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腦洞歷史觀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影響戰爭結局的偶然性因素自然首先想到了天氣。
由於與別的女人廝混氣得自己的老婆興平公主鬱鬱而終,人家好歹也是遼朝皇帝的姐姐啊,李元昊算是和遼興宗結下了樑子,後來李元昊公然支援契丹境內的党項部落反叛,甚至殺了遼國的問罪使臣,兩國之間終於正式開戰了。一開始,遼軍勢如破竹,在賀蘭山北麓把輕敵的西夏軍隊殺得大敗。李元昊連忙認錯求和但遭到了耶律宗真的拒絕。這位西夏皇帝乾脆堅壁清野,一路撤退一路燒,使得遼朝的軍糧補給成了大問題。李元昊再次遣使詐降,正當遼朝君臣在營帳內商議時,西夏軍隊突然來襲。儘管一開始被打了個猝不及防,但遼軍在調整過後依舊又把西夏軍隊殺得敗退。正當遼軍想繼續追擊時,忽然狂風大起,黃沙漫天,沒經歷過西北地區荒漠風沙天氣的契丹軍隊頓時軍心大亂,受到對這種環境習以為常的西夏軍隊的反擊,最終大敗而歸。在這場戰役中,風沙天氣環境的突變可以說是西夏軍的大功臣。同樣類似的還有當初拜占庭與阿拉伯人的雅穆克河谷之戰,也很有意思,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資料。
-
3 # 春先生的世界
我認為明朝的土木堡之變算一個吧。
明正統十四年,後元分裂出來的蒙古瓦剌部落逐漸強大起來,首領也先派人上貢馬匹,派人2000餘人,要求賞賜。明朝宦官王振是從小教導明朝皇帝英宗的老師,態度高傲不肯多給賞賜,於是瓦剌首領也先聯合蒙古其他部落興兵進犯明朝。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決意御駕親征。
一路上軍政大事都由王振一人決斷,組織混亂。蒙古瓦剌軍故意後退,引明軍進攻。王振不顧安危,決意北上。在前方遭到敵人打擊失敗後,慌忙撤退。在撤退途中又想皇帝去自己的家鄉顯擺一下,途中多次改變行軍路線,原因是怕踩壞家鄉的莊稼,可笑吧?讓瓦剌敵軍有了追趕的時間。在一個叫土木堡的高地,明英宗被俘,身邊的將士都戰死,只有幾個太監跟隨在旁。史稱土木堡之變。
一個強大的、綜合國力遠超瓦剌的明朝,居然敗在瓦剌之手,從此明朝對北方遊牧民族從進攻轉為防守,再也無力北上殺敵,這也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
4 # 晉公子
本期話題戰爭本是關乎國運的重大事件,每一份作戰計劃,每一次作戰行動都應該事先經過精密的設計。但在實際發生的時候,因為參與人、影響的要素太多,不可控的可能性是必然存在的。比如春秋時期決定晉楚兩國霸權歸屬的邲之戰,就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由偶然因素引發的戰爭。在邲之戰前,晉、楚兩國經過兩輪的談判,已經初步達成了和平協議,甚至約定了簽約時間。但奉命前往楚軍大營召盟的魏錡、趙旃兩位和平使者卻不遵號令,擅自行動,以魯莽的挑戰行為激起了楚軍的猛烈反擊,邲之戰由此爆發。究竟魏錡和趙旃兩位主戰派為什麼被指定為和平使者?他們二人又為什麼要違抗軍令呢?
晉國被指為戰爭禍首,魏錡、趙旃兩位大夫罪責難逃。因為正是他們中了楚莊王的激將法,在楚國三勇士致師後擅自挑釁了楚軍。《左傳》載:
晉魏錡求公族未得,而怒,欲敗晉師。請致師,弗許。請使,許之。遂往,請戰而還。(中略)趙旃求卿未得,且怒於失楚之致師者,請挑戰,弗許。請召盟,許之,與魏錡皆命而往。
——《左傳·宣公十二年傳》
這段記載中最容易引發歧義的是“欲敗晉師”四字。《中國斷代史系列·春秋史》一書對此的解釋是:
晉將魏錡和趙旃都因為求高官而不得,心中不滿,想使晉軍失敗,請求出使楚營,荀林父答應了。
——《中國斷代史系列·春秋史》
這是我見過最糟糕的翻譯之一。
首先,《左傳》中“欲敗晉師”的主語僅限於魏錡,而《春秋史》卻把趙旃也拉了進來。其次,“欲敗晉師”絕不是吃裡扒外,盼著晉國兵敗。魏錡是晉國的世襲貴族,與晉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晉國敗了能有他什麼好處?
魏錡雖然行事魯莽,但絕不卑鄙下作。到戰役將近結束,晉軍一潰千里的時候,還就是魏錡擔當下軍大夫荀首的御者翻身殺回了戰場,協助荀首擊斃楚將連尹襄老,俘獲楚莊王之子谷臣,取得了邲之戰中晉軍唯一可堪稱道的戰績。這是禍害晉軍的模樣嗎?
“欲敗晉師”該怎麼解釋,《廣雅·釋詁》曰:
將,欲也。
——《廣雅·釋詁》
寫下“欲敗晉師”,並不是《左傳》的作者在揣度魏錡出使楚營的目的,而是他站在全知敘述人的角度描述派魏錡出使的後果:“晉軍將要因此失敗了”。
同為使臣,魏錡和趙旃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他們都仕途失意(魏錡謀求公族大夫未果,趙旃希望晉級六卿不成),迫切地想在戰場上立功。看到楚軍勇士帶有輕侮性質的致師行為後,二人盛怒難當,強烈要求以牙還牙。
可是晉、楚兩國畢竟已經達成了和平協議,差一步就能簽約了,主帥荀林父不能眼瞅著功虧一簣,所以魏錡、趙旃的請戰要求都被否決了。
就是在這兒,《左傳》出現了又一個令人費解的記載:魏錡、趙旃請戰不成,改口說願為使者前往楚營召盟,竟然獲得了批准。
兩個態度如此堅決、情緒如此激動的主戰派前往楚軍大營談和,該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你能想象宋高宗派岳飛為使,去金國和談嗎?那能談成嗎?所以魏錡、趙旃剛走,上軍副將郄克馬上就發出了預警:
“二憾往矣,弗備,必敗。”
——《左傳·宣公十二年傳》
郄克說魏錡和趙旃這一趟出使必然壞事。如果我們不預做準備,等楚軍掩殺過來,後果不堪設想。郄克的話立即引起了旁人的響應。他剛一說完,頂頭上司士會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備之善。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喪師無日矣,不如備之。”
——《左傳·宣公十二年傳》
這就奇怪了。明知道魏錡、趙旃出使可能會闖禍,為什麼還要派他倆去?又是誰力主派他倆去的呢?
郄克和士會的可能性應該被排除。因為魏錡、趙旃出使後,這兩位上軍指揮官馬上進行了作戰部署,指派鞏朔和韓穿依託敖山的地形佈置了七處伏兵。和談使者前腳出發,後腳你就準備打仗,擺明了就是不相信魏、趙能促成和談。
那麼反過來推論,誰極力反對戰鬥部署,誰對魏、趙二人的信心就最強,就最有可能是派他們出使的人。那這個人就該是先縠:
彘子曰:“鄭人勸戰,弗敢從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
——《左傳·宣公十二年傳》
先縠為什麼力主讓魏錡、趙旃出使?我想是因為他倆對這場戰爭的思考與先縠最為接近:這三位爺都把晉、楚交兵的戰場當成了爭奪高官顯爵的名利場。為了不讓自己的政治形象失分,他們是絕不會顧全大局、放低身段去和楚國進行談判的。
因此派魏錡和趙旃出使,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像士會那樣被先縠批評為“諂”的外交辭令。先縠決定派魏錡、趙旃出使對於已經非常脆弱的趙氏同盟來說無異於沉重的一擊。
魏、趙走後,郄克眼看先縠對自己的警告無動於衷,索性跟士會一起撇開中、下兩軍,單獨對上軍釋出了戰備指令。名為一黨,卻各行其是。到了這個地步,趙黨成員已經顯露出分道揚鑣的傾向了。
不過話說回來,郄克的擔憂絕非多餘,魏錡和趙旃領命出使,真的惹禍了。他們打著議和使者的幌子出來,卻徑直前往楚營挑戰。尤其是趙旃,抵達楚營之後派自己的隨從闖入轅門。很快,楚莊王便親率禁衛軍左廣追了出來。
而這邊兒呢,晉軍大本營擔心魏錡、趙旃旁生枝節,特意派了兵車前來接應他們。楚軍一看前方掀起了塵頭,誤以為晉軍發動突襲了。
楚莊王還衝在最前面呢,決不能讓他陷入晉軍的包圍!令尹孫叔敖情急之下,命令楚軍全線出擊。《左傳》載:
楚人亦懼王之入晉軍也,遂出陳。孫叔曰:“進之!寧我薄人,無人薄我。《詩》雲‘元戎十乘,以先啟行’,先人也。《軍志》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薄之也。”遂疾進師,車馳、卒奔,乘晉軍。桓子不知所為,鼓于軍中曰:“先濟者有賞!”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傳》
當楚軍大部隊如潮水般湧向晉軍大營的時候,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主帥荀林父卻沒有任何預案。這位自文公朝以來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到此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只得倉促下令晉軍撤退,由此演成了晉軍在邲之戰中最後也是最慘烈的大潰敗。
“不知所為”,雖然《左傳》所形容的乃是荀林父在決戰時刻的手足無措,但我卻覺得這也可以被視作這位統帥在整個戰役過程中的一貫表現——他並非不想有所作為,而是領袖權威的缺失、趙黨強勢的掣肘讓他不能有所作為。
從這個角度看去,要指望荀林父像晉景公設計的那樣成為制衡趙黨的砝碼,時機還遠未成熟。
參考文獻:
李世佳《“趙嬰奔齊”事件解析》
白國紅《春秋晉國趙氏研究》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
(韓)李裕杓《西周王朝軍事領導機制研究》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徐元誥《國語集解》
回覆列表
說一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事情吧。
奧斯曼帝國強大起來後,開始了其開掛的征服史,最主要的對手就是東羅馬帝國。
土耳其國王穆罕默德二世帶著二十萬的大軍圍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這可以說是真主對上帝的戰爭。實力幾乎是一邊倒的,因為君士坦丁堡裡只有八千名守兵,但是,這個堡修得極為堅固,又有大海的天險,所以易守難攻,土耳其調了大炮過去,依然沒法攻破城牆。
這時候,穆罕默德二世想出了一個絕招,從海上進攻城堡,這樣可以用船上的大炮去轟,但是要從海面進攻,就必須進入海灣,而海灣口有人家的鐵鏈,根本過不去,土耳其攻了數次都沒有成功。
那怎麼辦?穆罕默德的辦法是讓船不走水路,而是翻過山,從山上進入到內海。
但船怎麼爬山呢?
修路,然後鋪滾木,靠著牛拉人推把船翻過了山,駛到了內海。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堡確實太厚了,就是這樣也轟不上,土耳其計程車兵衝了數次,也沒有成功,但真主之門終於打開了。
在攻上城後,奧斯曼的一名士兵意外發現,城上的一個門沒有關。土耳其人喜出望外,蜂湧而入,就此拿下了上帝的城堡。
東羅馬帝國滅亡了,君士坦丁堡成了伊斯坦布林,成為了奧斯曼帝國西進的橋頭堡,以此為基礎,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東征西戰,控制了裡海地中海印度洋幾乎所有的航路。
失去了航路的西方國家,只好別闢蹊徑,於是,西班牙的哥倫布出發了,去尋找另一條通往印度的海路,結果,他們發現了美州。
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就此來臨。
這是西方的,中國同樣有一個影響世界的偶然事件,就是蒙古帝國的蒙哥汗在進攻川東釣魚山時,被不知名的小兵射死,蒙哥一死,蒙古帝國正在進行的第三次西征也停止了,當時,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已經打到了阿拉伯,準備進軍埃及,聽到訊息後,直接率領主力回國搶汗位。
蒙古帝國的大擴張就此達到頂點,此後開始走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