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反過來,美國有什麼權利摻合敘利亞內戰?敘利亞又沒邀請你,聯合國又沒給你授權。這種情況下只要有美軍穿著軍裝踏入敘利亞一步都是入侵行為。雖然美國一向臉皮厚,但是真讓他連臉都不要他也幹不出來。所以美國只能搞小動作,看能不能為自己直接干涉找到合適的藉口。

  • 2 # 一泓清波1

    敘利亞戰場開始是伊朗和美國的博弈,後來隨著俄羅斯的介入,成為美俄之間的博弈。不同的是,美國是躲在幕後,先是支援敘利亞反對派,後是支援IS,接著是庫爾德武裝,底牌層出不窮。而俄羅斯不得已,只有自己赤膊上陣了。

    世上最划算的戰爭就是自己支援他國的武裝在他國替自己打仗,實現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國土和國內建設不會受到損失,自己的戰士不會死傷,最多空口畫個大餅,或提供點實際支援,這就是代理人戰爭。

    在歐洲方向,美國不斷鼓動喬治亞和烏克蘭輪番出擊;在亞洲方向,美國對付敘利亞的攻勢連綿不絕,而我們只聽到俄羅斯軍隊不斷有陣亡的訊息,沒聽過美華人傷亡的訊息。這就是打代理人戰爭的優勢。

    高手博弈,老帥永遠隱藏在後面,一旦老帥赤膊上陣,就沒有退路了。所以俄羅斯每一次出兵都很被動,相當於賭上了國運。美國卻遊刃有餘、從容不迫、不斷髮招。孰優孰略,一目瞭然。

  • 3 # 香堂風子

    因為美國發動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消耗了八萬億美元的軍費,大傷了美國的元氣。因此美國希望用代理人戰爭來減少美國的損失。

    1.美國為了稱霸世界損害了很多國家的利益。特別是中東的石油大國,經常遭到美國的政治訛詐和經濟制裁。因此中東地區很多國家的政府都非常反美。

    2.美國曾經在2001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美國又在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雖然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輕鬆獲勝。但是美國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造成幾千美軍死亡,消耗了8萬億美元的軍費。

    3.大量美軍死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場上。這導致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美國政府不可能繼續違背民意派美國軍隊進入中東地區打擊反美國家,所以選擇了代理人戰爭。

    4.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美國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並且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這使得敘利亞反對派實力大漲。反對派在2015年已經佔領了敘利亞80%的國土,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面臨被推翻的危險。

    5.由於俄羅斯在敘利亞有海軍和空軍基地,這是俄羅斯在地中海東岸和中東地區發揮影響力的戰略支點。如果阿薩德被推翻,那麼俄羅斯將徹被美國趕出中東地區,這是普京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俄羅斯一定要出兵敘利亞打擊反對派。

    6.由於俄羅斯是世界軍事大國,美國不敢輕易與俄羅斯軍隊開戰。所以美國希望支援敘利亞反對派,把俄羅斯軍隊拖在敘利亞戰場,消耗俄羅斯的國力,讓俄羅斯陷入持久戰。這比美國直接參戰效果更好。

  • 4 # 風雲世界觀

    這就是政治和權謀,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想公開與對方對抗。因為美國要拉攏俄羅斯的反對派,這一部分人一直對西方抱著幻想。俄羅斯也不想公開對抗,因為俄羅斯本身處於下風。

    美國不想公開與俄羅斯對抗,這會刺激俄羅斯團結起來

    美國很清楚,如果現在公開跳出來,那麼俄羅斯人會更加團結。因為俄羅斯人一旦知道西方是要徹底擊垮俄羅斯,他們就無路可退了,必然選擇團結起來。

    我們都很清楚,當人無路可退的時候,就只能以死相搏。二戰時期的蘇聯就是這樣,被德國逼到了絕境,只能拼死反擊。美國太清楚了,自己的壓力只會讓俄羅斯人團結起立。

    俄羅斯存在一部分親西方人士,對西方抱有幻想,美國就想拉攏這部分人

    俄羅斯國內的親西方人士已經成氣候了。被稱為普京最大敵人的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尼爾多次組織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抨擊普京的政治決策,而且在俄羅斯有相當的影響力。

    其他的親西方人士也不少,這次的總統候選人之一索布恰克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自己可以改善美俄關係,並且聲稱,在競選之前,要去美國拜會美國高官。

    可以說,俄羅斯的這些反對反已經公開表達了親西方的政治企圖。美國不公開與俄羅斯對抗,就是期望拉攏這些人,希望從內部攻破俄羅斯。

    俄羅斯現在局勢嚴峻,自然也不希望公開對抗美國,撕破臉皮對俄羅斯更加不利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一直不容樂觀。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已經跌出了全球前10,所以俄羅斯的經濟壓力很大,自然不希望跟美國搞對抗。如果撕破臉皮,對俄羅斯會更加不利。

    俄羅斯其實從葉利欽到普京,都是希望跟西方和睦相處的。只是西方趁著俄羅斯的經濟困難,想徹底搞垮俄羅斯。普京最終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一直是針鋒相對,其實還是防守居多。

    所以,美國不想公開對抗俄羅斯,因為他要拉攏俄羅斯的反對派,這一部分人一直對西方抱著幻想。俄羅斯也不想公開對抗,因為俄羅斯本身處於下風,也不想與美國撕破臉。所以就造成目前的較量而不公開的局面。

  • 5 # 雲深水靜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在敘利亞,美國並沒有值得與俄羅斯這樣軍事大國明目張膽大打一戰的政治或經濟利益,敲敲邊鼓,藉助當地武裝力量消耗一下俄羅斯的力量,對美國來說更為適宜。更何況兩個核大國直接開戰,對俄美雙方乃至於全世界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特朗普雖然魯莽,但並不是瘋子,他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商人和政治家。

  • 6 # 沙漠雄風

    第一:從表面上看,敘利亞戰場是代理人戰爭,背後隱藏美俄在中東的地緣戰略空間的掌控爭奪,但是美國要注意沙特約旦這幾個反阿薩德國家的要求。明面上敘利亞現政府不會同意美國直接介入,這個涉及國家主權問題,國際反彈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復甦要求。

    第二:瘋狂的伊萬讓美國有顧慮。從蘇聯到今天的俄羅斯,核威脅絕對不是空話,所以燒錢比賽成了鬥法的主要方式,消耗俄經濟實力才是美國最大的收穫,在敘利亞支援沙特以色列作為後院和主要利益方,長久保持中東的亂局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美國的軍火商才能賣武器賺錢。

    第三:從鏖戰阿富汗、伊拉克,對壘伊朗,美國佔線太長,俄軍參戰讓美俄直接開戰的危險係數加大,有可能讓本身就是教派衝突的敘利亞引發全球危機,再者難民問題讓歐洲苦不堪言,直接介入很難的得到歐洲支援。

    第四:沙特對戰葉門潰敗連連,同時也交好俄羅斯,讓美國的佈局出現變數。巴勒斯坦問題又引發全球反對美國,中東的問題相互牽連,美軍經不起重演阿富汗伊拉克鏖戰十年的教訓。

    第五: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美國戰略重心轉移到對付中國。美國精力有限,對於中東問題,代理人戰爭是美國最好的選擇,庫爾德人問題讓北約內部有爭執,土耳其參戰,美國得安撫盟友內鬥!

  • 7 # 亦新湖

    這個問題沒錯,確實是俄美兩個大國為了各自利益在敘利亞的爭奪搏奕。但是敘利亞戰場俄羅斯能以打擊恐怖分子武裝高調出兵敘利亞,而美國為什麼不敢明目張膽的軍事介入。這裡面有什麼原因,還是值得分析的。美國不是不敢而是從新世紀以來,美國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投入消耗太大元氣大傷。特別是美國內又發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從一個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現在美國國家債務已經突破20萬億美元。

    美民主黨奧巴馬政府2008年上臺,小布什政府就已經欠下了8.5萬美元的國債。美國內民眾和國會一時反戰情緒高漲。 基於美國債臺高築,經濟危機財政收入不佳。奧巴馬當時也為了討好民意,對內出臺了利益偏向中下層的醫改方案。而且緊縮國防開支,如2014年為5266億美元和2016為5340億美元。使得美國的國防預算大幅度下降軍費減少,得罪了軍火財團和一大片共和黨議員。 奧巴馬調整了小布什時的中東戰略,宣佈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國撤軍。把美國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地區,並且對美軍的世界佈局重新調整。

    意圖將60%的美軍事力量轉移到亞太,搞所謂的亞太再平衡。目的就是對我華夏進行軍事打壓和遏制。 其實這個亞太再平衡戰略,在美國智庫早就提出來了。小布什2000年一上臺就叫嚷要重返亞太,只不過在2001年美國發生了歷史未有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打亂了美國的原有戰略計劃部署,美國被迫改變了戰略國策。從而宣佈恐怖襲擊是美國的最大威脅,進行全球反恐並且陸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 2001年以來美國國防以恐怖襲擊為第一威脅的戰略,現在已經被特朗普政府於今年1月19日的國防部報告中摘除,更換了將中俄列為第一戰略對手。

    特朗普政府還將美國的2018年國防預算,猛推加大到6920億美元。但是儘管如此,經過奧巴馬政府時政策的遺留影響,特朗普並沒有完全擯棄奧巴馬政府的中東軍事介入手法。 奧巴馬政府與小布什不同,與希拉里一起搞什麼“巧實力外交”。意思就是美國一般不搞大規模軍事介入,而是利用地緣政治矛盾,發揮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力,來達到推翻顛覆別國政府的戰略意圖和目的。 自從美國發動阿伊兩場戰爭以後國力明顯下降,美國感到力不從心代價太大吃力不討好。

    而且美國在世界上干涉面太寬,不可能全部以軍事介入來解決,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之後,現在的伊拉克新政權是人口占多數的什葉派民眾獲得政權。新伊拉克政權與伊朗關係明顯改善。美推翻了世俗的薩達姆政權得不償失,在伊拉克出現了一個什葉派教政權,這是美國始料未及的。所以美華人在中東在世界上,改變策略轉而搞顏色革命。以策動反對派顛覆現政權的手段,從2011年開始美國已經在東歐和中東多次得手。 這樣避免了美軍的直接介入,美軍會為反對派提供武器和培訓作戰人員,在情報和後勤上給予幫助。

    至多是美軍特種部隊少量的介入,但是一般不進入到前線作戰。 所以現在美軍在中東雖然有很多的軍事基地,美華人一般並不會直接參與軍事行動。美國以支援培訓政治反對派的手段,僅拿出一點錢和武器就可以了,這是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俄羅斯就不同了,現在的俄羅斯在蘇聯解體獨立後,海外基本上沒有什麼軍事基地。在中東就是敘利亞這個唯一的海外軍港基地,而且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一旦被推翻,親美的反政府武裝獲得政權,哪俄羅斯就失去了一切。再還有俄羅斯出兵僅僅是空中打擊力量為主,地面軍事力量基本上是伊朗人在幫助作戰,權衡利弊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還是有勝算的。

    綜上所述,俄羅斯直接出兵,美國在背後支援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雖然形式不同但完全是根據各自的利益來盤算選擇的。

  • 8 # 新月南風

    題目設定不對。敘利亞不能簡單歸納為美俄博弈。俄羅斯要確保在敘利亞的存在,阿薩德政權只是附帶品。而美國要推動敘利亞民主化,必然剷除阿薩德。這是兩者的矛盾。而在敘利亞國內,民眾要求終止阿薩德的獨裁統治,又與美國的訴求一致。

    如此,俄羅斯站在保基地,附帶站在阿薩德一邊。美國站在反對派一邊。

  • 9 # 鷹的家園

    敘利亞局勢現在極其複雜,美俄都是後來者。

    敘利亞戰爭的本質就是什葉派的伊朗和遜尼派的沙特為爭奪中東的主導權而發動的代理人戰爭。

    第一個挑事的是卡達和海灣國家,都是有錢的主,說句公道話,美俄都得罪不起。

    如果不是伊斯蘭國突然崛起,美俄都可能不會插手。原本就是敘利亞大部分的遜尼派叛亂,不滿少數派阿拉維派的獨裁統治。

    但俄羅斯插手後,美國不得不插手,因為俄羅斯如果獨佔敘利亞,將深刻的改變中東的地緣政治,什葉派弧將形成,美國中東最大的敵人伊朗影響力將急劇擴大,

    反之,敘利亞的資源不多,俄羅斯不插手,美國也不會插手。也就是海灣國家與敘利亞政府軍廝殺。對美國影響不大,美國在中東的存在已經夠廣泛的。不就是給俄羅斯添點堵嗎?

    但是,海灣國家這些金主美國也是得罪不起的,美國的立國之本就是石油美元,需要沙特和海灣國家的配合,所以,沙特的遜尼派同胞受到欺壓,美國總得做做樣子吧。

    反而是俄羅斯,大秀了把肌肉。把所有的反政府武裝和平民都作為恐怖分子,狂轟亂炸。

    也不怕沙特增產,把油價跌倒谷底,俄羅斯經濟將趴在地下?普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沙特的石油武器。

    這場大國石油宗教的博弈,無關正義,都是利益,

  • 10 # 異域邊緣

    美國在敘利亞與俄羅斯博弈不是不敢明目張膽公開進行而是實在沒有必要,美國在全球戰略格局中佔有巨大優勢敘利亞只不過是一個點。美國只要做好幕後工作同樣可以達到拖垮俄羅斯的目的,有這麼好的手段何必要急赤白臉的親自上陣呢。俄羅斯雖然看似在進軍敘利亞後扭轉了戰局,實則已經被深深的被套在了敘利亞這一泥潭當中。前一段時間俄方不是宣佈要在敘利亞撤軍麼,怎麼撤一撤美國支援的反對派立馬就壓上來了阿薩德政權很快就會倒臺。除非俄方徹底放棄敘利亞,只要沒有放棄的打算俄羅斯撤軍也只能是口頭上的行為。

    美國在敘利亞實際上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能把虛弱的俄羅斯困在敘利亞戰爭的泥潭中不斷的消耗俄羅斯的國力何樂而不為呢。俄羅斯國民經濟發展緩慢國防開支本就吃緊,再有在敘利亞戰事的不斷消耗大家覺得俄羅斯能打起持久的消耗戰麼?美國可就是真的無所謂反正我耗得起,就這麼打打鬧鬧的鬥個十年八年一點問題沒有。最可憐的還是敘利亞的老百姓整天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有時候看著自己的小孩就會想到敘利亞的小孩,大家都還記得那個舉手的敘利亞小姑娘嗎?小姑娘多麼的可愛也是多麼的聰明看到有人舉這個東西(只是記者的相機)立馬舉起手來,或許是有人告訴她舉起手來可免受傷害。小女孩的舉手動作也許已經成了條件反射,這就是戰爭中的兒童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一個國家被各種理由搞亂是多麼的可怕,在這裡也請那些在網路上散佈別有用心言論的人捫心自問你們願意看到自己的祖國也變成像敘利亞那樣的是非之地麼。你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也像那個敘利亞小姑娘那樣生活麼(也許有一部分搗亂的人早把家人送到了國外),那家人還在國內也跟著起鬨造謠生事的人呢,你願意讓自己的家人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紛亂戰火中麼?

    扯遠了一看到戰爭中的亂象實在是太難受了,在這裡預言一下俄羅斯最終在敘利亞會以得到某種影響力的存在而退出,美國會達到自己在敘利亞的目的。實力是決定敘利亞局勢走向的決定性因素,真心希望敘利亞的亂局早日結束使人民也早日過上安定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音樂藝考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音樂藝考最難的是什麼?