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莫希幹人》內容簡介:
《最後的莫希幹人》被認為是庫柏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地點是在赫德森河的源頭和喬治湖一帶。當時,這兒是一片腥風血雨的戰場。
小說以威廉・亨一場場利堡司令孟羅上校的兩個女兒科拉和艾麗斯,前往堡壘探望父親途中被劫持的經歷為主線,展開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蹤、伏擊、戰鬥等一系列驚險情節的描寫。
主人公納蒂・邦波,此時已做了英軍的偵察員,並已獲得“鷹眼”的綽號,他和他的老友莫希幹族大酋長“大蟒蛇”欽加哥,以及欽加哥的兒子“快腿鹿”恩卡斯挺身而出。
為了救出姐妹倆,和劫持者展開了驚心動魄的鬥爭,其間穿插恩卡斯、海沃德與科拉姐妹的愛情故事,並透過對話等描寫忠實再現了殖民地時期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小說的高潮也是尾聲,是一場激戰。姐姐科拉為修倫族戰士所殺,恩卡斯為救科拉死於麥格瓦之手,麥格瓦被鷹眼射殺,海沃德將艾麗絲安全送回英國殖民區,而最後的莫希幹人——欽加戈則在鷹眼的陪伴下孤獨地生活在美洲叢林中。
作者簡介:
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
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
擴充套件資料
《最後的莫希幹人》賞析:
最後的莫希幹人創作於 1826 年,正是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英法以武力驅逐印第安人,對其實行殘酷種族滅絕政策。作品題目“最後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突出了印第安部落滅絕這一主題。
庫珀向讀者宣示了土著印第安人的悲慘命運。作為北美移民的原住民,曾經創造輝煌美洲文明的印第安人由於大量歐洲人的侵入卻無家可歸。他們被迫向西遷移。他們的文化由於外界的衝擊正在不斷被稀釋而很可能會逐步消亡。
重寫那段歷史,庫珀表達了他對印第安人的遭遇的同情,同時給了印第安人以及全世界一個警訓,警示印第安人和其他正在被外來文化,語言和習俗同化的部落或國家。如何在吸納外來文化的同時保護本民族文化?
《最後的莫希幹人》內容簡介:
《最後的莫希幹人》被認為是庫柏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地點是在赫德森河的源頭和喬治湖一帶。當時,這兒是一片腥風血雨的戰場。
小說以威廉・亨一場場利堡司令孟羅上校的兩個女兒科拉和艾麗斯,前往堡壘探望父親途中被劫持的經歷為主線,展開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蹤、伏擊、戰鬥等一系列驚險情節的描寫。
主人公納蒂・邦波,此時已做了英軍的偵察員,並已獲得“鷹眼”的綽號,他和他的老友莫希幹族大酋長“大蟒蛇”欽加哥,以及欽加哥的兒子“快腿鹿”恩卡斯挺身而出。
為了救出姐妹倆,和劫持者展開了驚心動魄的鬥爭,其間穿插恩卡斯、海沃德與科拉姐妹的愛情故事,並透過對話等描寫忠實再現了殖民地時期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小說的高潮也是尾聲,是一場激戰。姐姐科拉為修倫族戰士所殺,恩卡斯為救科拉死於麥格瓦之手,麥格瓦被鷹眼射殺,海沃德將艾麗絲安全送回英國殖民區,而最後的莫希幹人——欽加戈則在鷹眼的陪伴下孤獨地生活在美洲叢林中。
作者簡介:
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
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
擴充套件資料
《最後的莫希幹人》賞析:
最後的莫希幹人創作於 1826 年,正是英法兩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三年。英法以武力驅逐印第安人,對其實行殘酷種族滅絕政策。作品題目“最後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突出了印第安部落滅絕這一主題。
庫珀向讀者宣示了土著印第安人的悲慘命運。作為北美移民的原住民,曾經創造輝煌美洲文明的印第安人由於大量歐洲人的侵入卻無家可歸。他們被迫向西遷移。他們的文化由於外界的衝擊正在不斷被稀釋而很可能會逐步消亡。
重寫那段歷史,庫珀表達了他對印第安人的遭遇的同情,同時給了印第安人以及全世界一個警訓,警示印第安人和其他正在被外來文化,語言和習俗同化的部落或國家。如何在吸納外來文化的同時保護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