的時候會產生自我懷疑,這個時候會引發自我分析,開始思考自己的優缺點,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對自我的新的認識。
你認為的認清,並非真正地認清。人在受挫的時候會引發自我分析,會產生自我認識,這個時候難免會產生“我認清了自己”的念頭。
但是,我們並沒有認清自己,以後必定會產生新的認識,什麼時候呢,再次受挫的時候。
再次受挫會引發再次的自我分析,會得出新的結論,可能是對上次認識的補充,也有可能是完全推翻。
受挫,是成長的階梯。不斷地受挫,不斷地自我懷疑,不斷的更新自我認識,最終完成自我的成長。但是,即使是完成了自我成長,我們依舊沒有真正的認清自己,因為,我們還有新的成長目標,我們在不斷地進步,不斷的受挫和重新整理自我認識。
-
3 # 寶媽說教育
說認識,不如說是思考吧!高考完了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想不通,在大學裡用了四年時間才想通,可是,我都大學畢業了。人生最美好的時間就這樣過去!
-
4 # Tony看世界
真心說一句:到目前為止我還不敢說這句話。真正認識自己?恐怕到死了以後吧,或者瀕臨死亡前的瞬間吧,或許有機會。
-
5 # 嘎浪巴達野
認識自己是一個成長的話題,我臨近38歲開始認識自己。簡單而言,當我們一帆風順,意氣風發時,我們不會想要去認識自己,當我們衣食無憂幸福滿滿時,也不可能想要去認識自己。成長是精神的需要,是去偽存真歸回本源的過程。從成長角度而言,隨著嬰兒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長大的過程,人是一個逐漸從追求內心真實到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是一個對外界真實存在認知逐漸走向無明的過程,是從低物質欲到追逐功利化的過程,是一個人的靈性從內在逐漸走向外化的過程。認識自己是成長的需要,逆境與苦難痛苦是認識自己的開始,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無明與功利是認識自己的障礙。靈魂需要安定的住宅,心靈需要本源的迴歸,人們才不再受無窮慾望誘惑,不知適可而止而不陷入努力奮鬥永無停止的煩惱生命消耗之海,生命才會得到能量的止損而健康長壽。
-
6 # 滿頭霜雪
提出“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才真正認識了自己”這一問題的含義,我理解有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已經認識,而不是說開始認識;另一個重點是“認識了”前面的“真正”二字,這是說認識的程度,講的是基本上的、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按照上述的理解,我認真回顧個人的人生經歷,感到我真正認識了自己,是60歲開始的。為什麼是60歲開始的?理由有三:
一是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決定主觀,實踐決定認識。客觀世界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並且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人們的主觀世界也會隨著發展變化;人對自己主觀世界的認識,是隨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開始的,並日趨發展和深化的。回首往事,我到了60歲,經歷過了漫長的歲月,見識到了廣闊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飽經了風風雨雨,品透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基本上能夠開始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和主觀世界。
二是按照俗話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觀點,人到了五十,就該上知天命,下曉人事。但是由於我們都是60歲退休的,退休以前,還在工作,工作狀況還沒有定論;50多歲,孩子也沒有成人結婚,老人也還在著,所以,家庭狀況也還在變化,很難準確的做出結論;不到60歲,身體還算可以,但根據有關專家的說法,60歲前後,身體變化會比較大,出不出問題,也很難估計,健康狀況難以預料。我50歲到60歲這10年的事實,有許多是出乎意料的。到了60歲以後,工作劃了句號,家庭有了眉目,身體健康狀況也有了底數,所以,才開始真正認識了自己。
三是到了60歲,實踐經驗的積累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到達了較高的水平,為正確認識自己提供了保證。有句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為什麼辦事不牢?就是因為太年輕,實踐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不高,認識改造客觀和主觀世界的能力不強。到了60歲,滿頭白髮,一臉滄桑,要經歷有經歷,要心思有心思,要經驗有經驗,要辦法有辦法,基本上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這個時候,再回頭看自己,由於已經看淡了功名利祿,對自己才能認識的完整一些,客觀一些。
總之,人過60看自己,很有必要,正確的看待自己,也有可能。我回首往事,感到自己有長處,有成功,也有短處,有失敗。唯一可以自足的是:以前能夠平平淡淡的做人,踏踏實實的辦事;現在是倖幸福福的度日,健健康康的活著。
-
7 # 沙中古道
古希臘哲學三賢之首的蘇格拉底認為哲學的任務主要在於探討與人生幸福有關的道德倫理問題,提倡“知德合一”說,強調“認識你自己”,堅持“以破求立”辨析謬誤捍衛真理且至死不渝。哲學是人類基於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雙重思辨而形成的世界觀,這顯然是一個漫長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當我寫下上述文字的時候,無非傳遞兩個方面的資訊:其一,至少目前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因為我時不時被膚淺的表象迷惑,被凡常的瑣碎困擾,被狹隘的思維窒息,被貪婪的慾念綁架;其二,窮其一生,我們都走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所謂的頓悟,或許在某個路口的躑躅中短暫綻放過,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撞見了人生最美的風景,就可以選擇安逸而放棄了遠方的守望。不是所有的花都開在春天,不是所有的心情都寫在臉上,不是所有的成長都轟轟烈烈,在每一個生命的結點你都有機會完成一次並不完美的蛻變。還等什麼,認識你自己,就從現在開始吧!
-
8 # 使用者he順其自然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蘇格拉底說:“你要認識自己”。
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全部的自己——是一件艱難而又正確的事情。從別人那裡得到啟蒙是一個線索,真正的覺察和理解來自於自己。缺乏自我認識,人不可能解除無明和痛苦,也不可能真正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夢想和目標。
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往往源於對自我的追問。今天的文章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立大志,做小事,每日自省。
-
9 # Holly愛生活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個人,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而能認識自己才算上真正的聰明。
瞭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難,通常自己是看不到自己,想不到自己的,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則需要有以一顆謙遜、自知的心,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人才能真正成長。
01
人貴有自知之明
王陽明曾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一個人,憑藉武力或許能僥倖贏得對手,這是相對簡單、容易的事情;但能若讓他降伏本心,剋制輕蔑之心,看得起別人,也認清自己,卻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情。
所謂:“自高必危,自滿必溢。”
一個看不清自己的人,必然會產生自滿、自傲等心理狀態,最後為招致禍難。
回眸歷史,趙括讀了幾本兵書,自以為打仗天下第一。
上到戰場之後,卻只能飲恨沙場;
楊修不懂自知之明,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平白惹來殺身之禍;
馬謖剛腹自用,獨斷專行,結果失去街亭,逼得諸葛亮揮淚斬將。
由此可見,我們做人應該要有自知之明,認清自己能力的大小,量力而行,如此才不至於導致滅亡。
莎士比亞曾說,“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
許多人自以為自己已經看穿了一切,高人一等,實則不過是自娛自樂的小伎倆罷了。
做人萬不可自以為是,要懂得反求己心,認清自己的不足,堅持學習,不斷成長。
02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個人只要存在都有一定長處,但我們看清自己的同時,不僅要看清自己的長處,也要看清自己的短處。
一位畫家把自己的一幅畫送到畫廊裡展出,他別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筆,並附言:“觀賞者如果認為這畫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上做上記號。”
結果畫展後,畫面上標滿了記號,幾乎沒有一處不被指責。
過了幾日,這位畫家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去展出,不過這次附言與上次不同,他請觀賞者將他們認為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
當他再取回畫時,看到畫面又被塗滿了記號,原先被指責的地方,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畫家陷入了沉思……
一個真正擁有自知之明的人,都懂得正確認識自己,實事求是、全面客觀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缺點,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真正的人才,都懂得多方面瞭解自己,認真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不為優點沾沾自喜,不為缺點而喪失信心,會想方設法來提升的短板,全面發展自己。
03
自知的人,都懂得合作
這世界上最熟悉自己的是“我”,最不瞭解自己的也是“我”。
《華盛頓郵報》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實驗,他們請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在華盛頓朗方廣場地鐵站裡,用一把製造於1713年、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先後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
其間1097人經過,只有6個人停了一會兒,約20人給了錢,但多數是邊走邊扔給他,總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結束時,無人鼓掌、無人理會。
可就在兩天前,他在波士頓一家劇院演出,所有門票售罄,而要坐在劇院裡聆聽他演奏同樣的那些樂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由此可見,同樣的人,在不一樣的場合中,身價卻會截然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因為平臺的存在,人一旦離開能夠發揮價值的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一個人的成功,從來都不可能單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
若是沒有劇院的場地、策劃的設計以及營銷團隊宣傳,約夏·貝爾也不一定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所以,做人一定不能將自己看得太重,要懂得團隊合作。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都是有自知之明、懂得合作的人。
三國的劉備,自知智謀不如諸葛亮,所以將排兵佈陣交給諸葛亮;知道自己勇猛不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故他很少衝鋒陷陣;自知權謀不如曹操,故仁心待人,得人心。
成功的人都自知自身優劣,懂得團結身邊的力量,實現最大的價值。
人不可沒有自知之明,因為這是消災避免的處世策略;
人不可沒有自知之明,因為這是自我突破的最佳途徑;
人不可沒有自知之明,因為這是合作創造的高明手段。
做人,不能沒有自知之明;人,又最難有自知之明,可一旦具備自知之明的美德後,人格便會流芳百世,品行會有口皆碑,人脈會左右逢源,自然就會贏得人們的尊敬與讚美。
-
10 # 言曉愛
自我認知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生中經歷過一些事,一些人,你才會慢慢了解自己。比如老師讓你上臺演講,你感覺害羞,這個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領導給你安排任務,你老是出錯,這個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有點粗心的人。女朋友生病了,你懂得陪伴與照顧,這個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溫柔體貼的人。。。你對自己的認識是在人生中經歷了很多事情或者很多人而總結出來的,並不是在某一個時刻、某個時間段完全認清自己。
回覆列表
認識自已,不容易,清楚的認識自已,更不容易。需要時間,需要實踐,需要經歷。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現在覺得過去的自已不成熟,當然,今後也有可能會認為現在的自己不成熟。現在覺得,過去的某些事沒有做好,而且現在想起,那是多麼容易的事情,要是現在從新來過,會輕而易舉地完成。請高中,沒有考上好學校的同學,多數都有這種認為,要是重新讀一次高中,絕對會考上自已想要的那個學校。到現在,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
人們常說,人要量力而行,有多大腰,穿多大衣。意思是,要認識自已,做自已有把握的事。這沒有錯,很正確,但這只是一種基本要求。只是做事的一個原則而已。
有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也許自已永遠都未完全,清楚的認識自己。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無窮的,是無法想像的,只是看在什麼情況下,爆發或激發出來。前一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影片:一條突然出現的大黑狗,把一個男子嚇得,翻上兩米多高的房頂上,從發現狗到上房,幾秒鐘,平時,架起梯子都完不成。還有,女同志的身體,先天力量都不是很大,但在危險時刻,特別是她的兒女受到威脅的時候,她爆發出來的力量,她完成的動作,簡直是她自已都想像不到的,不出現那種情況,她永遠都不會認識自已的,潛在的能力!所以,人要自信,要相信自已,只要努力,只要拼搏,沒有完成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